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调查新疆部分地区蛋鸡场疑似肿瘤性疾病,初步了解鸡肿瘤性疾病感染与发病情况,从喀什、阿克苏、玛纳斯等地区的7个养殖场抽选30份疑似肿瘤性疾病病例,进行现场剖解,采用病理组织学方法,ELISA抗原检测法,病原核酸鉴定法对其进行鉴别研究。结果显示:ELISA法检出马立克氏病、禽白血病及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0.00%、76.66%、50.00%。其中禽白血病及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的双重感染率为36.66%;PCR方法只检出马立克氏病为阳性。新疆部分地区商品蛋鸡场存在3种鸡肿瘤性疾病的感染,但引发肿瘤病变是以马立克氏病毒为主,调查结果为该类疾病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蝴蝶花枯斑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重庆地区绿化植物蝴蝶花上分离出引起枯斑病的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该病菌在6~36℃均能生长,最适温度是28℃.菌落生长和产孢的pH范围是3.10~11.80,最适pH值为7.11.分生孢子在5~35℃,pH3~10,相对湿度90%~100%范围内均能萌发,且在最适温度24℃,最适pH7和相对湿度100%时萌发率最高.光照对菌落生长速度的影响较小,但对产孢量的影响较大.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是48℃(10min).该菌能利用多种糖、醇类作碳源和多种有机氮、无机氮作氮源.  相似文献   

3.
斑节对虾防病养殖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告了斑节对虾防病养殖模式的研究,采取消毒海水的半封闭养殖和消毒海水冲淡的半封闭式淡化养殖以及地下咸水和浓缩海水冲淡的封闭式淡化养殖.由于养殖用水均无携带致死的对虾白斑病毒.虾塘彻底消毒和使用经PCR和核酸探针检测的健康虾苗,养殖过程投喂配合饲料,并防止飞禽等偶然带毒入池,从而切断了白斑病毒传播途径.放苗时,养殖用水起点盐度分别下调至12‰~10‰、8‰~6‰和5‰~4‰;捕虾期间最终盐度下降至6‰~5‰、3‰~2‰和2‰.淡化养殖虾塘环境因子的变化范围为透明度为58~40cm、水温为23.0~30.5℃、pH值7.8~9.0、DO为4.8~7.6mg/L、COD为4.0~7.6mg/L、NH4-N为0.01~0.05mg/L、NO2-N为0.001~0.05mg/L.水中和底泥弧菌数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0×101~8.0×102个/mL和2.0×102~8.5×103个/g;水中和底泥异养菌数量变化范围分别为0.34×103~8.6×103个/mL和1.5×105~8.6×105个/g,在养殖过程中,养殖前期的总菌数<养殖中期>养殖后期,这与采取捕大留小养殖后期存虾数量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4.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免疫系统攻击自身器官、组织或者细胞的一种疾病。该病约有8%流行率,共100多种疾病,目前尚元有效地治愈措施。疾病调查、临床医生治疗干预疾病、研究自身免疫疾病发生发展规律都依赖于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风湿性疾病的发生多与自身免疫异常有关,所以风湿病的一大特征是患者血液中自身抗体的出现。自身抗体是易感者(易感基因)在环境因素(病毒等)诱导下对自身组织或成分的异常免疫反应,见于多种风湿性疾病,尤其在弥漫性结缔组织病中更为常见。自身抗体检测被广泛用于疾病早期诊断和分类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疾病机理研究、提示疾病活动性、预后及预防。  相似文献   

6.
不同相思根瘤菌株接种厚荚相思幼苗效应的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不同立地条件的6种相思林中采集根瘤并分离14株根瘤菌,将其接种到厚荚相思幼苗。结果表明,从广西本地分离的土根瘤菌比对照菌株L1(从中国林科院引进的外来优良菌种)有更好的共生效应。从综合效应看,多数菌株接种的厚荚相思幼苗与对照相比,其苗高生长量增加4.5%~18.6%,地径生长量增加2.5%~46.8%,固氮酶活性提高7.6%~241.8%,叶绿素含量提高11.0%~19.1%,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提高3.3%~34.4%,叶片含氮量提高7.4%~43.8%,叶片含磷量提高9.1%~72.7%,叶片含钾量提高8.39/6,叶片合钙量提高7.3%~41.5%,叶片含镁量提高12.5%~25.0%,叶片含铁量提高10%以上。  相似文献   

7.
农药在防治农作物病虫草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对农田环境及非靶标有益生物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本研究选取斑马鱼(Brachydaniorerio)作为受试生物,研究农药戊唑醇对其的急性毒性,从而初步评价戊唑醇对水生生物的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受试物戊唑醇对受试鱼的24h—Lc50为7.45mg/L,95%置信限为6.70~8.30ms/L;48h—LC50为6.65ms/L,95%置信限为5.9l一7.50mg/L;72h-LC50为6.21mg/L,95%置信限为5.48~7.03ms/L;96h-LC50为6.00mg/L,95%置信限为5.34~6.74ms/L。根据《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2010)“鱼类急性毒性试验”对鱼类毒性评价标准,判定戊唑醇对鱼类的毒性等级为中毒。  相似文献   

8.
比较了6株人、5株禽、4株鼠、7株牛、2株猫、9株猪、4株犬和5株人非典型肺炎共42株冠状病毒S糖蛋白基因序列。DNAstar软件比较表明,人冠状病毒S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介于27.2%~99.5%;禽的介于81.5%~100%;鼠的介于79.5%~89.6%;牛的介于97.7%~100%;猫的介于56.2%~93.9%;猪的介于54.8%~100%;犬的介于64.9%~98.8%;人非典型肺炎病毒的介于99.9%~100%。非典型肺炎冠状病毒与所有比较的42株序列的同源性均低于30.8%,预示该病毒似乎不是其它病毒株变异进化的结果,而是人类和畜禽从未接触过的一种新型病毒。  相似文献   

9.
<正>G蛋白偶联受体(GPCR)是人体内最大的受体蛋白家族,在细胞的信号传导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与多种疾病息息相关。很多药物正是通过与G蛋白偶联受体相互作用而发挥功能的。在短短的6年时间里,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吴蓓丽研究员与团队成员成功解析了8种与传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相关的G蛋白偶联受体的结构,发现了多个药物结合位点,推动了新药的研发,并因此获得了陈嘉庚青年科学奖。  相似文献   

10.
在pH8.3的NH3-NH4Cl介质中,KSCN存在下铜(Ⅱ)与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氮基酚(5-Br-PADAP)生成络合物,在线性扫描示波极谱仪上于-0.35V(vs.SCE)出现一络合物吸附波。二阶导数峰高与铜(Ⅱ)浓度在7.81×10-9~8.00×10-6mol/L范围内里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13×10-9mol/L。用多种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极谱波的性质及电极反应机理,峰电流由中心离子铜(Ⅱ)还原产生。试验了多种离子对峰电流的影响,方法已用于矿样中铜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