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农 《科学通报》1993,38(1):37-37
尽管高效液相色谱在高效分离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在色谱峰定性方面却遇到了很多困难;目前对于色谱工作者来说,可以利用的定性依据仍然是溶质的保留值,通常的方法是,在同一色谱条件下将未知峰的保留值与标准物的保留值作比较来进行定性,所以如何准确的预测溶质的保留值就成了色谱定性的主要研究内容。我们在考察反相液相色谱不同C_(18)柱上的保留行为时提出了作用指数的概念,并从理论上提出了采用作用指数预测保留值  相似文献   

2.
由气相色谱保留指数预测反相液相色谱的a,c指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威  梁鑫淼  卢佩章 《科学通报》1996,41(15):1383-1388
气相色谱中的Kováts保留指数是目前最精确的反映溶质与固定相分子相互作用大小的指数系统。现已发表大量的气相色谱保留指数。用气相色谱保留指数预测液相色谱保留值是较好地解决液相色谱保留值预测的途径。在理论上和实际应用中均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反相离子对色谱中保留值变化规律式中系数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汉法 《科学通报》1991,36(6):433-433
反相离子对色谱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环境检测和染料合成中间体等样品的分离分析.为了进行反相离子对色谱保留机理的研究和分离条件的选择,冲洗剂组成的优化,已有一些色谱工作者提出相应的关系式,预测冲洗剂参数对保留值的影响,我们应用统计热  相似文献   

4.
高效液相色谱柱系统推荐的总体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鑫淼 《科学通报》1991,36(9):672-672
柱系统推荐是色谱专家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研制的柱系统推荐是建立在多年来发展的理论基础之上的一个软件系统,其最根本的理论基础是反相色谱溶质保留值与溶质结构参数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5.
极性相近固定相的气相色谱保留指数的双柱换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石威  梁鑫森  卢佩章 《科学通报》1996,41(8):702-706
气相色谱保留指数是反映和研究溶质在色谱过程中保留行为的重要数据。而保留指数的双柱换算是一种以较少的系数推求大量的、准确的色谱保留指数的方法。李浩春等采用双柱换算成功地预测了两千多种烃类化合物在数十种固定相上的保留值。从色谱保留值的一般经验公式也可以得出双柱换算公式,但其理论和实际意义都十分有限。从理论上探讨双柱换算可以解决更广范围内化合物在多种固定相上的保留值预测问题。  相似文献   

6.
卢佩章 《科学通报》1982,27(19):1175-1175
改变流动相的组成来调节色谱柱的选择性,以适应广泛分析的特殊要求,是液相色谱本质上的优点。为此,必须研究流动相的组成在全浓度范围内改变时,保留值变化的系统数据以及能描述这种变化的关系式,但至今能描述全浓度范围内保留值变化的统一关系式尚未见报  相似文献   

7.
李浩春 《科学通报》1981,26(24):1491-1491
气相色谱发展中主要趋势之一是研制具有人工智能的色谱仪。这类的气相色谱仪显然不仅能自动选择分析操作条件,并且还有可进行色谱峰的定性。这就需要大量的可供定性用和操作条件选择用的色谱保留值数据。应当指出,在微处理机中直接大量地储存这些保留值数据是不方便的,甚至可以说是不可能的。因此,聪明的办法是在色谱保留值理论的引导下,寻求适宜的方法,以便可以精确地预测各组分在不同固定相上的保留指数。我们以此为鹄的,进  相似文献   

8.
邹汉法 《科学通报》1993,38(24):2246-2246
反相离子对色谱(RP-IPC)广泛应用于离子性有机物和无机离子的分析检测,溶质的保留值可通过调节有机溶剂、离子对试剂、无机盐浓度和性质以及pH值使样品组分获得满意的分离。至今,已有许多有关离子对色谱保留机理和模型用于解释实验观察到的现象。近年来,我们对RP-IPC的保留机理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发现静电和分子作用力对保留值都  相似文献   

9.
李浩春 《科学通报》1983,28(2):84-84
目前最新型的气相色谱仪都有微处理机这个部件。此微处理机进行色谱峰的定性时,大多数只能给出组分的相对保留值,少数则是要预先在微处理机中存入了组分在规定的固定相与操作条件相对应的保留值后,才可以判定色谱峰可能为何物。由于不可能在微处理机  相似文献   

