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详细建立了PHEV动力总成系统的各个组件以及汽车行驶动力学的数学模型,其中对发动机和电机的建模提出了"基于三维特性图的准线性模型"的概念,同时深入研究了PHEV动力总成系统的电力辅助控制策略,并应用MATLAB/SIMULINK语言对EQ6110混合动力客车的动力总成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先后研究了不同SOC初值和不同循环试验标准下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了动力分配机构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研究了混联式HEV的能量管理与控制策略,建立了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驾驶员、发动机及整车控制模型。用MATLAB软件SIMULINK仿真中的“Fuzzy”模糊控制工具箱对模型在起步加速工况进行了仿真,并与纯电动汽车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基于此控制模型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加速性和最高车速远大于同档次的纯电动汽车。  相似文献   

3.
并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全局优化控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以一种充电保持型并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PHEV)为研究对象,基于其整车及动力总成相关数学模型建立了以整个行驶工况消耗的总燃油量最小为目标的系统目标泛函,以及相关的机械特性、蓄电池电量保持等约束条件方程.然后采用Lagrange乘子法将有约束的极小值问题转化为无约束的极小值问题进行求解,得到PHEV的全局优化控制策略.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建立整车仿真模型,在几种不同的循环工况中对获得的全局优化控制策略进行仿真验证,并与采用瞬时优化控制策略得到的仿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全局优化控制策略切实可行,所获得的整车燃油经济性与采用瞬时优化得到的相比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4.
混合动力汽车作为解决汽车节能、降低排放的措施,已广泛受到关注。电机驱动系统作为混合动力汽车中一个重要的部分也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该文以混合动力汽车中的动力系统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对各种可适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的牵引电机特性进行了比较,选择了永磁同步电机作为混合动力汽车的驱动电机。然后在Matlab/Simulink下建立应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的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仿真模型,并对仿真结果做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5.
一种混联式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性能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一种混联式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建立了相应的分析模型,并结合6600型中巴车对该驱动系统和整车的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简要论述了该系统的工作机制和控制策略。与内燃机及纯电动汽车的性能进行了对比,为混合动力系统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改善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性能,在直接转矩控制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误差等级控制感应电机的转矩控制策略。该策略以电机定子磁链误差等级、电磁转矩误差等级及磁链位置角作为控制变量,根据直接转矩控制原理制定控制规则来选择开关状态,这样不仅能简化控制系统、实现准确控制,而且还避免了大量的计算,提高了系统瞬态时的转矩响应。利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分析,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使电机高效、稳定、快速地产生电磁转矩,是一种理想的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7.
混合动力汽车综合了技术、经济和环保等方面的因素,是现在及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装置装有发动机和电动机两套系统,可以通过不同的驱动模式为汽车提供动力扭矩。文章对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进行了结构和技术分析,对不同的动力组合模式做出了阐述。为使系统的能量能够合理分配和工作,对汽车的控制策略进行了分类探讨,并对比其优缺点,以此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全轮驱动混合动力汽车再生制动系统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汽车制动理论的基础上,基于最大回收制动能量和制动的安全性,提出了一种全轮驱动混合动力汽车制动能量分配与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综合考虑电机电池效率等限制因素后,进行整车再生制动系统建模和典型制动工况下的仿真.结果表明,在制动车速为30 km/h,制动强度Z分别为0.1、0.3、0.5下最大能量回收率分别可达87.5%、47.8%、28.6%,采用提出的制动能量分配与再生制动控制策略能满足整车制动力分配的要求,并实现高效的制动能量回收.  相似文献   

9.
燃料电池混合动力轿车控制策略与参数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某国产经济型轿车为平台,对其动力总成进行了燃料电池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虚拟改装.为提高其整车的经济性和动力性,使用ADVISOR软件对整车性能进行仿真分析,研究了燃料电池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开关控制模式和功率跟随控制模式的特性,确定功率跟随控制模式为适合该车型的控制策略.分析了4种典型驱动工况下不同混合动力度的整车经济性及动力性,其中50%的混合动力度是适用于该车型燃料电池混合动力驱动系统最优配置.在此最优配置下,以最小氢气燃料消耗为目标,优化主减速比、燃料电池的最大和最小工作功率以及蓄电池的充电功率,得到了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系统的最佳工作点.  相似文献   

