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可靠性增长数据的突变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客观而精确的辨识方法。该法是基于Cramer-VonMises拟合优度检验统计量上的最优化技术。  相似文献   

2.
中国能源需求的结构突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储慧斌  李科  马超群  周四清 《系统工程》2005,23(11):116-121
中国的能源需求是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基于结构突变理论,研究了数据生成过程中的几种不同结构突变模式,并对结构突变的单位根过程和结构突变的趋势稳定过程给出了不同结构突变模式的检验方法。文章还对中国能源需求的数据生成过程进行了实证研究。我们的研究表明,中国能源需求的数据生成过程是带有结构突变的趋势稳定过程,这说明中国能源需求将会沿着确定的均衡增长路径平稳增长。  相似文献   

3.
本应用计量经济学定量分析法对科技进步,资金,劳力三要素在海南工农业(地方农业)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在对未来(1990-2000年)海南生产力要素进行预测的基础上分析计算了未来科技进步,资金,劳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结果表明:现阶段科技进步对海南工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二十年来海南工农业经济增长主要是靠消耗大量资金和投入大量劳动力取得的,是典型的外延型生产,而  相似文献   

4.
出口对湖南经济增长带动作用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协整检验(co-integration)分析技术和Granger-Gausality检验方法,对湖南省的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湖南省的出口、进口与GDP之间存在唯一的协整关系,出口增长带动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对出口增长没有影响,接着采用统计计量指标,对湖南省10多年来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与拉动效果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和评价,以认清定位,找出问题,为湖南省制定外贸出口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历史经验表明,农业经济增长离不开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工业化进程的普遍现象是产业集群;由新古典增长理论可知,农业经济增长同样来源于劳动、资本与技术进步。据此,本文根据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理论,采用典型相关分析了产业集群在劳动、资本与技术层面与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边限检验方法和1979-2013年时间序列数据考察了法定和事实开放程度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经济金融变量对金融开放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跨境金融交易法律法规的放松及跨境金融交易规模的扩大均会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但其增长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物质资本存量的增加、金融发展及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而降低.此外,金融开放具有降低世界产出、利率及原油价格对经济冲击的作用.最后,物质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显著,人力资本正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但金融发展和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不存在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金融中介配置效率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仁寿 《系统工程》2006,24(6):90-96
运用协整关系检验法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法等研究方法,利用金融中介的规模指标和效率指标,从宏观与微观结合的层面.对中国金融中介的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分阶段实证研究,并从整体视角出发,考虑中国金融发展的特殊轨迹和转型特征,探寻转轨前后金融中介与经济增长两者之闻关系发展的内在脉络及影响因素,恰当地评价金融中介与经济增长二者之间的关系,克服对金融中介的研究集中在传统的货币银行这一宏观领域的局限性。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但金融中介的配置效率难以发挥对中国经济的推动作用,由此,金融中介的配置效率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同时,建立一个能有效分担风险与资金配置任务的资本市场、引导民间融资的健康发展也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如何使国民经济获得稳定而高速的发展,一直是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下面我们从平衡增长和最优增长的角度加以分析。 一、平衡增长准则 要想使经济顺利发展,必须使生产和消费相平衡。这不仅要求生产和消费在当前要平衡,而且要求生产和消费在增长上也要平衡。 国民收入G一般可分为消费F和积累H两部分。因而存在以下的基本平衡方程式  相似文献   

9.
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对外直接投资(OFDI)和外商直接投资(IFDI),简称双向FDI,无疑对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面对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的冲击,双向FDI能否发挥以及如何发挥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作用,是需要迫切解答的问题。以新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构建包含双向FDI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理论模型,并结合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并揭示了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这对“双引擎”在双向FDI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中介作用以及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的调节效应,采用夏普利值分解法量化了不同中介作用的贡献比例。研究结果表明:双向FDI能够显著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技术创新在其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而产业结构合理化存在遮掩效应;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的实施既能直接调节双向FDI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也能通过调节双向FDI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和技术创新的影响,间接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夏普利值分解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边际效应大于技术创新的边际效应。通过区域异质性分析发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在沿海和内陆地区均存在遮掩效应,产业结构高级化仅在沿海地区存在遮掩效应,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仅在沿海地区成立;美国再工业化对双向FDI的调节作用在沿海和内陆地区均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双向FDI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为有效发挥双向FDI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作用提供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把经济系统看作是一类生灭过程而建立的宏观经济分布参数模型为基础 ,研究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通过对资产发展方程的研究 ,分别讨论了积累率、劳动力和科技进步以及它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通过分析 ,进而指出只有依靠蕴含无穷潜力的科技进步才能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 ,才能真正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  相似文献   

