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初隐逸诗人诗学"晚唐"宗贾岛,苦吟琢句,又吸取了山水田园诗派的艺术特长,故呈现出较为独特的艺术风貌。诗歌创作格调高雅绝俗,诗境清苦荒寒,时见冲淡闲逸之趣,整体诗风趋于平淡自然。其诗歌艺术主要是对晚唐五代诗风的继承,但他们摆脱功利主义专门致力于纯自然的题材,清新幽远的诗风在宋初诗坛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2.
以李商隐为中心而以杜牧、温庭筠为两翼的晚唐缘情诗派,曾使晚唐诗坛呈现出一时的繁荣。缘情诗派在晚唐一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兴起,是唐诗由盛及衰历程中的回光返照。群体意识的弱化与个体意识的扭曲,构成了该诗派情志的内核,细腻婉媚诗风的形式,构成了该诗派的艺术表征。  相似文献   

3.
经历了南渡初年烽火岁月后,理学思想再次占据了学术论坛的重要地位,其学术观点和文学创作主张对南宋诗坛产生了深远影响。在理学思想的影响下,“经典”化的晚唐诗风和“陶、韦”诗风被逐渐打造为最符合理学家审美理念的,直承《诗经》的诗歌经典范式,而诗歌创作中的含蓄蕴籍和萧散冲淡便成为理学影响下南宋诗坛的两大美学旨归。  相似文献   

4.
后人评论四灵的诗歌创作,多聚焦于他们师宗姚合、贾岛,此论虽道出了四灵诗歌的主要艺术渊源,但并不全面。除了师宗姚、贾之外,唐代的大历诗人、晚唐诗人及宋初的晚唐体诗人、南宋的杨万里、叶适等人都是四灵学习的对象。正是通过这样一种学习,他们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诗风。  相似文献   

5.
清丽诗风,作为唐诗艺术风貌之一,当指清新秀丽美好之意,它既有清淡、宁静、优美的一面,也有自然、清爽、明丽的一面,而非追求文辞之美。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诗歌的清丽诗风有不同的特点。随着唐王朝的一去不返,唐诗的清丽之风也随之落幕。  相似文献   

6.
最早提出宋初"晚唐体"一说,并对其成员进行勾勒的是宋元之际的方回《送罗寿可诗序》,今人多从此说,然学界也有异议。笔者将现有文献史料和诗人诗歌创作实践等结合起来考察,认为将"九僧"、寇准、林逋、魏野、潘阆、赵湘归属于"晚唐体"应属无疑。宋初还有很多诗人受"晚唐体"影响,其诗具有"晚唐"风味,但这些诗人作品大多散佚,仅凭几首佚诗残句以及古人的评论,难以考征其诗风归属。  相似文献   

7.
在文学史的一般描述中,韩诗由于其奇崛诗风而大变唐诗,所以受到了自中晚唐以来各家的推重和学习;而通过分析相关资料后却发现,在韩门弟子、韩愈其他同代人和晚唐文人眼中,韩诗并未如我们所认为的那样获得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晚唐国运将弛,士气日丧,诗歌题材与创作倾向趋于嘲云戏月,刻翠粘红,轻视社会民生等问题的真实反映;艺术上,追求字句的精雕细刻,“观唐诗至此间,弊亦极矣”(辛文房《唐才子传》)。于濆在晚唐后期虽不为时人所重,但却能一反当时浮艳雕饰的诗风。他的诗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弊病及边塞问题,现实主义倾向比较明显。相对于前人,有一定的突破。  相似文献   

9.
前言:在晚唐诗人中,李商隐成就最高,尤其是他的抒情诗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由宋初的西崑体诗人,直到清代中叶的黄景仁以至清末的龚自珍,都在诗风上受到过他的启示。还有,唐末五代以至两宋的婉约派词人,以及元明清许多爱情戏剧大家如王实甫、汤显祖、洪昇等,都无不向他学习。  相似文献   

10.
李商隐是晚唐一位极具个性的诗人,他一改元白诗派平实粗俗、韩孟诗派奇异诡谲的诗风,开创了凄美浑融、瑰丽沉绝的诗歌风貌。他善于将外在的物象融入自己的心灵世界里,创造一种朦胧缥缈的意境,并以自己独特的审美视觉来抒发自己的身世之感、时世之怨,在一定层面上赋予了这些意象特定的人生哲理和宇宙时空感悟,月亮意象在这其中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11.
论杜牧取材于僧寺禅院的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牧取材于僧寺禅院的诗,主要有三个趋向:人事易逝的情思;尘世佛世的情结;羡僧慕禅的情缘。它的思想前提,是他对晚唐日益走向衰亡道路的社会前景的担忧,对自己怀才不遇、仕途失意的人生遭际的不满。这类诗,鲜明地显示出了杜牧的抑郁之情能以旷达出之的诗风。  相似文献   

