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一个划时代的定义 在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现实主义作为创作方法提出之后,许多作家、艺术家和文艺理论家都不断对它的特征进行总结和研究,较早使用“现实主义”这个名词的是十八世纪德国诗人席勒。他在《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里说;“如果现实主义者在他的政治倾向上把目的定在幸福上面,这就须使人民的道德精神方面的独立性有所牺牲,理想主义者则处在幸福的危机,把自己看着他的目的。”他又把现实主义文学称做“素朴的诗”,把浪漫主义文学称为“感伤的诗”。他认为“素朴的诗”的特点是“尽可能完美  相似文献   

2.
厦门市“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大力建设“幸福厦门”,使厦门“和谐社会建设领先全国,人民幸福指数大幅提升”。如何科学测度和考量人民生活的幸福程度,构建厦门幸福指标体系,并将它运用于政府决策环节,已成为现实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自进入“十二五”时期以来,武汉市委市政府对于建设人民“幸福城市”的关注和推动力度不断加大,出台了《武汉市建设人民幸福城市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全体市民指明了建设“幸福武汉”的方向和路径。然而,目前武汉市“人民幸福城市”建设仍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依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难,如居民收入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偏低、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发展不够、城市的文明建设还有待加强等,制约着武汉市建设“人民幸福城市”的进程。为此,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消除影响市民“幸福指数”的不利因素,实现全体市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普遍感到生活更富足、社会更公平、城市更安宁、心情更愉悦、活得更有尊严,推进武汉市“人民幸福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4.
我国教育正经历着一次空前深刻的变革,人们把整个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四化建设的成败,同这场教育改革紧密地联系起来。邓小平同志指出:“要以是否有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否有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是否有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作为衡量我们事业发展得好或不好。各项改革进行得对或不对的标准。”他还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  相似文献   

5.
斯宾诺莎认为人类一切行为的最终目标是幸福,而哲学的宗旨则是引导人们寻求幸福。幸福观是斯宾诺莎全部哲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斯宾诺莎更以追求全人类最高幸福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他把理性主义贯穿于其幸福学说中,力图倡导一种“放弃迷乱人心的财富、荣誉、感官快乐”,追求自然永恒的必然性知识,以求得心灵与自然融合的理性主义幸福观。他关切的是怎样使得世人以上帝为楷模过纯正的生活,通过对上帝的理智的爱,臻于幸福之境。  相似文献   

6.
在从旧的一年跨进新的一年的时候,世界听到了从华盛顿发出的一些布道者的声音,这些声音据说是“神圣”的、“庄严”的。艾森豪威尔在年终的“圣诞祝辞”里歌颂了“自由、尊严、鄰人之谊和善意”,歌颂“人间安康太平,人们善意相待”的理想,他表示美国总是把自已的“幸福和富足分给并没有这样幸运的其他的人”。他说,在“圣诞精神”的启示下所说的这些话是人们视为“神圣的话”,这些话一直鼓舞着人们。只是有“某些人”“用仇恨的云雾模糊了我们的视力”。听啊!华盛顿反对“仇恨”!在散播“和平”与“仁爱”的福音! 可惜,人们并不是生活在神话的世界里。任何“神圣的”言辞也离不开生活和现实,而在生活和现实里,真相总是要显露出来的。  相似文献   

7.
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人民优秀的儿子——严力宾同志,离开我们整整一周年了。他虽然牺牲了,但是,他的精神却永在人间,并且正在激励着人们为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奋斗。我们纪念严力宾同志的方式很多,但最好的方式是继承他遗留下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并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8.
1985年4月15日,是美国第十六任总统——林肯遇刺身死一百二十周年。他是在耶稣殉难日倒下的,不过他并没有向人们许诺天国虚幻的精神安慰,而是现实地为奴隶们打开枷锁,为开拓者铺平了致富的道路。林肯是美国历史上一个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他被美国人民称为“合众国之父”,是新时代国家领导者的楷模。在世界人民心中,他的名字也是与争取自由和进步的斗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正如斯坦顿所说:“他是属于一切时代的”。马克思曾高度评价林肯总统说:“在美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  相似文献   

9.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杰出的人民教育家。从1927年晓庄师范的创立到1946年陶先生逝世,在他整个教育实践过程中,都贯穿着创造精神。他以极大的热忱鼓舞师生在创造之路上迈进。他还认为“民主是发挥创造力最好的条件”,他说:“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并使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在不民主的环境里,人们的创造力虽有表现,但却限于少数”。他特别抨击“专制”,认为“专制”手段只能培养“奴才和奴隶”。陶先生的民主教育思想,在我国  相似文献   

