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孙立靖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9(2):51-53
本研究了槟榔炮制前后鞣酸含量的变化,用干酪素法对槟榔不同工艺炮制品的鞣酸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炮制工艺确对鞣酸的含量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加热温度,时间适中,可以升高其含量,反之则会降低。 相似文献
2.
香椿叶、芽中营养成份含量的分析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一、概况香椿,亦称“椿树”,楝科,落叶乔木。我国特有的菜用树种,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其木材红褐色,坚实,细致、不翘、不裂、耐湿,供建筑、造船、桥梁、上等家俱等用材。嫩芽称“椿芽”,用作蔬菜。我国食用椿芽己有2000多年的历史,相传在唐代曾用柴香椿(太和香椿)作贡礼;到了明清时代,太和香椿已闻名于海内外。至今,每年远销外地30多万斤,很受消费者欢迎。香椿不仅可食用,还可用作药用。李时珍在《本草 相似文献
3.
4.
用催化动力学分析法同时测定多种组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种催化剂催化同一指示反应时,如果其反应的表观机理不同,则可由一次实验同时测定这几种催化剂,文中以锇和碘的两元体系例,以Ce(Ⅵ)氧化As(Ⅲ)作为指示反应,研究了这两种组分的同时测定方法,用光度法测量Ce(Ⅵ)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然后用Savitzky-Golay方法求出其反应速率,表观反应速率常数及反应级数可用线性回归法求出,并用两元线性因归计算锇和碘的浓度。 相似文献
5.
动物需要不同营养组分以满足其营养需求,其觅食策略受食物营养组分的影响。为探讨不同营养组分对黑叶猴Trachypithecus francoisi食物选择的影响,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研究广西西大明山自治区级保护区黑叶猴的取食行为,根据取食时间比例划分为主要食物和次要食物,采集食物样本并测定其水分、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灰分等营养成分含量以及Zn、Ca、K、Mg、Cu、Fe、Mn等矿物质含量。本研究共采集到食物样本包括9种主要食物与14种次要食物,不同食物种类的取食比例在0.02%~6.81%变化。嫩叶中,K、Mg、Mn、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在主要食物与次要食物之间有差异,嫩叶中其他营养组分在主要食物与次要食物之间没有差异;成熟叶中,Cu、Mn和Mg含量高于次要食物,而其他营养组分在主要食物与次要食物之间没有差异。广义线性回归分析表明,Mg、中性洗涤纤维与水分这3种营养组分对黑叶猴取食比例影响显著。从贡献值来看,Mg是优先考虑的因子,其次是水分,且黑叶猴为选择Mg含量高的食物部分时可忍受其低含量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高含量的酸性洗涤纤维。因... 相似文献
6.
7.
8.
PGR—1对槟榔植株某些生理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和明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2)
本研究结果表明:PGR—1促使槟榔植株某些生理过程发生变化。正如叶片加大,叶绿素含量增多,叶色浓绿、矿质营养以及果实质地、重量与对照相比,均有明显差异,为探求PGR—1对槟榔增效作用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采用冷浸提取、超声波提取及索氏提取法研究了剑叶金鸡菊(Coreopsis lanceolata)不同器官总黄酮和总皂甙的含量.结果 表明,剑叶金鸡菊花总黄酮和总皂甙含量显著高于根、茎和叶的含量.超声波提取方法操作简便、快速,提取效率高,在粗提中显示明显的优势,利用该方法提取剑叶金鸡菊花总黄酮含量可达24.33 mg/g... 相似文献
10.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在同一体系中测定葡萄糖酸钙(铁、锌)制剂中三组分的含量。方法简单,快捷。精密度与准确度满足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11.
槟榔对动物胃肠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在体、离体水平观察槟榔(Areca catechu L.)对动物胃肠运动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槟榔明显增高家兔十二指肠肠管的张力,减小收缩波平均振幅,不影响收缩频率;山莨菪碱、异搏定能减弱槟榔对十二指肠肠管张力的增高作用。槟榔对小鼠胃肠推进运动有显著加强作用。由研究结果得到提示:槟榔兴奋家兔十二指肠,此效应可能由胆碱能M受体介导,且涉及家兔十二指肠平滑肌细胞膜上对异搏定敏感的Ca^2 通道。槟榔煎剂能促进小鼠胃肠推进运动。 相似文献
12.
该文研究了不同水肥胁迫处理对盆栽槟榔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分和养分胁迫处理下,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槟榔幼苗的生长受到抑制,株高和叶面积增速缓慢,根冠比增大;叶片质膜透性增大,可溶性糖和脯氨酸质量分数升高,在处理60d和90d时分别与其对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60d时达到高峰;POD酶活性呈上升的趋势,在90d时达到最大值;在试验处理期间与对照相比,质膜透性、可溶性糖和脯氨酸质量分数的变化幅度大;其次是SOD酶和POD酶活性;植株的株高和叶面积的变化较慢. 相似文献
13.
