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聚氯化脂肪醇铵盐为阳离子抗静电柔软剂,与多种酯型、醚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对已有腈纶油剂进行了更新。新油剂针对腈纶纤维结晶区不紧密,易使油剂渗入的特点,采用聚阳离子大分子作主剂,既保证油膜牢固,又防止油剂渗入纤维内部,同时给出优异的抗静电性能及柔软纤维能力。新油剂对腈纶纤维的平滑性、抱合性也好于当前使用的PK型阴离子抗静电剂为主剂的腈纶油剂  相似文献   

2.
从纤维性质、油剂单体、纤维含油量和含油纤维的摩擦特性等方面对棉型干法腈纶纺丝油剂抱合性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工业化试验.  相似文献   

3.
将PAN基碳纤维在于400~700℃条件下空气中进行热氧化处理,然后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密度梯度管和纤维强力仪研究了其表面化学组成、表面形貌与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热氧化温度低于600℃时,纤维表面含氧量随热氧化温度升高不断增加,到600℃时氧含量增加了7.11%,主要增加的官能团为羟基、醚键以及羰基,纤维体密度、线密度随热氧化温度变化不明显;700℃时由于含氧官能团的裂解,氧含量有所减少,裂解部分主要为羰基,纤维体密度明显增加,线密度急剧减小;纤维强度随热氧化温度升高不断减小,600℃后减小趋势更加明显;模量随热氧化温度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采用ABAQUS软件分析了不同纤维端部形状下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纤维端部应力分布。考虑的纤维端部形状包括平面、半椭球面、楔形面。结果表明:当长径比≥0.75时,半椭球面纤维端部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优于平面和楔形纤维端部复合材料。进一步研究了界面相厚度、界面相弹性模量对纤维端部轴向应力和剪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轴向应力σB随界面相弹性模量的增加逐渐减小,界面相弹性模量较小时(E≤4 GPa左右),剪应力τD随着界面相弹性模量的增加而迅速增加,此后τD基本保持不变;当E≥3 GPa左右时,轴向应力σB随界面相厚度的增加逐渐减小。在所研究的界面相厚度(0.1、0.2、0.3μm)范围内,τD基本不随界面相厚度的变化而改变。所以界面相弹性模量应尽可能小于并接近于树脂基体的弹性模量(4 GPa),并适当增加界面相厚度有利于抑制界面脱粘破坏。  相似文献   

5.
污泥干燥蒸发不仅使污泥显著减容,还为污泥资源化利用打下基础,是解决市政污泥问题的有效途径.为了研究纤维加筋技术对污泥水分蒸发速率的影响,对不同纤维掺量(0%,0.05%,0.1%,0.2%,0.4%和0.8%)下的污泥进行了一系列的失水蒸发试验.结果表明:在污泥干燥蒸发初期,试样的平均含水率随时间变化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随后平均含水率在蒸发150 h后逐渐平缓并达到残余含水率;相对蒸发速率随时间变化曲线近似"台阶"型,且随纤维掺量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纤维的掺入能够有效抑制污泥在干燥过程中裂隙的形成,且该现象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越来越明显,纤维掺量为0.8%时,污泥试样的表面基本没有出现裂隙,说明掺入纤维有利于提高污泥的脱水效率且能起到很好的抗裂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油品渗漏污染问题对环境岩土工程实践的影响,以0号柴油污染为例,研究油污粉质黏土干裂隙的特征规律。首先将不同含油率(0,4%,8%,12%)的柴油污染粉质黏土泥浆放入玻璃器皿中进行自然晾干,然后采用Photoshop和ArcGIS等软件对不同含油率土样的干裂隙进行数字图像处理,获取裂隙平均宽度、裂隙长度、面裂隙率和分形维数等参数。最后分析不同含油率条件下粉质黏土干裂隙发育规律,探讨柴油对粉质黏土干裂隙形成与发展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与未污染土相比,柴油污染土干裂隙发育较缓慢,且含油率越高,发育越慢;裂隙平均宽度和面裂隙率均随含油率增加而逐渐减小;柴油进入土中会抑制较长裂隙的发展,形成较短的干裂隙,裂隙的开裂程度随含油率增大而降低;干裂隙的分形维数随含油率的增加而减小,分形维数越小,裂隙越不发育;土颗粒间的油膜表面张力和柴油高分子油链作用使得粉质黏土的黏聚力增强,抗拉强度增大,干裂隙发育程度低。  相似文献   

7.
开展室内干缩试验,探究秸秆纤维掺量、尺寸等对疏浚淤泥干缩特性的影响。通过测定裂缝开展临界时间T_(IC)、最大裂缝宽度、表面裂隙率等物理指标评价改良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秸秆纤维可以有效促进疏浚淤泥干缩;随着秸秆掺量增大,T_(IC)逐渐降低并在掺量达到3%后趋于稳定;最大裂缝宽度与秸秆掺量呈负相关;表面裂隙率随纤维掺量增加而先减小后增大,纤维掺量为5%时的表面裂隙率最小;秸秆掺量≤1%时,纤维尺寸对T_(IC)、最大裂缝宽度、表面裂隙率的影响不明显,秸秆掺量1%时,3个物理参数随纤维尺寸增大均先减小后增大,且尺寸为0.6~1 mm的秸秆纤维的参数值最小。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干湿循环效应对纤维膨胀土抗剪强度的影响,本文进行了大量的干湿循环和直剪试验,纤维含量按0%,0.1%,0.2%,0.3%,0.4%来设计,干湿循环次数为0~6次。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逐渐增加,内摩擦角先是小幅度提高,然后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逐渐增加,黏聚力则是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其衰减规律基本符合二次函数。2)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抗剪强度逐渐减小,在干湿循环1~3次的时候衰减幅度较大,之后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3)适当的增加上覆荷载能够有效的抑制纤维膨胀土在干湿循环过程中强度的衰减。综合比较干湿循环效应对纤维膨胀土内摩擦角和黏聚力的影响,当纤维含量在0.3%时,对纤维膨胀土在干湿循环过程中抑制抗剪强度的衰减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9.
PAN纤维致密性与油剂渗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整成纤条件改变PAN纤维的致密程度,经后续的上油工序制得含有油剂的PAN纤维。采用体密度表征纤维的致密程度;借助直流电弧原子发射光谱(DC-Arc-AES)和电子探针(EPMA)分别表征Si原子含量及其微区分布;借助孔分析和粒度分析分别表征PAN纤维中的孔径分布和油剂分子的粒径。结果表明,油剂分子的平均粒径小于纤维的平均孔径,通过范德华力作用吸附于纤维表面,并从纤维表面的开孔渗透进入纤维内部,到达纤维的芯部。凝固浴温度升高,纤维的致密性下降,渗透进入纤维内部的油剂分子数量增加。凝固浴浓度上升、预牵伸倍数提高,纤维的致密性增加,渗透进入纤维内部的油剂分子数量减少。  相似文献   

