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宁省丹东鸭绿江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严梅芳主编的《丹东鸭绿江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集》出版了,作为责任编辑我感到很欣慰。  相似文献   

2.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特殊资源和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本文结合党的十七大报告和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了水生态保护中存在的问题,阐明了当前水生态保护工作内涵和要求,提出了加强水生态保护的措施,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于欢  李楠  刘畅 《科技信息》2013,(1):443-443,449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重要议题单独一节专门论述,并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正确理念,面对新的挑战,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新的措施:改变旧发展观,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发展观、新价值观;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环境的生态文明理念;全民动员,培养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进而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首把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写进党的行动纲领,必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从这个角度出发,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发展之间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质上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不断得到调整的社会。它是一个以人为本,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社会,是一个把公平和正义作为核心价值的社会。是一个创造活力得到充分激发的社会,是法制健全管理有序的社会。和谐社会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保证人们享有大致相同的发展机会,都能够平等地接受教育,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社会生活,都能够依靠法律和制度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形成合理、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形成讲诚信、讲道德、讲法制、讲秩序的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6.
早在2000多年前,儒学思想家就提出了“天人合一”这一人与自然和谐的哲学命题,从先秦到明清,这种思想为历代儒家学者所阐释和发展。如果我们能结合现代科学文明,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掘更多有价值的思想,那么对当今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会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怀柔之美,美在风景,这里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这里的山水,既有“江南之秀”,又具“北国之雄”,古老的长城、千年古刹、原生性森林、高山峡谷、湖泊河流瀑布,让人留连忘返。 而深入怀柔,品味怀柔,便会发现怀柔真正的魅力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针对工业文明所带来的人口,环境与发展悖论,应该确立一种新的文明即生态文明,也就是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文明.  相似文献   

9.
阐明了生态文明的含义与特点,分析了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针对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加强环境保护、促进生态文明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首先必须做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极其错综复杂的关系,经历了“和谐一不和谐一新的和谐”的十分曲折的过程。造成人与自然关系失衡的主要原因在于人类思想认识上的偏差;树立正确的人地观、价值观、生产观、伦理观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前提;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从崇拜自然到征服自然,人与自然关系日趋恶化。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人与自然和谐观"为指导。我国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着巨大的生态、环境、资源和能源压力。要缓解这些压力,实现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必须在全社会倡导新的价值观和正确的消费方式,树立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能源的理念,并在实践中采取加强科技创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推行循环节约型的资源利用模式、发展生态经济,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共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等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2.
13.
周永生  闫海超  温炎霖 《科技信息》2009,(5):129-129,160
中国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资源枯竭型城市——阜新,是中国当前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典型城市,本文章就是从全新角度来审视经济转型试点实践中人与自然的关系,阐述了阜新经济转型中面临的生态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如何构建阜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最后提出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4.
1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重大挑战;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李广 《科技信息》2011,(12):78-78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促进企业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推动企业和谐;坚持以人为本,构建企业和谐;正确运用思想政治工作的力量,促进企业和谐三个方面论述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促进企业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50年前,世界人口不过30亿,仅仅过了半个世纪,全球人口已超过70亿,人口激增,消费扩大,加上部分人群对最大利润和无限享受的追求,大大刺激了人们对自然资源的无情索取和对自然环境的残酷破坏,同时也诱发和加重了自然对人的报复--水害灾害加重、滑坡泥石流频发、大量的土地荒漠化、水源因污染和堵截调引而愈显短缺,因此,哲人们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号召,确属治国治世之道!所谓自然,广义而言便是除主体人之外的整个客观世界.  相似文献   

18.
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可持续发展是国际社会深刻反思传统发展模式后,为实现全球和平、稳定与繁荣而作出的共同选择.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可持续发展最核心的问题,是科学发展观在现实工作中的具体体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就是要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19.
充分利用自然、社会、家庭和乡土文化信息等有效教育资源,作为园本课程开发研究之源泉.扩展教育空间,加强课堂的开放性,把学习活动延伸到家庭、社区和大自然当中,拓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让孩子们到时真实的环境中探索学习,开阔眼界,丰富经验,促进幼儿在德、智、体、美、劳和身心健康等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论人与自然的和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人与自然的长期对立和冲突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终于使人类认识到必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本文分析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四种途径 :一是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二是必须树立生态伦理观 ;三是必须树立绿色消费观 ;四是必须树立维护和平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