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广东科技》2019,28(10)
正实验室简介材料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坐落于粤港澳大湾区主要核心城市之一的东莞市,毗邻中国散裂中子源,由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牵头,与东莞市政府、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共建。实验室定位于成为有国际影响力的新材料研发南方基地、未来国家物质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粤港澳交叉开放的新窗口以及具有  相似文献   

2.
领导关怀     
《广东科技》2019,28(10)
正2018年2月24日,马兴瑞省长在东莞调研省实验室建设工作,并主持召开广东省实验室建设工作座谈会,研究解决省实验室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2018年12月26日、2019年1月15日,时任省委常委、副省长的黄宁生一行赴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和鹏城实验室调研。2019年4月14日—15日,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王志刚先后前往鹏城实验室、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调研,了解省实验室建设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3.
刘启强 《广东科技》2021,30(7):24-28
砥砺初心使命 聚焦十大前沿领域研发创新 《广东科技》:作为首批4家广东省实验室之一,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是东莞乃至广东重要的战略科技力量.近年,实验室积极融入和支撑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作出了重大贡献.截至目前,你们主要在哪些领域进行了前瞻性研发布局? 陈东敏:我们实验室自启动建设开始,就立足前瞻性、基础性、引导性,面向国家重...  相似文献   

4.
在科研的道路上,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研究员张晔曾步入舒适区,也曾尝试跳出舒适区,所有的转折与抉择,是她不断适应与应对科研领域的变化和挑战所深思熟虑的结果。而由始至终,她的目的从未改变——追求科研兴趣与理想。  相似文献   

5.
正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指经国务院批准,在推进自主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先行先试、探索经验、做出示范的区域。2015年9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以广州、东莞松山湖、肇庆、珠海、佛山、惠州仲恺、中山火炬和江门等8个国家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统称"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珠三角国家自创区")。根据批复精神,番禺并未纳入珠三角国家自创区范围。然而,番禺一直是广州市  相似文献   

6.
《东莞科技》2003,(3):53-53
近日,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钟阳胜在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佟星,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黄良轩的陪同下,视察了松山湖科技产业园。钟阳胜对松山湖给予了高度评价,称松山湖的开发建设是一次非常具有战略眼光的举动,认为松山湖的前景十分广阔,发展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7.
东莞著名文史家杨宝霖曾这样赞叹松山湖的美景:“月星光敛红云出,黛色连山衔晓日。春湖十里漾金波,岸树堤花纷彩墨”。果真,走进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只见四周峰峦环抱,湖光山色,满眼翠意盎然,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的公园,而并非一个创新型、便利型、服务型和规范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自2002年始建以来,松山湖按照“融山、水、园为一体”、“科技与山水共一色”的彰显生态特色的规划理念,快速推进各项工作,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成效显著,被国家科技部评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广东省火炬计划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基地也于2007年2月份获批落户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并吸引着越来越多人的目光。在广东省火炬计划的支持下,人们已经感受到其即将成为华南地区重要的生物医药产业制造基地、生物医药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及产业人才聚集基地的巨大发展潜力。 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正成长为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基地上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11月6日,东莞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以下简称松山湖机器人基地)在东莞松山湖总部1号揭牌成立,它将致力于培育运动控制与高端装备企业群、工业与服务机器人企业群和高端消费产品企业群这三大企业群,努力把东莞打造成为全广东最大的机器人产业基地之一。松山湖机器人基地计划用地592.13亩,分三期开发。首期投资4.74亿元,主要营运和开发建设98.35亩的机器人研究院、孵化器及科技创业学院;第二期投资11.54亿元,建设占地131亩的国  相似文献   

9.
以东莞松山湖不同功能区的土壤为研究对象,综合研究松山湖土壤重金属的污染情况。通过对不同采样点表层土壤的采样分析,得到重金属元素在整个松山湖的空间分布情况。结合数据分析各功能区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得出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通过研究重金属污染物的传播特征,确定重金属污染源的具体位置。该结论为合理规划和利用城市土壤、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保障人群健康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广东科技》2007,(6):65-65
东莞市意普万工程塑料有限公司由归国的海外专家创建,专门从事工程塑料改性技术的研发与生产,于2004年7月在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留学人员创业大厦注册设立,生产平台坐落在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北部工业园。  相似文献   

11.
《广东科技》2019,28(10)
坐落于粤港澳大湾区主要核心城市东莞的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毗邻中国散裂中子源,是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为牵头单位,由东莞市政府、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共建的省实验室。自建设以来,实验室从全球范围大力引进优秀科研人才,通过聚焦原创性和颠覆性的研究,全力打造"前沿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产业技术研究→产业转化"全链条研究模式,为粤港澳大湾区和东莞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未来,该实验室将布局前沿科学研究、创新样板工厂、公共技术平台和大科学装置、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四大核心板块,致力成为有国际影响力的新材料研发南方基地和具有国际品牌效应的粤港澳科研中心。  相似文献   