10.
矩形截面铜包铝导电排的导电性能及断面形状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建立了矩形截面包覆材料交流功率损耗的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铜包铝导电扁排断面形状结构对交流功率损耗的影响. 结果表明:当断面积为S=600 mm2时,功率损耗系数随扁排宽厚比b/a的增大而增加;断面积为S=800 mm2和1 000 mm2时,随宽厚比b/a的增加,功率损耗系数先增大后减小;而当断面积为S=1 200 mm2时,随宽厚比b/a的增大,功率损耗系数减小且减小趋势逐渐变缓. 当扁排厚度为a=10 mm,断面积S为800~1 200 mm2时,交流功率损耗随窄边和宽边的铜层厚度比(δh/δw=0.5~3.0)增加而减小;铜层厚度之比对功率损耗的影响随包覆层面积比(SA=15%~45%)的增加而增大. 在单位长度直流电阻和载流量与铜扁排相等时,选择合适的扁排断面形状结构,铜包铝扁排可较为明显地降低功率损耗.  相似文献   

11.
文章概述了Q开关的基本原理,介绍了三种全光纤Q开关,并与通常的Q开关进行了比较,介绍了基于光纤中的受激布里渊散射效应实现被动调Q的基本机理.  相似文献   

12.
基于光纤光栅的可调谐光纤激光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光纤光栅作为调谐装置研制了可调谐的光纤激光器 . 调谐装置简单, 性能稳定, 激光器输出波长在17 nm范围内连续可调, 输出功率大于1 mW,激光谱线线宽小于0.1 nm.  相似文献   

13.
本文叙述光纤连接器插头中光纤对中的方法,分析各种方法带来的误差及插头中因光纤对中误差引起的连接损耗。  相似文献   

14.
采用高压低温掺氢技术提高了普通单模光纤的光敏特性,利用相位掩膜法,通过紫外写入的方式,在普通含锗光纤上制备了光纤光栅,获得的Bragg反射波长为1552um,峰值反射率约48%,半高宽约1.2um.  相似文献   

15.
从光子晶体光纤(PCF)与普通光纤在光纤结构上的差异出发,简要分析了PCF的导光原理与单模特性,探讨了基于PCF的光纤光栅的稳定性,基于聚合物填充多孔光纤的长周期光纤光栅的温度调谐性能,以及纯结构性非光敏纤芯长周期光子晶体光纤光栅的原理,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光子晶体光纤的潜在应用。  相似文献   

16.
玻璃纤维纱线编织过程中纤维损伤程度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探讨针织工艺对玻璃纤维损伤程度的影响,提出了玻璃纤维损伤程度的定量评价方法,并分析讨论了在不同玻璃纤维纱线和不同组织结构的情况下,纤维损伤率(或纱线损伤率)随线圈长度的变化趋势。通过研究发现,不管纱线和组织结构如何,编织玻璃纤维纱线时都有一个最佳工艺点,在该点纤维的损伤最小,这为选择合理的玻璃纤维纱线编织工艺提供了依据,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就涂覆层对应力长周期光纤光栅谱特性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去涂覆层的应力长周期光纤光栅的谱特性对应力的灵敏度比未去涂覆层的明显的高,且大大改善了其传输谱的特性.  相似文献   

18.
杨树无性系木材纤维长度和宽度的株内变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7个杨树无性系纤维形态的测定研究表明,前6、8、11年内7个无性系纤维长度在胸径处的变异不显,最大的I-69杨比最小的95杨纤维长度增加了6.6%。纤维长度和宽度在7个无性系中从髓心到树皮的径向变异均表现为显增加,但宽度增加没有长度增加显。纤维形态在株内纵向变异规律为:纤维长度在同一年轮内不同高度间的变异均是树干基部较小,随树高的增加纤维长度逐渐增加,树高增加到5.6m后纤维长度达到最大,随后波动较小,至17.6m又开始下降;纤维宽度在树干基部到3.6m的范围内较大,而超过3.6m后开始减小。回归分析表明,纤维长度与年轮及树干高度的关系可用多项式描述。树木生理年龄是影响纤维形态的一个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9.
秸秆纤维性能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从秸秆的资源状况、使用价值和利用途径出发,主要针对稻草秸秆的组织结构特性、孔隙率、机械性质、吸湿性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以利于稻草秸秆的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单谐振环结构的双谐振环光纤陀螺结构。对照传统单谐振环结构分析了该结构方案所具有的显著特点和重要价值,同时通过详尽的公式推导和计算,给出了带焊接点谐振环和不带焊接点谐振环各自的谐振条件和谐振输出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