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利用监管科技提高反洗钱监管水平,对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至关重要,是各国经济金融发展的焦点问题.本文通过构建洗钱者、金融机构和政府监管机构三方的演化博弈模型,讨论监管科技在抑制洗钱活动、提高金融机构反洗钱积极性和反洗钱监管效率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研究发现,提高反洗钱成功率和洗钱成本,对阻碍洗钱行为极为重要;监管科技的运用受到监...  相似文献   

2.
洗钱危害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已成共识.以金融机构为主提供的可疑交易报告数据是国家反洗钱体系的核心.由于反洗钱正外部性和金融机构道德风险,国家反洗钱监管机构必须设计有效的反洗钱体系.本文构造一个由洗钱者、金融机构和国家反洗钱监管机构三方组成的博弈模型.利用该模型分析不同反洗钱政策组合下的洗钱和反洗钱造成的社会福利损失.结论:[1]国家对洗钱者的洗钱查处政策组合能降低洗钱数额,有效遏制洗钱活动;[2]应严厉打击严重洗钱犯罪;[3]为了促使金融机构参与反洗钱,国家应适度补偿金融机构反洗钱固定成本,制定注重处罚的举报奖惩制度.  相似文献   

3.
基于网络支付的电子商务环境中洗钱行为的识别和监管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针对基于网络支付的电子商务环境中洗钱行为研究识别方法和监管措施) 总结电子商务可疑交易行为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在此基础上构造洗钱%反洗钱模型,提出对此类洗钱行为进行识别的方法;根据模型进行计算机仿真,表明延缓洗钱者进入速度、增强识别算法筛选区间扩展性、提高监管者对舆论压力的敏感程度、加大对洗钱犯罪的处罚力度和反洗钱判决能力会对反洗钱监管效果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针对多阶段非法资金转移的路径优化问题,基于多目标优化的思想,构建了以洗钱量最大化、风险最小化及时间最短化为决策目标的多阶段洗钱网络路径优化模型;并利用期望效用理论对不法公职人员的风险偏好进行研究,分析出不同时间压力下不同风险偏好的不法公职人员对洗钱目标的五种不同选择,运用多重动态规划法以及最大流理论针对每种洗钱目标选择基于模型提出相应的算法,并通过实例应用验证算法的可行性.最后,从裸官外逃、大额交易、洗钱犯罪的心理过程、交易时间等方面提出了防范不法公职人员洗钱犯罪的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认为,时间、风险、成本和转移量是不法公职人员通过洗钱方式转移不法所得时考虑的主要因素。在研究不法公职人员洗钱网络图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时间压力条件下的最小风险最大洗钱量模型,利用多目标规划方法和最小费用最大流理论,给出求解该模型的算法,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依据洗钱模型与算法,从资金来源、洗钱成本以及交易时间等方面,提出了遏制不法公职人员洗钱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认为,时间、风险、成本和转移量是不法公职人员通过洗钱方式转移不法所得时考虑的主要因素。在研究不法公职人员洗钱网络图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时间压力条件下的最小风险最大洗钱量模型,利用多目标规划方法和最小费用最大流理论,给出求解该模型的算法,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依据洗钱模型与算法,从资金来源、洗钱成本以及交易时间等方面,提出了遏制不法公职人员洗钱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网络支付行业主体反洗钱博弈模型及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构建网络支付行业主体反洗钱博弈模型,描述监管机构、金融机构、支付机构、洗钱者等参与主体的效用函数;基于成本收益法和博弈分析,研究影响各类主体效用函数的主要因素及其行为策略;通过系统仿真验证监管机构查处力度和市场主体自查力度的增强能够有效抵御洗钱金额增加导致的国家效用损失,对市场主体处罚力度的加大能够提升国家效用水平;并据此提出防范网络支付行业洗钱风险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洗钱交易模式及其防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我国反洗钱监测主要是基于"一法二规"中的数据报告制度,运用LP方法构建了大额交易洗钱模型.通过对洗钱模型进行仿真及分析,发现了现有大额数据报告制度的缺陷.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建立了地区监测模板,并对可疑交易进行了量化界定.最后,对交易监测标准和洗钱模型进行了改进,提出了洗钱的防范措施,以期为提高我国金融机构的监测效率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针对金融系统反洗钱监测过于依赖计算机筛查导致准确率和适应性较低的问题,将反洗钱监测系统的人机分离模式改进为人机耦合模式,并用真实交易数据训练机器学习算法以优化模型。经样本外验证和评估后发现,在人机耦合监测系统下,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机器学习模型具有更好的准确性和适用性。该监测系统对新型洗钱方式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在保证监测准确率的同时,降低了可疑交易错误预警次数,提高了支付机构对可疑洗钱交易监测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PLS路径模型在建立综合评价指数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提出将PLS(partialleastsquare)路径模型和复数据表分析相结合,建立多指标系统评估指数的方法.该方法一方面可以方便地研究每一个隐变量与其显变量集合之间的关系,并可以分析各隐变量与综合评估指数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还可以充分提取原始变量中有效信息,得到一个既能够综合各隐变量、又能很好地代表系统中所有指标变量的综合指数.论文以中国城市发展水平评估为例,采用了反映经济水平、生活水平和城市化水平的三个变量组,将PLS路径模型用于建立城市综合评估指数,对不同城市进行综合评价排名,得到的结果与一般的经济地理知识是十分吻合的.  相似文献   

