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结构模型的模型管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使模型管理系统能支持三类不同层次的模型用户,探讨了分别面向信息用户、模型建立者和DSS工具建造者的结构模型、模型网络图和模型描述语言的管理方法,讨论了模型描述语句的校验方法和模型描述语句与模型网络图的转换方法,提出了结构模型执行前提判断算法和执行后模型状态设置算法,并给出了在基础教育规划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2.
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空间布局建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规划模型,该模型已在桂林市的总体规划中得以实施. 首先,根据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提出了建模的基本框架. 然后,分别建立了产业和人口布局的交通影响评价模型、空间收入公平性评价模型、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模型和流域河网水质评价模型,并以这些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确定了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规划模型的优化目标. 最后给出了模型的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3.
作者在查阅国外八十几篇有关可靠性增长的资料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践总结出十六种增长模型,并对主要模型给出了模型参数的估计公式,还对有的模型指出了优缺点。这些模型基本包括了国内外研究的主要可靠性增长模型。文章最后对常用模型列举了具体实例。  相似文献   

4.
基于"当前"统计模型的交互式多模型算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了一种基于"当前"统计模型的交互式多模型算法。在交互式多模型算法框架内,计算"当前"统计模型的概率,自适应地调整"当前"统计模型中目标加速度,使其能够反映目标的机动特性,充分发挥了"当前"统计模型和交互式多模型算法的优点,扩大了"当前"统计模型的应用范围,提高了"当前"统计模型的自适应性。Monte Carlo仿真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保障体系集成建模是对保障体系进行模型验证和分析的基础。以体系工程为基础,提出了面向流程 的体系概念层次关系图,构建了保障体系从使命到工作流程等各个层次的描述模型。基于Petri网模型与粒子群 算法,通过结构模型与活动模型的有机结合,得到了体系能力集成模型,实现了保障体系各层次模型的集成。在 实际案例中使用这些模型和方法进行了分析、建模,证明了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满足车辆电液动力制动系统集成设计要求,以ZL50装载机为例,构造了虚拟样机模型并通过实车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了多回路电液动力制动系统的液压模型并搭建了相应实验台,实验验证了液压模型的正确性;设计了机械模型与液压系统控制模型之间的参数关联,建立了装载机电液制动联合仿真模型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虚拟样机模型与液压系统模型之间实现了无缝链接,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MODELCENTER的EPUAV系统模型建立与参数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小型电动无人机(EPUAV)的系统模型,包括几何外形模型、气动参数计算模型、质量计算模型、发动机模型和操稳性模型.基于多学科协同设计集成优化平台ModelCenter进行系统集成,并建立了EPUAV的多学科设计优化模型,利用遗传算法实现了EPUAV的总体参数优化设计,实现了EPUAV的快速总体优化设计平台.飞行试验验证了EPUAV系统模型准确性,优化结果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基于离散灰色预测模型提出了广义离散灰色预测模型(GDGM(1,1)模型),它包含了常见的齐次与非齐次指数序列模型,一次累加抛物型自回归模型,以及一次累加时变线性模型;证明了对四类特殊序列具有模拟完全重合性;研究了在数乘变化下模型参数与模拟值的变化规律以及相对误差的不变性;给出了模型建模步骤及其方法,通过实例对DGM(1,1)模型,NDGM(1,1)模型,CDGM(1,1)模型,TDGM(1,1)模型,NHGM(1,1,k)模型,GM(1,1)直接建模模型以及本文模型的模拟预测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GDGM(1,1)模型能够提高预测模拟精度.  相似文献   

