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江苏淮地区的新垦土生荒土上,对水稻-小麦-水稻、水稻-油菜-水稻、水稻-绿肥-水稻3种种植模式不同施肥下的氮、磷、钾产投入与土壤肥力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生荒土上,随着各植年限的增加,氮、磷的产股比有 大的提高。三季种植后,土壤有机质净增量与有机质投入量,总投氮与土壤全氮、碱解氮,总投磷量与土训速 效磷,总投钾量与速效钾呈显著正相,肥料投入对土土壤肥力演变起决定性作用,表6,参12。  相似文献   

2.
水稻施氮量不同时期,不同土壤,气候施氮量不同。应用多元二次回归模型试验求出海伦地区适宜施氮总量是157.50公斤/公倾。其基肥:蘖肥:穗肥=0.57:0.22:0.21。经田间小区检验,其结果与模型相近,证明了数学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大豆结瘤固氮对磷素的需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温室条件下,利用水培技术,研究了磷对大豆生长、根生物量和根瘤固氮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在生长初期表现出缺氮症状,随着磷浓度的增加,根瘤数、根瘤干重、氮和磷累积量均显著增加.在移栽后0d~14d,磷对大豆根瘤的生长影响不大,而在21d后,磷对根瘤生长的影响逐渐增大,移栽后35d,高磷处理比低磷增长了138%.植株不同部位磷含量大小顺序是:根瘤>根>地上部分.图5,表1,参6.  相似文献   

4.
高速铁路客流量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旭敏 《系统工程》1994,12(5):68-72
采用土壤盒栽和稻瘟病菌接种,研究了施用高效硅肥对水稻稻瘟病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高效硅肥,水稻叶瘟和穗瘟和病性指数分别降低50.5%%和26.8%;植株SiO2含量提高3-4倍,细胞壁增厚,全N、蛋白-N、非蛋白-N管含量减少,剑叶表现硅化细胞增加,而不施硅肥的则很少。统计分析表明:不稻植株SiO2含量与叶瘟、穗瘟的病情指数呈负相关,r=-0.9925和-0.683;水稻体内全N和非蛋白-N含  相似文献   

5.
氮肥用量对蔬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2,自引:1,他引:41  
采用田间微区池栽氮单因素多水平试验设计,研究了氮肥用量对油菜、生菜和茼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肥使3种蔬菜的产量分别增加5.4%-25.9%、8.9%-28.8%和8.8%-21.7%,获得最高产量的施氮量分别是270kg/hm^2、180kg/hm^2和90kg/hm^2,施氮量与蔬菜品质密切相关,在本试验条件下,油菜和生菜体内硝酸盐含量与施氮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95-0.97);茼蒿施氮比不施氮硝酸盐增加20.9%,不同施氮量之间无显著差异。3种蔬菜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最佳的施氮量分别是180kg/hm^2、180kg/hm^2和90kg/hm^2.表2,参5。  相似文献   

6.
三种特用玉米的氮素积累与利用率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高温、优质蛋白及高淀粉三种不同类型的玉米为材料,以施入150kg/hm^2和200kg/hm^2纯氮为两个处理,研究了玉米在不同的施肥水平下植株地下各部位氮素积累及利用率(包括N的利用率,吸收率,转运率)的特点,结果表明,三种不同类型的玉米在不同的施肥水平下植株地上部以及茎、叶、籽粒等器民中的百分含氮量及净含量均呈现不同的特点;在特定气候条件下,植株的全氮量从吐丝期到收获期有明显的下降,在氮素利用率方面也表现出明显不同,图1,表3,参3。  相似文献   

