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高校信息化建设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常常出现很多风险因素的干扰,导致信息化项目风险很大。为此,基于4E 标准,通过分析高校信息化工程的特点,对高校信息化工程的多级模糊评价模型进行了构建,通过统计分析,得出影响高校信息化工程的风险等级和风险因素权重,以便高校能对整体风险状况进行更好的了解,对风险对象进行控制。通过运用模糊评判模型对M 高校的信息化工程指标体系进行了评价,对其综合风险度进行了确定。结果表明,在M 高校信息化工程的两个一级指标中,电子邮件风险对高校信息化工程风险具有较大影响,风险概率为54. 4% ,属于较高风险等级; 影响信息化保证风险的二级指标因素中,教学信息化风险概率为51. 7% ,属于高风险等级,因而,要加强组织保障、管理规范、安全保障、信息化绩效考核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基于仿真技术的水利工程项目进度与费用的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讨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进度和费用的风险,建立了基于三角分布的网络计划进度和费用风险评价的随机模拟模型.通过统计分析得到进度和费用的模拟概率分布,进而得到进度和费用风险曲线,为评价工程项目的风险提供了依据.最后,对东深供水改造工程某抽水泵站施工网络计划进行模拟,给出其进度和费用的风险分布.  相似文献   

3.
交通工程采用公私合作制(PPP)模式有很多优点,同时也伴随着大量风险和障碍.分析了交通工程PPP项目存在的主要风险及其后果,提出了减轻公私双方风险的原则和方法,并按照风险公平分担的基本原则,即由最具控制能力且控制成本最低的那方承担风险,所得回报与所承担风险匹配,给出了不同风险的分担策略以减少项目成本和提高项目成功的可能性,提出了PPP项目风险度量的风险指数模型及其计算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我国工程施工风险现状出发,分析了工程风险影响因素,建立了模拟退火神经网络的工程风险预警模型,收集了40个实际工程数据,并运用模型进行对风险进行预测,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我国工程施工风险现状出发,分析了工程风险影响因素,建立了支持向量机的工程风翔预警模型,收集了15个实际工程数据,并运用模型进行对风险进行预测,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综合考虑利率和物价上涨因素对水电工程总投资的影响,建立了耦合投资一工期风险目标的进度综合优化模型.为了公度投资和工期风险对决策目标的模糊效用,提出了基于Vague集的工程进度模糊综合优化方法,并采用遗传算法对这一整数型非线性多目标优化问题进行求解.针对某水电工程开展实例研究,给出了最佳进度安排下的工程总投资、利息、物价上涨准备金、工程完工风险及相应的资金流曲线.本文方法可为水电工程进度优化与决策提供一条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谢彤 《甘肃科技》2010,26(7):74-77
分析了影响工程索赔的风险因素,构建了工程索赔风险因素指标体系,并将各指标分为目标层,上层和下层三个层次。在此基础上,利用物元分析理论建立了工程索赔风险评估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实例分析,得到了工程索赔风险因素指标的重要性排序。评估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很强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建设项目工程变更的风险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文章对建设项目工程变更风险因素进行了基本分类,即技术风险;自然条件风险;经济风险;政策法规风险;合同条件风险;人员素质风险.提出了建设项目工程变更风险分析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数学原理建立了建设项目工程变更风险的综合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9.
当前很多高校内部审计都开展了工程审计.本文针对高校开展工程审计存在的风险.阐述内部审计防范工程审计风险的重要性,通过对高校工程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风险防范与控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风险预警“风险可能性低、安全满意度高”的心理特征与期望,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可能满意度的震后工程抢修抢建风险预警方法。在介绍可能满意度方法原理基础上,建立了震后工程抢修抢建风险预警模式,划分预警等级,确定多层次风险预警等级的可能度、满意度函数,分析风险可能度与满意度的互逆变化特征,确定风险预警可能满意度的并合形式化表达,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改进风险预警的可能满意度模型,确定震后工程抢修抢建风险预警的相对可能满意度模型。模型应用于边坡工程抢修作业进程中整体安全风险预警案例,结果表明方法合理、可行,具有较好的预警能力。  相似文献   

11.
大型房地产投资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风险,投资者在决策前必须对风险进行合理的评价。建立风险评价的神经网络模型,并将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应用于风险评价中,是投资决策的重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2.
The paper applles the methods of discriminant analy-sis,logistic regression an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to the credit risk evaluation of individual housingmortgage loan made by commercial banks.On thebase of the comparison among the results of thesethree methods,the article analyzes their effectivenessand concludes that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methodshould be the best choice.  相似文献   

13.
在研究了多指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优化理论、Matlab关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建立和分析了人工神经网络的BP网的优缺点基础上,构建了制造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对制造资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建模;并用Matlab进行程序编制;形成了基于神经网络的的制造资源综合评价模型和算法。  相似文献   

14.
人工神经网络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的应用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采用了BP神经网络的原理用于教学质量评价,通过分析,给出了神经网络的教学质量评价模型结构,以及变步长的学习算法,并在MATLAB系统内得以实现。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用于教学质量评价中,既克服了专家在评价过程中的主观因素,又得到了满意的评价结果,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电工学》教学质量评价模型,并在MATLAB系统内得以实现。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用于《电工学》教学质量评价中,得到了满意的结果,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
将人工神经网络和最优分割法相结合,构建竞争力评价模型,并对1995年和2000年中国钢铁工业区域竞争力进行了评价。模型运行结果表明,1995~2000年中国钢铁工业区域竞争力发生了显著分化,2000年以来钢铁工业发展态势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沿海地区正成为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重点地区,优化钢铁工业布局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可见,将人工神经网络和最优分割法相结合的组合模型用于评价钢铁工业区域竞争力水平简便、实用,且避免了人工确定指标权重的主观性,是一种具有发展和应用前景的有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7.
粗糙集神经网络理论在矿井通风系统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矿井通风系统神经网络评价法中建立样本的不稳定性问题,开展了基于粗糙集和BP神经网络理论的通风系统综合评价研究。以某矿井通风系统为研究对象,应用粗糙集数据分析系统对矿井通风系统评价指标的原始数据样本的分类质量进行了检验;在此基础上,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建立了矿井通风系统的粗糙集神经网络评价模型,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基于粗糙集神经网络理论的矿井通风系统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模型的数据检验和应用性验证,其理论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且网络总误差小于0.004;这说明基于粗糙集神经网络的综合评价方法在矿井通风系统评价中有很好的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人工神经网络用于教学质量评价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法 .对传统教学质量评价方法进行了介绍与分析 ,给出应用神经网络进行评分与定级的网络结构设计方法和误差反传学习算法 ,并对所设计的教学质量评价神经网络进行了训练与实测  相似文献   

19.
煤与瓦斯突出预测灰色理论-神经网络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灰色理论-神经网络方法应用于煤与瓦斯突出预测中,利用灰色系统理论的灰色关联法确定了控制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的主控因素,并对煤与瓦斯突出主控因素进行筛选. 建立了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人工神经网络的数学模型和系统结构. 在平顶山八矿突出区进行了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应用,预测效果表明:利用灰色系统理论-神经网络方法对预测矿井煤与瓦斯突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基于熵权多目标决策的逼近理想解法(TOPSIS)和人工神经网络(ANN)的炼油企业绩效评价方法,以熵权TOPSIS的企业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学习样本,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测试,进而对指标加以赋权,最终得到了企业绩效综合评判式,并将其用于炼油企业绩效评价。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科学有效、实际可行,具有一定的智能性,为炼油企业绩效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