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吴桦 《科学通报》1994,39(3):273-273
蜂毒素(Melittin)是蜜蜂毒液中的一种多肽,由26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2840.蜂毒素具有强烈的溶胞作用,据报道大约1μg/ml的蜂毒素即可引起红细胞溶血.此外蜂毒素还可以在膜上形成电压门控的离子通道,高浓度的蜂毒素可以引起脂双层的微团化(Micellization)并导致膜融合.关于蜂毒素执行生理功能的机制目前尚无定论,已有的实验证据表明,蜂毒素与生物膜的作用是其发挥生物学功能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杜正清  田堃 《科学通报》2014,59(2):210-214
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稀土镱离子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电压门控性钠电流及其动力学的影响.膜片钳记录到的钠电流经过滤波过滤后储存于计算机中.结果发现,稀土镱离子对海马神经元钠电流的增大效应具有剂量依赖性和电压依赖性.100 mol/LYb3+使电压门控性钠电流的最大电流值由2154±163 pA增大到2807±60 pA,电流幅度增加了30.3%,这与镱抑制钾电流作用完全不同.镱作用钠电流的半数增大浓度是8.97 mol/L.通过对钠通道激活和失活动力学分析发现,100 mol/LYb3+基本不改变钠通道的激活和失活的电压过程.从激活时间和失活时间常数来分析,它们都具有电压依赖性,在80和70 mV电压下,100 mol/LYb3+显著延长了钠电流的激活时间,大于70 mV以后,镱不改变峰值时间,Yb3+使钠电流失活时间常数显著减小.总体来说,在钠电流开放的电压范围内,Yb3+基本不影响钠电流的激活过程,使失活时程提前,可以看出Yb3+主要通过增大钠通道的电导而增大钠电流的幅度,这可能是Yb3+作用海马神经元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陈谨  陈珏旭  吉永华 《自然杂志》2006,28(6):333-336
离子通道在细胞生理功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显微荧光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该项技术已成为继现代电生理技术之后,又一种可对细胞膜上离子通道的生理功能进行在体实时监测的有效工具。本文就近年兴起的近场光学成像技术、全内反射荧光显微术、共聚焦显微术和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显微术等的原理以及其在离子通道研究中的应用作了简要描述。  相似文献   

4.
朱培坤 《科学通报》1985,30(4):318-318
我们建立的酶标醋酸纤维膜免疫电泳技术[KEXUE TONGBAO, A Monthly Journal of Science,6 (1982), 670—672. ]灵敏度高,使用方便。本文进一步报道该技术的定量检测。 将酶标醋酸纤维膜免疫电泳的实验结果,用改装的凝胶电泳扫描装置予以扫描记录,查明线性关系好,重复性强。本文所用抗原系长叶车前花叶病毒(简称RMV),并用过氧  相似文献   

5.
在激光光钳装置上, 利用会聚的740 nm激光束捕获住凝集素包被的1 μm小球, 靠近细胞质膜, 待形成稳定结合后, 通过微动样品台来牵拉细胞膜, 牵拉过程中形成细丝, 即“膜丝”. 膜丝上的张力用光钳装置上的力测定单元测得. 用该法测量了白细胞的膜表面张力, 外力作用下的膜变形呈多种形态. 在接触面积较小的情况下形成的膜丝较细, 直径小于1 μm, 张力大小为7.4 pN. 在接触面积较大的情况下会形成大尺寸的膜突出, 张力大小约为14.0 pN, 推测后者与膜骨架的变形有关.  相似文献   

6.
李津如 《科学通报》1995,40(6):516-516
自从Langmuir和Blodgett建立了LB技术及Kuhn等人开始利用这一技术进行功能分子的组装到现在,LB膜的成膜技术有了相当大的发展,众所周知,有2种方法沉积LB技术:即常规垂直法和Fukuda水平法,水平法只局限于制备X-型多层单分子膜.为了制备其它类型的多层膜及适应于某些特定的需要,近来1种新的Y-型水平法已有报道载片在接触单分子膜与提起时不需要档板包围,因此,每循环一次有二层单分子膜转移到载片上,视紫红质是人眼视杆细胞盘膜中具有功能的主要成分,因此长久以来人们企图使用人工合成视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LiCl动员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的效应及动员后细胞的神经分化潜能. 用LiCl动员大鼠后, 以CFU-F分析其动员效应, 从形态学、表型分子的检测等对动员MSCs鉴定. 用b-巯基乙醇和神经元原代培养上清液诱导动员后MSCs向神经元分化. 结果表明, CFU-F分析显示LiCl可有效动员外周血MSCs, 形态学、表型分子等实验证实动员的细胞为MSCs, 并可被b-巯基乙醇和神经元原代培养上清液诱导, 表达神经元特异标志分子NSE, NF, Nestin和NeuN. 全细胞膜片钳记录到诱导后的MSCs有内向钠电流. 研究表明, 循环MSCs可被LiCl动员, 并在一定的环境下向神经元细胞分化, 这为神经损伤的修复提示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双微电极电压钳制术是研究心肌跨膜离子流的一个新技术,它可从离子流水平对心肌的生理、病理以及有关药物进行分析研究,这对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研制的计算机分析系统能对电压钳实验进行信号检测、联机采样和数据分析,研究心肌细胞中慢内向离子流i_(si)的活动规律和离子通道的动力学过程。方法:1.实验装置分析系统主要由PC微机、DSS6521数字存贮示波器、双微电极电压装置和接口电路组成。计算机通过接口电路控制示波路,同时采集从电压钳装置输出的跨  相似文献   

