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规律之二:农稳粮足天下定是历代王朝鼎盛的共同特征 “春秋第一霸主”的齐国:齐桓管仲“置金”奖农。 公元前685年,管仲改革当时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在改革中,他十分重视发展农业,认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把民之贫富作为估价国家兴衰的重要标志,所谓“观民之有余及不足,而存亡之国可知也”。为此,他制定了一套奖励农业的措施:凡“民之能明于农事者”、“民之能繁育六畜者”、“民之能医民之疾病者”、“民之知时者(知某年有灾谷不登,某年无灾谷可丰)”、“民之通蚕桑,使蚕不疾病者”,分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政治社会政权更迭频繁 ,而历代王朝的统治者在执政期间都想能长治久安 ,永据天下。以“德”治天下是历代王朝及圣贤推崇的一种理想化治国手段。但要真正把“德治”付之于实践并取得成效 ,就要求君王们必须把握好三个方面 ,即 :自身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仁政爱民、虚心纳谏  相似文献   

3.
农业发生革命性变化有两个必要条件:农业发展出现重大危机性问题;科技发生重大突破与整体性进展。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生物经济发展,促进了生物经济时代的来临,为农业第二次绿色革命带来时代机遇。从农业发展战略问题的最高层次对未来农业进行哲学反思,由此提出新的农业易相发展观。农业易相发展是指将传统的农业范畴拓展到“非农”范畴,反过来通过“非农”来促进农业的发展,以致达到农与“非农”共生共荣、整体和谐发展的状态。作为农与“非农”和谐融合的发展观,农业易相发展观可作为构建面向生物经济时代的新型农业体系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4.
“技工荒”现状 “技工荒”2001年起席卷全国,至今盘旋不去。按说,湖南省作为全国第二大劳务输出省,2004年外出务工人员高达880万人,会不会发生“技工荒”。但大量调查显示,湖南省也为“技工荒”所困,技工在企业职工中所占比重下降,2002年仅37%,比上世纪90年代初降低了l3个百分点,与发达国家75.9%的比例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5.
“农业是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无农不稳,无粮则乱”,这些精辟论断充分显示了粮食在国计民生中的特殊地位。随着中国加入WTO,我国粮食生产质量偏低、效益不高的矛盾也日渐突出。为此,党中央、国务院早在2001年就以  相似文献   

6.
经济变革规律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规律。然而若干年来,无论西方还是东方,却始终没有对这一规律给予足够的重视。为了深刻揭示这一规律,本文在对“资源”、“行业”和“产业方式”等基本概念及产业发展史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新产业的发展是社会经济进步的必然”这一命题。并在对此进行全面论述的过程中详细阐明:每一个行业均有其固有的现象特征和本质特征,以及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增长取决于产业方式变革的经济哲学观点。从而为人们在经济改变的过程中抓住主要矛盾,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许昌,古许国所在地,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为许县,隶属颍川郡,隋唐至明清称许州,今为省辖许昌市,其行政管辖范围大致和许州时代相同。许昌地理环境优越,良田沃野,山川秀美,是古代农业社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处于九朝古都洛阳和七朝古都开封之间,很长时期内,地接京畿,政治上、军事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汉末魏晋时期,“天下当朝正许昌”,是曹魏和西晋王朝的政治与军事要地。隋唐北宋时期,地处汴、洛之间,锁钥中原,各种文化交汇于此,使得许昌往往能开风气之先,名人辈出。纵观数千年的许昌发展史,既遭受过不堪回首的灾难,又取得过值得自豪的辉煌成就。可以说,元、明以前的许昌,实乃历代王朝政治之枢纽,文化之熔炉,人文之渊薮。  相似文献   

8.
市场动态     
90年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国家经贸委联合发布的《90年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一、农业领域:农作物育种和中低产地区综合治理技术。二、能源与环境领域:低温核供热、三次采油技  相似文献   

