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Glauber模型,讨论了重离子碰撞中的核子-核子碰撞数,并以此为基础,考虑了碰撞中核子的能量损失效应,给出了核-核碰撞末态多重数的赝快度分布随碰撞参数的变化方程.并用其分析了BRAHMS合作组在√sNN=200 GeV的Au+Au碰撞中的实验测量,所得结果与实验相符合.  相似文献   

2.
高能不等核碰撞中的参与者数和二元核子核子碰撞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核核碰撞的Glauber模型,给出了高能d核与Au核在不同对心碰撞中的参与者数与二元核子核子碰撞数,所得结果与RHIC PHOBOS合作组给出的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3.
给出了核子-核子碰撞末态带电粒子的赝快度分布函数,采用Glauber模型,计算出核-核碰撞过程中的平均参与者数、碰撞区域内的旁观者数、带头粒子数以及平均核子-核子碰撞数,获得了核-核碰撞的末态带电粒子的赝快度分布方程,与PHOBOS合作组√SNN=130 GeV的金-金碰撞末态带电粒子的赝快度分布的实验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4.
根据高能核子—核碰撞中产生的簇射粒子的横能分布,考虑到核几何因素的影响后,得到了核—核碰撞的横能分布。计算结果与NA35协作组的实验结果相符合。  相似文献   

5.
高能Au+Au碰撞末态多重数赝快度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Glauber模型,计算出核核碰撞中的参与者数、旁观者数及二元核子核子碰撞数.考虑到能量损失和旁观者效应对末态带电粒子赝快度分布的影响,通过对核子核子碰撞快度分布的逐次叠加得到核核碰撞末态带电粒子的赝快度分布.并用其讨论了PHOBOS合作组在高能Au+Au碰撞所做的实验测量.理论与实验结果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6.
本文推广了有效核作用模型和受伤核子模型,对高能核—核碰撞中产生的簇射粒子的多重数分布进行了计算,并与有关的实验结果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高能重离子对心碰撞中参与碰撞的核子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重离子碰撞的独立源模型为基础,对入射能量为60与200GeV/A的^14O Al、Cu、Ag、Au对心碰撞中参与碰撞的核子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参与碰撞的核子数随靶核质量数增大而增大,而与入射能量无关。  相似文献   

8.
超高能重离子碰撞能在原子核线度内产生高温高密度物质,导致夸克囚禁的解除,产生一种新的物质状态—夸克胶子等离子体。如果这种从强子物质到夸克物质的相变在实验中得到证实将是对强相互作用理论QCD(量子色动力学)的有力支持。由于超高能重离子碰撞目前主要发生在宇宙线事例中,而宇宙线事件一般是不等核碰撞,快度分布在核子—核子碰撞质心系中是不对称的。本文应用流体力学模型讨论宇宙线中不等核碰撞事例,得到了能量密度分布和不对称的快度分布。本文所讨论的流体力学将应用在今年的羊八井实验中直接从EAS事例数中挑选出超高能重粒子碰撞事例,寻找夸克胶子等离体。  相似文献   

9.
相对论性核-核碰撞提供了一个可以在实验室内产生和探测QGP(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的机会。对QGP的探索不仅对天体物理学和宇宙学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更是对QCD(量子色动力学)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相对论性核-核碰撞产生的极端高温高密条件下对QGP的探索为研究物理学的许多领域提供了可能。该文简要介绍了从SIS能区到...  相似文献   

10.
用柱模型研究了高能核-核碰撞中产生的带电粒子的赝快度分布,蒙特卡罗方法计算的结果表明,柱模型对实验给出的赝快度分布中的涨落现象给出了较好的解释.模型计算结果与200AGeV的质子,^16O和^32S与溴化银中心碰撞,14.6A和3.7A GeV的携Si与溴化银中心碰撞,以及158A GeV的208Pb-^208Pb中心碰撞的实验数据符合。  相似文献   

11.
价夸克分布与海夸克分布的核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l-A深度非弹性散射实验数据结合p-A碰撞Drell-Yan截面数据来分别考察束缚核子中价夸克分布与海夸克分布的核效应,提出了一种检验解释EMC效应的理论模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讨论了RHIC能量下核一核碰撞中的横向集体扩张运动问题.利用高能核碰撞的模型——“相对论量子分子动力学(RQMD)”产生相应的数据予以分析,并与200GeV的^197Au ^197Au碰撞中的横动量分布的实验数据进行比较,我们看到,高能核碰撞中的横向扩张起源于碰撞的初始阶段,但是却主要是在碰撞的后期完成.而一些多重奇异粒子,如A、Ξ、Ω,由于它们较早的离开碰撞系统,因而带有碰撞的早期信息.  相似文献   

13.
Λ超核结构     
简要回顾了Λ超核结构研究的实验和理论研究进展,并介绍了超子-核子相互作用和对单Λ超核的描述,以及奇特Λ超核现象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超核的巨中子晕、超子晕等。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评述了相对论性核—核碰撞中弹核碎片的次级作用问题  相似文献   

15.
引入密度函数与多重数分布的矩的定义,推广e^+e^-和pp作用中的矩分析到核作用中,分析相对论核-核碰撞的EMU01实验数据,计算了产生的带电粒子多重数分布的Hq值,系统研究了Hq对入射能量,射弹与靶核质量、赝快度区域以及碰撞中心度的依赖关系,比较和分析了简单与复杂碰撞系统的振荡结构以及可能的物理起源。  相似文献   

16.
将平均单位子能量为<ε>的核内束缚核子描述为准自由核子;通过对轻子在准自由核子上深度非弹性散射的强子张量进行分析,建立了准自由核子内部分子横向动量与相应部分子纵向动量分布间的关系;借助部分子演化机制,给出了确定准自由核子内部分子纵向动量分布的方程组;最后,在统一考虑核内核子的费米运动修正、核子的束缚能效应及其所引起的核子内部分子分布改变的基础上,给出了不同于传统核物理框架中的平均核结构函数。  相似文献   

17.
以热化的纵向集体流模型为依据,着重计算了高能核-核非对心碰撞的热夸克分布对核-核碰撞中形成的磁场的贡献,完善了非对心核一核碰撞过程中磁场大小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8.
核物质中的能量损失效应是不同于束缚核子部分子分布函数核效应的另外一种核效应,而核Drell-Yan过程是研究这种能量损失效应的最佳途径.用G.T.Garvey和T.C.Peng提出的处理能量损失的方法,采用EKS和HKM两套不同的束缚核子的部分子分布函数,分别计算了核Drell-Yan过程中的微分截面比,所得结果一方面验证了p-A碰撞中能量损失的存在,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用来确定束缚核子部分子分布函数的参数中不应包括核Drell-Yan过程中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9.
核子分布对高能核-核碰撞中横能量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核子密度的Woods Saxon分布形式,导出了高能核核碰撞中的横能量分布方程,并用其分析了NA35合作组的实验数据,讨论了核子分布对横能量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分析并建立了相对论核-核碰撞中粒子群关联的检测方法采用该方法对2.1AGeV+NaF碰撞的Bevalac流光室4π实验事件的集合流进行了研究。通过与蒙特卡罗结果进行比较,推测该实验事件集合流的集体性不小于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