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玉米皮为原料,利用超微粉碎与酶解技术提取玉米皮水溶性膳食纤维,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确最佳制备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玉米皮超微粉粒径为38~45μm,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为2.5 h,酶添加量为0.8%,料液比为1∶23(g/mL)时,玉米皮水溶性膳食纤维得率最高,为13.69%。  相似文献   

2.
为了给玉米苞叶工业化生产木聚糖提供基础研究资料,本研究以玉米苞叶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RSM)对玉米苞叶木聚糖碱法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选择碱浓度、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作为考察因素,以玉米苞叶木聚糖提取率作为评价指标,考察3个不同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玉米苞叶木聚糖提取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玉米苞叶木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氢氧化钠浓度9.2%(M/V)、提取温度93.0℃、提取时间13.0 h;在此工艺参数条件下提取3批玉米苞叶,获得的木聚糖平均提取率为(15.8±1.2)%(n=3),与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回归模型预测提取率(16.0%)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江西科学》2002,20(4):256-256
科学时报讯 :我国科技人员首次以玉米苞叶取代传统原材料提取木糖醇获得成功。由长春工业大学承担的“玉米苞叶制取木糖醇的研究”项目通过鉴定 ,专家认为 ,该项成果为农副产品———玉米苞叶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一条新路。木糖醇 (C5 H12 C5 )又称五戊糖 ,是国际上 2 0世纪 70  相似文献   

4.
采用抑菌圈法测定了玉米苞叶总黄酮纯化物及粗提物对几种常见菌种的抑菌活性,考察了黄酮纯化物的最小抑菌浓度及对热处理温度、紫外辐射及金属离子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玉米苞叶总黄酮纯化物的抑菌效果强于粗提物,对霉菌的抑菌效果较细菌差,抑菌作用根霉最弱,大肠杆菌最强;紫外照射、金属离子、热处理对玉米苞叶总黄酮抑菌效果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玉米秸杆作为主要原料,通过对比分析各类原料的造纸流程总结出玉米秸秆造纸的基本工艺.针对玉米秸秆材料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预处理方法去除秸皮表面的胶质,以利于纤维的提取,再选择合理的打浆方法,细化纤维,提高纤维的质量,制得高得率的纸浆,使抄造得出的纸张能够符合各方面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将不同防腐剂处理后的玉米秸秆皮(CSF)、高密度聚乙烯(HDPE)塑料和其他添加剂共混,熔融复合后,采用挤出成型制备CSF/HDPE复合材料。考察了玉米秸秆皮添加量、防腐剂种类及其处理浓度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镜(SEM)和红外光谱(FTIR)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经氨溶铜季铵盐(ACQ)处理后,随ACQ浓度增加,复合材料力学性能逐渐降低; 玉米秸秆纤维质量分数为50%、ACQ质量分数为1%时,玉米秸秆皮/HDPE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佳。经硼酸锌(ZB)处理后,随ZB浓度的增加,复合材料拉伸强度逐渐增强; 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冲击强度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玉米秸秆纤维质量分数为50%、ZB质量分数为2%时,CSF/HDPE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7.
玉米苞叶制淀粉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玉米又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玉米的副产品之一——苞叶,除了可作为编制品原料外,还可用来制取淀粉。生产实践说明,玉米苞叶的淀粉含量十分可观,每100kg玉米苞叶可制取粗淀粉50kg左右。其中含葡萄糖1.62%,含脂肪0.64%,含蛋白质3.05%,可用于食品生产和其他工业生产。因此,大力开发农村这一资源,不仅会推动农村加工业的发展,形成区域性支柱产业,而且将变废为宝,为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开辟一条新路。利用玉米苞叶制取淀粉,小规模生产所需设备简单,不需投入太多的启动资金,就能开始生产。其主要设备…  相似文献   