9.
张鹏  黄健  赵鑫业  刘洋 《系统仿真学报》2011,23(8):1559-1562,1567
首先讨论了仿真模型及其接口,模型的语法组合、语义组合以及组合的判定方法。重点研究了BOM模型组件在HLA中的运用,利用BOM状态机分析了基于BOM的仿真模型组件的组合特性,探讨了基于BOM仿真模型组件的仿真系统框架的构建方法,研究了在资源库管理系统中基于BOM组件的模型组合装配问题。通过对基于BOM的组件模型的可组合性研究,促进了模型开发和接口设计的标准化,同时增强了模型的重用性和互操作性,提高了建模仿真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讨论了SV模型与ARMA模型之间的关系,说明了SV模型可由ARMA模型表示;研究了一维SV模型的时间聚合、多维SV模型的边际化以及同期聚合问题,得出了在上述3种情况下,相应模型均为ARMA模型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城市微观交通仿真系统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建立了一个城市微观交通仿真系统,主要包括:车辆产生模型、路网描述模型、交通规则描述模型、信号灯描述模型、车辆行为模型、路径选择模型和路口转向模型。说明了各模型的建模方法以及系统的仿真流程。针对城市交通的特点,提出邻车影响模型,作为对传统跟驰模型的补充。在OCTANE图形工作站上,实现了仿真系统的三维可视化。最后选取典型路网进行了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仿真模型重用是当前建模与仿真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仿真模型重用性度量是仿真模型重用研究的重要内容.基于组件技术的仿真模型是当前仿真模型建立的趋势,研究基于组件技术的仿真模型的重用性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影响仿真模型重用性的因素,提出了基于组件技术的仿真模型的一般重用性度量模型,并结合仿真模型重用实际提出了基于组件技术的仿真模型的相对重用性度量模型,最后通过实例计算了仿真模型的相对重用性.  相似文献   

13.
虚拟物体的力/触觉模型及再现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物体在受力作用时的形变建模是虚拟环境中力/触觉人机交互的关键.分析了虚拟物体的力/触觉模型及再现技术的研究难点.介绍了当前六种有代表性的力/触觉模型:自由式形变模型、3D ChainMail模型、弹簧-质点模型、有限元模型、Shape-Retaining Chain Linked模型、长单元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这些模型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最后对力/触觉模型及再现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军事通用仿真模型及其集成框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仿真模型的建立与实现过程中存在冗余和模型缺乏重用性的问题,论述了通用仿真模型的分类层次和相互关系,提出了建立通用仿真模型体系结构框架的设想和方案。着重阐述了构建通用仿真模型的关键理论和技术,给出了一个通用仿真模型集成框架。  相似文献   

15.
作战模型验证的过程成熟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星平 《系统仿真学报》2006,18(8):2355-2357
作战模型由于自身的特点,它的验证问题一直是一个难点。分析了影响作战模型验证的主要因素,总结了作战模型验证的一般方法,研究了作战模型验证的过程成熟度模型,有助于作战模型验证人员在验证过程中进行阶梯式的改进。  相似文献   

16.
基于灰色Verhulst模型的建模机理,分析了该模型的模型误差产生的原因,针对该原因构造了改进的背景值公式,使得模型的精度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扩大了模型的适用范围.实例证明,优化模型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结合机载导弹阵地战场抢修决策平台项目开发,应用基于相关因素的决策优化模型建模方法分析和建立了航空弹药挂载方案优化模型.该模型属于非线性约束的非线性二元规划模型.文末给出了该模型在某次作战任务中的应用实例,并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模型求解,分析了模型求解结果.  相似文献   

18.
模型集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阐述了模型集成有关的问题,首先讨论什么是模型集成,模型是对现实的简化的表达和抽象,模型集成的研究始于模型管理,但前者扩展了后者的范围,特别是在对复杂的社会经济或环境问题建模时;模型集成服务于系统建模,怎样实现模型集成?本文总结了3种方法,并例举目前比较常用的模型集成平台和一些典型的模型集成的例子。  相似文献   

19.
SMP2标准缺少对仿真概念建模环节的支持,建模人员难以直接进行SMP2模型设计。提出将UML作为SMP2的概念建模工具,使得SMP2设计模型可由UML模型自动生成。研究了UML到SMP2设计模型的元模型映射关系,构建了面向SMP2设计模型的UML Profile,基于XSLT设计实现了UML模型到SMP2设计模型的自动转换,进行了实例验证。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多模型机动目标跟踪算法对模型数量的增长会产生组合爆炸和模型竞争现象,降低跟踪系统的性能,提出了一种模型集自适应的变结构多模型算法。采用基于Kullback-Liber(K-L)信息因子分析多模型算法中模型集各模型之间的匹配程度,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模型集的自适应调节,同时推导了各时刻模型概率与模型之间的模型转换概率矩阵,从而为变结构多模型算法的实现提供了基础。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