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0 毫秒
1.
临清坳陷(东部)石炭二叠系煤成气勘探远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临清坳陷煤炭资源丰富,石炭二叠系系烃源埋藏深,分布广,是煤成气勘探的有利地区,自其沉积以来经历了均衡,停止,补偿和差异演化四个阶段,形成了现今比较复杂的热演化格局。按照不同地区的埋藏历史,可以把它们划分成回返型和中隆新凹型两种,后者是煤敢保存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临清坳陷东部典型预探井太原组煤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认为有机质丰度中高古7井和高古4井的有机质丰度较好,而德古2井和聊古2井则相对较差.有机质类型除高古4井和高古7井泥岩为Ⅱ1型干酪根外,其余均为Ⅲ型干酪根.有机质成熟度高古4井和德古2井达到中成熟阶段,而高古7井和聊古2井仅为低成熟阶段.煤系烃源岩的主控因素主要为沉积环境和构造演化.位于潮坪相的高古4井和高古7井形成的煤系烃源岩质量较好;而为泻湖相和台地相沉积的德古2井和聊古2井形成的烃源岩质量相对较差.构造演化中喜山期断层活动是造成临清坳陷东部不同构造带煤系烃源岩热演化差异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临清坳陷东部典型预探井太原组煤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认为有机质丰度中高古7井和高古4井的有机质丰度较好,而德古2井和聊古2井则相对较差。有机质类型除高古4井和高古7井泥岩为Ⅱ1型干酪根外,其余均为Ⅲ型干酪根。有机质成熟度高古4井和德古2井达到中成熟阶段,而高古7井和聊古2井仅为低成熟阶段。煤系烃源岩的主控因素主要为沉积环境和构造演化。位于潮坪相的高古4井和高古7井形成的煤系烃源岩质量较好;而为泻湖相和台地相沉积的德古2井和聊古2井形成的烃源岩质量相对较差。构造演化中喜山期断层活动是造成临清坳陷东部不同构造带煤系烃源岩热演化差异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临清坳陷东部地温及有机质热演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临清坳陷东部地区地温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下第三系烃源岩有机质的热演化特征.指出本区地温梯度低,生油层埋藏浅,致使下第三系各生油层经受的最高温度和有机质成熟度明显偏低,主力生油层尚处在主要生油阶段的早中期,难以生成大量成熟油气,从而影响了本区的油气勘探成效  相似文献   

5.
临南地区煤成气藏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济阳坳陷广泛分布石炭系和二叠系,但是此地层煤成气的成藏问题一直没有获得突破。临南地区曲古1井产出的天然气证明是源自石炭系和二叠系煤岩。对该地区煤系地层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煤系具有较大的生烃潜力,并经历了4次生烃过程,燕山期和喜山期是主要生烃期。对煤系烃源岩生、排烃期次、构造活动以及煤成气成藏期次的研究认为,曲古1井煤成气藏有两种成因:①原生气藏在喜山期被破坏后再次聚集而成;②埋藏较深的石炭系和二叠系烃源岩在新近纪再次生烃。因此,临南地区在燕山期和喜山期形成的圈闭是有利的煤成气勘探目标区。  相似文献   

6.
济阳坳陷广泛分布石炭系和二叠系 ,但是此地层煤成气的成藏问题一直没有获得突破。临南地区曲古 1井产出的天然气证明是源自石炭系和二叠系煤岩。对该地区煤系地层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该煤系具有较大的生烃潜力 ,并经历了 4次生烃过程 ,燕山期和喜山期是主要生烃期。对煤系烃源岩生、排烃期次、构造活动以及煤成气成藏期次的研究认为 ,曲古 1井煤成气藏有两种成因 :①原生气藏在喜山期被破坏后再次聚集而成 ;②埋藏较深的石炭系和二叠系烃源岩在新近纪再次生烃。因此 ,临南地区在燕山期和喜山期形成的圈闭是有利的煤成气勘探目标区。  相似文献   

