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现今地球上色彩绚丽,形态万千的各种生物,它们最古老的祖先是什么?它们是如何起源的,又是何是出现的?发现于云南省澄江县帽天山的澄江动物群,为解答这些古老的问题提供了详实,生动的答案。  相似文献   

2.
褚双林 《科学之友》2006,(10):54-55
在地球上1.6亿km2的水域中,生活着约1.3万种鱼类。千差万别的生活环境,形成了鱼类多种多样的生殖特性,说起来真是妙趣横生,我们不妨从鱼儿的“婚装”谈起。五颜六色的婚装有些鱼类在生殖期来临时,雄鱼的身体颜色会发生变化,有的体色变浓加深,有的显现出非常鲜艳的色彩。例如,麦  相似文献   

3.
鱼儿会举行排球赛,这不是开玩笑,我们动物课兴趣小组就曾在水族馆实地观摩了别开生面的鱼类精彩表演。水族馆的驯鱼师丁老师热情接待了我们,领我们进饲鱼场表演大厅。我们面前呈现出一个宽大的饲鱼玻璃水槽,清澈见底,通体透亮。玻璃上五个金光大字:"鱼类体育场"。水槽中央张立起一张球网,  相似文献   

4.
王敏 《科学之友》2005,(9):47-47
生活在海洋里的各种鱼类,有时也会生病或受到伤害。鱼类遇到这种情况,就会到海洋中的“医疗站”去看病。于是,一些奇特的虾也就义不容辞地当上了医生。虾医生中的“名医”,当属一种生活在巴哈马热带海域中的彼得松岩虾。这种被人们叫做“清洁虾”的透明小虾,身上长有白色的条纹和蓝色的斑点,样子十分美丽。它们的“医疗站”一般建立在珊瑚礁、岩石、海草茂密的高地或沉船的残骸边缘。设施十分简陋,既没有病床也没有器械和药物。仅仅依靠高超的医术和辛勤的工作来挽回海洋动物的生命。这种小巧的“医生”经常在洞穴的门口舞动头前的一对角须,…  相似文献   

5.
动物世界是缤纷多彩的,这里有忠贞不渝的爱情,有无怨无悔充满爱心的亲情,当然也有将爱情当儿戏的"花花公子"和红杏出墙的"多情妻子"……这些到底是为了什么?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4月,新西兰国家水族馆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一只名为Inky的章鱼成功实现了胜利大逃亡。当时,Inky所处的水族缸在夜晚是半开状态,它利用了这一疏漏,从水族缸里爬了出来,走过房间并钻入一个排水口,穿过50米长的水管之后,回到了外海中。Inky的成功再次向我们证明:章鱼是海洋生物中最聪明的生物类群之一。下面让我们来通过章鱼的几种行  相似文献   

7.
当现代人频频呼唤人类要“返朴自然,重回大自然”的时候,不妨多注意一下眼前这片广阔的海洋。难道你不曾发现:我们的血液像海水般微咸;我们的身体,一半以上由水组成;我们的胚胎期,有像鱼一样的鳃裂……人身上有如此之多的海洋印记,是否说明生命就起源于海洋呢?人类是由猿变来的,这一点早已编入了教科书。那么猿又是由什么演变而来的?如果说它是由鱼类演变而来的,你会感到吃惊吗?然而这却有几分科学的依据。鱼类之所以能在水中生活,是因为它们具有能在水中呼吸的鳃,这也是鱼类的一个重要特征。现代人不能在水中生活,是因为没…  相似文献   

8.
会接吻的鱼     
正接吻鱼是一种颇受水族爱好者喜爱的热带观赏鱼。这种体形为扁圆形、体色为乳白色,看上去十分普通的热带鱼之所以为水族爱好者所喜爱,是因为它们会"接吻",而且它们的"吻"还十分另类——几乎所有接吻的鱼都是雄性,时长可达数分钟!那么,雄性接吻鱼之间的"热吻"代表着什么呢?并非表示  相似文献   

9.
当英国科学家维尔穆特成功地用体细胞克隆出“多利”羊之后,在世界上掀起了一股轩然大波。卷入这场克隆热的,不仅有科学家,政治家,而且还包括普通老百姓。大家为什么热衷于“多利”羊呢?它带给我们什么?其实克隆动物的成功,在此之前早已有之。从两栖类动物,到鱼类,直至哺乳动物,生物学家都成功地克隆过。当初仅仅作为一项科学研究的成果,写成论文发表,这是司空见惯的,不足为奇。唯独这克隆羊非同一般,这是因为,它是用体细胞的遗传物质,说得具体些是用一头6岁的母绵羊的乳腺表皮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一个受精但去核的受精卵…  相似文献   

10.
在城市的商业街、庙会或是旅游胜地,我们往往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人群,显得特别壮观。在自然界,不少动物也有集群活动的习惯.尤其是在动物迁徙的时候.在遭遇灾害的时候,或是遇到大规模天敌的时候,这些动物的群体活动显得特别壮观,鸟儿的群飞可能遮天蔽日,鱼儿的群游可能让大海失色,哺乳动物的群奔可能让大地战栗。接下来,就让我们来欣赏一些动物大规模群体活动的壮观景象。  相似文献   

11.
聪明的动物     
<正>1动物能有多聪明?笨拙动物的认知缺陷与聪明动物的"天才"能力,同样会给我们带来某些启迪……2动物是如何学习的?动物的学习能力和我们人类相比有什么相同之处?长期以来,这些问题令科学家们困惑不解。3动物是如何表达情绪的?在参观动物园动物时,你也许会想,它们此刻心情如何,它们在想些什么?  相似文献   

