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汉语“NP+V起来+AP”句为切入点,搜集和整理汉语中各种“V起来”句,并基于英语和汉语中动结构的相关研究成果,对汉语“V起来”句进行归类、分析与对比,反思和总结汉语中动句的合法构句条件。通过对汉语“V起来”句句法结构和语义功能的分析和考证,认为汉语中的“NP+V起来+AP”句和中动句并非一一对应,只有部分“NP+V起来+AP”句属于中动结构。汉语“NP+V起来+AP”中动句有三种构式:NP(受事)+V起来(行为动词)+AP,NP(受事)+V起来(感官动词/情感心理动词)+AP,NP(旁格)+V起来(行为动词)+AP。  相似文献   

2.
“V+光”这种动补结构存在的价值是“物”从“场”内离开、消失,而起关键作用的是“场”。同时,“场”对数量也起着限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讨论充当主语、宾语、定语而不充当谓语的“被 +V”(不讨论“被 +N +V”)。其中的“被”的词汇意义明显虚化 ,具有“类词缀”性质 ,附着在词根前 ,起构词作用 ,表示被动。这样的“被 +V”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合成词的性质 ,除了已经形成的合成词如“被动、被迫、被捕、被告”或比较固定的合成词如“被俘、被控、被告人、被除数、被害人、被选举权、被剥削者、被压迫民族”等 ,“被 +V”还表现出一定的能产性 ,如“被试”“被看”“被爱”等的形成和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4.
“N(非施)的V”结构与“N(非施)V”结构都是由名词性成分(N)修饰动词性成分(V)组成的偏正结构,“的”字 的有无有时似乎比较自由。通过这两种结构的对比,得出二者之闽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并从结构、语义、句法、语 用多个层面入手,对偏正结构“N(非施)的V”与“N(非施)V”的特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总之,“N(非施)的 V”与“N(非施)V”分属两种不同的偏正结构类型。  相似文献   

5.
现代汉语中存在两种不同的“NL+V+着+NM”结构,它们有着不同的变换方式。一种可以变换成“NM+V+在+NL”,另一种则不可。词尾“着”虚化的分期以及虚化过程中对动词要求的限制造成了共时平面两种不同的“NL+V+着+NM”结构。  相似文献   

6.
古代汉语“V+上”格式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中的"V+上"格式是个比较复杂的结构,争议较大。这种争议的产生有语言本身的原因,也有研究者主观认识不同的原因。本文在收集大量语料的基础上,整理出"V+上"演变的历史过程,从历时的角度出发,解释现代汉语中"V+上"格式复杂性的成因:共时平面上的词都实际存在着不同的历史层次。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兔毛织物防掉毛整理的研究,对防掉毛整理工艺及防掉毛整理剂进行了优化设计,找到了一种既能明显减少掉毛又对织物风格手感影响较小的防掉毛整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指令言语行为句是“V一V”出现的典型语境。在指令言语行为句,“V一V”表示听话者对说话者的礼貌;在断言言语行为句中,“V一V”蕴含了说话者的主观态度:命题内容不是一件特别正式同时也不是一件特别随意的事情;在“责备”言语行为句中,“V一V”表达说话者对听话者面子的顾及。“V一V”在发音上比“VV”略长和略重,在语义上比“VV”略实,这使得它在强加程度、郑重程度及责备程度上比“VV”要高。  相似文献   

9.
“V+向+O”和“V+往+O”格式中对动词V、宾语O以及格式所在主谓结构的主语的不同选择,都可以最终归因于介词“向”“往”的语义性质及路径图式。“向”和“往”的路径图式是:“向”对起点有所依赖,并突出其“路径”,有可能要表示终点;“往”的起点是不突出的,凸显的是“终点”,但蕴含着路径。  相似文献   

