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胡琼 《遵义科技》2007,35(1):8-10
现在全国各地正在开展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农田保护是土地管理的规划作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一项重要子规划,本文就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是否需要重新鳊制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及其必要性进行了探讨,分别从法律法规的规定、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基本农田保护的情况、划定基本农田时存在的问题、新的理论和新的技术要求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土地是具有时间和空间结构(包括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的复杂物质体系,认识其结构对于识别土地特征和土地个体、进行土地分类和土地分区以及设计符合生态经济原则的土地利用规划、预测土地的演化发展都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但目前的土地结构概念还较含混,因此,统一对该概念的理解是进行土地结构研究的前提。  相似文献   

3.
从土地利用规划的角度,探讨了丘陵地区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有关理论问题,并提供了2个实际研究案例。  相似文献   

4.
钟颖君 《科技资讯》2010,(27):149-149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经验,以土地利用规划中环境影响评价为研究对象,论文分别论述了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和必要性、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体系及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思路和实施程序。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前,随着社会建设发展步伐的加快,基于传统封闭式土地利用规划模式下,其难以满足当前社会土地利用的实际需求,且对于如何协调好人地关系与土地利用间的矛盾,针对相应影响因素进行完善解决,并实现对区域多元增长目标的有效统筹规划,亟待解决。而借助地域性认同理论,则能够为当前土地利用规划实现全新模式的搭建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并为进一步提升土地利用规划的质量、提高当前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提供保障。该文基于地域性认同理论下,对土地利用规划模式进行的反思与重新构建,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城市生态交通规划的理论框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中国城市普遍存在的交通拥挤、交通环境污染严重、交通资源利用效率低等问题,以及传统交通规划理论的不足,对交通规划理论进行研究。根据城市模式的演化趋势,在交通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提出城市生态交通系统的概念,构建了城市生态交通规划的理论框架。研究表明,该理论框架充分考虑了交通环境承载力和交通发展的相互作用,通过确定合理的交通结构和土地利用模式,可提高城市交通环境容量,解决现有的城市交通问题,并促进生态城市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建立,使城市的无主土地、低效率及不合理利用的土地、违法使用的土地、国有破产企业的土地等统一集中到土地收购储备机构中,政府再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制度年度土地供应计划,要求土地收购储备机构按计划合理进行开发和出让,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效率,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因此,如何进一步完善土地收购储备制度,集约高效地利用土地资源变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研究采煤塌陷区灾害防治,研究塌陷区土地综合利用,是一个重要课题。科学规划,有效管理,因地制宜,加快采煤塌陷区灾害防治和土地综合利用,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9.
论土地生态规划设计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土地生态规划设计是土地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其理论、方法及应用亟待深入探索和研究.辨析了土地生态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生态规划 3个基本概念,讨论了土地生态规划的本质特征、研究内容和基本原则,介绍了国外土地生态规划设计的主要方法(模型或模式),提出了我国近期内土地生态规划设计研究的主要方向.对促进土地生态规划设计领域的深入探索和研究、推进土地生态学的发展和建设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散点法在土地整理土方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方量计算是土地整理规划的重要内容,计算法的科学选取对工程预算和项目实施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散点法在土地整理土方量计算的过程,对土地整理土方计算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洪洞县甘亭镇工业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冲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土地供给紧缺的问题日益明显,土地征收成了工业化的必要环节.在土地征收的过程中,政府、土地开发商和农民三者之间为了维护各自的利益,在土地用途调整、补偿金额分配方式和移民安置等方面出现了冲突,如果不能合理和及时地解决冲突,必然会给社会和谐造成负面影响.本文分析了在征地过程中主要的冲突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土地利用是人地关系中最为基本的一环,人类对自然界最直接的作用就是改变土地利用的方式,然而,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无疑会对土地生态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减少,植被覆盖度的变化等。本文利用landsat TM影像资料,以白山市的八道江区为研究区域,在格网GIS技术的支持下,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地生态系统进行健康评价,以土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标准,将土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分为5级。结果表明,林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最好,草地次之,耕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一般,建筑用地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最差。这一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八道江区的土地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以减少土地利用过程中的不当措施,从而更加有效地利用土地,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3.
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的编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对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的作用,编制原则和方法进行了探讨,并指出了乡镇土和总体规划图在土地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4.
龙荣 《科技信息》2012,(13):28-29,60
土地利用空间布局是一个需要满足多种目标与约束的空间优化配置问题,现有的方法难以将各种目标与约束合理地纳入统一框架,实现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的一体化土地规划。本文通过构建土地利用规划本体知识库,有效地纳入专家知识与领域规则,并将本体知识库与遗传算法相结合,创建了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一体化的土地利用空间布局方法。将方法应用于福建省武平县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土地利用空间布局方法能很好地辅助开展土地利用规划,有效地增强土地规划过程的科学性与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15.
张美英 《山西科技》2011,26(1):54-55
高校饮食为特殊群体服务,决定了其先社会效益再经济效益的经营理念。因此,在经营期间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制定合理的原则及经营目标。按照规划好的方针、任务、目标和措施,科学地进行管理并逐一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16.
土地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针对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学者们主要提出了集约利用和可持续利用思想,然而,实现土地绿色利用更具有优越性。文章基于土地绿色利用视角,采用典型抽样调查法和统计数据对比分析法,分析了当前东莞市土地利用的结构与布局、开发使用强度,以及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等方面的特点,进一步揭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最...  相似文献   

17.
国土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国土规划是因地制宜实施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是国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有效途径;而生态环境保护是国土规划的重要指导思想,是国土规划追求的重要目标.当前,国土规划中存在的环境规划问题很多,例如规划的时空性、刚性、经济效益的侧重性和规划调控手段的缺乏性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因此,进行国土规划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使国土规划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得到有效落实.  相似文献   

18.
生态城市已被公认为是能够实现持续发展的未来城市模式,但是,如何把生态城市的理念真正应用于城市的宏观规划还处于摸索阶段.本文以厦门市生态城市概念性规划为例就生态城市理念在城市宏观规划中的应用原则和方法等做了初步探索,在坚持自然优先、资源定位的原则下,综合分析厦门市的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经济生态的优劣势,明确其城市定位为:区域性国际旅游城市,并围绕主导产业旅游业对全市进行功能布局,将厦门市分为五大功能区.生态城市概念性规划做出的城市远景发展方向和发展战略具有前瞻性,可以指导城市的总体规划,是城市可持续规划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长株潭三市是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随着长株潭城市群和区域一体化的建设发展,在协调用地上存在着以下问题:各主城区扩张不够合理,建设用地布局分散失衡;建设用地各主城区不足,周边县市相对宽松;城乡土地利用统筹不够,用地二元结构问题严重;处于不完整产业链低端,土地利用经济效益不高;三地市场存在行政分割,区域发展土地成本较高。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应采取统筹规划利用土地资源的创新举措:一是编制一体化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二是成立土地利用调控管理机构,制定全面协调的政策体系;三是适度向重点区域和项目倾斜,优惠政策保障建设用地供给;四是技术和制度并举,积极拓展建设用地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