8.
试验针对西藏林芝地区玉米产量影响因素与玉米产量进行相关分析与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玉米穗粒重与行粒数、苞叶重、穗长、百粒重和穗粗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93、0.934、0.921、0.834和0.662;与穗行数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62,与秃尖长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310.行粒数、百粒重、苞叶重、穗长和穗行数与穗粒重建立了最优多元回归方程且呈显著线性关系.在各产量影响因素中,对穗粒重直接作用最大的性状是行粒数,直接通径系数为0.355;其次是百粒重,直接通径系数为0.251;其他性状依次为苞叶重、穗长和穗行数.提高西藏林芝地区玉米产量的育种策略需以行粒数和百粒重为主.  相似文献   

9.
采用能够转化细菌和真菌的双功能质粒pDL1,与部分酶切的糙皮侧耳(Pleurotusostreatus)基因组DNA片段进行体外重组。再用重组质粒DNA转化玉米黑粉菌(Ustilago,maydis)的原生质体,在平皿上筛选抗新霉素的转化子,转化率达800转化子/μgDNA,由此在玉米黑粉菌中建立了糙皮侧耳的基因文库。随机选出15个转化子提取其DNA,以32P标记的neur基因酶切片段作为探针进行打点杂交,全部显示阳性,证明抗性菌落不是来源于敏感细胞的回复突变。以李氏木霉(Trichodermareesei)的纤维二糖水解酶(Cellobiohydrases,简称CBH)CBHⅡ基因末端片段为探针,从阳性克隆菌株中提取DNA进行Southern转移并杂交,结果证明本研究已成功地克隆了糙皮侧耳纤维二糖水解酶CBHⅡ基因。基因的表达检测证明,克隆菌株具有纤维二糖水解酶活力。  相似文献   

10.
按照CB5888-89<苎麻化学成分定量分析方法>对棉秆皮成分进行测定,得出棉秆皮中含脂腊质2.36%,水溶物19.54%,果胶3.34%,半纤维素25.88%,木质素25.32%,纤维素23.65%.借鉴麻类的脱胶工艺制定了提取棉秆皮纤维的工艺及条件;同时测试了纤维的基本性能如长度、细度等.采用扫描电镜观测了提取的棉秆皮纤维外观形态,得到棉杆皮纤维表面不光滑,并具有明显沟槽.  相似文献   

11.
研究以玉米秸皮为主要原料的纸张制备方法.采用碱预处理的方法去除秸皮表面的胶质,以利于纤维的提取.经过碱法制浆提取出均匀分散的纤维,经过打浆细化等工序,细化纤维,改善纤维的质量.制得纸浆后,抄造出纸张,所得到的纸张力学性能与白度得以提高.通过对比试验制备秸皮纸后,对润湿性能、受力最大载荷、白度进行检测.预处理使纤维试样表面接触角从76.37°降低到44.22°,亲水能力和润湿效果明显改善.处理后的纸张白度能够达到60%左右,抗张最大载荷38 N.该方法能够有效提取秸皮纤维并制备纸张试样.有利于提供造纸原料,以弥补木材原料数量的不足;提高玉米秸秆的利用价值,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相似文献   

12.
对玉米纤维在面包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玉米纤维添加量的增加和纤维颗粒的减小,面包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玉米纤维的添加量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细度为50目、70目和100目的玉米纤维添加量分别不能超过4%,5%和6%;通过延长发酵时间可使面包体积增大,但不能超过45min.  相似文献   

