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谐心理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础,要实现大学生与自身、大学生与大学生、大学生与社会、大学生与自然的全面和谐,大学生必须要有和谐的心理。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应试教育、家庭畸形教育、经济条件和身心发展不同步等各方面的因素,大学生只有通过不断的自我心理调适,提高个人修养和培养正确的成功观,达到真正的心理和谐,是当代大学生成才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2.
采用大学生压力问卷,对583名贵州省大学生压力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总体压力感处于一般水平,学业压力是主要的压力来源。男大学生生活压力显著高于女大学生;农村大学生生活、社交压力感高于城镇大学生;大二大三学生的生活压力感明显高于其他年级大学生,大四学生自我发展与择业压力感最高;文科专业的大学生在社交压力、生活压力、自我发展与择业压力以及总体压力感上明显高于其他专业大学生;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业压力、生活压力与总体压力感上压力水平均显著高于汉族大学生。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社会实践要结合社会发展趋势和当代大学生发展需求,丰富大学生社会实践形式,挖掘大学生社会实践潜能,激活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力,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韧性。形式、内容、活力、韧性四者有机结合是当代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维权不畅和日益增加的大学生与母校之间的纠纷,对现有的大学生权利保障机制带来了新的挑战。为此,高校应从自身内部着手,构建以大学生校内维权预警机制、高校法律咨询室(法律顾问室)、大学生维权中心、校园调解和仲裁机制、大学生校内申诉机制等五位一体的大学生校内权利保障机制,维护好大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校生关系的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游晶晶 《科技信息》2011,(36):84-84
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在社会、学校、个人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如何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建议构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内容体系、探索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新途径与方法、树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优秀典型。  相似文献   

6.
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大学生旅游行为进行多方面研究,分析研究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了解大学生旅游态度、旅游动机、旅游偏好、旅游影响因素、旅游资金来源、旅游次数,探析大学生旅游行为对旅游的影响,并对大学生旅游的各种行为进行了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大学生旅游行为的一般规律。从而使旅游企业能够根据当代大学生旅游行为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发适合大学生的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7.
采用郑日昌等人编制的《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山西大同大学2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从总体上看,山西大同大学学生人际关系基本正常,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人际困扰;(2)性别、是否正在恋爱等因素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均产生重要影响,女大学生的人际困扰程度高于男大学生,恋爱大学生的人际困扰程度高于非恋爱大学生,农村大学生高于城镇大学生;(3)不同年级大学生人际困扰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大二、大四、大三、大一;不同专业大学生人际困扰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文科专业、理科专业、心理专业.  相似文献   

8.
生态体验是大学生生态人格培育的最为有效的途径。大学生的生态体验活动主要有生态旅游、生态考察、野外生存和环保实践等四种形式。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生态体验活动,能够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丰富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强化大学生的生态道德信念、磨炼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志,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习惯,从而塑就大学生健康完善的生态人格。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角度剖析了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深层次原因.网络成瘾大学生的孤独感、人际交往焦虑、社会支持缺乏等都是人际交往障碍的症状表现,也是促使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根源所在.从解决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障碍这个方面入手去戒除大学生的网络成瘾,改变网络成瘾大学生的人际环境、建立心理援助机制、加强大学校园的人文关怀,是新时期帮助大学生戒除网络成瘾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0.
刘枫 《科技信息》2012,(10):63-63
随着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压力加大、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几类相对困难群体:女大学生、贫困大学生、生活优越大学生及动手能力差的大学生,并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出了加强职业规划教育,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等粗略想法。  相似文献   

11.
胡彪 《科技信息》2009,(22):I0041-I0041
网络已成为大学生的日常使用工具,其对大学生的认知、情感、理想、信念、道德素养、行为规范和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影响日益深远。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失范不仅会引发大学生的情感冷漠与信任危机,还容易导致大学生价值观模糊与人格扭曲,延缓大学生个体的社会化进程,是和谐校园、和谐社会构建中必须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因此,深入分析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蒙古族和汉族大学生头面部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内蒙古地区742名蒙古族和汉族大学生的20项头面部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蒙古族和汉族女大学生的头长、眼外角间宽、眼裂宽有极显著差异,口宽、头水平围有显著差异;男大学生的头长、形态面高、容貌面高、鼻高、鼻宽有极显著差异,容貌额高、眼内角间宽、唇高、耳宽和头水平围有显著差异;蒙古族男、女大学生和汉族男大学生以特圆头型为主,汉族女大学生以超圆头型为主;汉族男大学生和蒙古族女大学生以阔面型为主,蒙古族男大学生和汉族女大学生则以过阔面型为主;两个民族的男女大学生均以狭鼻型为主.  相似文献   

