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6 毫秒
1.
楼琼  陈巧薇  王芳青 《科技信息》2009,(29):250-250
学生英语写作读者意识的高低直接影响其英文写作的质量,本文从“读者意识”的定义出发,得知作者的“读者意识”越强,作者与读者的沟通就定会越容易,越成功。本文根据对有关读者意识科研成果的研读,总结了两种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读者意识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2.
读者意识,指的是作者在写作时心目中必须有自己的读者群体,无论是在内容的确定方面,还是在形式的选择上,都要为自己的读者群体考虑。朱自清认为,"写作练习是为了应用,其实就是应用于这种假想的读者,写作练习可以没有教师,可不能没有读者。"这种意识就是写作的读者  相似文献   

3.
艾伦·坡的效果美学是艾伦·坡写作的核心,其核心思想是强调作者写作的篇幅和作者写作时预设的写作效果,而且大多数关于艾伦·坡的效果美学的研究也都是围绕着这两个方面展开的,本文将从接受美学角度-读者的视角探讨艾伦·坡如何在其作品中充分发挥读者的主体意识从而展现自己的效果美。  相似文献   

4.
读者意识与写作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者对于写作行为本身有着重要的意义。读者意识是制约写作活动的要素之一,自觉的读者意识是写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写作教学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自觉的读者意识当作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以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  相似文献   

5.
如果说,写作文章是创制一种精神产品的话,那么读者是其产品的接受者和消费者,如果说,作者是先有对心灵图景的内部语言的描述,继而才有物态化的文本,那么,读者恰恰是先接触文字符号,再由想象系统在脑海中重演作者曾为之神往的幻景。这是一条人工开凿而成的艺术运河。正是通过这一渠道,文本意识才能从作者脑中扩散到——延仲到读者的脑海。故而近年来写作理论界将读者纳入了自己的研究范围。本文重点探讨一下读者阅读文章的特性。  相似文献   

6.
科技论文中文摘要写作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科技论文摘要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比照<文摘编写规则>、<科技书刊标准化>等标准和相关文献,阐述了科技论文摘要的写作要点和方法.强调科技论文摘要的写作应严格遵循国家标准和规范,选择适宜的摘要类型,依据摘要的4项要素,简洁、准确地凝练出论文的实质和精髓.进一步增强作者的信息意识和读者意识,提高论文摘要的撰写质量,有利于引导读者阅读和论文的检索利用以及期刊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7.
巫峻 《龙岩学院学报》2004,22(Z1):64-66
为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培养合作竞争意识,优化写作教学过程,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的策略来提高写作教学效益,为英语课堂写作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夏莉 《科技资讯》2006,(29):163-163
本研究关注影响母语和目的语写作的相关因素,重点探讨了母语和目的语中的读者认知因素与写作意图,通过对于具体的写作样例进行分析,可以清楚地证明母语的正迁移作用以及在写作过程中培养读者意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文学接受是读者与作品、作者对话的过程,是读者理解作品与读者自我理解的统一。一方面,读者为了更好地理解作品和作者,应该逃离自我,按照作品和作者的规定扮演相应的角色,使自我意识和经验暂时退居边缘,让作者意识主宰自己的思维,使意识产生分离,与原有的经验和意识拉开了距离。另一方面,读者意识和经验仍然作为接受的背景发挥潜在的作用,与阅读过程中接受的经验发生交流、碰撞与整合。读者通过反思自我和批判自我,生成新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卢军坪 《科技信息》2012,(30):34+36-34,36
本文从美国当代著名修辞学家肯尼思.伯克的"同一"理论出发,探讨了读者意识对学生写作过程的影响,并提出了如何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以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1.
电脑的普遍应用,给写作带来了一场革命,使写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从写作主体来说,可以减轻写作劳动,方便快捷获得写作材料;从文学创作来说,出现了创作的大众化,作者与读者实现了零距离,还出现了创作的电脑化;从新闻写作来说,提供了更多的新闻信息,作者与读者双向互动,新闻文体结构发生了变化;从应用写作来说,利用模板,使应用写作变得方便、快捷、规范。电脑写作也容易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写作中人文因素的减少,平庸之作增多,虚假新闻和写作中投机取巧行为出现。  相似文献   

12.
文体风格是作者运用不同的话语组合形式结构,以明示的方式向读者传递意图。读者必须从这些明示手段入手,用推理的方式分析作者选择的语言成分及其产生的语境效果,挖掘作者的语用意图和语用效果,获取作者的真实写作意图。  相似文献   

13.
在学报编辑过程中,我们(可能具有普遍性)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是部分作者缺乏读者意识,不注重读者对象,致使科技稿件花样繁多,问题种种。对此,笔者就学报作者的读者意识问题,做一简要探讨。高校学报的作者,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类:①大学教师、研究生、高年级部分本科学  相似文献   

14.
邓毅群  朱军平 《南昌高专学报》2010,25(6):112-114,128
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它侧重以群体为组织形式,以学习者为中心来组织教学活动,强调学习者的个性、内在动机、个人发展和团队合作意识。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充分应用合作学习理论,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活学生写作的内在动机,调动他们写作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成功,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望海潮·东南形胜>的分析,并结合作者的生平事迹,引导读者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欣赏该词所表现出来的优美意境和作者纯熟的写作技巧.  相似文献   

16.
为更好地将科技期刊的主旨和要求传递给作者,必须关注作者的心理感受,具备共情能力。在论述共情有利于拉近编辑与作者的心理距离、有利于巩固作者队伍、有利于提升编辑自身业务水平的基础上,结合编辑实践着重分析了初审稿件中、复审稿件后及排版编辑中与作者的共情的操作要点。充分共情后产生的作者的编辑意识和编辑的作者意识,归结起来就是读者意识、精品意识和创新意识,关系着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隐含作者”与“隐含读者”是一对紧密相关的概念。“隐含作者”是作者的第二自我,是作者在写作时所戴的人格面具,它是隐藏在作品中的一套不同于作者本人的思想规范。“隐含作者”与“隐含读者”的含义是相同的,只是两者立论的角度不同而已。文章在分析二个概念的含义与流变的基础上,又从对话的角度分析了它们形成的艺术机制。  相似文献   

18.
合作原则是交际中需要遵守的原则.翻译也是一种交际,是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通过译者的交际,因而合作原则在翻译中同样适用.本文从合作原则的质量准则入手,探讨在汉诗英译中质量准则的遵守及违背,并得出了在汉诗英译中译者遵守质量准则以求忠实于原文,违背质量准则以求忠实于译文读者,即遵守和违背质量准则皆是为了达到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成功交际的目的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王馥媛 《科技信息》2011,(33):412-412
通过案例教学法在财经应用文写作中的具体应用,在应用文写作教学实施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转换学生角色、转变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的方式、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从而实现"实践—理论—实践"的教学过程,训练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真正提高应用文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在整个出版活动过程 ,作者、编者、读者这三维关系中 ,作者是编者的后盾 ,编者是期刊的灵魂 ,读者是编者的服务对象。期刊的领导者和主办者———主编要想处理好这三维关系 ,就要具备较强的通联意识 ,加强与作者、编者、读者的通讯、情感、信息的交流、沟通与联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