7.
临清坳陷东部地温及有机质热演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临清坳陷东部地区地温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下第三系烃源岩有机质的热演化特征。指出本区地温梯度低,生油层埋藏浅,致使下第三系各生油层经受的最高温度和有机质成熟度明显偏低,主力生油层尚处在主要生油阶段的早中期,难以生成大量成熟油气,从而影响了本区的油气勘探成效。  相似文献   

8.
利用临清坳陷东部4口井35块石炭-二叠系储层样品对流体包裹体特征进行分析,通过流体包裹体显微鉴定、微束荧光光谱和均一温度测试等方法,结合埋藏史、热演化史及生排烃史模拟技术对临清坳陷石炭-二叠系油气充注期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有机包裹体以发弱黄色、弱蓝白色-白色荧光及不发荧光的气相包裹体为主,少见弱蓝绿色和弱蓝白色荧光的油包裹体,样品中检测到大量裂缝和孔隙沥青及沥青包裹体,早期油藏遭受破坏,以天然气成藏为主;石炭-二叠系至少存在5幕与油气成藏相关的流体活动;第一成藏期距今171~148.5 Ma,主要为油充注,第二到第四成藏期以天然气成藏为主,成藏期分别为距今141.9~95.7 Ma、51.0~33.1 Ma和19.7~2.5Ma,主要成藏期是古近纪以来的第三、四期,处于烃源岩大规模生烃期。  相似文献   

9.
李鑫  余诚 《科技信息》2010,(7):366-366
临清坳陷东部晚古生代石炭一二叠系地层发育了大套煤层及暗色泥岩,该套地层保存完整,埋藏深度适中,具备形成煤成气成藏的物质基础。该区储层孔隙类型丰富,包括溶蚀孔洞、晶粒间溶孔、裂缝和大量的微孔隙,并具有多套有利的生储盖组合样式,具有晚期生烃、晚期成藏的特点。主要断层控制的圈闭对二次生烃生成的油气有良好的保存作用,控制了油气的近源成藏。而部分后期活动的断层,对古生界油气的保存不利,但此类断层沟通了幔源气运移,为寻找非烃气提供了有利条件。综上地质研究表明,临清坳陷东部煤层气具有良好的物质基础和成藏条件.巨大较大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10.
为揭示东濮坳陷上古生界烃源岩生烃演化历史,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测试、矿物包裹体分析以及EASY%Ro数值模拟技术深入研究了研究区烃源岩的埋藏史、受热史和生烃史,认为东濮坳陷上古生界烃源岩经历了多期构造-热事件,导致其有机质生烃作用呈阶段性演进.  相似文献   

