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结合山西省省情构建了山西省区域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聚类方法确定了各市分类情况,将熵和分类算法相结合,建立了山西省科技竞争力预测评估模型,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山西省科技竞争力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钢铁工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工业,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重要区域,开展长江经济带钢铁工业与生态环境、区域经济的耦合性研究,对于践行高质量发展理念和进行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钢铁工业—生态环境—区域经济(SER系统)耦合协调评价模型,选取2000年~2016年面板数据,进行耦合协调研究.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SER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情况处于整体协调状态,耦合协调程度各省市分布不均.东部的耦合协调发展度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江苏耦合协调发展度最高,贵州耦合协调度最低,浙江、湖北、湖南、安徽保持平稳,上海、重庆波动较大.  相似文献   

3.
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比较研究了2006年中国纺织产业区域竞争力.将中国纺织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体系中的23个原始指标,综合成4个综合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对4个主成分的得分进行聚类,将中国纺织产业区域竞争力分为强、较强、中等、较弱、弱5类,得出了中国纺织产业区域竞争力呈现出东强西弱、区域差距悬殊和大部分区域竞争力弱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基于最优组合赋权的建筑业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产业结构要素、经济实力要素、科技能力要素、市场环境要素作为建筑业产业区域竞争力的主要评价指标,构建建筑业产业区域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最优组合赋权法构建我国建筑业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模型,并对2012年我国建筑业产业区域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5.
为了缩短人工神经网络的训练时间、减少迭代次数和提高输出结果的准确率,将小波基函数应用于人工神经网络,并用专家评分后归一化处理的方法对输入层的权值初始值进行优化,建立了优化的小波神经网络模型。将该模型对井冈山区域2012年大气监测数据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经过优化的小波神经网络模型的评价精度较高。最后与将该模型与其它评价方法相比,该模型还具有计算快速、评价客观、可靠性强、效率更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关于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方法主要有层次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主成份分析、模糊聚类分析等,而将结构方程模型应用于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的评价还很少见.这里基于结构方程模型下的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五因素模型”的实证研究结果,构建了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定量评价模型,并通过案例说明该评价模型的使用方法.模型不但能对区域的旅游产业竞争力进行定量的评价,而且为提升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人工神经网络由于本身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使得自然要素环境质量评价更加科学和客观,也使得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高精度趋势预测和预警成为可能,但在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方面的应用尚未取得预期进展.研究表明,人工神经网络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不断拓展,但发展态势并不均衡;BP网络虽然应用广泛,但研究中常忽略训练样本与网络结构相互牵制的关系;国内研究多重训练而轻检测,且模型的作用经常被夸大.人工神经网络所推动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新格局有望通过与传统模型、空间信息技术等的交叉和融合而得以进一步的强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结合在矿业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具有高度非线性识别能力的人工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应用于区域产业主导产业评价分类的基本方法,并且采用国际通用的区域产业主导行业评价指标体系,对青海省矿业产业分类评价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高精度的识别青海省矿业主导产业,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人工辨识的主观性,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决策支持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模型。  相似文献   

9.
钢铁材料良好的综合性能和易于循环利用等特点,至今仍是人类社会发展所需的不可替代的材料。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的钢铁工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粗钢年产量已超过1×108t,工艺流程和技术不断得到革新和发展,钢铁品种多样化,满足了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薄板坯连铸、低温轧制等高新技术的应用使中国的钢铁工业更具有竞争力和吸引力;致力发展与环境友好、省能的新一代钢铁工业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电场、磁场、微波场及超声波等多种物理场将大大强化化学反应和优化凝固过程,它们的运用将会对未来的钢铁工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矿井采掘计划的编制是典型的不良结构和复杂的技术经济问题。本文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和最优梯度下降算法来构筑ANN数据获取器,以此获取采掘技术经济指标,并将ANN 模型与计算机模拟相结合对矿井采掘关系进行动态调整与优化。  相似文献   

