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肌虫的分类位置长期悬而未决。在充分讨论了双瓣壳甲壳动物软体与外壳的关系及其分类历史之后,作者提出双瓣壳甲壳动物较高阶元分类的六条标准:①两壳闭合时后端是否存在裂隙及其性质,②壳瓣的数目,③壳质成分,④肌痕的位置,⑤壳瓣铰合的性质,⑥生长线的有无。基此,可以认为高肌虫包括有分别与介形类和叶虾类接近的两大类别,命名为无腹亚目和具腹亚目。高肌虫的世界分布可以概括为三个大区,大致与早寒武世三叶虫三个区相对应;我国西南地区三个北东、南西向的分区中,西区以南郑虫——汉中虫——昆明虫为代表,而中区则以遵义虫为基本特征,东区尚缺代表。基于西区几十个剖面的第一手实际材料,可将该区下寒武统筇竹寺阶按高肌虫分为五个生物带:①汉江虫——南郑虫带;②汉中虫——峨眉虫带;③假昆明虫——窄脊窄脊昆明虫带,④帽天山昆明虫带和⑤尖锐粗脊昆明虫带。一些高肌虫壳体背边清晰的韧带型铰合构造的发现对于整个铰合构造的起源及其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在另一些高肌虫看到了清晰的眼瘤及其明确的位置。本文报道的高肌虫采自陕西、云南、四川、贵州、湖北和海南岛,总共包括六个新属,三个新亚属,三十四个新种和六个新亚种。  相似文献   

2.
井研—犍为地区麦地坪组—筇竹寺组是四川盆地下寒武统页岩气勘探的重要阵地,但沉积特征研究相对薄弱。通过岩心描述和测井资料分析对研究区麦地坪—筇竹寺组进行沉积相特征分析及总结。麦地坪组发育深灰—灰黑色磷质细晶白云岩、灰黑色—黑色含粉砂质页岩与硅质磷块岩互层,硅质结核及水平层理发育,顶部见灰色—深灰色岩屑石英粉砂岩与灰黑色粉砂质泥岩互层,泥岩与粉砂岩突变接触,发育冲刷面、包卷层理、泄水构造以及粉砂岩中的泥粒定向排列,为典型重力流沉积;筇竹寺组发育灰黑色—深灰色页岩、粉砂质页岩与灰色—深灰色钙质细粒岩屑砂岩、灰质粉砂岩、泥质粉砂岩不等厚互层,块状及水平层理,顶部见波状层理和小型交错层理,黄铁矿发育,三叶虫和高肌虫化石发育。建立了2个三叶虫化石带:尖头遵义盘虫(Tsunyidiscus acutus)—阎家寨遵义盘虫(Tsunyidiscus yanjiazhaiensis)带和始莱得利基虫(Eoredlichia)—武定虫属(Wutingaspis)带,以及3个高肌虫化石带:梁山虫(Liangshanella)—小遵义虫(Tsunyiella)化石带、峨眉虫(Emeiella)—粗脊昆明虫[Kunmingella(Validocostatella)fusulus]化石带和朵氏昆明虫(Kunmingella douville)—卵形川滇虫[Chuandianella ovata(Lee)]—简单虫(Mononotella)化石带。研究区受兴凯地裂运动控制,位于坳拉槽西侧缓坡带中,为陆棚相沉积。识别出浅水陆棚、深水陆棚和坳拉槽3个亚相,以及滩坝、砂泥质浅水陆棚、浊积砂、砂泥质深水陆棚、泥质深水陆棚和坳拉槽底共计6个沉积微相。麦地坪组主要发育构造作用下的深水沉积,其顶部发育重力流沉积,富含磷元素,含少量黄铁矿;筇竹寺组发育较稳定构造背景下的陆棚沉积,具有以泥岩沉积为主,磷元素含量低,局部富含黄铁矿等特征。  相似文献   