13.
运用情绪表达量表、情绪调节问卷、心境量表,以370名大学生为被试,对比研究了不同民族大学生在情绪表达、情绪调节、心境三方面的特征.结果表明,男生比女生有更高的积极心境,汉族大学生比少数民族大学生使用了更多的情绪调节策略,少数民族大学生比汉族大学生有更高的消极心境,藏族大学生与其他各民族大学生相比有更高的消极情绪表达,更高的消极心境.  相似文献   

14.
寝室相当于大学生在校四年的"家",是大学生课堂之外的主要阵地。大学生寝室成为学校思想教育工作敏感而又重要的地带,要重视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建设,培养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安全意识,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因此,只有深入大学生寝室,不断研究大学生寝室管理的新方法、新政策,才能有效推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学校管理,构建和谐、平安、积极向上的校园生活。  相似文献   

15.
随机抽样甘肃籍09级大学生15266名,进行体质健康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甘肃籍男、女大学生平均体重、身高均高于全国同龄大学生(P<0.01和P<0.05),男、女大学生肺活量比全国大学生平均值高491mL和225mL,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男大学生握力、女大学生坐位体前屈平均值均高于全国男、女大学生平均值,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男、女大学生台阶指数均低于全国平均值5.33、5.69,差异明显(P<0.01),素质指标立定跳远,均低于全国平均值13.98cm、11.02cm,呈显著性差异(P<0.01);在大学生常数指标中,甘肃籍男大学生肺活量体重指数、握力体重指数BMI指数均高于全国大学生均值(P<0.01),而台阶体重指数低于全国大学生均值P<0.01);甘肃籍女大学生肺活量体重指数、台阶体重指数、BMI指数均低于全国大学生平均P<0.01);甘肃籍男、女大学生克托莱指数处于正常范围之内,营养良好;本研究结果可为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和提高大学生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河北省大学生身体素质现状,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水平,本文主要通过文献法、数据测试法、调查法,对河北省大学生身体素质指标进行调查、测试。通过分析得出河北省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特征。研究提高和改进河北省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相关对策,期望对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了解大学生亚健康的现状,分析在校大学生发生亚健康状态的原因,提出消除大学生亚健康的可行性措施,促进在校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以济南大学、山东财政学院和山东大学的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访问法.结果显示在校大学生对亚健康的概念了解甚少,对亚健康状态的内外表现认识不全面.学业负担重、不规律的生活节奏、网络的诱惑、就业压力等是导致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原因.结论:大学生是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多发群体.学校和社会以及其它各个阶层应对大学生的健康给予更多的关注,正确引导大学生预防和消除亚健康.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贴近生活是指从满足、促进、提升大学生的成长发展需要出发,思想政治教育积极融入、反映、引导大学生生活,推动大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提高整体素质,全面自由发展的一种教育实践过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贴近生活包括:贴近大学生的政治生活;贴近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贴近大学生的消费生活;贴近大学生的交往生活;贴近大学生的择业生活;贴近大学生的闲暇生活。  相似文献   

19.
网络是当代大学生广泛使用的新媒体,网络上各种信息、思潮和观点必然会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冲击和影响,它已经成为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环境。加强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教育,准确把握大学生的网络需求,正确引导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从而发挥网络对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助推作用,这是网络时代赋予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20.
当前网络已经进入4G时代,大学生参与网络的热情日益高涨,由此引发了一些大学生网络舆情危机,当前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存在着引导主体不明确、疏导不够、引导时效性差、引导方法单一等问题,笔者试图从完善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的领导机制、建立大学生网络舆情表达和沟通机制、建立大学生网络舆情信息分析和反馈机制、提高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技巧和加强大学生网络自律教育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