9.
离子通道门控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向明  林岚 《自然杂志》1998,20(5):251-258
细胞膜离子通道门控机制的研究是最近十多年发展起来的一个活跃领域.建立反映通道门控机制的动力学模型以及相关问题的研究是这个领域的核心课题.它们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多学科性;二是现代数学、统计工具在此领域的广泛应用.十多年来,曾提出多种通道门控机制的动力学模型.在关于哪个模型能够更好地反映通道门控机制方面曾有过争论.本文着重论述有助于理解这场争论实质所在的两个问题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0.
本文系统地讨论了磁性多层膜在短波长记录,磁超分辨,磁场调制直接重写和光强调制直接重写技术中的应用原理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张衡涛 《科学通报》1995,40(6):552-552
紫膜是嗜盐菌光照下在质膜上形成的紫色膜片.细菌视紫红质(Bacteriorhodopsin,BR)是紫膜中包含的唯一蛋白.紫膜中蛋白与脂的比率为1:10(mol/mol),构成紫膜的大多数磷脂在中性pH下带有电荷.蜂毒素(Melittin)是蜂毒液中的主要成分,由26个氨基酸组成.蜂毒素与膜脂的作用,尤其是它的溶血作用及作为离子通道已经研究的相当多.由于BR的特性,胡坤生等人率先开展了蜂毒素与BR相互作用的研究,证实了蜂毒素与BR疏水  相似文献   

12.
鲍林  苗振伟  周培爱  蒋云  张人骥  唐有祺 《科学通报》1999,44(17):1857-1860
根据大鼠脑Ⅰ型Na+通道片段的氨基酸序列人工合成一个 2 2肽———IS4肽 ,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IS4肽可嵌入培养的大鼠骨骼肌细胞膜并形成离子通道 .采用膜片箝细胞贴附式方法记录到IS4肽通道的单通道电流 ,IS4通道的单通道电导不均一 ,在不同箝制膜电位下IS4通道的平均开放时间 ,平均关闭时间及平均开放概率不同 ,IS4通道对Na+,K+和Li+有选择性 ,Cl-不能通过IS4通道 .  相似文献   

13.
第三届全国椭偏术(椭圆偏振光测量技术)学术交流会于1986年5月19~22日在广州中山大学举行.与会代表共56名.收到论文46篇,宣读论文40篇.从宣读的论文来看,近三年来取得了不少进展:全自动椭偏测量仪已投入集成电路生产线使用,研制了旋转波片的光度椭偏仪以及消色差1/4波片和简便的盘面直读膜厚椭偏仪,测定和优化了椭偏仪的部件1/4波片和激光器;在计算技术方面,对吸收膜、双层膜、非均匀膜及界面过渡层的分析研究,反映了椭偏术对复杂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的能力,在计算程序方面出现了一些较成熟的、功能较好的软件;应用领域在不断扩大,在界面层成分、材料结构、反应机理、非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了JWF1276型精梳机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与优化技术目标,并从钳板机构运动、分离罗拉运动、牵伸机构与牵伸工艺配置,钳板组件与锡林组件的质量优化与平衡设计等方面分析了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与优化技术的内容,通过优化使车速和产量逐步提高、对短纤维的适纺性更好、纺纱质量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JWF1276型精梳机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与优化技术目标,并从钳板机构运动、分离罗拉运动、牵伸机构与牵伸工艺配置,钳板组件与锡林组件的质量优化与平衡设计等方面分析了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与优化技术的内容,通过优化使车速和产量逐步提高、对短纤维的适纺性更好、纺纱质量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突触是神经细胞间的连接部位.现在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不只是传递电信号.实验证明,在蛙交感神经节内,突触后离子通道的动力特性受到突触前传入信息性质的影响.突触化学传递的先决条件是突触后膜上有高密度的受体蛋白.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最终可引起突触后细胞的电位反应.在突触的形成中,突触后受体的聚集似乎是由突触前神经元诱导的.在神经肌接头——一种特殊型式的突触,受体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JWF1276型精梳机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与优化技术目标,并从钳板机构运动、分离罗拉运动、牵伸机构与牵伸工艺配置,钳板组件与锡林组件的质量优化与平衡设计等方面分析了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与优化技术的内容,通过优化使车速和产量逐步提高、对短纤维的适纺性更好、纺纱质量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8.
已有资料表明精子顶体反应伴随Na+的跨膜流动, 但至今缺乏电生理学方法记录和鉴别人精子膜Na+流的报道. 实验提取的人精子膜蛋白重装配于脂质体脂双层膜, 再通过脱水-复水法将脂质体融合成直径>10 μm的巨脂质体, 利用膜片钳技术在NaCl溶液系统中记录到两种不同单位电导和开放机率的单通道电流, 但都对河豚毒素(TTX)敏感, 并具有强整流性质, 平衡电位接近Na+的平衡电位. 此外, 电导较大的一类通道具簇状发放和通道亚态, 通道的开放和关闭均有两个时间常数.  相似文献   

19.
毕耜云 《科学通报》1988,33(19):1459-1459
我们用溅射技术制得了非晶Fe_(78)B_(13)Si_9/Si调制膜,并用转换电子的Mssbauer谱技术(CEMS)研究了它们的微观结构。实验结果表明,Fe原子和Si原子在界面处的互扩散所形成的过渡层的特性是决定这种调制膜性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陈京红  滕国玺 《科学通报》1998,43(14):1467-1472
为了从神经元水平探讨大脑皮层内脏伤害性感受的特性及机制,应用细胞内电位记录技术,研究猫皮层体感区中内脏大神经皮层代表区的851个神经元膜电生理特性,将所记录的神经元分为内脏伤害性感受和非伤害感受神经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