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周强 《科技信息》2012,(34):I0171-I0171,I0169
本文针对梅河煤矿二井软岩巷道支护难题,分析了软岩巷道围岩变形破坏力学机制及原因,探讨了软岩巷道二次耦合支护作用机理,提出了针对梅河煤矿二井软岩巷道的二次耦舍支护技术。  相似文献   

2.
王金龙 《科技信息》2012,(30):385-385
本文针对梅河煤矿四井软岩巷道支护难题,分析了软岩巷道围岩变形破坏力学机制及原因,探讨了软岩巷道二次耦合支护作用机理,提出了针对梅河煤矿四井软岩巷道的二次耦合支护技术,有效地控制了巷道剧烈变形,取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富水条件下软岩巷道的支护问题,以软岩饱水状态下的力学实验及现场实践研究为基础,分析了富水软岩巷道变形特征,探讨了水化软岩巷道的支护方法,研究结果认为:软岩巷道受水化影响显著,在施工中需要注意防水措施;对于水影响软岩巷道的支护关键在于二次支护的刚度选择,选用大刚度的U型钢可缩性支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运用软岩巷道支护弹塑性圈状模型理论,分析锚注工艺对巷道松动圈应力状态的改变,锚注支护结构体共同作用机理及参数作用.提出了软岩巷道的最佳支护时间、注浆压力、锚杆布置等参数,并通过对潘三矿西一采区石门修复工程的实践,探讨了软岩巷道的加固(修复)方案,提出的巷道加固(修复)技术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验证,并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836米软岩巷道关键部位进行的二次耦合支护实践,确定采用锚网梁索喷二次支护的深部软岩巷道的最佳二次支护时间,修正了以往根据距迎头的距离确定二次支护的最佳时间的传统模式,在巷道支护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大淋水条件下泥化弱胶结软岩巷道的变形及失稳机理比较复杂,淋水会造成岩体软化、泥化,使围岩承载力下降、支护体失效,最终导致巷道产生非线性大变形.通过现场围岩变形观测与FLAC 3D软件数值分析,充分了解了新上海一号煤矿软岩巷道的变形破坏特征.在大量软岩巷道支护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以防治水为前提,一次支护卸压、二次支护定型、关键部位强化为原则,顶板注浆、底板钢筋混凝土反底、底角格栅、全断面喷浆为手段的综合性分阶段巷道围岩闭合支护方案.在113采区回风巷进行了70m现场应用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案有效控制了软岩巷道的围岩变形.  相似文献   

7.
唐口煤矿深部软岩巷道支护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唐口煤矿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的FLAC 3D数值模拟,揭示了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开挖后的围岩应力场、位移场及塑性区的演化规律;提出了锚注联合支护技术,对比研究了3种支护方式的支护效果,并在施工过程中通过现场监测及时反馈监测信息进行支护方案及参数优化设计。工程实践表明,锚注联合支护技术能够较好地控制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的大变形、强流变和底臌。  相似文献   

8.
深部软岩巷道变形特性及其控制支护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深部复杂软岩巷道稳定性控制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软岩巷道的变形破坏特征、围岩的变形破坏机理以及深部软岩巷道的稳定性控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研究。基于对深部复杂软岩巷道变形破坏特征与围岩变形破坏机理的研究成果,分别采用"三锚"联合支护技术、"长短锚"联合支护技术以及抗让结合的支护理念,研究确定了深部复杂软岩巷道稳定性控制的合理支护方案。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表明,所确定的软岩巷道的稳定性控制方案是合理、有效的,可以保证深部复杂软岩巷道的长期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煤矿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的控制方法,分析了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的变形特征和控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根据不同的工程条件,对高应力软岩巷道实行"对症下药"的锚、网、索、喷联合支护方式是控制高应力软岩巷道的有效途径,并通过对吕家坨矿深部采区巷道的现场工程实践,验证了这种联合支护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介绍软岩巷道的定义及力学特性,对比了三种软岩控制技术,软岩巷道锚喷支护、U形钢支护以及锚注支护,通过对三种控制技术的优缺点分析,最后得出结论,锚注支护是最有效的软岩控制技术,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烟台市金建大厦基坑支护理论计算方法,传统的经典理论不能计算结构与土体的变形,而弹性支点法只能计算结构内力与变形,对土体强度问题考虑不足,无法直接确定桩的入土深度等问题,本文同时采用了静力平衡法与弹性支点法理论,两种方法的结合使用。为该基坑工程的支护设计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根据穿层岩石锚杆作用特点,通过建立以层面粘结力C、内摩察角Φ等效表述的数值模型,将位移不连续方法(DDM)应用于深部硐室层状岩石顶板锚杆支护效果的分析,探讨了不同锚固条件下硐室顶板的铅垂位移特征;通过DDM计算结果与传统梁理论所得结果的比较及顶板围岩应力分布特征的分析,指出了利用梁理论进行锚杆支护设计的不合理性,结果表明,合理的地下层状岩石锚杆支护参数设计应在考虑锚杆与围岩的共同作用条件下计算。  相似文献   

13.
为掌握台头煤矿1#煤层在开采过程中工作面上覆岩层运动规律,回采空间围岩与支架相互作用关系,采动引起的支承压力分布规律.对在既定条件下使用的支架架型、参数、特性和支护效果提出评定意见.采用现场实测法对台头煤矿11102工作面进行了矿压观测,掌握了该煤层在工作面开采过程中的顶板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步距、工作面支架支护强度、围...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矿井支护的安全性能,考虑了矿井围岩与支护的随机性和模糊性等特点,采用结构可靠性理论论证回采工作面支护设计的安全性,建立了支护极限状态方程,并与安全系数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与实例计算显示,矿井支护可靠性分析是一种先进方法.  相似文献   

15.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巷道围岩应力也逐渐增大,传统的支护方式已不能满足复杂地质条件下围岩受力的要求。本文根据一450水平电车库充电硐室的地质条件,采用了组合拱支护理论设计了锚网喷支护方案,提出了较为合理的施工参数与施工工艺,充电硐室的支护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回采工作面支护设计可靠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矿回采工作面支护设计一般利用安全系数的方法表示其支护的安全性,依靠加大支护密度保证支护质量,造成工作面支护成本高和经济效益低。利用可靠性理论和方法研究了回采工作面支护可靠性设计,为提高工作面支护质量及安全、降低生产成本提出一些建议。建立了支护设计极限状态方程及其可靠性计算方法,并给出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7.
针对新奥法在工程应用中的不足,分析了采用经典地压理论解决隧道工程支护问题的合理性与缺陷,提出了基于支护控制曲线、工程地质情况、监测数据的闭环式目标控制优化支护理论.通过有限元法分析不同应力释放率下支护结构应力与围岩变形的关系,利用支护应力与围岩变形控制条件确定目标控制位移,通过计算后续步段开挖对变形影响的修正控制位移,并结合实际工程的现场位移监测数据,最终确定合理的二次支护施作条件.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以弹性及粘弹性理论为基础研究巷道的局部欠支护效应,阐述底臌与顶、帮失稳相互诱发的机理,为支护结构设计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比较了库仑、朗肯土压力理论计算公式的优缺点,提出了改进的土压力计算方法。采用两种单层柱锚支护结构计算模型,比较了不同计算模型对支护结构优化计算的效果。讨论了支护位置对桩身最大弯矩的影响,并通过工程实例进行计算比较,验证了优化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