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潍坊学院学报》2018,(1):103-107
在孔子对于"仁"的阐发中,"思"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思在整个"仁"学理论以及德性的培养和践行过程中起着文化承接、行为转化和价值提升的作用。所以正是"思"在"学"与"行"中的这种作用,从而开启了对于"人"与"仁"自身价值意义,它包括对于礼崩乐坏的问题意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忧患意识以及任重而道远的责任意识,因而形成了仁学之"思"的三重意蕴即省察之思、忧患之思和闻道之思。  相似文献   

2.
如何理解<论语>中"仁""人"等概念,这关系到哲学认识论和本位价值论等根本问题.孔子从实用理性层面阐述了作为道德人格之情感规范的"仁"的表现特点与体用方式,把"人"作为达致"仁"的标准的类名或"己"的对象化实现方式,强调通过复礼来克己、达仁、成人;借助具体情景描述这些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3.
孔子与耶稣在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孔子的“仁”与耶稣的“爱”作为东西方伦理的核心观念和根本原则,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特殊曲文化精神与文化性格。二者在人与人的关系上有一定的共通性,但在神与人的层面上,又有着极大的差异性。比较孔子的“仁”与耶稣的“爱”,诠释其内在的价值,辨析其德性的差异,挖掘其合理的因素,对于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以及重新构建现代人际关系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谭嗣同《仁学》的主题有二:一是,"仁"与"学";二是,"仁之学"。通盘考察《仁学》一书,再反观《仁学·自序》中谭嗣同对其写作《仁学》的论述,可以发现:通过对"仁"的整合和提升,谭嗣同由"学"至"仁"、化"学"归"仁",试图把"学"的认知理性和功利实用收摄在"仁"的道德理性与道德实践中,是一种关于"仁"的新学说。因此,谭嗣同的《仁学》,虽不脱中体西用论的窠臼,但是却具有融合中西文化的特点;虽是雏形,但却是近代学人会通中西文化而建构哲学体系的第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5.
黄善勇 《海峡科学》2009,(10):89-91
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学说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内涵极为丰富。“仁”的思想是孔子儒家学说最富有特色的重要精髓,在孔子思想学说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思想观念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儒家经典《论语》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在《论语》中,“仁”字出现多达109次。历代研究者都很重视对“仁”的基本涵义的探求。但孔子始终未详细阐明“仁”的基本涵义,以至后人见仁见智,凭借自己的理解,对“仁”做出种种解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6.
《论语》内容广泛,微言大义,其中"仁"的思想始终贯穿全书,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的内涵包括:孝悌为本,克己复礼,仁者爱人,为仁由己。  相似文献   

7.
贯穿柏拉图《理想国》的核心概念是正义,孔子在《伦语》中体现的核心思想是仁。二者在概念层面上既蕴含着个人意义也蕴含着国家意义。正义与仁在观念上和制度构想上既有相似又有差异,本文试图对《理想国》中的正义和《伦语》中的仁进行梳理、比较,从而帮助理解中西方法律文化的相似与不同。  相似文献   

8.
传统文化中,“仁”即爱人,要求人们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现代社会中,“仁”表现为不同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之间的相互尊重、包容与理解,是个体与社会联结的中介和它的最理想形式在道德领域中的体现。“仁”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人际关系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它有助于个人修身和群体和谐。我们需创造良好的制度和文化环境,以充分发挥“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博山能仁禅寺历史悠久、文化丰厚和自然景观优美,所表现出来的宗教包容性显示其特有的状态。体现在:僧众之间、信众之间以及僧众和信众之间形成了和谐关系;诸多楹联成为了一道包容性的风景线;严格的寺规中包含着慈悲、宽厚。博山能仁禅寺以宽容、容纳的理念,善待一切,包容天下,无不和党的宗教政策及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帮助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徐仪明 《开封大学学报》1997,11(1):100-104,123
古代称医学为"仁术"的年代已不可确考,从现有材料来看,当在宋明时期。明显是理学向医学进一步渗透下的产物。然而,理学的"仁"范畴的形成,亦吸取了医学的有关论述,使之从先在儒学单纯的伦理范时而变为形而上的本体范畴。"仁"作为宋明时期医懦关系的重要内容,值得去做一番较为详细的探讨。如果从医学方面考竟源流,(内经)中已经有"仁"的概念和儒家人贵的思想。(灵枢·通天新云:"太阳之个贪而不仁,下齐湛湛,好内而恶出"。认为"太阴之人"属于贪婪淫荡的性恶者,这里的"仁"巳具有伦理道槽概念上的涵意。汉懦董仲舒亦有类似观点,如说…  相似文献   

