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从波兰和俄罗斯实施的“休克疗法”实践可以发现,“休克疗法”虽然产生了某些效果,但也同时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因而不能说“休克疗法”式的改革是成功的。中国的国情和改革经验都证明,中国不能走“休克疗法”的道路,而只能走反“反休克疗法”的“渐进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2.
报告了46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护理过程。  相似文献   

3.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休克”现象及其克服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休克”现象是不同文化之间差异性的一种表现形态。“文化休克”现象的存在直接影响着对外汉语教学(TC-FL)的实效性。树立正确的文化对话理念、营造适当的文化教学语境、加强对外汉语师资队伍建设,可以有效地克服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休克”现象。  相似文献   

4.
“文化休克”不只是狭义的异国文化碰撞产生的心理现象,它的产生即与中西方的价值观的差异有关,也与各国生活习惯和交际方式等方面的不同有关。虽然我们不能阻止文化休克的发生,但至少可以减少新的客家文化的适应压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休克应该是一种新的文化体验。  相似文献   

5.
休克是由各种不同病因引起的急性循环功能不全的综合证;它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是全身组织、器官特别是生命重要器官的微循环灌注不足,使组织代谢发生障碍和细胞遭受损伤;临床上因而表现面色苍白、肢端紫绀,皮肤湿冷、脉搏快而弱、血压下降(收缩压<80mmHg)、尿量减少、烦燥不安、反应迟钝、神志模糊、甚至昏迷而死亡.笔者参加临床工作以来,在20多年来曾护理过休克病人将近300例,兹就自己对休克病人的护理心得体会总结如下,以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6.
许红杰 《科技信息》2011,(14):I0093-I0093
目的探讨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护理措施,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死亡率。方法通过对3例患者的观察、护理和护理资料的分析对照。结果三例患者均成功获救,治愈良好。结论尽早去除病因,迅速恢复有效循环血量,纠正微循环障碍,恢复组织灌流,增强心肌功能是对休克患者护理的关键,是判断抗休克治疗有效与否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7.
“文化休克”不只是狭义的异国文化碰撞产生的心理现象,它的产生即与中西方的价值观的差异有关,也与各国生活习惯和交际方式等方面的不同有关。虽然我们不能阻止文化休克的发生,但至少可以减少新的客家文化的适应压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休克应该是一种新的文化体验。  相似文献   

8.
英语演讲中的"语言休克"与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第二语言习得(SLA)的研究重心不再是教学法,而是学习者特征及其在习得过程中的作用。作者结合讲授的课程《英语演讲》,从语言学习者所特有的复杂心理现象来分析学习者在进行英语演讲过程中所出现的“语言休克”现象,以及“语言休克”现象给学习者提高英语口语水平带来的负面影响。结合调查,为学习者提供了一系列克服英语演讲中“语言休克”现象的有效方法,使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英语演讲的技巧。  相似文献   

9.
1临床资料我院自1995年9月至2004年8月手术治疗宫外孕患者368例,年龄最大45岁,最小18岁,其中失血性休克46例,占总病例的12.5%,以应用休克指数≈0.7~0.8为判断标准,失血量达20%~25%及以上〔1〕,有停经、腹痛、晕厥与休克等表现为诊断标准,由于及时正确的治疗和护理,本组病例全  相似文献   