11.
将BP神经网络技术用于钢铁件缺陷分析,以钢铁件裂纹为研究对象,选取了8种影响裂纹的因素,在实验设计的基础上,用BP人工神经网络对所得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并且用图形化方式直观地表达了出来.根据实验结果,BP神经网络模型能较准确地预测出钢铁缺陷,从而为研究裂纹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运用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构建碳钢区域土壤腐蚀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量大庆地区区域土壤的理化性质以及碳钢的短期腐蚀数据,分析土壤传质过程的逻辑关系,构建了碳钢短期土壤腐蚀预测模型. 通过用该模型在BP人工神经网络中进行学习、训练及模拟,并与现场碳钢埋片腐蚀实验结果对比,进一步验证了腐蚀模型的合理性. 结果表明:含水量、空气容量、pH、Cl~-含量、SO_4~(2-)含量和可溶盐总量六种土壤环境参数为影响区域土壤中碳钢腐蚀的主要因素;运用基于Matlab平台的人工神经网络,通过不断地积累土壤腐蚀信息,多次训练后可以建立起稳定性好、泛化能力强的土壤腐蚀预测模型,能较好地预测了大庆地区碳钢在土壤中的腐蚀速率.  相似文献   

13.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关键零件,凸轮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其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概述了凸轮轴磨削加工的现状,介绍了人工神经网络特别是BP神经网络的相关理论,最后采用BP神经网络算法对凸轮轴磨削加工部分工艺参数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4.
针对齿轮钢在轧钢过程中淬透性控制存在不确定性的问题,将人工神经网络应用到其不确定性上,通过改进BP人工神经网络学习算法训练神经网络,构建最优化的齿轮钢淬透性控制神经网络模型。通过仿真实验证明,该算法有效解决了齿轮钢淬透性预测控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从当前神经网络技术在供应链的应用过程中较难找到高质量训练样本数据的现实出发,针对目前供应链企业绩效等级评定现状,提出了基于多级动态模糊评判与BP神经网络方法结合的供应链企业绩效评价,以多级动态模糊评判为采样基础,用人工神经理论建立评价模型,采用多隐层神经网络结构和反向传播(BP)算法训练网络,建立了供应链企业绩效评价决策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6.
中国粮食生产的多元回归与神经网络预测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1978-2000年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7个因子分别建立了多元回归分析预测模型BP神经网络多变量输入预测模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与回归预测模型相比,用BP网络建立的模型经过训练后,可得到影响粮食产出的主要因子及其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网络模型新颖,具有很高的预测精度及较好的预测效果,可广泛应用于各种预测研究,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粗糙集神经网络理论在矿井通风系统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矿井通风系统神经网络评价法中建立样本的不稳定性问题,开展了基于粗糙集和BP神经网络理论的通风系统综合评价研究。以某矿井通风系统为研究对象,应用粗糙集数据分析系统对矿井通风系统评价指标的原始数据样本的分类质量进行了检验;在此基础上,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建立了矿井通风系统的粗糙集神经网络评价模型,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基于粗糙集神经网络理论的矿井通风系统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模型的数据检验和应用性验证,其理论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且网络总误差小于0.004;这说明基于粗糙集神经网络的综合评价方法在矿井通风系统评价中有很好的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根据区域经济学的相关理论,选取了8个与临汾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关系密切的指标,在BP神经网络工具箱的支撑下,构建临汾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并通过对频数分布特征及反映区域差异的总体指标的分析,表明临汾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分异显著.  相似文献   

19.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图像识别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一种采用BP神经网络实现钢材编号文字识别的方法?先采用彩色图像HSI空间中S分量的特性,定位钢材区域,然后利用一系列图像处理技术,对图像中钢材编号区域定位、分割字符,最后采用BP神经网络进行字符识别。实践证明,采用BP神经网络,可有效地识别铜材编号,速度快、识别率高,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人工神经网络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的应用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采用了BP神经网络的原理用于教学质量评价,通过分析,给出了神经网络的教学质量评价模型结构,以及变步长的学习算法,并在MATLAB系统内得以实现。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用于教学质量评价中,既克服了专家在评价过程中的主观因素,又得到了满意的评价结果,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