9.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政府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重大发展战略.由于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农业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科学技术进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要解决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必须依靠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10.
翁丽璇  陈彦 《广东科技》2006,(11):34-35
会计信息失真是一个国际性、历史性的问题,它一直是世界会计学界研究的重点课题,也一直是世界各国政府部门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然而,时至今日,各种各样的会计信息失真事件仍然困扰着世界各国。比如,美国著名的“安然事件”,以及我国的“银广厦事件”、“红光事件”等。切实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不仅是个经济问题,也是一项事关国民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社会能否稳定的重大问题。我国著名会计学家杨时展教授提出的“天下欲乱计先乱,天下欲治计乃治”精辟见解,警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会计信息的质量问题。广大财务工作者必须认真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使之更好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1.
肖雄 《科技信息》2009,(22):85-85,87
湖北是我国中部的农业大省,素有“鱼米之乡”的称号。可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和大部分地方一样都出现了“三农”问题,农业和经济发展遇到了严峻的挑战。由于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缓慢;农业结构的变革和调整的不适应;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以及农村制度创新的滞后等问题都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十一五”时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关注农村居民消费,尤其是正确分析与科学评价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情况,并进而引导和促进农村居民不断提高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对于地方政府制定农村消费政策、开拓农村消费市场;保证宏观经济的安全运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及全面建设新农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大农业结构优化模型”,是安徽省副省长,我校教授杨纪珂同志领导的科研小组根据“安徽农业系统调查、研究与规划”的需要而提出来的一个研究课题。这一课题的主要任务是:对现有的农业经济结构进行调查,在土地、能源、资金有限的条件下,以获取较大经济效益和改善生态平衡为目标,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制定综合开发安徽省农村的(农、林、牧、副、渔、工)近期、中期和长期规划;研究农村智力开发如何才能适应济经发展;提出能比较准确地反映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规律的经济模型,并据此提出有关的政策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刘邦建立西汉王朝后,实行了休养生息与奖励农耕的政策,大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东汉的农业、手工业和科学文化,又有了较大的发展,为体育的振兴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据《史记·律书》记载:“文帝时,会天下新去汤火,人民乐业,……自年六、七十翁亦未尝至市井,游遨嬉戏如小儿状。”汉代是我国古代体育全面发展的黄金时代,尤其蹴鞠和养生导引,更是我国宝贵文化遗产中两颗瑰丽的明珠。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中指出:“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农民和农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整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和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着不少新情况和新问题,需要通过深化农村改革来进一步解决。术文结合贵州实际情况,谈谈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问题。  相似文献   

15.
汉唐时期的荒政思想有一个发展的历程。荒政思想主要包括积贮备荒思想、重农思想和赈济思想。汉代充分探讨了积贮备荒的重要性,建立了常平仓;唐代不再争论积贮备荒重要与否的问题,而是更加关注积贮备荒的措施与手段,同时完善了专门救灾备荒的义仓制度。在重农思想方面,汉代强调,天下之本在于发展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生产的目的之一在于救灾备荒;唐代则出现了"食为民本——民为国本——国为君本"的思想,在强调农本的同时,发展出民本思想。赈济思想方面,汉代出现了因灾赈济、首要赈粮、赈以土地的做法;唐代更加关注赈济的措施与手段,同时,出现了宗教力量参与到救灾过程中,反映了社会普遍救助思想。  相似文献   

16.
明清江南城镇房地产交易与地权问题马学强,吴兴农田地房产及其契约文书,作为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基石,我国学术界一向予以高度重视,出过几部极具价值的专著。或许因为认定中国传统社会本质上是一个乡土社会,城市仅为政治中心,在经济上则依附于乡村;历代王朝重视的是国...  相似文献   

17.
“自古帝王之临天下也,皆欲广树藩屏,崇固维城。”统治者在外敌的环伺下恐独木难支,愿遍设藩屏之国。增固连卫之城以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但如何处理好封国与中央的微妙平衡,把持分封制度这把“双刃剑”是国势衰荣之关键。汉初昊楚七国之乱和西晋末年八王之乱,充分揭示分封制度在中国历史上频繁出现却难以持久的缘由。  相似文献   

18.
“技工荒”现象调查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工荒”现状“技工荒”2001年起席卷全国,至今盘旋不去。按说,湖南省作为全国第二大劳务输出省,2004年外出务工人员高达880万人,该不会发生“技工荒”。但大量调查显示,湖南省也为“技工荒”所困,技工在企业职工中所占比重下降,2002年仅37%,比上世纪90年代初降低了13个百分点,与发达国家75.9%的比例相去甚远。据2005年第三季度劳动力市场供求分析,湖南省技工缺口很大,在株洲、常德、郴州三市,职业资格一级(高级技师)的求人倍率分别为2.25、1.53、1.07,职业资格二级(技师)的求人倍率分别为2.18、1.03、4.82,职业资格三级(高级技能)的求人…  相似文献   

19.
从金圣叹的同时代人李渔开始,就陆续有人评论金圣叹对《水浒》的评论。其中,肯定的意见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金圣叹提高了《水浒》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二、对《水浒》本身评改得好。 本世纪三十年代初的赵苕狂,在《水浒传考》一文中说:“金圣叹这个人,当然是这部现行《水浒传》的一个大功臣”。还称:“(金圣叹)说《水浒》与《史记》、《国策》有同等的文学价值,说施耐庵、董解元与庄周、屈原、司马迁、杜甫在文学史上占同等的地位;又说:‘天下文章无出《水浒》右者,天下之格物君子无有出施耐庵先生右者!’如此的眼光,如此的胆气,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可谓‘前无古人’”。稍后的刘半农,也赞扬金圣叹对《水浒》的“删改”、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强调:“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大力推进科教兴农,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这就明确指出:科教兴农事关稳定大局。我国有8亿农民,农民富裕了,国家政局就稳定了,党的政权也就巩固了。所以说,科教兴农,是治国齐家安天下的根本方略。 党的十四大以来,各级党和政府大力推进科教兴农,使我国农业有了一个长足的发展,广大农民通过科学种田得到了实惠。但是,根据我国农村经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