11.
反洗钱跨组织多层次监测体系构建及其仿真验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金融机构“防卫性报送”产生的过量反洗钱报告问题,提出了跨组织多层次监测的解决思路.而后,运用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聚类分析在账户层监测中的应用效果,证实了反洗钱跨组织多层次监测在聚焦异常账户、降低反洗钱报告错漏报概率上的有效性.跨组织多层次监测适用于分业经营的跨组织反洗钱监管模式,对于国内外反洗钱报告信息的提取与应用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开放式基金规模变化的分布参数模型及优化管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流动性与盈利性是开放式基金管理人面临的“两难选择”;一方面,如果基金管理人为了规避流动性风险而大量持有国债和现金则会导致基金的收益率下降,这与开放式基金的盈利性相违背;另一方面,如果基金管理人为了追求盈利性而大量投资于股票、债券则会面临巨额赎回压力.文章根据开放式基金规模演变的内在规律,建立了分布参数系统模型,并提出了规避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的优化管理方法,为开放式基金的管理人进行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证券投资基金的管理费率设计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目前不同公司的新基金在发行中都面临投资者认购不积极的问题,认为基金经理和投资者之间关于基金经理投资能力的信息不对称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然后,利用期权定价的思想,将管理费率和基金业绩及市场收益挂钩,设计了上下限费率条款.通过仿真计算,分析了投资能力不同的基金为吸引投资者的积极认购,在费率参数设计上的区别.  相似文献   

14.
相对业绩考核机制下,基金经理会根据自身业绩排名和行业业绩分布决定投资组合的风险水平.研究发现,上半年基金业绩距离行业平均水平越近,下半年基金经理投资组合的风险水平越高,基金业绩和基金经理投资组合的风险水平呈倒U形.另外,基金经理主要调整投资组合的异质性风险,而非系统性风险.基金公司关心资产管理的规模,基于相对业绩考核基...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2007-2016年半年度开放式基金持股数据,研究主动型基金和被动型基金持股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影响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主动型基金持股降低了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而被动型基金持股提高了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本文采用子样本回归以及工具变量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控制潜在的内生性等问题,得到了一致稳健的结果.进一步分析发现,主动型基金通过增大市场噪音对信息披露质量产生负面影响,而公司治理的改善是被动型基金提高信息披露质量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对资本市场中机构投资者发展目标的制定具有启示意义,监管部门应积极采取措施发展价值型机构投资者,充分发挥其公司治理功能.  相似文献   

16.
基于我国61家股票型基金200406~200803的16个季度面板数据,使用动态面板回归模型对数据进行了探索性建模,研究了政策性资产配置和基金经理对基金业绩的贡献.主要发现有:① 政策性资产配置与基金业绩之间的关系显著,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基金资产配置能力提高1%,约能提高基金业绩0.8%;② 基金经理的学历、年龄、从业时间和从业背景对基金业绩的贡献显著,但贡献度不大;③ 基金业绩存在可能的”反转”现象,反转周期估计半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