11.
韩城地区煤储层压力异常是影响参数试验井煤层气产出主要的原因。储层压力的影响因素有构造应力、地下水头高度及埋深、地下水矿化度等。储层压力对煤层气井产能的影响 ,涉及解吸压力与储层压力的比值。比值越高 ,煤层气的产能越大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沁水煤田赵家窑勘探区瓦斯分布异常现象产生的原因。瓦斯分布含量和浓度与断层的性质、褶皱的向北斜部位、煤层的顶板岩性和煤层的埋藏深度有关。对该区瓦斯分布异常现象的因果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影响鸡西盆地煤层气赋存的地质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掌握鸡西盆地煤层气赋存的影响因素和规律,利用鸡西盆地钻井资料、瓦斯解吸资料、矿井瓦斯涌出量、瓦斯突出事故资料和大量样品测试资料,通过对盆地煤层煤化程度、埋藏深度、储层特征及地质构造分析,得出鸡西盆地内煤层埋藏较深、煤化程度高、生气量较大,煤层储层以微小孔为主、渗透率相对较差、不利于煤层气运移,瓦斯压力接近静水压力、围岩封闭条件较好、节理不发育、故煤层含气量大;构造对煤层气的赋存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级构造单元中的隆起部位不利于煤层气富集,坳陷部位有利于煤层气富集,若坳陷内次级背斜核部缺失穆棱组上部地层含气量小,反之则变大.该成果对鸡西盆地煤层气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瓦斯地质理论为基础,结合三河口煤矿地质特征以及瓦斯基础测试参数,对该矿井3煤层瓦斯地质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对瓦斯涌出量数据进行回归分析,预测了三河口煤矿3煤层未采区瓦斯涌出量,为3煤层未采区瓦斯抽采和安全开采提供了依据.其中,井田西区瓦斯涌出量与煤层埋深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总体上随煤层埋深的增加,瓦斯涌出量增大;在靠近岩浆岩的地区,岩浆岩成为主控因素,瓦斯涌出量有所升高.而东区瓦斯涌出量则与距岩浆岩的距离成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据中国多次开展的煤层气资源评价结果,蜀南地区煤炭以无烟煤为主,与沁水盆地类似,其煤层变质程度高,吸附能力强,含气量高,蕴藏了大量的煤层气资源。为了进一步查明蜀南地区煤层气储层特征及其资源潜力,根据该区测井资料、录井资料、煤层气参数井资料,从煤层分布特征、煤质特征、孔-裂隙发育特征、含气性特征及等温吸附特征等方面,分析了该区煤储层特征,对储层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评价其资源潜力。结果表明,蜀南地区龙潭组煤变质程度高,属于无烟煤;兰氏体积大,含气量高,气体质量好,含气饱和度高,兰氏压力小,临界解吸压力小、地解比偏低。综合评价显示该区煤层气储层质量较好,资源潜力大,但开发难度较大,尚需适宜的开采技术。建议选择长宁-叙永区块开展煤层气勘探开发试验,探索煤层气勘探评价方法及有效的开采技术。  相似文献   

16.
在煤层气储层渗透性影响因素的分析基础上,通过煤层地应力、热演化程度、埋藏深度与渗透率的相关性分析,探讨渗透率的发育机理,认为煤储层渗透率是煤阶与地应力联合作用的结果,地应力控制煤储层割理开启程度和方向,改变储层的孔隙结构;煤岩热演化通过改变岩石力学性质来控制割理发育,二者共同控制煤储层割理的大小,进而影响煤储层渗透率的发育,而埋藏深度与渗透率相关性不强.选取煤层渗透率主控因素进行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二叠系煤层气储层为例,利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了“煤阶与地应力”渗透性二元预测模型,对研究区渗透率的发育情况进行了预测.研究表明,地应力控制了渗透率的分布,而煤岩热演化程度对渗透率分布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煤层气储层高渗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斜坡带地应力松弛部位,而在应力相对集中深部煤储层为低渗区.  相似文献   

17.
针对我国煤层气开发的现存问题及发展趋势,从煤层气固溶体、煤储层多相介质、煤层气超临界吸附、低煤级煤含气量、煤储层多级压力降与多级渗流、水压与气压关系、动态渗透率等方面对我国煤层气基础研究薄弱环节进行了分析;从井间距、排采制度、钻完井增产改造、适应中国煤储层物性的开发工艺、平衡开发等方面对煤层气排采现存问题进行了评述。最后指出,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趋势是由中高煤级向低煤级储层、由浅部向深部、由单一煤层(组)向多煤层(组)、由地面开发向井地立体式开发、由陆地向海洋、由煤层气单采向煤层气与煤成气共采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借助煤层气井开发的多年经验,初步探讨了煤层含气量测定中所遇到的问题。从气含量测定、煤层气成分分析、煤质工业分析等三方面出发,阐述了探区煤层气开发前需进行的各项气含量分析工作,为煤层气大面积开发提供重要技术数据,并可进行有利选区、优化井型设计。  相似文献   

19.
针对羊叉滩井田地质构造及特征,分析了地质构造对二叠系煤层中瓦斯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该区煤层瓦斯分布主要受控于两河口向斜构造的影响.向斜轴部地应力相对集中、煤层埋藏较深,瓦斯质量浓度也明显较大;而向翼部,随煤层埋藏变浅,煤层中瓦斯的质量浓度也逐渐降低.整体而言,由于井田内次级构造发育,瓦斯质量浓度较高,具有瓦斯突出危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