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两电机同步系统的神经网络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两台感应电机同步系统模型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同步系统的结构特点和控制要求,结合人工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映射、自适应、自学习等能力,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神经网络的两电机同步系统控制方案,其中神经网络控制器由基于RBF网络整定的自适应PID控制器和神经元解耦补偿器两部分组成.两个自适应PID控制器分别对速度控制回路和张力控制回路进行自适应控制,使系统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更好的实时性和鲁棒性;神经元解耦补偿器综合两控制回路的耦合作用,通过训练网络权值,补偿各回路之间的耦合影响,实现速度和张力的解耦.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神经网络控制方法可以实现两电机同步系统中速度和张力的解耦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  相似文献   

2.
本文建立了纺织机械中常见的复式纱路张力补偿系统的力学模型;应用校正传递矩阵法对这类有多重分岔的复合系统进行了动力学分析.作为算例,本文计算了GE271型经编机上纱路张力补偿系统的前三阶固有频率和振型,以及系统对纱路张力波动的动力响应;得到了与实测结果能很好相符的结论.然后又讨论了张力补偿器各尺寸参数与纱线物理参数对系统动力特性及张力补偿能力的影响,并据此引出了一些有实用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电气化铁道接触网系统中的张力补偿装置可使承力索和接触线在气温变化时保持工作张力恒定,是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中影响列车运行的重要装置,也是保证机车受流状态的关键因素。结合实际施工安装和运营情况,阐述了接触网张力补偿装置的分类及特性,对常用接触网张力补偿装置包括滑轮补偿装置、棘轮补偿装置、涡卷弹簧补偿装置及日本的弹簧补偿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热力管道在系统运行或停止运行时产生的瞬时应力变化对管道系统具有较强的破坏力,为解决此问题,必须正确合理的安装补偿器,本文对补偿器冷拉值的计算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论述,并提出了合理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王崇春 《科技信息》2010,(27):397-397,404
本文通过对架空管道安装套筒式补偿器与安装旋转式补偿器固定支架的受力分析,针对补偿器的选型问题进行了探讨,供广大供热科技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6.
周相昌 《海峡科学》2005,(11):58-59
本文主要针对TDJ6型和TDJ2型两种类型的经纬仪, 对竖盘指标补偿器的构造原理进行分析了解,提出如何正确使用竖盘指标补偿器,以提高测量精度,并介绍了简单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吉忠平 《科技信息》2010,(24):309-309
本文通过对集中供热管网事故补偿器断口分析、金相组织分析、腐蚀产物分析,确定补偿器泄露原因,并提出选型建议。  相似文献   

8.
针对控制系统中由于存在限幅而产生的环绕现象,提出了基于模糊逻辑的抗环绕补偿器设计方法.对所设计的模糊补偿器和传统的基于反计算思想及基于条件作用技术的补偿器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糊方法与传统的反环绕方法及基于条件作用技术相比,具有更好的跟踪性能,且所设计的模糊补偿器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9.
刘培杰 《广东科技》2011,20(12):116-117
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是是近几年来新出现的一种基于大功率逆变器的无功补偿装置。本文介绍了静止同步补偿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构成及电路结构等,对静止同步补偿器的控制策略进行了分析,并对南网STATCOM二次回路设计特点进行简单的说明。  相似文献   

10.
模糊神经网络在电网综合补偿器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电网综合补偿器多输入多输出(MIMO)及非线性的特点,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设计方法, 并首次采用该方法对电网综合补偿器的控制规则和设备参数进行了设计. 实验结果证明了电网综合补偿器的可行性和模糊神经网络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D-STATCOM无功补偿装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电力系统中静止同步补偿器(D-STATCOM)进行无功补偿的意义及其与传统无功补偿装置的区别。方法通过对其工作原理的分析、电流间接控制方法的使用以及不平衡负载补偿方法原理的介绍,可看出D-STATCOM的补偿性能优于传统的无功补偿器。结果通过对文中提到的控制策略的分析比较,确定了采用双变量协调控制的控制方式来提高动态补偿效果,同时提出了对不平衡负载电流补偿的新方法,该方法可以节省装置的硬件资源。结论D-STATCOM补偿器对用户电力的电能质量动态补偿和静态补偿效果比较好。  相似文献   

12.
针对国内一维电容水泡补偿器的各种缺陷,提出了光电补偿器的方案,设计了总体构成,分析了测量角度与输出信号的关系.实验表明,补偿器的测量精度达到了设计要求,平均测量精度为1.5″~2″,可满足现场测量需要.  相似文献   

13.
文章就常用补偿器在集中供热热力管网中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对卷绕系统中的收放卷张力控制原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针对张力的控制,提出了三种实用的解决方法,即应用张力传感器、超声波模块以及伺服电机,实现料带收放卷时的速度恒定,提高了产品质量.最后对三种实现张力恒定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5.
利用等面积分析法,对静止无功补偿器和静止同步补偿器的暂态特性进行了分析.当电压较低时,静止同步补偿器可以更好地保持输出容性电流的性能,而且补偿效果明显优于静止无功补偿器的无功补偿作用,这是因为静止同步补偿器获得更优的中点电压维持效果,得到比静止无功补偿器更加理想的暂态稳定性裕量.  相似文献   

16.
全站仪补偿器的原理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全站仪竖轴倾斜误差对测角的影响,全站仪补偿器的目的和作用,补偿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正确地应用补偿器.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在双闭环控制结构的基础上,采用具有自适应控制作用的模拟式动态补偿器代替通常使用的电流调节器与速度调节器,将使系统获得更为满意的电流与转速的动态波形,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可控硅交流串级调速系统的质量。文中对自适应补偿器的原理、结构与参数计算作了分析,并提供了在该系统中的实验结果。自适应补偿器结构简单,参数计算简便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18.
张琪欣 《太原科技》2002,(4):41-41,43
论述了不锈钢波纹补偿器在运用过程中腐蚀破坏的问题,根据大原市集中供热的实际使用情况,分析了造成不锈钢波纹补偿器腐蚀破坏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针对采用固定反馈系数的传统抗饱和补偿器难以有效补偿强非线性系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思想的抗饱和补偿器。采用基于条件积分法和反计算法的混合补偿方式,对反计算法中所需的补偿系数进行模糊整定,在此基础上,采用硬件描述语言描述该补偿器的逻辑算法,对算法中的乘、除运算进行优化,并移植到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器件中来完成硬件的实现。实验表明,所设计的新型补偿器在直驱式转阀的控制中能够有效地提高控制精度并减少占用资源,阀芯阶跃响应的最大超调量小于3%,需要的等效逻辑门数比未优化前减少了约41%,从而证实了模糊抗饱和补偿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是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发展的新成果,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为电力传输系统向大电网、超高压、远距离传输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文章对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的原理和功能进行了概述, 并结合实际对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装置的应用价值作了进一步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