3.
本文记述中国大眼隐翅虫属一新种及一新纪录:峨眉背点隐翅虫;涡饰大眼隐翅虫,模式标本保存在四川师院生物系.  相似文献   

4.
采用扫描仪和扫描电镜对红腹牧草蝗Omocestus haemorrhoidalis(Charp.)消化道内壁的细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食道内壁前端有齿.嗉囊包括两部分,前端的一个小的膨大部分,由V-形区和两侧的V-形脊组成;后端为一个大的膨大部分,由柳叶脊、扇形脊和不规则脊组成;脊的上缘有齿.前肠内壁主要为单生齿,除贲门瓣上齿的齿尖指向前方外,全部齿尖指向后方.后肠的齿主要分布于幽门瓣、结肠和除直肠垫外的直肠内壁.后肠的齿主要为丛生齿,除直肠内壁齿的齿尖指向附着环外,全部齿尖指向后方.回肠和直肠垫无齿,其内壁特化成筛网状结构.肛门区的内壁布满了圆球形凸起.  相似文献   

5.
蛇绿岩研究新进展及其定义和分类的再讨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蛇绿岩保存于大陆造山带中,在地质历史上产于洋--陆过渡区多种构造背景(活动大陆边缘、被动大陆边缘、弧前、弧后、弧内、弧问、板块三联点、转换断层、大陆裂谷或它们的复合背景等)的洋盆扩张脊.蛇绿岩以超镁铁质岩、镁铁质岩为主,是一套彼此具有成因演化亲缘关系的、古洋壳 大洋地幔岩石的有机组合.我们把蛇绿岩概括为产于洋盆扩张脊的洋壳 大洋地幔岩石组合.蛇绿岩按构造背景有红海萌芽型洋壳和大洋中脊型洋壳两个端元,可三分为近陆的活动大陆边缘型--科迪勒拉型、东地中海型(新特提型)过渡型、西地中海型--大洋中脊古特提斯型.科迪勒拉型和东地中海型均属俯冲带(SSZ)上叠型,更近陆靠俯冲带;环太平洋型和被动大陆边缘型属特提斯型.  相似文献   

6.
蚌壳虫     
蚌壳虫(Clam Shrimp)是淡水水域中底栖游动动物,通称介甲动物。在动物界,它们隶属于二节肢动物门、有鳃亚门、甲壳纲、鳃足亚纲、介甲目。下分2亚目5科21属。迄今,全世界共报导了278种18亚种。我国有27种,分布在13个省、自治区。蚌壳虫体外具有左右对称的两片蚌形的几丁质外壳,壳长5.5—14毫米,呈黄褐色或深褐色,略透明。壳面生有数目不等的同心环形生长线。两壳在背面相连接,背面的突出部分称壳顶。壳腹缘:光滑或生短毛。前、后背缘圆滑或形成前、后背角。两壳之内是  相似文献   

7.
中国瓣隐翅虫属一新种(鞘翅目:隐翅虫科,胸片隐翅虫亚科)郑发科四川师范学院生物系昆虫学报1995,38(2):220~221.四川瓣隐翅虫GyrohypnusSichuanensis新种.头、前胸、腹部黑色,鞘翅黑褐色.上颚黑色,触角、下颚须、前胸前...  相似文献   

8.
用体视双目显微镜对付蝗属4种蝗虫的前肠形态进行了观察和描述(附图4组),根据前肠内刺特征、脊的数目及其排列方式把前肠分为四区:ZⅠ—ZⅣ。认为这四区特征及贲门瓣结构是鉴别种的重要特征。并建议将思茅竹蝗和黑翅竹蝗提升为2个种。  相似文献   

9.
对分布在我国西北及西南三科五属八种蝗虫前肠形态的分类学价值进行了研究.蝗虫前肠依表皮脊及刺的特征可区分为四区,这四区形态及贲门瓣结构与其它分类性状呈正相关,可作为分类性状运用.以亮绿染色后封片,体视摄影的应用,为前肠形态特征的研究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50例风湿性心瓣膜畸形标本及50例正常心脏的二尖瓣各瓣膜的宽度进行测量及比较。测果结果发现二尖瓣前内瓣、后外瓣、左、右联合副瓣右风湿性心瓣膜畸形组都明显增宽。前内瓣平均增加5.522mm,后外瓣增加2.006mm,左联合副瓣增加4.226mm,右联合副瓣增加4.290mm。以比重法测量前内瓣面积发现病例组平均增加1.8cm~2。  相似文献   