11.
外商直接投资是供应链环节中的重要主体. 论文在阐述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的状况及中国政府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所采取的政策与措施的基础上,运用极值边界分析模型(EBA),基于对数据的相关分析与回归估计选择了3 个核心变量和5 个条件变量,对中国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外商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中国经济增长,但这种刺激作用有限. 从各个分阶段看,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不确定的. 起步阶段与缓慢发展阶段,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有限;快速发展阶段,外商直接投资能显著地促进中国经济增长. 这种结论上的不完全一致,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与中国国情及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发展态势息息相关的,是有时间特质的. 通过短期分析能更精确地反映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而长期分析消除了个别异常数据在短期的较大影响,从而体现动态影响的长期趋势,可见将短期与长期结合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外商直接投资是供应链环节中的重要主体.论文在阐述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的状况及中国政府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所采取的政策与措施的基础上,运用极值边界分析模型(EBA),基于对数据的相关分析与回归估计选择了3个核心变量和5个条件变量,对中国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外商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中国经济增长,但这种刺激作用有限.从各个分阶段看,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不确定的.起步阶段与缓慢发展阶段,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有限;快速发展阶段,外商直接投资能显著地促进中国经济增长.这种结论上的不完全一致,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与中国国情及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发展态势息息相关的,是有时间特质的.通过短期分析能更精确地反映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而长期分析消除了个别异常数据在短期的较大影响,从而体现动态影响的长期趋势,可见将短期与长期结合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能源约束下的经济可持续增长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建立能源利用动态变化方程,在经济增长模型中引入能源约束,讨论如何在保证能源可持续利用的条件下,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得出结论为:现代经济增长的源动力是技术进步。只有提高生产技术水平,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才有可能在保证能源可持续利用的条件下,实现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4.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性与因果关系分析   总被引:175,自引:0,他引:175  
协整性分析和因果关系研究方法已经成为国际上研究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重要工具,但迄今为止,尚没有文献报道关于中国能源与经济之间协整性和因果关系的研究工作。本文开展1978~2000年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协整性和因果关系的研究,结论是: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但不具有长期的协整性。通过研究我们认为,中国在制订能源政策时既要考虑对经济增长目标的冲击,同时也要充分估计能源供应压力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5.
气候变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城市化进程提供了重大机遇.基于2003–2018年我国28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本文系统考察了气候变化对城市经济绿色增长的影响效果、作用机制与南北差异.研究发现,气候变化可能会对我国南北方城市的经济绿色增长产生更大差异.相对于6°C~12°C基准气温区间,气温上升显著降低了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且这种消极作用对南方城市更为明显;与之相反,气温下降则促进了城市经济绿色增长,主要体现在北方城市.机制检验表明,城市建设面积扩大不会加剧高温的负面影响,但提高绿化覆盖率可以显著降低高温对城市经济绿色增长的抑制作用,低温对城市经济绿色增长的正向作用会随着能源消费量的增加而下降.此外,气候变化对城市经济绿色增长的影响会在未来中长期持续加深,特别是基于高化石能源消耗发展路径的预测,南方城市的经济绿色增长会受到更大冲击.本文的研究为评估气候变化在城市尺度的经济影响提供了新证据,也为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城市绿色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6.
基于软计算的生产要素对地区经济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科技发展水平对中国31个地区采用GA-ISODATA算法分类的基础上,遵循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建立生产要素固定资产、人力资本、耕地面积到经济产出的模糊影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999~2003年阶段,科技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显著不同的,发达地区固定资产、人力资本投入的作用大于欠发达地区,而耕地面积的作用小于欠发达地区;对不同地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均呈现大于固定资产投入的现象;科技进步、制度创新对经济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能否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双赢,推进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章通过建立动态空间杜宾模型,从理论和实证上分析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空间溢出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产生规模经济效应、人才集聚效应、知识和技术溢出效应等,是中国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动力源;第二,该结果在采用Bartik工具变量法解决内生性问题后,调整样本量和替换空间权重矩阵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仍然具有一致性;第三,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MAR外部性、Jacobs外部性、Porter外部性都是影响本城市及周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同时作用于绿色技术效率和绿色技术进步的路径,其中Porter外部性的绿色技术进步效应发挥尚有阻碍。本文对于新发展阶段探索城市经济绿色转型发展,开拓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动力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对2000-2013年河南省物流业碳排放测算基础上,基于协整检验、Granger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法实证研究了物流业碳排放与能源消耗、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三者之间存在协同增长关系;物流业经济增长是碳排放的Granger原因,反之则不成立,这说明靠牺牲环境来获得经济增长的做法不可行;物流业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对碳排放较大,其中经济增长贡献更多;物流业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关系曲线呈波动幅度不断减小的"N"型趋势,随时间发展,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影响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解了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共同趋势和相依周期,以此揭示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均衡匹配区间,并研究实际因素与名义因素对共同趋势和相依周期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形成了共同趋势和相依周期,共同趋势和相依周期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而变化.经济结构转型后,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共同趋势和相依周期形成新的"共同"运行态势,其中趋势经济增长率下降速度减缓但不稳定.对于新常态下6.5%以上的经济增长目标,通货膨胀目标应略低于2.0%.名义因素和实际因素都对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区间调控有显著影响,但消费、投资、财政支出、货币政策和对外开放是新常态下将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保持在合理区间的最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考察中国经济增长结构中的突变现象,实证研究表明:中国1979Q1~2008Q3的GDP季度增长率序列的波动离差、条件均值和条件波动离差分别在1994Q3和1993Q1发生了结构突变。中国经济的各组成部分、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变量的结构突变,经济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是导致结构突变发生的主要原因,而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十四大精神引致的制度变革则是其根本原因。本文的结论表明:在当前,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推进制度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结构发生转变、促使经济平稳增长、增强经济发展可持续性的重要原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