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本文结合榆林老城区生态环境质量现状,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榆林老城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加强老城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措施,对保护榆林历史文化名城的生态环境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全球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已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目前,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在关注这一问题,并正在为改善生态环境作出积极努力。党中央、国务院从历史和战略的高度,就我国生态环境建设问题作出重大部署,要求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这对保护中华民族生存空间,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全面实现,都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榆林是全国水土流失和风蚀沙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因此,再造榆林秀美山川,改善生态环境,对榆林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在此大背景之下,本文将就榆林市小纪汗林场在我市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一初步之探讨以供有识之士参考与指正。  相似文献   

3.
榆林地处陕西省北部、毛乌素沙漠南缘与黄土高原接壤区,是典型的农牧交错地带,这里草地资源丰富,养羊有一定基础。在分析草地资源、养羊基础和区位优势上,提出了发展种草养羊、调整产业结构的发展思路。并提出了开发利用草地资源,发展羊、草产业,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经济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当前,国际经济变幻莫测,国内经济深度调整。面对新形势,适应新常态,榆林经济如何转型升级,如何凤凰涅槃?这是摆在我们榆林人面前的重大课题。近期,本人对榆林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从招商引资入手,对未来榆林经济发展做了一些思考,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一、正视现实,直面问题,充分认识当前经济形势和未来榆林发展的历史机遇(一)当前经济形势从国际看,近年来,由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和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榆林能源化工基地生态环境现状的分析,提出了该区生态修复的对策:建设能源基地的综合防护体系;依托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发展和谐生态产业;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草)、封山(沙)禁牧、舍饲养畜,保护现有植被;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生态移民、发展替代能源;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相似文献   

6.
经过榆林人民长期不懈的征山治水,区域内生态环境逐步好转,农业生产条件初步得到改善,水利水保工作取得了今人瞩目的成绩,但是,面临西部大开发,榆阳区生态环境建设须有新的思路和对策。为此,在总结传统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上,本文对榆阳区生态环境建设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旨在引导本区农业走生态农业之路,推进生态环境建设步伐,最终实现榆阳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我国旅游业已进入了“全域旅游”的新时代,其火热的程度可以用“如火如荼”几个字来形容。我国不仅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国,而且成为全球旅游的引领者。如何发展榆林老街旅游?发展怎么样的榆林老街旅游?是多年来许多人一直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榆林老街旅游的发展要放在榆林古城旅游发展的大视野下整体设计、统筹考  相似文献   

8.
正科创新城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城市发展理念。戴书记在市委全会提出要打造榆林科创新城,树起榆林经济转型、科技创新、人才集聚、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样板。那么,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新的发展理念、新的城市营造观念,怎么破题是当前应当重点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当以中试基地为突破,高起点打造榆林科创新城,主要基于以下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9.
根据榆林发展历史记载:榆林之名,是从明初开始,明永乐初置榆林庄,成化7年(1417年),距今585年,设榆林卫(相当于县),清代改为榆林县。追其历史,有榆林县才不过500多年。对于榆林县名来历,历史上有二种说法:一说因为城池靠近榆林河,北边有榆林山(此山榆树丛生,茂密成林)而得名;另一种说法由原来的榆林庄(明代以前)之名演化而来。  相似文献   

10.
《科教兴省》2008,(3):80-80,F0003
1998年7月,原国家计委正式批准实施《陕西省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规划》,拉开了榆林国家能源化工基地规模化建设的序幕。1999年2月,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了榆林经济开发区,作为榆林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核心载体。目前,在优势资源开发的强势带动下,榆林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已形成“两区六园”的战略发展格局,榆林经济开发区就是在响应西部大开发号召、加快推进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中涌现出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1.
周旭 《榆林科技》2005,(1):11-12
1998年,榆阳区被国家确定为重点开发的能源重化工基地,随着煤、气、盐等资源的开发和实施,恢复和发展森林植被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障城市和厂矿安全,特别是建造榆林城区周围绿色屏障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六年来,全区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建设山川秀美工程的历史机遇,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优先发展和重点支持的位置,大力建设绿色植被,保护现有森林资源,不断促进生态均衡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2.
《榆林科技》2004,(1):18-18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地处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过渡带。全市辖1区11县,总面积4.35万平方公里,其中沙区面积2.44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6%,是国家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地区。防风治沙、改善生态环境,是榆林人民共同的心愿,也是当地政府的一项主要工作。因此,早在1953年就成立  相似文献   

13.
正创新是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重要因素,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也决定着榆林未来的走向,李春临市长曾说:"没有创新,榆林这座城市就没有活力,没有前途"。我们当前实施榆林科技创新建设正是要让榆林充满创新的活力,把榆林建设成一座"清爽、清洁、低碳"的创  相似文献   

14.
同志们: 这次全市科技科普大会,是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十七大”和全省科技大会精神的重要举措。上午一波书记、金柱市长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大战略意义,提出了建设创新型榆林的战略目标,全面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市科技科普工作的基本任务,号召和动员全市人民和社会各界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榆林而努力奋斗。陕西省科技工委副书记、厅长唐俊昌到会致辞。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榆林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发展循环经济是榆林经济的出路,只有提高循环经济意识、扶持地方企业发展、信贷支持和调节利益机制才能保障榆林循环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城乡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环境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当前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入手,阐述了城乡经济建设、资源开发给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效果。及其对人类生存和发展造成的严重危害。从而提出了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与发展,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并通过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推动社会经济的增长。人民生活的改善。同时,提出了解决可持续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的八项措施。  相似文献   

17.
榆林河系疏勒河的一条支流,它发源于祁连山脉西段北麓野马山,源头最高海拔5100m,平均年径流量5361.5m3。榆林河水库位于安西县境内,榆林河下游,北距县城约60km,南距榆林窟18km,有公路相通,交通便利。水库始建于1973年,最大库容730万m3。榆林河水库的修建,为榆林河灌区工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提高了灌区水土资源利用率,灌区灌溉面积由建库前的1.88万亩,发展至现在的3.7万亩,灌区农业人口达5650人,安置部分甘肃中部干旱地区的移民,成为安西县安置移民开发区。粮食产量由90年代的每亩307kg提高到98年的417kg,棉花亩产…  相似文献   

18.
《榆林科技》2010,(1):40-41
改革开放前,榆林是典型的传统农业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滞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大规模能源勘探,1998年原国家计委批准榆林为国家能源化工基地。1998年以后,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大规模推进交通、通讯、电力等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9.
榆林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科技支撑离不开科协的重要推动,科协开展工作更离不开党委的领导、政府的重视和各部门的支持与配合。这是我们在工作实践和改革进取中达到的深刻启示。几年来,科协以独特的大局观念和创新思维,在推动榆林经济发展、普及农村技术教育、创建科普示范基地、活跃学术气氛、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榆林经济社会发展极为关键的一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国内经济困难明显增加,对我市主导产业的发展和稳定就业带来较大压力。同时,国家实施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对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作用已经开始显现。胡锦涛总书记来榆视察,给予我们极大的鼓舞,国家部委加大了对榆林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