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也谈“从…到…”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到…”,有人认为是由两个介词结构组合的联合结构。邢福义同志在《关于“从…到…”结构》中说:“‘从…’和‘到…’意思并重。但是,‘从…’和‘到…’这两个部分之间不是横的联合关系,不是平面上的并列;而是纵的联合关系,具有时间上、空间上或某种逻辑关系上的系列性。”(《中国语文》1980年第5期)余大光同志在《“从…到…”是介词结构吗》中说:“‘…从…到…’则分明是两个介词结构:‘…从’表示起点,‘到…’表示迄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的语法界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认识,即把“不”和“没”当作副词看待。例如王力先生在《汉语语法纲要》中就说:“另有一类词,如……‘不’‘未’等等……我们把它们称为副词。”吕叔湘先生和朱德熙先生合作的《语法修辞讲话》也讲到:“现代口语里只有两个否定副词:‘不’和‘没’。‘没’字有两个作用,一个是否定‘有’,一个是否定行为的完成,除此以外都用‘不’。”近几年新版的三套高校《现代汉语》教材(即上海版郑州版和兰  相似文献   

3.
蒋绍愚先生的《<祖堂集>词语试释》说:“‘承闻’是‘听说’之意,‘承’是敬词,‘闻’是动词。……‘承闻’也可单用一个‘承’字。……‘承’已是用作动词‘闻’了。”照此看来,蒋先生认为“承”在《祖堂集》所反映的五代宋语言中,本来属敬词,放在动词“闻”前而逐渐渗进“闻”义,成为动词。这个说法有不妥当处,因为在唐代乃至六朝文献中,“承”训“闻”的例子已不罕见。《世说新语·雅量》:“褚因举手答曰:‘河南褚季野’。远近久承公名,令于是  相似文献   

4.
0.引言 0.1在现代汉语中,动词对宾语具有强烈的选择性。《现代汉语》教材说:“汉语的动词有的必须带宾语,如‘姓’、‘成为’、‘懒得’、‘属于’……有的不能带宾语,如‘播音’、‘失败’、‘点名’、‘退却’、‘防疫’”,有的“一般要求带宾语,但是在具体语句里不一定带上宾语”,如“学习”。据此考察动词,可把汉语的动词划分成三个次类,我们依次把它们叫做“粘宾动词”、“无宾动词”和“自由动词”。  相似文献   

5.
南京师大文学院院长何永康曾说:凡优秀高考作文,“必须有‘光辉’,没有‘太阳’,总得有个‘月亮’;没有‘月亮’,总得有个‘星星’;没有‘星星’,总得有个‘萤火虫’吧!如果连‘萤火虫’都没有,那只能在‘基础等级’徘徊了。”何院长多年担任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组长,他的  相似文献   

6.
注重工作实绩选拔任用党政干部是坚持党的“任人唯贤”干部路线的本质要求和新时期德才兼备”原则及“四化”方针的集中体现。本文对为什么要注重工作实绩任用选拔党政干部作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7.
英明领袖华主席在“十一大”政治报告中号召我们,要“大打一场深入揭批‘四人帮’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极右实质及其在各方面表现的人民战争。不但要从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上加以清算,而且要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上进行批判,彻底肃清‘四人帮’在各方面的流毒和影响”,把被他们颠倒了的路线是非、思想是非、理  相似文献   

8.
新编高中语文第四册知识短文《文言句法的一些特点》在讲述判断句时指出:“文(?)里还有判断句里用‘乃’‘为’。举的例句是: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并指出:“‘乃’‘为’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判断词‘是’。”教材编者认为“乃”相当于现代汉语判断词“是”,笔者实不敢苟同,谨陈鄙陋,以就正于大方。  相似文献   

9.
以语素“洋”构成的“洋×”(或“洋××”)一类词,往往认为表现了“崇洋媚外”思想,如有的说:“‘洋火’、‘洋灰’、‘洋钉’、‘洋锹’等带‘洋’字的叫法含有殖民地性质,不宜沿用”。 诚然,“洋火”、“洋灰”等,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说法是少得多了。但是,我们也不能说,这  相似文献   

10.
好容易有个假期,历史老师和地理老师决定进行一次有意义的旅行。这不,大清早他们就从“萨拉热窝”里钻出来收拾东西,地理老师还哼着歌:“我站在‘布拉格’黄昏的广场……”“快看,快看,那儿有只‘扁鹊’。”历史老师指着窗外的“柏林”。地理老师一看,果然有一只鸟,它的“项羽”闪闪地发着“司马光”,在一株“英格兰”花上欢快地唱着“歌德”。地理老师被迷住了,像“蒙娜丽莎”那样深情地盯着那鸟儿,喃喃地说:“我要是能有几只‘扁鹊’,那该多—解馋啊!”正幻想间,历史老师问他:“用哪匹马拉车?你的‘巴拿马’还是我的‘达伽马’?”地理老师…  相似文献   

11.
许理和教授《最早的佛经译文中的东汉口语成分》一文认为“佛经译文中表示指代的总共只有三个词:‘是’、‘尔’、‘彼’。‘此’和‘斯’很少见,毫无疑问,在当时的口语中已经不用了。”笔者从统计的数字来看,事实并非如此。文章通过讨论“此”、“斯”、“是”、“彼”、“他”、“他人”等几个指示代词的用法,揭示了东汉汉译佛经中指示代词的语法特点,对许文作了修正和补充。  相似文献   

