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俗节日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一种独特而又普遍的人类文化行为。把民俗节日视作文化传播文本,运用现代传播学的重要理论,从传播主体、传播媒介、传播内容、受传者、传播效果五个方面分析民俗节日的文化传播特性,有助于民族传播学的建构。  相似文献   

2.
民俗节日文化的传播媒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民族文化传播是建立民族传播学的重要内容,研究民族文化传播中的文化传播现象和规律对于建立中国的民族传播学意义重大。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把民俗节日视为民族文化传播的文本,运用当代传播学的知识分析民俗节日中的文化传播媒介及其特性,在分析众多民俗节日的基础上,把民俗节日文化传播中的传播媒介分为音乐歌舞符号群、物体语言符号群和民俗文化传播中的终极媒介——人,希望有助于民族文化信息传播规律的把握和民族传播学的建构。  相似文献   

3.
针对中国城市社区向多民族社区发展的大趋势,以及与民族成分多元化相伴而来的社区文化多 元化问题,提出保护和发展城市传统文化,不仅要重视本土文化,同时也应加强对不同时期汇人的少数民 族文化的弘扬和传承。 认为节日本身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形式,也是展示和延续各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 体。 结合大连市多民族社区近年来传统文化依托节日传承的成效与特点,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民族传 统节日在与现代文化同构中创新发展、节日文化传承与社会事业的发展相衔接、加强社区管理机构与民 间团体的良性互动等观点和建议,以促进各民族文化传播交融与城市民族关系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节日"祭"是研究日本民俗及日本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直观的窗口,民间信仰更是透析一个国家民族传统和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安徽省友好省份的日本高知省,以其丰富的节日文化而在日本全国范围内闻名。对高知省土佐"祭"中民间信仰文化内涵的分析,可以深层把握土佐文化的本土生性化精髓,加深两省县民间交流的文化认知。  相似文献   

5.
通过实地走访、入住民居、参与生产劳动和问卷调查等方式方法,对漳州云霄县6个乡村重要的历史节日民俗进行挖掘考证,以管窥闽南乡村节日民俗的特点和社会文化内涵。调查发现:闽南节日民俗所包涵的内容和信息颇为丰富,但地理区隔与宗族传统造成了各村节日民俗在内容、时间和形式上的显著差异性;不同的节日民俗亦反映出闽南乡村民众的思想动向与精神寄托,反映了乡村传统民俗文化与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通过文献资料、实践观察等研究方法基于文化生态的视野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生态变迁进行了分析,认为民族传统体育在生存体系上面临着现代社会取代农耕基础,城市化进程引致空间肢解与压缩,传统延袭遭遇现代传播,西方现代体育大行其道的外来冲击等生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首先要确证民族传统体育的时代价值,在确证价值的基础上可以通过保护民俗体育环境、打造民俗体育生态圈;创新民族传统体育方式、唤起民俗体育活力(包括休闲化、竞技化和传播化的创新);突破固有认知、提升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觉等路径以更好的保护与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人们需要节日是因为节日可以调适社会群体的生活,广西11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本民族特有的传统节日,节日中可资利用的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广西在旅游开发中可以直接利用节日期间的民俗风情、民俗工艺品、民俗民艺表演,使之成为旅游者愿意消费的旅游产品;可以以一个民族的节日文化为主体,综合运用各民族的民族文化,使其汇聚在一起,让节日显得更加五彩斑斓,可以推出原汁原味的节日民俗动态性、参与性旅游产品。以民俗旅游的大市场需求为载体,把广西少数民族珍贵的节日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人类学的仪式理论与民俗体育文化进行分析,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民俗体育就是一种仪式活动。因此,我们在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中应该大力依靠仪式活动。在民俗体育传承过程中,认清传统和现代的关系,正确对待民俗体育文化;在具体实践中,不能以简单、强制的法令形式让民俗体育退却;可将民俗体育文化的象征意义建构为城市精神,为现代化服务。  相似文献   

9.
"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自诞生之初,社会各界就发表了不同意见,赞赏与质疑兼而有之。那么,政府在宣传和发扬传统节日精神的过程中应起到什么作用?如何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如何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并代代延续?以东莞市"我们的节日"几项活动的具体情况为例,从节日民俗的行为主体、特性和发展演变规律等方面可对这些问题作出解答。  相似文献   