10.
发展了一种基于反相液相色谱-质谱的高灵敏度检测三聚氰胺方法. 采用一种质谱兼容离子对试剂: 七氟丁酸 (HFBA), 可以使三聚氰胺在反相液相色谱上被保留和分离, 且不干扰质谱的在线检测. 采用内标法和多反应监测方法进一步增强了定量的准确性. 基于这一策略, 对三聚氰胺检测方法的定量限达到0.1 ng/g(ppb), 在液态奶中的定量限达到8 ng/g, 在固体奶粉中的定量限达到 15 ng/g. 这一方法操作简单, 稳定性和重复性比其他液相色谱-质谱方法更为优越, 使其成为三聚氰胺实验室检测的一个更好选择.  相似文献   

11.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气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质谱法,但这些检测方法一般只能测定食品中的几种食品添加剂,能同时测定10种以上食品添加剂的方法非常少。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食品添加剂检测经验,重点在本文中介绍一种能同时测定14种食品添加剂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相似文献   

12.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气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质谱法,但这些检测方法一般只能测定食品中的几种食品添加剂,能同时测定10种以上食品添加剂的方法非常少.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食品添加剂检测经验,重点在本文中介绍一种能同时测定14种食品添加剂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相似文献   

13.
中药复方分析新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首次提出了中药复方全成分黑箱分析的基本思路,指出了智能多模式多柱色谱系统(IMMC)及其联用技术是解决中药复方黑箱分析的方法基础,液相色谱统一方法是其突破口,以当归补血汤为例,提出了对中药复方进行从非水反相(异丙醇-甲醇)到纯水反相进行系统分离摸索,将未知样品转化为已知样品的方法,并对黄芪66个化学成分,当归78个化学成分和当归补血汤71个化学成分进行了a,c指数和紫外光谱的测定。发展了复杂样品的  相似文献   

14.
卢佩章 《科学通报》1982,27(21):1307-1307
第一报从理论上提出了液一固色谱保留值与二元流动相组成的基本关系式为:式中各项物理意义见第一报。本文以曲线拟合的方法和第一报中提出的端点条件,从实验上证实了基本关系式能正确地描述溶质的保留值随多元流动相中较强溶剂浓度变化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15.
反相离子对色谱法分离无机阴离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反相离子对色谱法是以C_8或C_(13)键合担体为固定相、甲醇/水或乙腈/水中加入含有烷基和离子基团的离子对试剂作为流动相的色谱系统中实现的。反相离子对色谱不仅保持了反相色谱法操作简便,分离效率高等所固有的优点,而且能同时分离离子和中性分子的混合物。最近有人用反相离子对色谱法间接紫外检测分离无机阴离子。本文采用反相离子对色谱法  相似文献   

16.
分离过程中计量置换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耿信笃  F.E.Regnier  王彦 《科学通报》2001,46(11):881-889
自20世纪80年代初反相色谱中的计量置换模型问世以来,引起了国内外色谱界的广泛关注。由于此模型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经过这十几年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已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中,简要介绍了液-固界面上的计量置换模型(SDM)的概念、发展史及其新近的发展,包括了SDM的理论基础,在物理化学、液相色谱、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中重要的数学表达式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7.
《科学通报》2005,50(24):2712-2712
本书是现代色谱技术的专著,全书共10章,主要内容有:色谱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常用的色谱方法;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色谱新技术与新方法,如液相色谱溶剂系统优化方法、超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光谱联用技术及微流控芯片分析系统等;样品预处理方法等.  相似文献   

18.
戴朝政 《科学通报》1993,38(7):623-623
早在60年代,著名色谱学者Snyder应用顶替吸附模型导出了关联到某些热力学参数的液-固色谱保留值方程。 logk′=C—nlogC_B。(1) 70年代中期,Jandera等人应用溶解度参数理论得到 logk′=a—bC_B,(2)而Scott等人发展起来的理论则认为调整保留体积V′与流动相组成的关系为 1/V′=A+BC_B。(3)  相似文献   

19.
高效液相色谱是色谱法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高效、高灵敏度、范围广、流动相选择范围宽等优点,因此在生物化学、药物及食品卫生领域广泛应用,是现代分离测定的重要手段.文章针对液相色谱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周建威 《科学通报》1989,34(10):746-746
作者曾报道用柱色谱或高压液相色谱对反应体系中多种自由基加合物进行分离,然后用ESR方法逐一鉴定其结构,这种不联机操作方法,需对所有组分都进行分离、收集和浓缩,步骤比较繁琐。为此,本文发展了高压液相色谱与ESR谱仪直接联机分离和鉴定反应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