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日科技》2004,(7):46-47
一、国家计委高技术产业化新材料专项 为推动新材料技术及产业的发展,国家计委从2000年起组织实施了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化专项,其任务是:大力发展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支撑作用的新材料,特别是重点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可满足特殊需要且需求量较大、效益显著、实现产业化基础较好的新材料。以专项采  相似文献   

2.
<正>新材料产业是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近年来,世界材料产业的产值以每年约10%的速度快速增长,成为全球各国科技发展关注的重点领域,一些关键新材料产业已成为部分国家之间较量的利器。五年来,我国新材料产业以每年超过15%的速度增长,产业从追求大而全向高精尖转型。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作为国内重要的创新中心,拥有众多大学和科研院所,对新材料产业发展起到了支撑和推动作用,推进城西科创大走廊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利于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有利于推动全市乃至全省新材料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新材料是现代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其本身既是高新技术产业,又是信息、生物、航天、能源等其他高新技术产业的先导和基础,因此被各国认为是21世纪最重要和最具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领域之一.北京对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历来极为重视,在首都经济“四三三发展战略“、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中均将其列为北京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   ……  相似文献   

4.
知识产权战略是一所大学研究和实施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大学知识产权战略研究是一个边缘性交叉课题,在知识产权研究和大学管理研究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大学知识产权战略,并行并服务于国家层次、区域层次、产业层次、企业层次知识产权战略,在国家、区域发展的知识创新与制度创新和产业、企业的技术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可与其中任何一个层次组合构成区域、局部知识产权战略体系,具有支撑与优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产业兴则乡村兴,油菜产业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科技是产业发展的强有力支撑,本文分析了我国油菜产业科技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取得的成效,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我国油菜产业科技助推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6.
 新材料是未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石和先导,精准设计新材料创新突破路径及政策,是中国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梳理了美国、日本与欧盟等材料强国的新材料技术创新突破经验,探讨了中国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与前沿新材料产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分别设计了先进基础材料“竞争力提升”创新突破路径、关键战略材料“自主可控”创新突破路径及前沿新材料“抢先卡位”创新突破路径,并从完善新材料产业创新系统、引导新材料产业创新方向、建设新材料产业新型创新基础设施、构建可持续的创新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厦门市"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专项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厦门将重点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海洋高新以及文化创意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行动试点指导意见》精神,充分发挥科技在产业升级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近年来厦门在新材料领域营造了鼓励自主创新的环境,科学论证、合理安排市科技资金,全面提高新材料产业的技术水平和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新材料技术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关键基盘技术,已成为世界各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性高技术.为顺应我国新发展阶段出现的新特征、新变化和新要求,应对新形势下我国新材料领域面临的突出挑战,加快构建我国材料领域科技创新发展新格局,从国家发展战略需求角度,研究提出新机遇下我国材料领域科技创新工作的有关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新材料是现代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其本身既是高新技术产业,又是信息、生物、航天、能源等其他高新技术产业的先导和基础,因此被各国认为是21世纪最重要和最具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领域之一。北京对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历来极为重视,在首都经济“四三三发展战略”、首都“  相似文献   

10.
目前,新材料产业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一个具有技术和商业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其产出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发达国家均将发展新材料作为一项国家战略。美国政府在90年代的《国家关键技术计划》中,一直将新材料技术列为重要研究领域;日本把开发新材料列为国家的第二大目标,认为新材料技术是推动21世纪创新和社会繁荣的主导力量;德国在其21世纪9大重点发展领域中将新材料列在首位。进入21世纪,以纳米材料、超导材料、光电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为代表的新材料技术创新异常活跃,新材料产业的发展面临重大机遇。我国对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极…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当前新材料新技术领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材料领域在国内兴起于近2、3年,是指那些新出现或已在发展中的、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由于原材料是任何产业的基础环节,新材料对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新材料是一种具有很大潜力的新型产业.上海市新材料协会通过调研,对上海市几个行业的新材料现状与发展趋势作出了分析与给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2,(5):F0002-F0002
石墨新材料工程研究院是黑龙江科技学院直属的从事石墨新材料技术研发与应用的科研机构。作为黑龙江省石墨加工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黑龙江省石墨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的研发主体,石墨新材料工程研究院面向国家科技发展重大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致力于石墨新材料工程领域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人才培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石墨新材料制备技术和工艺,为石墨产业发展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2004年9月21日~24日,“2004中国国际新材料与加工、应用博览会暨研讨会”将在北京召开,业界精英将汇聚京城,届时,北京乃至全国将掀起一轮新材料的热潮。由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北京新材料发展中心、上海新材料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中国国际新材料与加工、应用博览会暨研讨会”是中国国内以新材料为主题的最具权威也是规模最大的展览会和品牌论坛。其宗旨在于向全社会集中展示中外新材料领域的最新成果及优秀企业,促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推动新材料产业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新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材料业精英9月汇聚…  相似文献   

14.
<正>高新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推进阜阳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途径,是阜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工业强市战略的必然选择。2014年,阜阳市通过采取加强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投入、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队伍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使高新技术产业迈入了跨越式发展的轨道,高新技术产业对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逐步凸显。2014年1-9月,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和完成增加值分别达到  相似文献   

15.
《今日科技》2014,(8):40-40
<正>巨化集团巨化新材料研究院于2012年底在省科技厅和相关部门的支持指导下建立。研究院以巨化集团技术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氟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核心单位,围绕企业转型升级,坚持"支撑产业、引领未来、开放融合、整合创新"的发展战略,以企业发展需求、市场需求和产业链技术发展趋势为导向,致力于化工新材料的研发与创新,通过"练内功、强基础、建平台",形成"科技情报国际化、小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安徽新材料产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DEA的无量纲统一的效率分析法,对比分析了12个省市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情况,结果发现安徽省新材料产业不论是在总体创新效率方面,还是在创新的不同维度方面,都近乎全面落后.考虑到以应用为导向的新材料创新是最有效率的创新,故本文又在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应用导向提出了安徽省新材料产业未来创新发展方向和发展思路建议,以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波特产业竞争力"钻石"模型入手分析福建服务业发展的支撑条件和制约因素,认为资源和才能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性产业状况、服务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政府的作用和机遇的把握是影响福建服务业竞争优势获取的关键因素,应从这几个方面入手采取相应的举措来促进福建服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省外资讯     
<正>安徽成立化工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近日,安徽省化工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蚌埠市正式成立,这是蚌埠市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的又一成果,标志着蚌埠市产学研合作步入了新阶段。  相似文献   

19.
新材料产业一直是天津市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背景下,新材料产业属于培育和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在新材料产业日益发展的形势下,梳理天津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对在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背景下推动天津市新材料产业科技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0.
创新驱动发展是国家战略,科技创新在我国全面创新中具有核心地位和引领作用。科技创新对我国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及北斗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意义重大,不仅有助于我国北斗系统积极参与国际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激烈竞争,而且能不断提高我国北斗产业的市场竞争力。通过与GPS对标分析,对科技创新驱动北斗产业发展进行全方位战略分析,为我国北斗产业发展奠定科技创新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引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