12.
动物的学习能力和我们人类相比有什么相同之处?长期以来,这个问题令科学家们困惑不解。  相似文献   

13.
<正>在海洋深处,有一类奇异的动物。其中一些没有肛门,还有一些具有非常强大的如刀一样锋利的颚,以至于它们能将不经意间经过的鱼儿一刀切成两段。它们就是深海里数以亿计的蠕虫,这些奇怪无比的虫子比你的梦境还有趣、可怕。  相似文献   

14.
成长的权利     
地球上的小星星一对父母拥有一个了不起的儿子,每门功课都是满分!可同时,他们也拥有一个令人抓狂的小儿子——八岁的伊桑。他的世界充满了别人不以为意的惊奇:色彩、鱼儿、小狗和风筝。这些对于成人世界并不重要,因为他们对家庭作业、分数和整洁更感兴趣。在学校,伊桑似乎什么也做不对,  相似文献   

15.
在墨西哥齐瓦瓦沙漠的夸特罗-塞内格斯山谷,有一片世界罕见的内陆沙漠沼泽,地下泉水在这里涌出地面,形成许多大大小小、美丽奇妙的绿洲,像是一块块散布在荒凉世界中的蓝宝石,显得格外妖娆,充满着生机与灵气。 这些地下泉水,大都富含矿物质,几个世纪以来一直为人们所开发和利用。然而事实上,人类并不是惟一的开发者。据考证,在方圆129 5平方千米的夸特罗-塞内格斯沼泽中,星罗棋布的泉水湖泽养育了几百种鱼类、贝类及爬行类动物,犹如一个个繁荣的水族乐园。 人们总说“哪里有水,哪里就会有鱼类”,是的,在沙漠中也不例外。夸特罗-塞内格斯的绿洲泉水湖泽,小的水量不足380升,最大的也不超过70 8升,但每一个湖泽中都可见到鱼儿悠游的身影。与其他地区的沙漠物种一样,这里的鱼也极具“地方特色”,16种中有8种是此地独有的,例如以水蜗牛为食的慈鲷。在地下水涌出口附近聚集着大量的北美洲水蜗牛,它们大都只有3毫米长,平时喜欢将身体埋藏在自己的排泄物里。慈鲷捕食时,用鳍扇动水,搅起泥沙,然后钻进水蜗牛的 “家”,将它们整个吞下,用强有力的喉头肌肉把蜗牛壳压碎,吸食其中的蜗牛肉。或许是为了对付沙漠泉水湖泽里坚硬的沙石,齐瓦瓦沙漠的慈鲷“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6.
当记者问起如何才能养好鱼时,郭东龙说,养鱼的确是门学问,要想让鱼儿健康地活着,需要科学喂养;反过来说,只要我们掌握了养鱼的科学知识,养鱼并不是件多么有难度的事情.想养鱼,我们首先要有明确的定位——想养什么鱼,养多少条鱼,然后再根据定位来做准备工作.如果想养热带观赏鱼,那更要作好充分准备,因为它们对器具、水温、水质等的要求都比较高.  相似文献   

17.
美国科学家发现,有毒鱼类物种竟然多达1200多种,这是一个巨大的医药宝库。澳大利亚的著名环保人士史蒂夫·欧文于9月4日在潜水拍摄一部纪录片时,遭到毒性最强动物之一魟鱼的袭击,毒发身亡。史蒂夫·欧文生前曾说“:我跟危险的蛇打交道比谁都多,但我从没被咬过,这是种天分。”但在这一次,幸运之神没有垂青于他。我们很难把水域中可爱的鱼儿和毒蛇联系在一起。然而,美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表明,鱼类已经超过蛇类成为世界上有毒品种最多的一个动物门类。最新研究统计表明,在全球1万多种鱼中,有毒鱼类物种竟然多达1200多种,而非以前估计的200种。…  相似文献   

18.
<正>说到鱼类,我们一般都很熟悉,淡水鱼有青、草、鲢、鳙、鲤、鲫、鲂、鳊,咸水鱼有大小黄鱼、带鱼、鲳鱼、马鲛鱼等,谁不知道?因为这些都是我们餐桌上的"常客",但有些"鱼"听起来可能很熟悉,其实并不是鱼,比如墨鱼、鱿鱼、鲍鱼、章鱼、娃娃鱼、鲸鱼、鳄鱼、水母、海星……那么到底什么是"鱼"呢?鱼类的定义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科学家们一直为动物是否能够应用地球磁力进行导航的问题而争论着。虽然研究者们已经知道鸟类、鱼类、昆虫、甚至是细菌对磁场都有感觉,但是这些动物是怎样感知的却不是个迷。 美国人K.P.Able和Mary.A报告,他们的结论是:暴露在天空中的偏振光辅助萨湾那麻雀校正它体内的磁罗盘。(萨湾那是美国南部的热带草原)另一篇报告是德国人W.Wiltschko的研究成果,他阐明了另一种鸟是由于光线激发它的磁力传感器官而进行准确地定向  相似文献   

20.
世界上有一些恶名昭彰的动物,包括节肢动物、昆虫、两柄类、爬行类、水母和鱼类,它们能在数秒钟内,以残忍的方法夺去人或动物的性命。这些致命的动物大多生活在南半球,如果你有机会去那里,可千万要小心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