槟榔花粉的生物学,氨基酸和化学元素含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11,他引:5
研究结果表明,槟榔花粉呈球形或扁球形,极轴长26 μm(24 .2 ~27 .8 μm ) ,赤道轴长27 .2 μm(25 .3 ~29 .1 μm) ,有两层壁,外壁含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有17 种氨基酸,总含量按干重计,三亚崖城(40.32 mg/g) > 琼中湾岭(39 .72 mg/g),其中Asp、Glu 、Lys 含量较高,分别为5 .87 mg/g、4 .38 mg/g、3 .87 mg/g.9 种必需氨基酸和6 种增香氨基酸的组分总量,均以三亚崖城> 琼中湾岭,药效氨基酸则以琼中湾岭> 三亚崖城;化学元素含量以宏量元素K> Mg> Ca> P> Na,微量元素Si> Mn> Fe> Zn> Pb > Cu 、Ni. 相似文献
14.
采用多种柱色谱技术对槟榔(Areca catechu Linn.)果实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及文献数据对照鉴定其化合物的结构,并采用MTT(methyl thiazolyltetrazolium)法进行细胞毒活性测试.结果显示:从槟榔果实中分离得到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巴西红厚壳素(1)和环―(亮氨酸―酪氨酸)(2).化合物2为首次从槟榔果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和人胃癌细胞(SGC-7901)的增殖均显示了较强的生长抑制活性.化合物2对慢性髓原白血病细胞(K562)的增殖具有一定的生长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5.
毛学文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27(3):68-71
对紫茉莉(mirabilis jalapa L·)营养器官的形态解剖结构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紫茉莉根的结构分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除有正常的初生和次生结构外,还具有三生结构。茎的结构分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表皮上有多细胞毛,皮层中有针晶细胞。维管束外韧型且比较特殊,既有双子叶植物同心环状的维管束,也有单子叶植物散生的维管束。叶的结构为表皮、同化组织和维管组织。栅栏和海绵分化明显,中脉由3个维管束构成。 相似文献
16.
采用正、 反相硅胶和葡聚糖凝胶柱色谱技术对藜(Chenopodium album L.)的黄酮类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 得到4个黄酮类化合物, 分别
为槲皮素3-O-芸香糖苷(1)、 芹菜素6,8-二-C-β-D-葡萄糖苷(2)、 槲皮素3-O-[α-L-鼠李糖(1→4)-α-L-鼠李糖(1→6)-β-D-葡萄糖](3)、 异鼠李素3-O-[α-L-鼠李糖(1→4)-α-L-鼠李糖(1→6)-β-D-葡萄糖](4). 其中化合物2、3、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为槲皮素3-O-芸香糖苷(1)、 芹菜素6,8-二-C-β-D-葡萄糖苷(2)、 槲皮素3-O-[α-L-鼠李糖(1→4)-α-L-鼠李糖(1→6)-β-D-葡萄糖](3)、 异鼠李素3-O-[α-L-鼠李糖(1→4)-α-L-鼠李糖(1→6)-β-D-葡萄糖](4). 其中化合物2、3、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采用硅胶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方法对霸王鞭乙醇提取液正己烷萃取物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得到了6个单体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的结果,确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大戟二烯醇(1)、大戟醇(2)、β-谷甾醇(3)、豆甾醇(4)、taraxetol(5)东莨菪素(6),其中,化合物1、2、5、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本文着重阐述和归纳了独行菜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方面的研究进展.现已从独行菜属植物分离得到芥子油苷、黄酮、三萜、甾醇、鞣质、香豆素、生物碱、酚酸、挥发油、脂肪油和氨基酸等化学成分.该属所含的成分具有降血压、降低细胞毒性、降血糖、提高生育力、抗衰老和抗氧化等药理活性,对胃肠疾病和咳嗽气喘的治疗有显著功效.独行菜属植物种类较多,但除独行菜,家独行菜,玛咖和宽叶独行菜等几个主要种外,对该属其他植物的化学和药理作用研究较少,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巴天酸模中的蒽醌类化合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巴天酸模 (PolygonumRumexPatientiaL .)的全草中分离得到 6个蒽醌类化合物 ,由光谱数据鉴定了其结构 .分别是大黄素 (emodin ,Ⅰ ) ,大黄酚 (chrysophanol,Ⅱ ) ,大黄素甲醚 (physcion ,Ⅲ ) ,大黄素 1,6 二甲醚 (emodin dimethylether,Ⅳ ) ,大黄素 8 O β D 葡萄糖甙 (emodin 8 O β D glucoside ,Ⅴ )和xanthorin 5 methylether(Ⅵ ) .其中 ,化合物Ⅴ和Ⅵ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20.
对莲叶桐(Hernandia ovigeraL.)树枝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应用硅胶、凝胶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运用现代波谱技术(EI—MS,1HNMR,13CNMR)进行结构的鉴定,并对结构新颖的化合物进行活性研究。结果从莲叶桐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化合物鉴定分别是Tetrahydrofurofuranlignan 5-[(1S,3aR,4S,6aR)-4-(3,4,5-trimethoxyphenyl)-hexahydrofuror3,4-elfuran-1-v1]-2H-1,3-benzo—dioxole(1)、Yatein(2)、去氧鬼臼毒素(3)、6p羟基-胆甾-4-烯-3-酮(4)、(3β,5α,6β,22E)-Ergosterol-△^8,14,22-Diene-3,5,6-triol(5)、伊谷甾醇(6),化合物(1)~(3)具有很强的抗肿瘤活性。所得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莲叶桐树枝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