13.
S564.909.9玉米皮编织技术0008[刊]/老艾农村科学试验.-1994,(3).38~39文章指出发展玉米皮编织工艺品的加工生产能增收创汇,提出应特别注意加工前的选料、贮料、玉米皮的加工准备。介绍了小辫编织法、平编编织法、缠扣编织法的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14.
导热性、吸湿性、透湿性和透气性测试指标是衡量织物热湿舒适性的重要因素.通过对玉米和丽赛纤维织物的热湿舒适性能的测试和热湿性能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出玉米和丽赛纤维都具有一定的导热性、透气性和吸湿、透湿性能.丽赛纤维散热及吸湿快干性能优于玉米纤维;玉米纤维保温性能好于丽赛纤维.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圆苞车前子壳粉的添加对肉饼品质的影响,以猪肉为原料,研究了壳粉的不同添加量对肉饼蒸煮损失、保水保油性及感官品质的影响及原因。结果表明:圆苞车前子壳粉的添加可以明显改善肉糜的保水性,当添加量(质量分数)为0.5%~1.0%时,可以同时促进肉糜中油水乳化稳定性,改善肉饼的保油性;相对于对照组,壳粉添加1.0%时肉饼蒸煮损失由19.05%降低至4.30%,且具有更高的亮度值,此时圆苞车前子壳粉主要成分可以均匀分布在体系中,起到填充作用,并可改善肉糜制品的质构特性。当圆苞车前子壳粉添加量增加至2.0%~3.0%时,由于圆苞车前子壳粉具有的强吸水性,阻碍了油水乳化,导致肉饼保油性降低,蒸煮损失增加;同时膳食纤维的过度填充使凝胶体系出现了明显的相分离,阻断了肌原纤维蛋白凝胶三维网络的连续性,造成肉饼质构特性下降。圆苞车前子壳粉中的车前子多糖(胶体成分)可使肉饼的黏性增加,使肉制品易于成型。希望本研究为圆苞车前子壳粉在肉糜制品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牛雷  徐丽娜  田伟  邓皓允  王军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27):11719-11724
吉林省处于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地域之一,季节性秸秆过剩问题比较突出。为了拓宽其消化渠道,将短切玉米秸秆纤维按不同比例掺入取自长春地区的黄土中,基于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探明其对水泥土加固效果的影响规律,通过与玄武岩纤维水泥土试验数据的对比分析,主要研究两种纤维水泥土强度、应力应变关系随纤维掺入比或纤维长度的演化规律,深入分析了界面剪切强度和软弱结构面等对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纤维和玄武岩纤维均能提高水泥土强度,增强其延性,两种纤维水泥土强度发展规律相似,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特点;试验条件下,峰值强度、最优纤维掺入比和最佳纤维长度均基本相同。试验表明玉米秸秆纤维替代玄武岩纤维应用于水泥土加固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玉米秸秆纤维的防腐和耐久性问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采用可以食用的玉米淀粉糖为原料,用乙醇做溶剂,通过高压静电纺丝法制备了玉米淀粉糖的超细纤维.经加热处理增加了玉米淀粉糖超细纤维的稳定程度和柔韧性,并降低了水溶性.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红外光谱(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测试手段对纤维的组成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玉米淀粉糖与乙醇发生了缩醛化反应.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玉米秸皮纤维在造纸过程中出现的纤维分丝帚化不充分,颜色发黄等问题,改善玉米秸皮纸的质量,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对玉米秸皮纤维的提取流程进行了试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碱法处理过程中,碱煮时间、料液比和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都对玉米秸皮纤维的提取以及纤维质量产生影响.试验室纤维提取的较优参数是:碱煮时间60 min、料液比1∶30、氢氧化钠质量分数为12%.本方法能够明显改善纤维提取质量,纤维分丝帚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玉米是世界大宗粮食作物之一,在国际市场上处于举足轻重地位。播种面积在各类作物中位居第三,仅次于水稻、小麦。我国玉米分布也极广。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二位。玉米副产品指除玉米籽粒以外的部分,如秸杆、玉米芯、花粉、玉米笋、玉米苞叶等。目前,我国对玉米的利用,仅限于籽粒,多作粮食或饲料,在深加工方面才刚刚起步。对玉米副产品的研究和利用就更少。而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对玉米及其副产品的利用已达98%。因此综合利用玉米及其副  相似文献   

20.
甘蔗皮中含有可提取的纤维物质,但其木质素和半纤维的含量较高,因此选取的纤维提取工艺应能有效去除木质素和半纤维又不损伤纤维.本文选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甘蔗皮纤维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不同工艺处理后,甘蔗皮中的半纤维都基本得到有效去除,而木质素尚不能完全去除;不同工艺下甘蔗皮纤维的平均长度为0.73~1.07 mm,平均直径为16.5~19.8μm.结合纤维的长度和红外光谱图分析,得出甘蔗皮在40 mol/L的硫酸溶液中100℃酸煮1 h、在10%的烧碱溶液中100℃碱煮2.5 h,再搅拌处理1 h为较优的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