10.
(一)当1975年越南抗美战争胜利结束以后,世界的人们满怀愿望,和平之神将会降临经历了百多年民族解放斗争的印度支那三国的大地,越南、老挝和柬埔寨三国人民将能为各自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美好生活而幸福地和平劳动,然而曾几何时,印度支那的上空却又烟硝滚滚,炮声隆隆,人民又被迫过着战火纷飞,颠沛流离的生活,人们不禁要问,这是为什么?“鉴古知今”,答案只有一个,这就是由于越南统治阶层被胜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思想已深入人心,而它的测度只有从人们的幸福高,对生活的满足度来体现。本文根据影响人们幸福的诸多因素,设计居民幸福指数调查问卷,并结合实地调查获得有效问卷586份的相关数据,从经济学的角度探究几个重要因素对人们幸福的影响,期望对幸福指数的进步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美国垄断资本的政治代理人和宜傅机器对吹嘘美国的“繁荣”是很卖力的。艾森豪威尔在国情咨文中叫道:美国目前正处在它的“繁荣”的“高峰”。十天以后,他在总统就职演说中又大声嚷嚷:“我们生活在一个富饶的国家中……”“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叫喊得更加响亮。它在一篇题为“美国每个人都富有吗?”的文章中说:“美国人比世界有史以来任何其他人民都吃得好,穿得好”,他们是“最富有的”,这使得“差不多世界上一切人民都羡慕”。而且,“贫穷的家庭差不多已经从美国舞台上消失了”。这真是一幅极乐世界图。我们应该为美国人的幸福拍手叫好。可是,实际情形怎样呢?单以捐税和负债来说,美国离“人人富有”的境  相似文献   

13.
小幽默     
养猫发电 物理老师讲电的原理:“摩擦可以生电。比方说,只要逆着抚摸猫的皮毛,就可以看到电火花。” “天哪,”一个小女孩叫到,“那发 幸福的牛 一高二学生在写回忆文章《幸福的童年》时,把“小时侯,我经常骑在牛背上唱歌”错写成:“小时候,牛经常骑在我背上唱歌。”老师看后说:“那头牛的童年比你更幸福!” 先见之明 小约翰对他的同学说:“我妈真是有先见之明呀!她说今天会下雨,叫我带上伞,你瞧,果然下雨了!” 同学说:“我妈更有先见!她说:  你就同他共‘反正小约翰会带伞的, 用一把伞吧!’” 等汽车开过 一个小…  相似文献   

14.
在古希腊哲学史上,亚里士多德以"幸福是什么"这个问题为出发点,建立了他的伦理学体系。在这一理论体系中,亚里士多德对幸福的地位、条件,幸福与德性的关系作了详细的论述,同时他更强调了个人幸福与城邦幸福的关系,指出要通过教育、立法等途径来培养人们的德性,从而获得幸福。对这种幸福观的深入探索有益于我们现代人更好地思考幸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伊壁鸠鲁立足理性建立了幸福观 ,他认为唯有理性才能得到快乐 ,感觉是幸福的开端 ,但不是幸福的目的 ,知足和明智是幸福的目的。他认为追求幸福要有唯物主义的观点、无所畏惧和崇尚正义的态度。他的幸福观对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追求个人完善和社会幸福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狄更斯和果戈理是两位举世闻名的作家,他们分别在英国、俄国文学史上都有着杰出的贡献,特别是他们“含笑的眼泪”与“含泪的微笑”的艺术创作风格给人们留下了尤为深刻的印象。狄更斯(1812~1870),十九世纪英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在整个英国文学史上,马克思称他是“一派出色的小说家”之一。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发生了巨大的进步作用,直到现在还为各国人民所珍爱。果戈理(1809~1852),是十九世纪俄国批判观实主义文学大师,他和普希金被人们誉为俄国文学史上的双璧,他以自己不朽的佳作丰富和发展了俄国文学,并在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  相似文献   

17.
桥本龙太郎是日本跨世纪的政治领袖。作为战后成长起来的一代日本保守党政治家,日本国内外对其褒贬不一。有人将他视为“鹰派人物”,有人则将他作为心中的“政治偶象”,有人料定他是能稳坐江山的“帅才”,有人则认为他也将成为日本政坛变动中的“牺牲品”。今年7月29日,桥本不顾亚洲人民的反对,参拜了供奉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使其国际形象大跌。人们不禁要问:桥本究竟是何等人物,他是怎样当上日本首相的,又为何要参拜靖国神社?  相似文献   

18.
迈向人民的人类学是费孝通先生1980在美国接受马凌洛夫斯基应用人类学奖时的演讲,在那个年代人们往往会把这样的题目视为“政治色彩”太浓而忽视其学术性。笔者认为在那样的场合、那样的时代,提出这样的题目是有着不平常的意义的。我记得20年前美国的一位人类学家顾定国(GergGulding)先生来中山大学访问,我问他来中国想了解什么,他说想看看费孝通先生讲的“人民的人类学”是怎么一回事。他说美国、英国有应用人类学,有发展人类学,但没有人提出人民的人类学。顾定国先生的话,其实道出了费孝通先生在世界人类学中的重要地位———一位中国人…  相似文献   

19.
“德育,绝不仅仅是造就社会需要的顺民、良民,它还要给教育者带来终身的幸福,帮助他成为一个幸福的人。这是德育的本质”。  相似文献   

20.
时政·资讯     
《世界博览》2012,(8):26-27
联合国:中国不算幸福 近日,联合国首次发布“全球幸福指数”报告,其中比较了全球156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的幸福程度,丹麦成为全球最幸福国度,10分满分中获近8分,其它北欧国家亦高踞前列。中国香港排名67,得分约5.5。中国内地则排名1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