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剑峰 《科技潮》2010,(6):38-38
周东红易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主要从事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自动化系统及高速铁路客运服务系统等方面的研究。2005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  相似文献   

2.
对铁路信号系统和城轨信号系统在发展现状、设备布局及应用、联锁方式、信息传输方式、测速测距等多个方面做了对比分析,总结了两者的异同;通过比较总结发现城市轨道交通信号技术更精尖.得出了高速铁路应在技术上借鉴城市轨道交通信号技术,并进行改造和创新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李东侠  胡慧欣 《甘肃科技》2008,24(10):73-74
文章论述了高速铁路选线方案所应采用的原则,包括:尽量通过重要政治经济据点、考虑重大地质因素、充分利用既有客站、采用较高的技术标准、注意环保等。并对京郑客运专线、石太客运专线、郑西客运专线等高速铁路选线方案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围绕城市轨道交通合理票价确定问题,在全面分析票价变动对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线路客流量、票价收入、运输成本、外部效益等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运营效能的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线路的合理票价计算模型,并以上海轨道交通5号线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票价提高虽然能够增加城市轨道交通的票价收入,但是单位乘客的运输成本和运营成本均随票价的逐步提高而逐渐增加,同时运营效能将逐渐降低;反之,票价降低虽然减少了票价收入,但是单位乘客的运输成本和运营成本均随票价的逐步降低而逐渐下降,同时运营效能逐步提升.为此,建议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效能最大化作为确定城市轨道交通合理票价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既有隧道改建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具体实践,建立以线路平面和纵断面设计控制点为约束条件,改建量平方和最小为目标函数,采用拉格朗日乘子法进行优化设计的方法,初步确定线路位置;建立线路贯通性与限界适应性分析的指标体系,并以此为基础,编制限界自动分析软件,确定最佳的线路设计位置,从而解决了既有隧道工程改用作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时线路贯通性和限界适应性的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6.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规模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进一步研究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占地规模较大的问题,以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车辆段规模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其重要影响因素,并以此为基础通过比较分析法对国内与国外先进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车辆检修体制、库内存车、车辆段资源共享与政策、人为因素等方面的诸多经验进行了讨论和分析,最后得到了改进检修体制、利用既有设施将车辆存放分散化、积极进行资源共享特别是与社会专业部门的资源共享以及控制和约束不合理的占地行为等关于控制车辆段规模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7.
董百伟  李爱春 《科技信息》2011,(21):210-210,224
在高速铁路如火如荼建设的大背景下,本文针对高速铁路引入既有枢纽联络线设置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旨在对联络线设置做一个全面的总结。  相似文献   

8.
应用系统中心性理论,综合考虑高速铁路的基础设施网络、车流网络及客流分布特征,构建了高速铁路车站系统中心性综合分级方法.在充分考虑高速铁路运输网络特征的基础上,对既有系统理论中的中心性指标进行改进,并利用实际的铁路客流数据确定合理的系统中心性计算方法.利用综合评价分级方法对我国高速铁路路网的525个车站分级评价,明确每个等级车站的数值分级依据,结合路网发展特征阐述每个等级车站的路网演化意义与运输定位.分级结果对于我国高速铁路服务网络明确车站分工、提高路网运输效率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京津冀一体化重点工程——京滨高速铁路工程(宝坻-北辰段)的既有电力线路迁改工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对工程施工边界1 km影响范围内的生态环境进行现场调查,分析京滨高速铁路项目(宝坻-北辰段)的既有电力线路迁改对生态系统、景观、动植物、水土保持、水文地质的生态环境影响,并提出工程施工期和运营期对植物、野生动物、景观、水资源的保护修复对策以及相关风险防范措施,为国内同类型高速铁路电力线路迁改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对策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高速铁路轨道精密工程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季  应立军 《科技资讯》2010,(18):35-35
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的运输方式,高速铁路受到了社会的青睐。改造既有线路和新建高速铁路成为提高铁路运载能力的主要方式。精确测量轨道的三维几何参数成为保障列车高速、平稳运行和旅客良好舒适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铁道部部长近日说 ,本世纪前 2 0年 ,我国将在大城市间和主要通道建设客运专线及高速铁路 ,形成以高速铁路为龙头 ,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中心的客运专线网。铁路部门将进一步加强既有铁路技术改造 ,继续实施提速战略 ,使主要客运通道旅客列车运行时速达到 1 60~ 2 0 0 km,积极  相似文献   