10.
节日纪念物是特定节日习俗整体的组成部分,是节日文化内涵的延伸形式和物化形态。节日纪念物的利用与开发有助于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的繁荣壮大。它对传统节日现代性的建构作用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第一,维系人们的节日情感,丰富人们的节俗活动;第二,营造浓重的节日氛围;第三,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的顺利传承有赖于节日纪念物消费市场的推动。节日纪念物的设计、开发与销售,必须依托、尊重、利用相关的民俗规律。目前传统节日纪念物的性质可分为旧物新用、创用新物、旧物旧用等3种情况。民俗总是在传承中不断演变的,节日纪念物也在不断地进行功能调整或品种更新。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酒和节庆似乎有着天然的联系,不管是传统民俗中的公众节日,还是属于个体人生中的节日,酒已成为了节日庆贺必备的"文化道具",成为节庆习俗文化的构成。因此,酒类广告语充分利用了酒在我国传统节庆中特殊文化地位的商业价值,把节庆作为诉求的基本支点之一。  相似文献   

12.
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演变及影响,传统体育文化得到了发展与传承.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数据分析法对民俗活动中的传统体育文化进行研究,以民俗活动花鼓灯为研究对象,探析民俗活动中传统体育文化特征及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并为民俗活动和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发展之间的关系提供理论支...  相似文献   

13.
布依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之一,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其传统体育活动有着深远的历史文化价值。研究结果表明,布依族传统体育活动是在特定的区域和社会生活中,经过长期的实践逐步发展起来的。它与布依族的生存环境、节日庆典、风土人情、民俗民风紧密结合在一起,突出了农耕民族文化的特色,是布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受到现代体育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影响,以及缺乏交流的平台,布依族传统体育文化逐步被淡化,有的甚至面临灭绝的边缘。因此,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民族体育科研人员,应立即对布依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挖掘和整理,并保持其原有的民族特色,使其优秀的、健康的传统体育文化成分得以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人类符号活动中,民俗符号占有特殊的地位,它鲜活的形式承载了大量的文化信息,完成了民俗信息传递的任务。新的民俗符号的建构既保存了传统民俗符号的精华,又为民俗符号在新的环境下发展赢得了生存空间。东乡手抓这一民俗符号的建构便是一个极其成功的例子。他利用东乡传统的饮食资源,使得传统的民俗符号商品化,并且得到了主流社会和主流饮食文化的认可,成功的构建为新的能满足人类需求的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15.
李亚娜 《科技信息》2010,(25):414-414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16.
作为壮民族的文化代表之一的刘三姐文化之所以经久不衰,是与壮民族的文化空间建构与文化认同分不开的。刘三姐山歌文化现象的深层底蕴其实就是壮民族及其地区文化空间建构和认同的巨大隐喻,她的形成与流传过程就是壮族独特的“他者文化空间”、“身体文化空间”、“公共空间”、“认同空间”、审关及其他空间的建构和认同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7.
“梅葛”是楚雄彝族最具有代表性的原始性史诗,与民族同生共长,并与原始宗教祭祀、节日庆典、礼仪民俗融为一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特点,如充满浓厚、神秘的原始宗教观念,展示了楚雄彝族家庭婚姻和传统伦理道德的演变过程,同时还揭示了彝族社会生产力从低到高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进程,阐述了彝族从游牧到旱稻兼作或稻作的农耕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18.
云南少数民族节日民俗文化丰富而独特,它沉积和浓缩了该民族的精华,体现了儒家文化精神,调节着人们的社会生活。正因为如此,云南少数民族节日成为旅游的载体,吸引着海内外众多的旅游者。反过来,旅游赋予了云南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新的活力,促使云南少数民族新节日及新节日民俗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传统造型元素为切入点,通过深入研究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及其文化内涵,探索中国传统造型元素与民俗包装设计的契合点。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阔的再创造空间,是设计师取之不尽的创意源泉。探讨民俗包装设计如何与中国民族传统符号相结合,寻求能够代表中国走向世界的包装设计之路。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民俗体育作为一种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行为民俗文化,无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还是在各种民俗节日中,都展现出巨大的魅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繁荣,民俗体育文化也焕发出崭新的活力。与此同时,必须解决好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使我国民俗体育文化发扬光大、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