12.
晚唐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仍,儒家思想面临着巨大挑战。许多文人淡出儒家礼教,社会关怀渐次弱化,生命关怀得到注视,"温李新声"和"晚唐体"诗风的风行,就是人们关注视野变化的表现。因为文人终难完全忘怀世事,又因社会积弊难返,时人亦无治世良方,文人或者激于世乱而发抨击时弊的忧患之音,或者出言狂放而吐叛逆之辞,由此形成晚唐文学另一种不同于前此的创作倾向。具体表现在:一是追随禅、道思想,不屑儒家礼教,对乱世种种怪现状极尽嘲笑之能事;二是以悲愤之情抨击时弊,表现出诗人对末世的无穷忧患。  相似文献   

13.
蔡襄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农学家,也是一个关心民瘼、情深意密的诗人。从蔡襄"文以道为本"的主张,以及其诗歌与"白体"、"西昆体"和"晚唐体"三大宋初诗风的关系,可以看出蔡襄诗学思想主要受韩愈影响。其诗歌创作博采众长,对于颇为后人诟病的宋初三大流派都有所吸收。  相似文献   

14.
《粤西诗载》中的唐代诗歌,记录了唐人对广西情感印象的演进轨迹:初唐的厌恶、盛唐的既欣赏又感伤、中唐的适应、晚唐的留恋。这个变化表明了从初唐到晚唐,唐人对广西的好感是与时俱进的。造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广西在唐代得到了很好的开发,社会经济文化逐步发展,并在晚唐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这尤其显现在桂、邕、容三管的重镇区域。  相似文献   

15.
郑杰 《咸宁学院学报》2006,26(2):64-66,69
意象派被认为开启了二十世纪美国现代诗歌的新时代。艾米.洛威尔和庞德并称为意象派的两位主要代表。早期的欧洲之行让洛威尔接触到庞德和其他意象派诗人,在他们的影响下和启发下,洛威尔提出了意象派的基本教义。然而,在其创作后期,洛威尔深受印象主义和东方诗风的影响,其后期作品呈现出鲜明的偏离庞德等定义的意象原则,以至于庞德戏称其为“艾米主义”。本文试图探讨洛威尔对意象派诗风的发展来论证,正是这种所谓的偏离从而把意象派诗带入一个新的领域,为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6.
上官仪诗歌创作刍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唐诗史上第一个以个人名义命名的风格称号“上官体”,其生成与风行既是社会文化风尚“新变”的产物,又顺应了诗歌艺术演进的内在趋势,对唐诗风貌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上官仪现存诗作可以看出,上官体汲取南朝诗艺之精要而又有重大突破,它代表了宫廷诗风由因袭到创新,由密丽到疏隽,由滞重到轻灵,由风格雷同到渐见个性的诗风流变趋势,已超越了唐初诗风之“学术化”趋向,而呈现出唐诗风貌的端倪。  相似文献   

17.
王夫之将比较批评方法广泛运用到《唐诗评选》中,《唐诗评选》对唐诗在诗体、诗风、作品方面的分析都运用了比较批评,这有助于展示船山先生对唐代诗体的演进过程、诗风的时期变革、文人风格的异同以及诗作的语言、格调等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文学史上常有一种现象:有些时代出现了一些不好的作品,后人在评价这一时代的创作时,往往以偏概全,抓住一端,不及其余。反之亦然。我们的文学史研究中,对晚唐诗歌的评价,对晚唐边塞诗的评价,就有这种倾向。历来对晚唐边塞诗就少有论述,建国以来有些学者专家往往囿于对晚唐诗歌的偏颇看法,所以对晚唐边塞诗就更不予重视了。有专家认为晚唐诗的特点是“以其对日常  相似文献   

19.
晚唐咏史诗空前繁盛的原因有多种。中晚唐科举重史意识,以及由此引起的普遍的重史风气,为晩唐咏史诗的繁荣准备了必要的素材。科举试策的辩证思维、社会思潮的求新求异,训练、培养了士人观史时独具只眼的洞察力,使咏史诗处于常新的审美过程中,引起诗人对咏史诗持续的关注热情。晚唐的局势与南朝相似,南方也成了国之命脉所系,再加上晚唐时大量的诗人都有到南方的经历,故使有关南朝的咏史诗因身临其境而真切、形象、生动,从而为晚唐咏史诗的繁盛别添异彩。  相似文献   

20.
晚唐诗坛上艳情诗创作颇为兴盛,不仅诗人众多,而且诗作繁富。不过,晚唐前、后不同时期的艳情诗,内容虽大同小异,而艺术表现却颇有不同。这一点在前期代表诗人李商隐和后期代表诗人韩偓诗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其主要表现在:诗歌意旨的表达上,前期具有朦胧性,后期具有显明性;表现手法的运用上,前期多为象征性,后期多为直陈性;艺术效果的显现上,前期具有感染性,后期具有感官性。因此,只有辨其差异,明其特征,方能更客观、全面、准确地把握晚唐诗坛的艳情诗人及其艳情诗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