10.
休克是临床中常见的重症,医务人员对其能否及时诊断、准确处理,直接影预后。休克在各种临床中都可遇见,在外科中尤为重要。但对其诊断,处理有些常见错误,尤其是基层医院,有些问题还相当普遍。笔者就其临床常见错误作一探讨。1有关休克的基础知识出现错误的原因主要是对休克的基础知识、现代理论掌握不准,理解不透造成的。因此,首先对有关休克的现代理论做一介绍。休克是人体对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的反应,是组织血液灌洗不足所引起的代谢障碍和细胞受损的病理过程[1]。目前休克分为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神经源性休…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急性广泛前壁心梗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护理进行分析.方法:选择了本院2015年9月~2016年3月的42例急性广泛前壁心梗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对其护理方法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对42例急性广泛前壁心梗并发心源性休克性患者采取了紧急护理方法,其治疗及护理措施包括了卧床休息、吸氧以及血管活性药物运用等,其中有28例患者行主动脉气囊反博术,7例患者控制满意,并成功撤机,有5例死亡,其中2例主要是由于并发症较重死亡.同时对患者抑郁及焦虑进行了评分,其中护理前患者抑郁评分为59.31±4.02分,护理后的抑郁评分为33.19±2.17分,护理后患者状态明显低于护理前患者状态,两组数据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护理方法的构建,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及时观察患者临床表现以及生命体征,因此,护理工作需要在临床中得到有效运用.  相似文献   

12.
金鱼三倍体诱导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冷休克、热休克、静水压三种方法抑制金鱼受精卵第二次减数分裂,诱导金鱼三倍体.结果表明:金鱼三倍体诱导率明显受压力、处理温度、处理起始时间以及处理持续时间等因子的影响;在22℃水温下,受精8min后,在0℃冷休克条件下,持续处理14min的三倍体诱导率可达25.5%;受精10min后,在39℃热休克条件下,持续处理1min,三倍体诱导率可达100%;受精4min后,在550kg/cm^2静水压休克条件下,持续处理3min三倍体诱导率可达28.6%.还对提高金鱼三倍体诱导率和孵化率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卵细胞凋亡现象。方法:从感染兔肝脏分离血吸虫卵,用热休克方法诱导卵细胞凋亡,用DNA凝胶电泳技术检测卵细胞凋亡情况。结果:DNA电泳结果显示经热休克处理的卵细胞DNA呈凋亡特有的“梯状”条带。结论:首次证实日本血吸虫卵细胞存在凋亡现象,外源性刺激可诱导卵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总结2005年1~9月共收治较严重创伤病人126例的急诊护理经验,其中交通事故致头、胸、腹伤92例,利器致腹部及大血管伤20例,坠落胸部及脊柱伤14例,从负伤至到达医院时间10min~3h,均发生不同程度的休克,通过从生命体征,面色,神志、VCP、尿量等主要指标监测和积极的抗休克措施与护理,为预见性护理提供依据,为后送病房进一步治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总结2005年1~9月共收治较严重刨伤病人126例的急诊护理经验,其中交通事故致头、胸、腹伤92例,利器致腹部及大血管伤20例,坠落胸部及脊柱伤14例,从负伤至到达医院时间10min~3h,均发生不同程度的休克,通过从生命体征,面色,神志、VCP、尿量等主要指标监测和积极的抗休克措施与护理,为预见性护理提供依据.为后送病房进一步治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护理实践中.对开放性血气胸合并心肺挫裂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具有相当的难度。我们于2004年1月成功救治这样的典型病例患者。现就其护理过程中的适当方法、可鉴经验进行总结分析,以供护理实务界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综述失血性休克液体复苏的研究新进展.方法通过查阅有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关于失血性休克复苏液体选择仍存在争议,传统的复苏方法正受到新的复苏方法的挑战.结论目前认为HS、HSD是失血性休克复苏液体较好选择,新的复苏方法-即限制(低压)复苏、延迟复苏和低温复苏正在成为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综述失血性休克液体复苏的研究新进展.方法通过查阅有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关于失血性休克复苏液体选择仍存在争议,传统的复苏方法正受到新的复苏方法的挑战.结论目前认为HS、HSD是失血性休克复苏液体较好选择,新的复苏方法-即限制(低压)复苏、延迟复苏和低温复苏正在成为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述了热休克蛋白的发现分类和调节以及其在生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冷休克蛋白是从真细菌中发现的,它不仅作为RNA分子的伴侣蛋白,同时还与细菌的多个生理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对低温的适应、细胞生长的控制、营养胁迫等.冷休克蛋白引起冷休克反应的分子调控发生在转录和翻译两个水平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