11.
雕姬蜂属Zaglyptus Foerster隶长尾姬蜂亚科Ephialtinae,瘤姬蜂族Pimplini。本属成虫特征前翅长3.0—9.0毫米;体稍长并细于大部分其他瘤姬蜂族的姬蜂;后头脊完整,中央不下弯;并胸腹节中等长,无中纵脊,在侧方亚端部有一个瘤状突起,此瘤在雌蜂非常突出而在雄蜂弱;无小翅室;后小脉通常在中央上方曲折;腹部第一节背板短宽,在中央正后方每边有一斜沟;第二节背板基侧角和后侧角有相当明显斜沟,从而共同围成一隆起  相似文献   

12.
<正>国内1989年报告了自体颅骨瓣皮下埋藏动物实验,临床上亦有个别报告。本文报导自体颅骨片皮下埋藏治疗颅骨缺损一例。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31岁。1993年2月25日住院,入院前3天因车祸致头部伤,头颅CT示:右额叶脑内血肿,右额叶脑挫裂伤。即行右额开颅探查,切取之颅骨片保留骨膜,放入生理盐水;术中清除右额硬膜下血钟10ml,脑内血肿50ml以及部分挫裂伤脑组织。术毕见脑压略高,决定去骨瓣减压。将颅骨瓣洗净后于外板钻孔数个,  相似文献   

13.
贵州省秆蝇科分类之一“贵州新记录的秆蝇及一新种”发表在《贵州科学》7(2):83—85(1989)。本文为第二篇,包括颜脊秆蝇属(Eurina)一新种、距秆蝇属(Cadrema)一新亚种,及粗腿秆蝇属(Pachylophus)的二个贵州省新记录种;除种记外,对三个属的情况也予概述。新种和新记录种的模式标本与研究用标本,均保存在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1.贵州颜脊秆蝇,新种Eurina guizhouensis Yang et Yang, sp. nov.(图1—2) 体长4.2—4.3mm,前翅长3.7—3.8mm。  相似文献   

14.
对采自湘西花垣县排碧剖面中寒武统花桥组灰岩中具表面装饰的磷灰石质管状化石(Ornamented tubes)进行了研究,依据化石的壳面装饰特征,建立了3形态类型:Ornamented Tube Form Ⅰ,Ornamented Tube Form Ⅱ 和 Ornamented Tube Form Ⅲ。其中Ⅰ型壳体表面装饰有尖细的小刺,多数标本壳刺成行排列,行间存在宽约0.01~0.05 mm的间隔;Ⅱ 型管体表面具有零散稀疏而不规则分布的斑疹状壳饰,壳体微微向外弯曲的一侧具有一列粗壮的呈锯齿状排列的脊刺;Ⅲ型整个壳体表面布满圆形、卵圆形瘤状壳饰,壳饰中空,与壳体内腔相通,壳体微微向外弯曲的一侧具有一列粗壮的呈羽状排列的脊刺。从壳体形态、表面装饰特征分析,这类管状化石可能是节肢动物(如高肌虫类)生物体壳瓣上的前刺或背部的刺等管状硬体构造。  相似文献   

15.
1975年以来,我们在四川三十余县,以及峨眉、卧龙、康定、凉山等地,采得大批隐翅虫标本。经整理,发现以下二种为切须隐翅虫亚科(Pinophilinae),蹼隐翅虫属(Palaminus Er.)中国新纪录,现简记如下。研究标本保存在四川南充师院生物系。  相似文献   