7.
碳酸盐草甸土玉米配合施用磷锌效应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两年试验研究,揭示了东北北部碳酸盐草甸土磷、锌化学特征与玉米生长发育关系及磷、锌肥施用技术。在碳酸盐草甸土上,施磷可以明显提高土壤速效磷的含量,但同时抑制了土壤锌的有效性,使有效锌减少了22.7%—45.5%;施锌可以明显提高土壤速效锌的含量,但同时抑制了土壤磷的有效性,使有效磷减少了11.3%—17.9%。施磷可以明显提高玉米植株磷的含量,但同时抑制了玉米植株对土壤锌的吸收,植株锌含量减少了74.1%—92.4%;施锌可以明显提高玉米植株锌的含量和产量,产量可以提高19.68%,但同时抑制了玉米植株对土壤磷的吸收,使植株磷含量减少了26.0%—33.1%。适宜的磷、锌配施可以提高玉米产量,增产的幅度为9.32%—31.53%,磷、锌在土壤和玉米植株体内都有拮抗作用。表9,参7。  相似文献   

8.
碳酸盐黑钙土区井灌水稻氮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氮肥对水稻植株有明显影响,无氮区植株矮小、分蘖少,但生殖生长也明显提前,抽穗期提早4-6天,目前栽培水平条件下,碳酸盐黑钙土区井灌水稻施用氮肥的最佳用量为115.5kg/hm^2.表2,参2。  相似文献   

9.
水稻对土壤硫吸收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黑土、草甸黑土、草甸土3种不同土壤上连续种植水稻的盆栽试验,研究水稻植株吸硫量与土壤无机硫含量的关系,以及土壤无机硫下降量的变化规律,探讨水稻对土壤硫的吸收规律。研究初步得出:水稻吸硫量与土壤初始无机硫含量呈正相关;土壤中无机硫下降量与土壤初始无机硫含量呈正相关。图2,表4,参4。  相似文献   

10.
在不同沼肥施用方式条件下分析灰枣果实中主要矿质养分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沼肥施用方式处理的灰枣果实中氮、磷、钾的含量都表现为氮〉钾〉磷,果实中磷的含量在不同施肥方式中变化比较平缓,沼液喷施有利于灰枣果实对氮、钾元素的吸收和积累,而沼夜滴施则有利于磷素的吸收和积累;沼液喷施有利于提高灰枣果实中矿质元素铁、锌、铜、锰、钙、镁的含量,改善果实品质。不同沼肥施用方式中以沼液喷施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叶龄模式氮肥调控对水稻颖花根活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叶龄模式技术、盆栽培养方法,对水稻的两个氮水平进行施肥期和施肥量调控,研究氮肥调控对水稻颖花数和根系氧化力变化的影响,从而调整颖花根活量,以及与叶片含氮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随施氮量的增加,颖花数增加,尤其是增加颖花分化期的氮肥用量,可明显提高总颖花数。粒肥比例高,有利于提高根系氧化力。不同生育期,根系氧化力与叶片含氮量的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6212*和0.0640。在保证颖花数的前提下,通过增加生育后期施氮量提高颖花根活量、降低空秕率,促进水稻高产。颖花根活量与叶片含氮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0.8754**和r=0.5025。图3,表4,参12。  相似文献   

12.
黑土区大豆适宜NPK肥料用量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通过NPK不同用量的试验,阐明目前黑土区大豆生产的适宜用量为每公顷施N35kg、P20530kg、K2020kg。施磷配合条件下,施氮增产23.5%;施氮配合条件下,施磷增产13.7%。尽管大豆本身能够固氮,但增施氮肥仍有较好的增产效果。由于磷素的土壤积累,磷肥的用量及增产作用已经明显低于20世纪80年代。大豆产量对土壤的依存率为73.3%—79.0%。图3,表7,参3。  相似文献   

13.
黑土区长期施肥后土壤供氮能力与氮肥利用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采自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长期定位试验地土样,进行框栽试验,种植玉米,比较了长期不同施肥后黑土供氮能力的变化特征和长期不同施肥对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长期不施肥处理相比,施肥能显著增加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可矿化氮含量和土壤生产力、植株吸氮量;与长期单施化肥相比,化肥配施有机肥能够提高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可矿化氮含量和土壤生产力、植株吸氮量。长期不施肥处理土壤的氮肥利用率最高,其次为长期单施化肥处理,氮肥利用率最低为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这进一步说明长期施肥能够提高土壤氮素肥力。图3,表3,参13。  相似文献   