10.
并联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参数仿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以MATLAB为平台的Advisor分析软件,对所开发的并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PHEV)动力总成及传动系参数配置的效果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种PHEV与同排量的纯内燃机动力汽车相比,其动力性能有明显提高;在典型的城市道路工况下行驶,燃油消耗和排放都大幅度下降,因此所选的动力传动系统参数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1.
电力系统电压无功多目标的优化控制是主要的复杂优化和控制问题之一. 本文在明确电压无功多目标控制方式及意义的基础上, 剖析了电力系统中的电压问题, 进一步详细研究了电压无功多目标优化算法的实现, 并通过在IEEE-6节点网络的无功优化计算结果的分析, 表明本文所研究优化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改善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汽车的换挡性能,综合考虑整车动力性、双离合器寿命和驾乘舒适性等因素,研究换挡过程中双离合器的协调控制.对整车换挡过程进行动力学建模与仿真,深入分析了寄生功率的产生机理,提出其解决方案.针对分离和接合离合器,采用模糊控制理论,以油门开度、离合器主从动盘角速度差及其变化率为输入,分离速度和接合速...  相似文献   

13.
大型电力系统特定信息结构下的最优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达到对现代大型电网系统安全稳定控制的分散、协调与优化设计的目标 ,在信息结构概念及其引理的基础上将线性大系统分散控制的 Geromel- Bernussou设计方法扩展到特定的信息结构模式下 ,得到相应的最优控制问题的必要条件 ,即推广的 L evine- Athans方程组 ;应用“次最优程度”概念及其计算公式来讨论特定信息结构下的控制的优化程度 ;并以一个仿真算例说明了上述方法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结果表明 ,信息结构对控制性能有着显著的影响 ,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对象特点、性能要求和通信约束等选择适当的控制信息结构。  相似文献   

14.
针对双汽源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进行了热力特性分析与优化匹配计算.建立了双汽源联合循环计算模型,分析计算了燃气轮机轴系结构的影响特性、余热锅炉汽水参数的匹配与影响特性、循环热力参数的优化与影响特性、联合循环功率匹配特性等.计算表明:双汽源联合循环中的燃气循环压比存在最佳值,此时联合循环效率最高;余热部分的蒸汽、燃气功率比随两者效率比的变化基本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5.
根据光伏电站并网要求,分析了HC-PCS拓扑结构及特点,提出HC-PCS对光伏电站有功与无功综合补偿的复合功率控制策略.该复合控制策略兼顾光伏电站的有功平滑和电压稳定需求来确定HC-PCS的输出电流参考值,对HC-PCS输出有功与无功补偿进行协调控制,同时附加变化率控制,充分利用其快速功率调节特性,并且对电池充放电进行保护.对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基于电池储能的HC-PCS可有效改善光伏电站并网特性,有助于提高光伏电站的低电压穿越能力,并对电网提供一定的动态无功支撑.  相似文献   

16.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控制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汽车电动助力转向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介绍了以16位定点DSP为核心的控制器的结构特点;建立了以方向盘转角为输入和转矩信号为输出的控制系统模型;分析了控制策略中的三个关键模块:预估模块、助力控制模块以及回正模块的作用;采用B样条插值的方法设计电机助力曲线,可按照用户的要求设计任意形状的助力曲线,以满足不同车型和不同用户的要求.按照以上要求开发出了汽车电动助力转向控制器,装车试验表明,助力效果明显、手感及平稳性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7.
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换挡控制与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ual clutch transmission,DCT)换挡过程系统动力学模型,针对湿式双离合器系统的高度非线性、难以建立精确数学模型等特点,设计了多规则因子模糊控制器。制定了湿式双离合器换挡过程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通过综合控制发动机和离合器压力来完成换挡过程中的动力切换。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平台,建立了湿式DCT传动系统的仿真模型,对换挡过程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够满足DCT换挡过程的要求,并且控制器的跟踪性能良好。最后,讨论了换挡控制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控制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从汽车对转向系统性能要求出发,制定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相关控制策略,包括助力控制、回正控制及阻尼控制,并通过相关的软、硬件设计实现该控制策略,可对汽车转向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为检验所制定控制策略及所设计控制软件的合理性,进行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和进口系统装车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自主研发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与进口系统性能接近,不仅转向操纵平顺,而且具有良好的助力特性,基本达到装车使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在建立悬架和转向系统整车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主动悬架系统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性能之问的相互关系及协调机理,提出调整双系统控制参数的联合优化方法,对主动悬架系统进行自校正控制,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进行PID控制,研究集成系统结构参数和控制参数的耦合问题.仿真结果表明,与不加控制、单系统控制相比,集成控制下车辆转向助力效果增强,反应车辆姿态的质心加速度、横摆角速度、车身侧倾角等都有明显提高,车辆的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均得到明显加强,整车性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0.
纯电动客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控制器开发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分析了纯电动客车装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缺点,介绍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开发了基于DSP56F8346芯片为控制核心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控制器,该控制器包括逻辑电路模块和功率驱动电路模块两部分。重点介绍了功率驱动电路和驱动信号分配电路的设计。设计的控制器具有高速数据处理能力和较高的控制精度,能满足纯电动客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采用复杂控制策略时对实时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