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一、基本情况干热风是我省小麦生长后期的灾害性天气之一,每当五月下旬,当干热风袭来时,正值小麦灌浆时期,在高温低湿和较大风力的综合影响下。麦株蒸腾量加剧,细胞失水、呼吸停滞,迫使小麦青枯急熟,千粒重降低,一般可减产1~2成,严重时可达三成以上,干热风在北、中部偏东地区十年可七、八遇,部分地区年年有,只是轻重不同,在发生严重年份,估计全省要减收小麦十亿斤左右。农谚:“麦怕四月风(农历)风来一场空”。说明干热风对小麦产量影响是很大的。我省重干热风区在安阳、新乡、开封、商丘、周口地区,次重区在淮北平原和予西丘陵  相似文献   

2.
<正> 我县于一九七九年四月十七至十九日,在竖岗公社进行了飞机喷洒磷酸二氢钾防御小麦干热风试验,共喷洒麦田一万五千亩(实际二万二千亩)。通过12个点的调查结果表明,亩产300斤至700斤生产水平上,每亩增产20至66斤,增产率2.7~12%。12个点平均亩产572.5斤。每亩增产48.6斤,增产率为8.46%。(见表1) 飞机喷洒磷酸二氢钾防御干热风,增产效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 我市郊区共种植小麦十万零五千亩,其中轻沙地两万亩,沙地三万余亩,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干热风发生,对小麦危害严重。一般减产1—2成,重者可达三成以上,因此积极采取措施,予防干热风危害,是获得小麦稳产,高产的重要问题。通过20个点调查,其增产幅度为0.9—25%。亩平均增产42.5斤,平均增产率为7.6%,千粒重平均增加2.1克,亩投资为0.83元,亩净收入3.68元,为投资的4.4倍。防御干热风效果分析: 1、喷磷酸二氢钾的小麦有五分之一的试点比对照发绿、蜡质层较厚、生长健壮、落黄  相似文献   

4.
干热风是影响小麦高产稳产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我省常发生在五月下旬,小麦受干热风影响后,一般减产20~30%,有的地区减产50%以上.所以群众中有“小满不满、麦有一险”“麦怕四月(农历)风,风过一场空”的说法.因此,积极开展防御小麦干热风的研究,是一项必须重视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正> 一、基本情况干热风是影响我省小麦产量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在全省不同地区发生机率可十年七、八遇。当干热风袭来时,小麦在高温(30℃以上)、低湿(30%以下)和三级风以上的综合影响下,蒸腾量加剧,植株细胞失水、呼吸停滞,导致青枯逼熟,小麦籽粒秕瘦,千粒重减低,一般减产1—2成,严重者可达三成以上。故有农谚说:“麦怕四月(农  相似文献   

6.
<正> 为了迅速改变我县小麦的低产状况,实现小麦大面积均衡增产,一九七七年以来我县狠抓“三大”地区(大坡地、大大队,困难大队),三年来大见成效、小麦年年增产。1979年单产509斤,总产38200万斤,全年给国家贡献粮食一亿一千多万斤,其中夏粮八千多万斤。1980年的小麦长势好于去年。予计全县小麦亩产可达550斤,总产超过四亿。但是,夏收以来,连降大雨,小麦打不及发生了霉烂,生芽生蛾,千粒重下降,估计全县损失小麦3500万斤。但县委与各公社党委同志认为,1980年虽然遭受一定的损失,但实产还可稍高于去年,  相似文献   

7.
<正> 河南省科学院一九八二年有十五项科研成果通过了鉴定,这些成果都是立足于河南省的资源优势,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项目,有些是国内首创,有些是填补了系列产品的空白,得到了省内外专家的好评。这十五项成果是: (一)叶面喷施抗旱剂一号(HCF—1)提高小麦抗旱能力及其增产效果的研究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但春旱及干热风对小麦的生产危害很大,仅干热风就常使河南小麦减产10—20亿斤。“抗旱剂一号”是河南省科学院生物所和化学所利用我省某地廉价而又丰富的矿产资源提取出来的。经过他们三年研究和多点试验及大面积飞机喷施示范,证明它是提高  相似文献   

8.
干热风是小麦生育后期的一种常发性的一种常发性气象灾害,易造成小麦减产.在生产中采取一此措施可减轻其危害,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 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探索小麦高产的适宜土壤,我们从大田生产出发,在深翻土地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深翻结合施肥,即改良土壤和合理使用化肥,在促进小麦增产方面取得了成果,全大队小麦亩产由一九七四年的579斤提高到一九七八年的917斤,79年虽受“倒春寒”及后期干热风气候袭击,小麦单产仍获得了873斤的好收成。现将我们在培肥土壤,合理使用化肥方面的试验资料整理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干热风是小麦生育后期的一种常发性气象灾害,易造成小麦减产。在生产中采取一些措施,可减轻其危害,现介绍如下:1。巧浇麦黄水。在小麦成熟前10天左右浇一次麦黄水,可以明显改善田间小气候,减轻干热风危害,且有利于麦田套种和夏播。据观测,浇麦黄水后,可使麦田近地层气温下降2℃,小麦千粒重提高0.8-1克。  相似文献   

11.
<正> 一、我县大豆生产情况解放初期,我县大豆栽培面积35万亩左右,最高曾达52万亩。由于受各种因素的限制。单产一直在100斤上下徘徊,产量低而不稳。被人们误认为是一种低产作物。加上多种原因,使大豆栽培面积逐年减少,近年来,已有回升,单产也逐年提高。截止到一九八一年(1982年因遭特大水灾减产)全县大豆栽培面积达34.5万亩,单产202斤。总产6969万斤,比1980年的122斤,每亩净增80斤,总产增加3197万  相似文献   