16.
系统分析北海外沙泻湖CK10钻孔岩芯的硅藻、有孔虫、介形虫化石, 并进行14C年代测定, 探讨硅藻、有孔虫组合特征、沉积相演化和地层年代。该孔全新世地层硅藻化石群自下而上划分为: Ⅰ. 波缘曲壳藻(Athnanthescrenulata)—亲缘桥弯藻(Cym bella affinis) —披针桥弯藻(Cym . lanceolata) ,Ⅱ.亲缘桥弯藻—波缘曲壳藻—卵形菱形藻(Nitzschia cocconeiformis) , Ⅲ. 亲缘桥弯藻—波缘曲壳藻—史密斯双壁藻(Diploneissm ithii),Ⅳ. 波缘曲壳藻—亲缘桥弯藻—条纹小环藻(Cyclotella striata), Ⅴ.卵形菱形藻—具槽直链藻(Melosira sulata)—柱状小环藻(Cyc. stytorum ), Ⅵ.条纹小环藻—柱状小环藻, Ⅶ. 具槽直链藻—条纹小环藻—卵形菱形藻, Ⅷ. 柱状小环藻等8 个硅藻组合带。有孔虫群自下而上划分为: Ⅰ. 毕克卷转虫变种(Am m onia beccarii var.) —瘦瘪雅得虫(Jadam mina m acrescens) , Ⅱ. 毕克卷转虫变种—异地希望虫(Elphidium advenum )—球室  相似文献   

17.
2009年7月~2011年7月,用定点随机采样、非淹没培养皿法和活体观察法,对拉鲁湿地自然保护区有壳肉足虫物种多样性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共鉴定到有壳肉足虫61种(包括7个未定名种),隶属于3纲3目11科17属。其中表壳目44种,占有壳肉足虫物种总数的72.13%,为优势类群;网足目16种,占26.23%,为次优势类群;单室目1种,占有壳肉足虫总数的1.63%,为罕见类群。优势种类仅为盘状匣壳虫(Centropyxis discoides)。结果表明:拉鲁湿地有壳肉足虫群落结构较为复杂,各样点有壳肉足虫的物种相似性系数在0.44~0.70之间,为中等相似,有壳肉足虫群落特征区域差异性不明显;多样性指数在2.40~5.42之间,多样性指数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湘西中寒武世具表面装饰的管状疑难化石(Ornamented tubes)的保存、形态结构及壳体成分的综合分析,发现此类细长型管状化石表面具有瘤状、刺状装饰;部分化石管体向外弯曲的一侧具有一列锯齿状排列的脊刺.壳壁具有双层至多层微细构造.所获得材料中发现管状壳刺与高肌虫类双瓣壳壳体相连的化石标本.电子探针能谱分析揭示管状化石壳体成分以钙、磷元素为主,矿物成分主要为氟磷灰石.研究表明,此类管状化石可能属于具双瓣壳节肢动物高肌虫类外骨骼,是一种具有保护性功能的外部硬体构造.  相似文献   

19.
利用活体观察和蛋白银染色技术对采自甘肃省永昌县马铃薯农田的加拉帕戈斯似殖口虫形态学和细胞发生学特征进行研究,通过提取物种的DNA信息,获得该种的核糖体小亚基基因(SSU rDNA)序列,通过序列比对和构建系统发育树对殖口虫科属间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该种形态学特征为:活体大小约为(60~85μm)×(20~25μm),虫体呈长椭圆形,两端收缩钝圆, 3列额腹棘毛列, 1根口棘毛,横前棘毛、横棘毛和尾棘毛均缺失,大核6~8枚,小核1~4枚附着于大核附近.细胞发生学特征为:老口围带被前仔虫完整保留;第Ⅱ~Ⅴ列棘毛原基以初级发生式发生,第Ⅰ列棘毛原基单独发生;无横棘毛、横前棘毛和尾棘毛的形成;左右缘棘毛原基产生于老结构; 3列背触毛原基产生于老结构.分子系统学分析表明加拉帕戈斯似殖口虫与中华殖口虫和殖口虫属未定种以较高的置信值聚为一支,与殖口虫科其他属形成姐妹支,分子信息再次印证殖口虫科为非单元发生.  相似文献   

20.
InSAR相位滤波是InSAR处理中重要的一个环节。Lee滤波是一种有效的InSAR相位滤波器,但是存在着一些不足。为减少传统Lee滤波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Lee滤波器;并且以仿真数据和实际数据为基础,将改进后的Lee滤波器和传统Lee滤波方法进行对比。得出结论:改进后的Lee滤波较原始的Lee滤波更有效,改进后的滤波器滤波效果更好,同时算法的速度更快,并且其鲁棒性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