12.
系统夕=一工,亥“夕一F(劣)这里F(幻一属“:‘+‘,’‘十‘是实么”+‘次奇多项式, (1)它的极限坏个数的上界问题,当”二1时,是Fa”de,’尸ol方程,至多有一个极限环〔’〕;当”二2时,P从qKoB〔“’于1975年证明至多存在两个极限环.当”奋3时,尚无一般结果.本文将证明:在系统 (1)中,若系数列a‘,a。,…a,,:的变号个数为1,则系统(1)恰有一个极限环;若系数列的变号个数为2,则至多存在两个极限环.在证明后一结沦时,利用了张芷芬唯二性定理〔3’·在文章的末尾将指出:当F(幻一恩“:‘十“’‘十‘时,若系数列变号个数为1,则!工j相似文献   

13.
英明领袖华主席在“十一大”政治报告中号召我们,要“大打一场深入揭批‘四人帮’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极右实质及其在各方面表现的人民战争。不但要从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上加以清算,而且要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上进行批判,彻底肃清‘四人帮’在各方面的流毒和影响”,把被他们颠倒了的路线是非、思想是非、理论是非一一纠正过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自然科学关系问题上,“四人帮”散布了种  相似文献   

14.
清人汪中揭示了“三”、“九”作为虚数的用法之后,学者们又相继考出“五”“七”“十一”、“二十六”、“七十二”等的虚指用法,此中,有的还进而探讨虚化的原由。有人从数字本身去寻求这种原由。樊縯说:“这种括约观念是将‘五’当中数,因为从‘一’到‘九’,‘五’在中间的缘故。因此就将‘五’以里的诸数看作小数,或作少的代表;‘五’以外的诸数看作大数,或作多的代表。”闻一多等也说:“在十为足数的系统中,五是半数,五减二得三,是少数,五加二得七,是多数。古书中说到‘三’或‘七’,往往是在这种意义下,作为代表少数或多数的象征数字的。”  相似文献   

15.
设为不宦     
“齐人见田骈,曰:‘闻先生高议:设为不宦,而愿为役。’田骈曰‘子何闻之?’对曰:‘臣闻之邻人之女’。田骈曰:‘何谓也?’对曰:‘臣邻人之女,设为不嫁,行年三十而有七子,不嫁则不嫁,然嫁过毕矣。今先生设为不宦,訾养千钟,徒百人,不宦则然矣,而富过毕矣。’田子辞。” (《战国策·齐策》)[译文]齐国有个人见到处士田骈,说:“久闻先生的高谓品德,主张不做官,而愿为人们服务”。田骈问道:“你这是从那里听来的?”这个人回答说:“我是从邻居的女儿那里听说的”。田骈问道:“你这是什么意思?”这人回答说:“我邻居家的一个  相似文献   

16.
“曾”“增”是古今字还是通假字?《古今字小字典》(湖南人民出版社)“曾”字条的结论是“在‘增加’的意义上,‘曾’又是‘增’的古字”,即“曾”增”是古今字;而《古汉语多用通假字典》(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在“曾”字条释义部分作了这样的判定:“(1),通‘增’。”即“曾”“增”是通假字;《古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古今字  相似文献   

17.
英明领袖华主席在党的十一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深入地批判‘四人邦,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和反动世界观,肃清其流毒,是长期的更为艰巨的任务。”在深入揭批“四人邦”的第三战役中,这个艰巨的任务是“不但要从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上加以肃清,而且要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上进行批判,彻底肃清‘四人邦’在各方面的流毒和影  相似文献   

18.
数学系 。者…刊物及期,或出版单位…论文“目或书名郭仲衡}固体力学学报vOI·5,1(1985){不可压缩弹性圆筒的有限幅度螺旋振动’“’郭仲衡…淤芝录{.f足.二:!黑‘’a’“““e’n““ere’“”S’“‘e’‘’‘n‘R“’anc“会考赞半蒸一一“隆,’振’…”学进展‘。”’啥,’‘’985,}之:罗:;1!ee“盆蒸允;厂;蒸梦nu。”55。‘u“‘n‘ 应隆安滕振寰{数学学报vol·28,6(1985){含爆轰‘的间断‘的渐近性 滕振,应隆安},学年刊v。,·6(A),1(1985)}双曲型。烧模型组的Riem一问‘ ‘振,应隆安{数学年刊v。,·7(A),3〔1986)}Gli二m方法对于…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考察了计数鱼类的汉语量词和日语助数词。汉语中计数鱼类的量词主要有“条”和“尾”等。“条”是人们运用了隐喻的认知语义扩展方式,而“尾”则是转喻。日语中计数鱼类的量词有‘本’‘匹’‘头’‘枚’‘尾’和‘杯’等。其中,‘颈’‘尾’是转喻的认知语义扩展,‘匹’‘本’‘枚’‘杯’是则隐喻的认知方式。  相似文献   

20.
探究学生喜欢张扬个性但作文中又失去真我的原因:一是“应试教育的‘抗’创新”,二是“教师思想‘鲜’创新”,三是“学生思想‘惧’创新”。教师指导学生写“真我”作文的有效方法:一是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真我”,二是在作文训练中要关爱“真我”,三是要注重学生做人与作文的“真我”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