10.
王智勇 《科技信息》2009,(16):117-117
先秦时期动量关系的表现,以“数·动”格式为主。动量词产生并广泛使用后,并未依照先秦表量的主要方式,而是采用了“动·数·动量”格式。此格式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延用至今。从“数·动”到“动·数·动量”的转化,并不是随意的,而是有着深层次的原因,是汉语自身发展完善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讨论充当主语、宾语、定语而不充当谓语的“被 V”(不讨论“被 N V”)。其中的“被”的词汇意义明显虚化,具有“类词缀”性质,附着在词根前,起构词作用,表示被动。这样的“被 V”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合成词的性质,除了已经形成的合成词如“被动、被迫、被捕、被告”或比较固定的合成词如“被俘、被控、被告人、被除数、被害人、被选举权、被剥削者、被压迫民族”等,“被 V”还表现出一定的能产性,如“被试”“被看”“被爱”等的形成和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2.
洞口方言的介词“帮1”、“等1”、“跟1”、“替1”和“捉1”的语法功能是构成给予句式“N1XN2VN3”和“N1V1N3XN2V2P”,它们的句法特征和语言地位决定了五个介词不占竞争优势而处于消亡阶段。五个介词语义、语法功能的产生有三种模式:“替1”、“帮1”和“跟1”源于句式的重新分析;“等1”的虚化历程为“等待”→“容让”、“听任”→“给予”;“捉1”源于“把1”的词义渗透。  相似文献   

13.
杜琳英 《潍坊学院学报》2005,5(6):149-150,160
本文旨在帮助人们认识在健身运动中“动”与“静”各自的作用和辩证关系;解决人们在健身运动中,重“动”轻“静”的问题,使人们的健身活动不偏颇,产生理想的健身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云南方言中"形 掉"的用法普遍存在,但在普通话中却很难找到类似的用法;"形 掉 了"、"形 补 掉 了"等在普通话中从不使用的结构形式在云南方言中成为一种习惯用法,其意义、功能与普通话中"了"特别是"了1"基本一致;此外,"形 掉"的否定形式在具体使用过程中与普通话又有相似之处,由此可见,方言和共同语之间的关系是你中有我,相互联系,互有影响,同时也各有特色的.  相似文献   

15.
从认知表征角度讨论“下来”、“下去”的意义及其不对称,可以发现,“下来”表示人或物体向观察者方向由上而下的移动,“下去”表示人或物体离开观察者方向由上而下的移动。二者在意义上是对称的,但由于观察方向的不同,在句法分布上存在许多不对称现象。  相似文献   

16.
在日语课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些相近意义的副助词 ,例如“さえ”、“でも”、“まで”在实际运用时 ,无论从其接续法 ,还是所含有的用法、意义 ,如果不经过详细的对比 ,往往会混淆使用。因此 ,对这三个词的用法、意义、接续法的异同做了较详尽的解释  相似文献   

17.
王义忠 《科技信息》2012,(36):389-389
由于地表面一般为起伏不平的曲面,倾斜岩层的地质分界线在地表的露头也就变成了与等高线相交的曲线。当其穿过沟谷或山脊时,露头线均呈“V”字形态。根据“V”字形法则,就可以判断岩层的倾向。“V”字形法则同样可以用来判断断层面的倾向,也可以用来推断似层状矿体的出露位置,指导探矿工程的布设。对于似层状矿体、产状较稳定的断裂构造,利用已知出露点,运用“V”字形法则作图确定可能出露线,然后填图或揭露,是有的放矢的作法,具有快速、高效、节约,找矿效果显著等优点,应积极使用;“V”字形法则的应用有前提备件,仅适用于产状较稳定的似层状地质体,应慎重使用;“V”字形法则作图时,地形图的精度一定要高、已知点定位一定要准确,产状一定要有代表性,投影方向不能反,应准确使用一  相似文献   

18.
《汉语大字典》"通"字用法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大字典》中大量使用“通”词条,这其中的“通”反映了我国文字发展及其使用过程中的两种现象,即“同音借用”现象与“同源通用”现象,前者所指的意义叫“用字通假义”,后者所指的意义叫“同源通用义”。两种现象有同有异,有本质区别;两种意义亦有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19.
本稿比较分析了“にしたガつて”“につれて”“にともなつて”“とともに”的意义、用法。四个复合助词的意义是不同的,但也有其共通的地方。其差别根据语法、文脉逻辑及语言习惯各有不同。如此以来,这便成为了日语学习者学习上的一个难点。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有相似功能(表体功能)的“V有”结构与“V了”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分别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比较了二者之间的差异。句法上,主要是二者对动词的选择、所带主语、能否单独回答问题、能否和趋向动词连用以及能否带动量宾语和时量宾语之间的差异。语义上,主要是“了”、“有”性质以及二者表体功能上的差异。语用上,主要是修辞效果以及语体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