14.
采用NPK三因素多水平的不完全设计,通过连续多年的小区定位试验,在12个不同NPK用量的配方中筛选出适合东北地区大豆一玉米轮作条件下的玉米适宜肥料用量。由于每小区包含有连续多年的肥料效应,理论上可提供更多的养分信息,生产实践上更为实用。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玉米适宜施氮量为162.1kg/hm^2。施磷不同用量之间,增产效果无明显差别。由于磷素的土壤积累,磷肥增产作用已经明显低于20世纪80年代,玉米对施磷的需求量降低,但氮素对磷素有显著的协助作用,施氮能显著促进玉米对磷素的吸收。建议当前玉米生产施磷量20kg/hm2—60.9kg/hm^2。图5,表2,参13。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调查和分析了根腐病生防颗粒剂对重茬大豆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和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根腐病生防颗粒剂可促进大豆出苗,增加干物质积累和叶面积指数,根瘤回氮作用增强,两年大豆根腐病防效分别为37.5%和58.74%,分别增产5.43%和25.86%。图6,表1,参13。  相似文献   

16.
滇西旱地春植甘蔗丰产综合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系统工程原理,在综合应用适宜云南蔗区的深沟板土、闭垄镇压、提早植期、化学除草、快锄低等规范配套技术下,对甘谎下种量、行距、氮、磷、钾施用量5个重要因素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试验研究,建立旱地甘蔗丰产综合栽培产量函数模型,筛选适宜模式。试验表明:5个因素对产量指标失航程面序是氮〉下种量〉磷〉钾〉行蹉怔种量和种植行距,氮和钾交互作用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运用试验产是归数学模型,结合滇 区自然耕作条件  相似文献   

17.
缺磷胁迫下的大豆根系形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砂培方法研究了缺磷胁迫对大豆根系形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缺磷胁迫条件下,大豆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均比正常供磷条件下增加,0—1.0mm直径下的根长显著高于正常供磷条件,但根长在不同根直径下的比例并没有显著差异,缺磷胁迫和正常供磷处理下0~1.0mm的根长比例均在90.0%左右;缺磷胁迫降低了大豆的磷吸收效率,而增加了大豆的磷利用效率;大豆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与磷吸收效率呈显著的负相关,而与磷利用效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因此,大豆根系形态与磷的吸收利用密切相关。图2,表4,参16。  相似文献   

18.
对上海梦清园人工芦苇湿地中脱氮生物以及脱氮效果进行1年的动态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湿地中氨氮的平均去除率21%,总氮的去除率16%。氮去除效率与水体硝化细菌数和植物量有显著的相关性。作为处理微污染水体用的人工景观湿地.其脱氮效果弱于现有的文献报道,且该湿地反硝化作用不明显,硝酸盐氮在系统中产生累积。图4,表1,参9。  相似文献   

19.
应用盆栽试验以及张守敬和S.C.Jackson无机磷分极体系和olsen法研究了在不同施磷水平下土壤磷素活化剂对黑土中Fe-P、Al-P、Ca-P、O-P及土壤效磷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磷素活化剂可提高Fe-P、Al-P、Ca-P和无机磷总量,增强转化土壤有效磷能力。表5,参8。  相似文献   

20.
以陕北榆阳区气候及土地利用方面的资料为依据,根据研究区特定的自然环境,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和实地调查结果选择测算模型,对该区1988~2003年间的植被生态系统净第一性生产力动态变化情况进行估算和分析。研究表明:1988~2003年期间,榆阳区植被生态系统净第一性生产力总体上呈上升态势,总量在1988年的基础上增加了7.75%,年度递增率为0.50%;其中林地和园地净第一性生产力总量增加,增幅分别为11.35%和1054.99%,而草地的净第一性生产力总量呈明显下降趋势,降幅为6.15%;林地、园地和草地分别贡献了整个增量的95.56%、31.82%和-27.38%。榆阳区在研究时段内土地利用类型结构调整提升了区内植被生态系统净第一性生产力总量,改善了生态环境,为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奠定了基础。图1,表4,参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