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根据自行设计的腹膜炎评分方法,将224例继发性急性腹膜炎(SAP)按不同分值选择性进行抗生素治疗:≤6分病例仅予单剂预防性抗生素,≥7分病例除预防性抗生素外,术后治疗性应用抗生素。结果发现,腹膜炎评分能准确判断SAP的严重程度;按此评分方法进行抗生素治疗,免除了轻症SAP术后的不必要用药但不增加其特异性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探讨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选择酒泉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2018年1月-12月收治的120例行手术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和预防对策,将针对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措施在2019年1月-12月实施,并选择120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的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以及感染与未感染患者的性别占比及其年龄≥60岁、合并慢性病以及手术时间≥1h、术前备皮欠佳和术中低体温、预防性抗生素未使发生率。研究组的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与未感染患者的男、女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的患者年龄≥60岁、合并慢性病以及手术时间≥1h、术前备皮欠佳和术中低体温、预防性抗生素未使用的发生率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年龄大于60岁、合并慢性病与手术时间超过1h以及术前备皮欠佳、术中发生低体温、未使用预防性抗生素,给患者实施针对性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预防效果显著,能显著降低患者的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应用随机分组将600例手术病人两组,每组3000人.一组从手术开始即吸入纯氧,流量4-6升,至麻醉结束为止;另一组术中不给氧.两组术前术后抗生素应用、术中的麻醉方式及用药均基本相同.对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疾病构成、手术时间、术后肠道功能恢复、伤口感染、白细胞计数、住院时间和费用等多项变量进行统计学处理,两组的感染数、住院时间以及感染病人和非感染病人的白细胞计数、平均住院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术中给氧是预防外科伤口感染的便捷方法.  相似文献   

4.
分析骨科术后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提出手术室护理干预方法,降低感染率。回顾性调查兰州大学第二医院2013年7月~2015年8月间1052例骨科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对危险因素与手术切口感染的关系做统计分析,针对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进一步制定护理干预措施。1052例骨科手术患者,术后伤口感染18例,感染率为1.7%,手术患者年龄、体质指数、基础疾病和否接台手术等因素与手术伤口感染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抗生素给药情况和手术持续时间长短与手术伤口感染之间差异显著(P0.05)。术前皮肤准备、术前预防性抗生素给药时间、手术持续时间长短,是影响手术室预防手术后伤口感染的主要因素,临床上应注意针对性进行干预,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5.
探索分析剖宫产手术中应用米索前列醇预防术后出血的医治效果。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医院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需要,将其按随机原则平均分成A组、B组和C组,每组各30例。A组在术中、术后给予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B组在术中、术后联合使用米索前列醇+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C组只注射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收集并分析3组产妇术后出血例数、2h内出血量、用药前后血压、血氧饱和度等体征变化,以及术后其他不良反应等临床数据。A组和B组产妇术后出血例数、2h出血量、不良反应等数据均明显优于C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剖宫产手术中应用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妇术后出血效果显著,操作简单,方便易行,值得临床上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头孢唑啉在剖宫产术中的合理应用.方法将2005年1月~2006年1月收治的剖宫产患者9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5例,对照组45例;两组在孕产次、平均年龄、具有不同潜在感染因素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采用头孢唑啉1.0g静脉推注,断脐时;对照组采用头孢唑啉6.0g静滴,连用3d.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在体温、腹部切口感染、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术前无明显感染者,头孢唑啉断脐时静脉推注,能预防剖宫产术后感染.  相似文献   

7.
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预防应用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调查分析某院Ⅰ类切口手术(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腹股沟斜疝修补术、闭合性骨折内固定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情况,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行为,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某院2011年1~12月416例4种Ⅰ类切口手术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16例患者中,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率达99.5%,其中术前0.5~2h应用的仅为60例(占14.4%),术前>2h的354例(占85.1%)。术后应用时间24~48h的18例(占4.3%),>48h的396例(占95.2%)。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使用频次前4位分别为氨曲南、头孢硫脒、头孢替安、头孢唑肟。结论某院4种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引起重视,加强监督管理,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8.