12.
<正> 一、前言小麦粒重是构成小麦产量的三个因素之一。多年的生产实践表明,提高小麦千粒重或使小麦千粒重稳定在本品种的应有水平很不容易。气候条件的千变万化,栽培措施得当与否,使千粒重忽高忽低,极不稳定,严重地影响小麦高产、稳产。 1979年豫北地区小麦千粒重普遍降低4—5克,大家认为是干热风的危害,但1976年小麦成熟期干热风并不明显,而千粒重降低幅度却更大,尤其是高产田块比较突出,以郑引一号小麦为例,只有34—35克,比正常的粒重要低3—4克,显然是由于肥水措  相似文献   

13.
<正> 为了研究防御小麦干热风的有效措施,促进我省小麦生产发展,早在七十年代后期,我站曾对多种防御激素进行过三年试验,特别是八十年代以来,在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的支持下,在全省三十多个县(市)推广,累积喷洒面积达八千余万亩,在三千多个试验点调查结果证明,在小麦孕穗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有明显的防御干热风的效果。一、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防御小麦干热风的增产机理 1.增加小麦植株体内磷、钾含量,提  相似文献   

14.
<正> 一、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今年我省小麦又获得了大丰收,冲破了人们的预料,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据初步统计:全省总产达到204亿斤,比去年增产10.8%,比大丰收的一九七九年增产一亿多斤。据我省小麦高稳优低协作组对六十二个典型大队和二十九个典型户的调查,比去年增产的五十五个队,占88.7%;平产的一个队,占1.6%;减产的七个队,占9.7%。典型户均比去年增  相似文献   

15.
<正> 一、育种目标问题我省地处北纬31°21′—36°20′之间,小麦产区跨黄淮平原冬麦区和长江中下游麦区两大生态类型区。育种目标与邻近省份不尽相同,省内也有很大区别。大体说来,豫北(黄河以北)和陇海铁路沿线小麦生育期降水量多在200毫米以下,较正常需水量少三分之一以上。春旱尤为严重,干热风也常发生,安阳地区还存在越冬冻害问题。干旱是丰产、稳产的主要限制因素,应把耐旱性作为育种中抗逆性要  相似文献   

16.
<正> 在省农牧厅的大力指导和支持下,我县在1981—1982年试验的基础上,1983年又进行了大面积棉花喷洒硼肥示范,总面积达一万余亩,绝大部分喷硼棉花都表现出明显的增产作用,通过调查,喷硼后每亩可增收5~20斤皮棉,并且皮棉的品级可提高一级,每亩投资只费3角钱,如果每亩增收的皮棉按8斤计算,共可增收入万余斤皮棉,价值十六万元,而投资只有  相似文献   

17.
<正> (一) 我省危害小麦的病虫害主要有条锈病(黄疸)白粉病、黑穗病、病毒病、地下害虫、粘虫、麦蚜、麦蜘蛛等。这些病虫害往往造成小麦的减产,轻者损失一两成,重者达三成以上,甚至绝收,是小麦增产的一大障碍。地下害虫在我省常年发生4000—5000万亩,秋春两季为害麦苗,常常造成缺苗断拢。通过防治,蝼蛄、金针虫已有显著下降,蛴螬有明显上升,据1979年秋季32个县普查,普遍上升一倍多,每亩一般有虫2000—3000头,多的在万头以上。小麦粘虫在七十年代前,多间歇性发生,七十年代后每年发生在1000万亩左右,1977年发生面积达2300万亩,1978—79两年我省南部部分社队小麦因粘虫为害,有不少麦田被吃  相似文献   

18.
<正> 我省淮南稻区小麦,常年种植面积380万亩左右,其中稻茬麦约190万亩。由于土壤粘重,耕作粗放,病害严重,尤其是雨量过多,造成水渍湿害,因此小麦产量很低,平均单产仅250斤左右。淮南稻区,尽管有不利于小麦生长发育的因素,但只要采取有效措施,低产面貌是可以改变的。近年来,有些社队单产在500斤左右,高产田块单产达到700斤以上,这说明淮南稻区小麦,具有很大的增产潜力。淮南稻区麦的低产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湿害。小麦是既怕旱更不耐湿的旱地作物,这和淮南降雨过多,土壤粘重造成的湿害有很大矛盾。淮南地区小麦生长期间,常年平  相似文献   

19.
<正> 近几年来,河南棉花种植制度,正逐步由传统的一年一熟制向粮(油)棉间套,复种一年两熟制方向发展。为了正确估价不同种植制度的利弊,有必要对如何建立河南棉田合理耕作制度问题进行探讨。一、不同种植制度的经济效益首先从产值方面衡量。根据试验资料和现行价格估算,在中等肥力的水浇地条件下,一熟制棉花,亩产皮棉150斤左右,总产值约252.56元;麦套棉,一般每亩可收小麦300斤左右,亩产皮棉约减产一成,为135斤左右,总产值约277.56元;麦茬棉,每亩可  相似文献   

20.
<正> 70年代末以来,小麦白粉病在河南省发生逐年加重,并多次大面积流行成灾。常年发病面积都在1千万亩以上,年损失小麦1-2亿公斤左右,大发生年发病面积在4千万亩以上,损失小麦3-5亿公斤左右。发病面积和损失小麦数量都居全国首位,已成为河南省小麦生产上急待解决的重大灾害性问题之一。为了进一步研究了解小麦白粉病流行成灾的原因,并且为生产及育种部门提供科学依据,近年对河南省的24个主要推广品种(占全省推广品种80%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