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钢琴音乐教育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教育 ,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教育。通过对中国钢琴作品特殊性的分析 ,指出加强中国钢琴音乐教育在弘扬民族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并对把握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技巧 ,完整而准确地诠释中国钢琴作品 ,有助于促进中国特色的民族钢琴学派体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近期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乐途杯"第二届钢琴、小提琴大赛在全国范围内再一次引起了人们对钢琴、小提琴教学的关注。从钢琴比赛来看,决赛曲目中必须有一首中国作品,说明当前对中国钢琴作品日益重视。本文聚焦于中国钢琴作品,从中国钢琴作品中独创作品和改编作品的特点,以及中国钢琴作品的教学两个主要方面,探析了中国钢琴作品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可以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中国钢琴音乐作品民族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在明确理论定位和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中国民间音乐对钢琴音乐的影响、中国钢琴作品所体现的民族性、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特点、中国钢琴音乐的民族化发展趋势、中国钢琴作品的分析研究等问题。这些成果将对今后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的研究和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起到一个方向性的指导作用,并对有志研究中国钢琴音乐的人提供相关的专业资料。  相似文献   

4.
将中国传统乐曲改编为钢琴作品是钢琴音乐创作的重要形式之一,其中的一些曲目已经成为了中国钢琴作品的经典之作。这些改编作品在结构布局、多声思维、钢琴技巧与特色效果等方;呈现出不同于一般钢琴乐曲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5.
钢琴被誉为乐器之首,具有音域广、音色美、音量变化幅度大等优势,是最佳的多声乐器。钢琴起源于意大利,最初只在贵族以及皇室中流行。钢琴传入中国后,成为中国人民最为钟爱的乐器之一。随着钢琴在中国的发展,钢琴作品也开始不断增多,不管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呈现出更加多元化、更加丰富的趋势。尤其是新时期,中国钢琴作品也迎来了创新与改革的新阶段,其价值取向也值得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论王建中钢琴作品的民族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中钢琴创作巧妙地将中国传统音乐和西方古典、现代作曲技法相融合,体现了其钢琴作品的民族特色.本文从五声性音调、民族特色的节奏和多声性等创作特点,论述王建中钢琴作品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7.
新疆风格钢琴作品是中国钢琴文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突出的民族个性和浓郁的民族风格。新疆风格钢琴作品多数是采用新疆各民族音乐的元素创作、改编而成,保持着新疆音乐所特有的音乐特点,独具特色。本文从和声、节奏、旋律、织体这四方面对新疆风格中国钢琴作品进行浅析,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新疆风格钢琴作品的内在美和民族美。  相似文献   

8.
中国钢琴作品演奏中民族风格的把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钢琴音乐作品是西方键盘乐器钢琴与中国音乐文化结合产生的艺术结晶,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延伸和发展,因此演奏中国钢琴作品的关键是民族风格的准确诠释。本文从整体音乐结构的把握、富有民族韵味的旋律表达、中国化的音色处理、踏板的合理应用四个方面探讨中国钢琴作品演奏中民族风格的把握。  相似文献   

9.
手指的训练在钢琴教学中有着特殊的地位.由于生理上和钢琴作品演奏上的特殊性,4、5指的训练则又成为手指训练的重中之重.因此,在钢琴教学中必须对4、5指进行科学、严格的训练.并且让其与音乐表现紧密结合起来,更好地为表现音乐服务.  相似文献   

10.
关洁 《科技资讯》2011,(22):230-230
钢琴作为西方的乐器,现已成为世界各地最为普遍的乐器,尤其是在中国,钢琴学习在近几年的普及,流行程度更是大大超过其他乐器学习。由于钢琴学习的体系是从西方传播到我国所以,在我们学习钢琴的过程中经常接触的都是西方的曲目,但是随着我国钢琴创作,教育,演奏事业的不断发展,作为中国的钢琴学习者,演奏者,学习演奏具有本民族音乐特色的中国作品,就显得特别重要,学习演奏中国钢琴作品在我们的钢琴学习中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本文就中国作品的学习及在钢琴学习中的重要性,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丁菲菲 《科技信息》2009,(29):I0159-I0159,I0161
歌曲《浏阳河》自建国初期创作以来,被改编成各种脍炙人口的器乐作品、钢琴作品。本文旨在通过对王建中钢琴改编曲的旋律、装饰音特色、音色润腔、曲式结构、演奏速度等方面创作特色,分析其典型的民族特色和艺术特色,力求更好的演奏诠释中国钢琴改编曲。  相似文献   

12.
手指的训练在钢琴教学中有着特殊的地位。由于生理上和钢琴作品演奏上的特殊性 ,4、 5指的训练则又成为手指训练的重中之重。因此 ,在钢琴教学中必须对 4、 5指进行科学、严格的训练。并且让其与音乐表现紧密结合起来 ,更好地为表现音乐服务。  相似文献   

13.
钢琴作为一种西方乐器,其产生的文化背景有别于中国的文化传统。用外来乐器充分体现中国传统风格,是中国钢琴协奏曲作品创作中探索民族化道路的重要特点。本文以西方钢琴协奏曲的特征为切入点,阐述了中国钢琴协奏曲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从中窥探中国钢琴协奏曲具有鲜明的民族化特色,并结合具体的作品分析这一特点的成因。  相似文献   

14.
陈海玲 《科技信息》2011,(18):I0254-I0255
本文以中国钢琴作品《平湖秋月》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分析法、实践法等方法,详细阐述了右踏板以及右踏板在该作品中的运用,并得出如何使右踏板在中国钢琴作品中合理运用,以期望能对我国铜琴音乐中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和特色的表现提出个人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从音乐形态、表现手法等方面具体分析《变奏曲》这部钢琴作品,探究其中对中国传统戏曲效果的模拟,以及作者如何巧妙地借鉴皮黄丰富的音响和表现力并运用到钢琴音乐中。中西的结合,古今的碰撞、鲜明的色彩个性,这些特点使得这部作品成为探索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道路上的闪光点。  相似文献   

16.
杨瑾  程晗 《科技资讯》2012,(5):180-180,182
在我国钢琴教学中常常忽视和冷落本国钢琴音乐作品,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把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科学、系统地引入到钢琴教学中去,加强中国钢琴作品的教学和演出,使之得以推广和普及,从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钢琴教学体系,是中国钢琴音乐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钢琴套曲《小序曲与赋格四首》创作于改革开放之后,也是作曲家丁善德先生钢琴音乐创作晚期较有代表性的一首作品。本文以其中第三首序曲《雀跃》为例,从作品的结构、调性格局、创作技法等方面来探讨丁善德先生这一时期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及其对中国钢琴音乐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著名音乐家、作曲家王建中先生从五十年代开始就创作了许多优秀的钢琴作品。他为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钢琴演奏技法及创作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有意义的探索,大大丰富了钢琴的音乐表现力。他的钢琴作品无处不散发着生动的民族气韵、清新的时代气息、鲜明的个性特征及“中西合璧”的艺术光彩。  相似文献   

19.
伏春迎 《科技资讯》2010,(6):183-183
中国钢琴作品不仅表现了钢琴原体的艺术魅力,而且传承了中国数千年的文化传统和艺术品质。在高校教学研究中,应将中国钢琴作品提到一个重要的位置,树立民族音乐主体意识,继承、发展和弘扬中国民族音乐。让学生在领略西方优秀音乐文化魅力的同时,更多的了解和掌握本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相似文献   

20.
作曲家王建中运用不同的演奏法在钢琴上模拟交响乐队中各种不同类型乐器的音色,创作出交响性钢琴作品《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将中国钢琴作品的表现技巧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