宋慧颖  王艳 《科技信息》2011,(27):I0400-I0400
目的:探讨剖宫产并产褥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4502例剖宫产患者并发产褥感染56例病例进行临床分析,同时以同期临床基本概况相似56例非产褥感染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胎膜早破,破膜时间〉12小时的感染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进入产程剖宫产及急诊剖宫产的感染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组血色素低于9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出血量大于400mL,在感染组多于对照组;有多易感因素感染者,感染组45例远高于对照组6例(P<0.01)。结论:剖宫产并发产褥感染发生率高,破膜时间越长,产褥感染发生率明显增加,进入产程,急诊剖宫产,合并贫血及并发产后出血及多易感因素者,剖宫产并发产褥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增加。严密观察产程,提高产科处理,合理应用抗生素是预防产褥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普外科腹部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感染引起的经济负担。方法:前瞻性调查并随访2012年1月-2013年6月普外科收治并实施腹部手术患者,采用1:3配对病例对照方法进行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和费用。结果868例患者中共51例发生手术部位感染(感染率为5.88%),剖腹探查、结直肠手术的感染率最高。回归分析结果示术前存在感染、急诊手术、切口类型、ASA分级、引流、非围术期预防用药为感染的危险因素。病例组住院时间长,住院费用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外科腹部手术部位感染存在多种危险因素,引起的疾病负担较重。应识别高危人群,针对可控因素采取预防措施,以避免和减少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头孢唑啉在剖宫产术中的合理应用.方法将2005年1月~2006年1月收治的剖宫产患者9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5例,对照组45例;两组在孕产次、平均年龄、具有不同潜在感染因素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采用头孢唑啉1.0g静脉推注,断脐时;对照组采用头孢唑啉6.0g静滴,连用3d.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在体温、腹部切口感染、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术前无明显感染者,头孢唑啉断脐时静脉推注,能预防剖宫产术后感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长期T管引流患者术后大量胆汁丢失对康复的影响,以及口服胆汁法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4年12月至2007年9月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后患者65例随机分为非口服胆汁组32例和口服胆汁组33例,观察其手术前后血生化指标及体重变化、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切口感染率和住院时间。结果口服胆汁组在维持术后长期T管引流所致的水电解质平衡、营养状况、术后康复等方面明显优于非口服胆汁组(P〈0.05)。结论口服胆汁法对长期胆汁丢失患者术后康复具有良好的治疗性作用,且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昂丹司琼对舒芬太尼术后静脉镇痛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100例ASA为Ⅰ-Ⅱ级的手术后需要舒芬太尼静脉镇痛的患者,随机分为昂丹司琼组和对照组(各50例),通过PCA泵静注镇痛,昂丹司琼组配方为昂丹司琼4mg+舒芬太尼0.1mg+生理盐水至120mL,接PCA泵前静注昂丹司琼4mg;对照组配方为舒芬太尼0.1mg+生理盐水至120mL,所有患者负荷量为3mL,持续剂量为2mL/h,PCA为2mL,锁定时间25min。记录术后48h出现恶心呕吐的例数,比较两组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昂丹司琼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昂丹司琼对舒芬太尼术后静脉镇痛恶心呕吐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锁定接骨板与解剖接骨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方法:应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及解剖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56例.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关节功能评分(score)等方面的差异.结果:56例均获随诊,随诊时间6~18个月,平均12个月.锁定接骨板组术中出血量(134.55±3...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分段外剥横扎加注射术治疗嵌顿环状混合痔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嵌顿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用分段外剥横扎加注射术,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愈率、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疼痛、水肿、肛门狭窄、尿潴留。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创面愈合时间优于对照组,术后水肿、疼痛、肛门狭窄、尿潴留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分段外剥横扎加注射术治疗嵌顿环状混合痔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收集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2006年6月-2007年12月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5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52例均做血、尿、大便常规,血清MP-IGM检测及胸部X线照片检查;予以红霉素15mg-30mg(/kg·d),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4-21d,或用阿奇霉素10mg/(kg·d),每日1次,连用7-10d;症状控制后使用阿奇霉素口服序贯疗法,即阿奇霉素10mg(/kg·d)口服,每日1次,连用3d,停药4d,疗程14-21d.结果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发病年龄、季节不恒定,52例中出入院符合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者30例,符合率为58%;治愈51例.结论对于疑似患者及使用青霉素类或头孢类抗生素无效者,及时行肺炎支原体感染检查;红霉素、阿奇霉素疗效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采用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60例,并以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度指数(PASI)评价疗效.结果:6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治愈30例(50%),显效25例(41.6%),有效3例(5%),无效2例(3.3%),有效率91.6%.疗程结束时平均照射剂量为(2.3±0.2)J/cm^2,平均照次数(28±2)次,累计照射剂量平均为(31.6±5.46)J/cm^2,有6例患者出现皮肤红肿、灼热感、瘙痒等不良反应.结论:NB-UVB照射治疗寻常银屑病安全、有效,可作为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一种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彩超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43/51例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的成功率与并发症,其中胆管癌24例,胰头癌22例,壶腹癌4例,手术后胆管狭窄1例。结果:47例穿刺成功(47/51,92.15%),其中经肝左叶肝内胆管置管40例,经肝右叶肝内胆管置管4例,肝左叶及肝右叶肝内胆管均置管3例。4例穿刺失败均为因肝内胆管内径纤细无法成功置入引流管;穿刺术后随访1周~12个月,1例胆管感染,1例随访3月死亡,其余病例均引流通畅,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操作简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23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系统在玻璃体视网膜疾病中的应用,观察其疗效以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行23G玻璃体切割术的患者46例(48眼)。其中,特发性黄斑裂孔8眼(16.7%),特发性黄斑前膜5眼(10.4%),玻璃体积血19眼(39.5%),糖尿病视网膜病变V-VI期8眼(16.7%),孔源性视网膜脱离8眼(16.7%)。分别观察缝合组和未缝合组手术前和手术后1d、7d、1个月眼压变化情况、手术效果、时间、最佳矫正视力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等。术后随访1~12个月。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巩膜切口缝合组和未缝合组间术后1d、7d、1个月眼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时间70.12±7.86 min;术后眼部刺激症状轻微,术后并发症少见。术中2眼套管滑脱,5眼结膜下轻微出血,3眼结膜下气泡,所有病例在随访期间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23G玻璃体切割术具有微创、手术时间短等优点,术后恢复快,疗效好,并发症少,将其应用于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的可行性、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7年10月.我院行筋膜内子宫全切重建阴道顶改良手术50例(改良组)及同期行传统的子宫全切术(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改良组(77±41)min、(142±26)ml和对照组(107±49)min、(230±38)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发病率、平均住院时间,改良组(46±4)h、1096、(7.8±0.6)d,对照组(48±6)h、10.896、(7.4±0.2)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比传统子宫全切除术的手术效果好,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术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联合地高辛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永修县人民医院住院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美托洛尔联合地高辛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随访3个月,分析治疗前后心室率控制情况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联合组中患者心室率控制及LVEF与对照组相比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标准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疗效好,可改善心功能及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