11.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8,(3):117-120
托尼·莫里森于2008年出版的小说《慈悲》是她的最新力作,其近乎完美的叙事策略堪称典范。文章以热奈特提出的叙事时间理论为切入点,从叙事学原理的时序、时距和时间频率三个方面对小说《慈悲》的叙事策略和手法进行剖析,分析了《慈悲》所独具的艺术效果和审美价值,揭示了小说作者对叙事艺术高超的驾驭能力和小说永恒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2.
"孔"与"仁"是孔子思想体系中两个最重要的命题,它们的提出是当时矛盾斗争的产物,面对"礼崩乐坏"的残酷现实,孔子认为传统的"刑"、"政"之治已不能维持传统统治秩序,只有采用"德"、"礼"等新的统治艺术,才能实现"复兴周礼"的终极目标。所以"礼"是目的、是统领,而"仁"是为实现这个目的的手段,它们统一于"复兴周礼"的旗帜下。  相似文献   

13.
车耳 《世界知识》2013,(23):52-53
慈悲,从佛教层面讲就是恻隐怜悯之心。“慈”指的是用爱护心给予众生以安乐;“悲”指的是用怜悯心解除众生的痛苦。所谓“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慈悲之要,全生为重”。进一步讲,慈悲心是形容人心肠善良态度慈和之意,俗话讲就是心肠好。慈悲的近义词有和善、慈爱、体恤和宽容,它的反义词则是冷酷和残忍。慈悲和同情不完全划等号,其最大的区别可能是:因为恐惧而怜悯是同情,因为爱而怜悯是慈悲。  相似文献   

14.
张静 《科技信息》2012,(1):452-453
以德国文论学家沃尔夫冈·伊瑟尔提出的文本的召唤结构为主要理论框架,对托妮·莫里森的新作《慈悲》从叙事语言和修辞格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从而透析这部小说中所蕴含的各种形式的审美空间及其所创造的丰富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5.
张静  李晶 《科技信息》2010,(10):168-168,170
身体社会学是社会学理论的一个分支。以身体社会学理论为支撑点,来分析托尼.莫里森的新作《慈悲》中描绘的17世纪北美殖民地初期蓄奴制社会状况。男人通过父权和奴隶制控制女性的身体以及在恶劣的生存条件下疾病对身体的侵害,反映人们对求生的挣扎。身体上的残缺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文化的分裂。  相似文献   

16.
儒学,就其内容而言,其核心是"仁"与"礼";就其渊源看,乃兴于邹鲁。儒学之"仁"乃源于邹地,是孔子取法东夷之"仁"观念而成;儒学之"礼"在一定程度上是承传了三代文明,而鲁是三代文明的汇集地。由此,儒学之所以源于邹鲁与两地的历史文化渊源颇深。  相似文献   

17.
说仁     
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内涵十分丰富。经过历代思想家的注解,它最终从一个关注日常生活的道德规范,上升而为一个贯通天人的哲学范畴。爱人是孔子赋予仁的基本内涵。程颢以与物同体释仁。程颐反对以爱释仁,而以公论仁。谭嗣同解仁的形上之意为通。  相似文献   

18.
托尼·莫里森在《慈悲》中讲述了一位无名黑人母亲为保全年幼的女儿免遭奴隶主侵犯而“卖女为奴”的故事,然而这份浓烈的母爱对女儿弗洛伦斯而言是份缺失的母爱;母爱的缺失给弗洛伦斯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创伤,导致她在成长中无从了解黑人文化,无法建构黑人身份、建立和谐两性关系以及尽到“为母”的责任.  相似文献   

19.
“仁”作为伦理范畴是春秋时才产生的。但是把“仁”作为核心的伦理思想体系则始自孔子。孔子论仁,实为数不多,整部论语才数十处。孔子主动论仁,为数就更少,“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子罕》),整部论语才二、三十处。但仅此,已足见“仁”在孔子伦理思想体系中的位置了。也就是说,不管是从逻辑归纳出发,还是由内在的逻辑考察出发,我们都可以看出:“仁”是孔子伦理思想体系的核心。  相似文献   

20.
朱亮 《科技资讯》2014,(31):248-249
孔子是中国的大圣人和至圣先师,他的"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对中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对个体和群体的行为、思想、价值取向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也具有十分重大的价值。该文以孔子伦理思想中的"仁"思想为研究对象,从概括孔子"仁"思想形成背景入手,在分析孔子"仁"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孔子"仁"思想在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