12.
一、根据市委市政府决定,座落在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投资10亿元人民币、占地1500亩的东莞理工学院新校区建设正式启动。5月12日,市政府举行我院新校区规划建设咨询会。12月11日举行奠基。  相似文献   

13.
正[前奏]2020年7月2日,第五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广东)暨2020广东创新挑战赛启动仪式在东莞松山湖举行。在启动仪式上,赛事实施单位就与赛事有关的技术需求挖掘、企业创新能力培育等重点内容进行了专项培训。同时,此次活动在赛事服务平台同步进行了全程线上直播,近10万人次在线观看并参与培训。  相似文献   

14.
刘毅 《广东科技》2016,(13):49-51
如果说以往的东莞松山湖高新区,更多是把精力放在如何引领东莞其他镇街传统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弯道超车上,那么,现在的东莞松山湖高新区,创新引领的视野放得更宽,正对标全球创新领头羊去布局创新生态链。  相似文献   

15.
正松湖华科产业孵化园(以下简称松湖华科或园区)成立于2010年7月,由东莞松山湖(生态园)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和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工研院)合作共建,并于2012年建成投入使用。园区定位为先进制造领域创业示范基地,重点围绕高端装备产业、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和制造服务业三大产业领域的中小微企业进行培育孵化。  相似文献   

16.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轻元素先进材料与器件团队(以下简称"轻元素材料团队"或"团队")依托其在轻元素薄膜材料制备领域的技术优势,瞄准高柔性、高导电、低损耗单晶材料方向布局,解决能源交通、高速通信、柔性电路等领域关键核心材料的"卡脖子"问题,打造国际一流水平的轻元素材料研发和产业基地。在第五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广东.东莞松山湖)现场赛(以下简称"创新挑战赛")上,轻元素材料团队联合大连交通大学连续挤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承接了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出的"高强高导铝合金结构与器件一体化制造技术",并荣获一等奖。该技术的成功研发,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实现科研成果有效转化,提升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正松湖华科产业孵化园(以下简称"松湖华科")是由松山湖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和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合作共建,定位于广东省尤其是东莞市重点发展的先进制造领域的专业孵化器。该孵化器重点培育三大产业方向:高端装备制造业(数控装备、智能机器人、节能环保装备、高端医疗装备等),新型电子制造业(传感器、读写器、集成电路等),以及制造服务业(创意设计、信息服务、研发中心等)。  相似文献   

18.
松山湖科技产业园从2001年建园以来,经历了逐步发展演替的过程。园区的建成对提高区域经济的科技含量做出了积极贡献,并配套开发了一批环境优美的现代商住楼盘。从松山湖的区位优势介绍入手,分析了宝陂村的现状和区域内自然和谐的岭南田园水乡风格,再从规划、建筑、景观和附属设施等方面逐层阐述相关设计思路和策略,希望能对松山湖产业园区的开发建设有所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19.
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佛山狮山镇和东莞松山湖为例,利用广东省2015年土地利用数据和两个城市2016年社会经济数据,从空间结构融合、城镇化发展质量与管理体制整合等方面,分析园镇融合的特点和模式,并探讨园镇融合发展的内外动力机制,得到如下结论。1)园镇融合是产城融合在村镇尺度上的一种形式,其内涵包括体制整合、空间与功能融合以及城镇化发展。2)狮山采取园镇合一逐步更新发展模式,空间上核心带动组团发展;松山湖则采取新区统筹规划的发展模式,形成功能分区组团发展空间结构。3)园镇系统受到内外部动力共同作用,融合发展,其中外部动力包括全球化、土地财政和国家区域政策调整。作为统筹力、发展力和支撑力,制度、产业和城镇化要素构成推动园镇融合的系统内部动力。4)作为主要的外部动力承担者与内部动力实施者,地方政府主导园镇发展。狮山在镇域尺度重构制度、产业和城镇化要素,推动逐步融合;松山湖基于统筹规划、利用制度与产业集群的地方化以及高质量的城镇化来促进园镇融合发展。狮山和松山湖的园镇融合改变了珠江三角洲村镇原有城乡混合、粗放型的发展模式,推动“产–城–人”相协调的城乡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相比众多建立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是一个年轻的后起之秀。然而,开发建设松山湖,是东莞市进入新世纪以来,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实现发展模式创新的重大战略举措。东莞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未来和自主创新的希望寄托在这个正在飞速成长的高新技术产业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