12.
为提出适用于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运营期间的站台噪声评价方法及指标与限值,该文通过调研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噪声评价标准及法规,系统对比了各国评价方法、评价指标及限值的异同.选取中国某典型地下车站开展了运营期间站台噪声及振动现场测试,分析了站台不同位置噪声及振动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该站台两端的噪声显著大于站台中部,既有...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铁路工程施工的相关工作经验,以既有线路改造为研究对象,从轨道工程、路基工程、桥涵工程等方面探讨了高速铁路背景下既有线路改造的关键技术细节,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枫茗  程丽君 《科技资讯》2014,(7):132+134-132,134
根据铁路运输要求及高速铁路施工特点,本文以新建沪昆高铁既有边山牵引变电所设备改造为例,通过对多种施工技术方案进行利弊对比分析,来确定最终技术方案。同时介绍了本项施工的技术难点及关键施工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如火如茶地展开,需要大量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高等教育人才。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被纳入“卓越计划”为契机,通过校企合作优化、师资综合实力优化、校外实习基地优化等途径,不断优化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建设,实现专业建设良性发展,从而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式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优秀工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6.
应用对比分析、分类归纳及实例列举等方法,研究了地下城市轨道与城市道路、城市综合管廊的标准体系适应性,分析了"路-轨-管廊"大断面组合规划和横断面组合布设要点,提出了不同情况下的"路-轨-管廊"大断面共建的可行方法。结果表明:地下城市轨道与城市道路、城市综合管廊三种构筑物技术标准体系相互适应性性强,适宜于统一路由、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实施。地下城市轨道与城市道路、城市综合管廊组合规划工作中,应严格按"路-轨-管廊大断面"的综合规划要求去执行,充分考虑预留措施和衔接手段。"路-轨-管廊大断面"横断面组合及布设过程中,应根据地下城市轨道区间段及车站段的不同特点,结合城市道路及城市综合管廊的相关要求统筹考虑。"路-轨-管廊"大断面共建时,对全部新建段可同步统筹建设;对涉及既有城市道路改扩建的段落,应合理安排建设程序,保证地面道路建设期交通组织,根据地下城市轨道区间段及车站段的不同实施方法并结合城市综合管廊的建设要求。  相似文献   

17.
高速道岔是高速铁路轨道结构的关键,其结构与状态对列车运行安全和运行品质具有重大影响。文章介绍了高速道岔设计参数和平面线形,扣件、岔枕、道岔转换系统等部件主要结构特征,高速道岔设计理论,相关技术条件及取得的创新成果,对于中国高速铁路道岔的进一步研制、试验验证及推广使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市公共交通领域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建设时期,以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为例,分析当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在规划、建设及运营方面存在的问题,借鉴国际大都市轨道交通在规划、建设、运营方面的轨道交通方式、客流出行换乘方便、整合既有各种资源、交通带动城市发展的经验,提出了应建立综合协调机制、完善轨道交通规划、打造综合交通枢纽的优化原则,以及利用国有铁路资源实现轨道交通换乘与衔接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9.
高速铁路隧道限界及断面积是高速铁路的重要基础标准之一,也是影响高铁列车能否高速、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论述了高速铁路隧道限界和断面积的检测原理、方法和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CCD图像采集和处理的检测方案,设计出一台智能化高速铁路隧道限界和断面积检测车。  相似文献   

20.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低能耗、少污染、具有可持续属性的公共交通类型之一,其对沿线城市发展、居民生产生活产生深远影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目前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部分站点周边地区面临空间利用率不匹配、潮汐客流趋势加重等问题。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的城市空间规划需关注城市居民的活动特征,以提升站点地区城市空间全时段活力。本文以南京市中心城区内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为例,基于城市空间开放数据、实地踏勘调研、互联网LBS数据,采集统计与评价建成环境现状与居民活动特征数据,并运用梯度提升决策树与SHAP解释分析站点地区建成环境与居民活动的非线性关系及建成环境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建成环境要素适宜区间及协同优化条件,为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空间规划与优化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