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下的区域生态环境退化机制分析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以Landsat TM遥感影像数据和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相结合,在GIS空间统计功能的支持下,分阶段对松嫩沙地土地利用影响下的生态环境退化机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近百年来特别是解放以后的50年里,土地利用的显著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利用方式,导致土地的盐碱化、沙化和草场退化严重,生态环境退化趋显著。这一结果对于土地资源的科学管理、生态环境的恢复重建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贵阳地区土地整理模式的分析,指出在土地整理过程中要因地制宜,结合生态和经济两方面确定土地整理的目标,达到既能改善生态环境又能提高农民收入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我区农村人口约占80%,农村衣食住行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分析生态环境破坏的原因、过程、危害;提出处理方法,与读者共同探讨怎样保护生态环境,完善生态环境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4.
5.
陕北黄土高原景观生态环境遥感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陕北黄土高原典型地段中的神木、府谷县和韩城市进行景观生态环境遥感评价模型试验研究,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以遥感图像为基本信息泊,结合地面考究资料,对典型地段生态环境质量进行探索性综合评价,由于景观本身具有高度的秩序,它包括了地表有机的植被群落与无机的地貌,水文,气候等因素以及与无机作用派生的土壤等要素,组成一个具有区域性的自然综合体。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灰色系统的方法,对开封农业生态环境中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找出主导因素;并按照各因素作用的不同,对其农业生态环境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青海省所处的重要地理位置入手,分析了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草原退化等是当前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说明了生态环境恶化危害程度深、范围广,治理难度大。  相似文献   

8.
王瑾 《甘肃科技》2013,(24):26-29
黑河流域属河西内陆河流,水量充足,自古就是河西农田灌溉的主要水源。但随着我国西部经济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人们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原本脆弱的西部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系统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严重下降,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已经成为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如何改善甘肃省黑河流域生态环境、高效合理利用流域水资源,是保护和恢复甘肃省河西地区流域生态功能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松宜煤矿区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矿产资源的过度开采会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地质环境灾害等问题.以松宜煤矿区为研究区,基于Landsat 5 TM和Landsat 8 OLI影像数据,借助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 RSEI)分析松宜煤矿区及主要矿权区内的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泥炭矿、煤矿、石灰石、铁矿与城镇建设用地相似,干度指数、热度指数较高对生态环境质量有负面作用;(2)2007年、2017年松宜煤矿区的RSEI值分别为0.566, 0.598,表明研究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整体得到了改善;(3)2007年—2017年,研究区的RSEI值主要由 3、4 级向 1、2、5级转变,生态环境质量恶化和改善的面积分别占总面积1.58%和25.79%,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区域位于老旧矿山生态恢复治理区以及矿山开采区四周,生态环境质量恶化区域集中于矿区边缘地带,新增的矿山开采等人类工程活动使其植被覆盖减少,地表裸露,生态退化;(4)各个矿权区内非采矿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优于采矿区,董家冲煤矿、鸽子潭煤矿自闭矿以来矿权区内的生态质量明显改善,茶树湾煤矿非采矿区、桃丰泥炭矿采矿区的生态质量最差.  相似文献   

10.
综合RS与GIS方法的海南生态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87年海南植被类型图,1988年海南省土壤侵蚀图和1987年与1998年的TM遥感资料为信息源,综合应用ERDAS和ARC/INFO软件分析了海南建省前后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并对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作为本区自然生态环境质量标志的季雨林、雨林面积变化不大,自然生态环境质量由中部山区向外依次降低.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明显,人工植被大幅度增加,但天然植被面积呈现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11.
宁夏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了CBERS-2影像处理、人工判读分类等过程,得到了宁夏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库,以此为依据,按照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评价技术规范,结合地面调查统计数据,对宁夏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2000-2005年宁夏大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有所好转,但是由于宁夏地处西北干旱区,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水平较差,境内大部分地区生态环境状况处于"一般"级别.提出了今后应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政策措施,坚持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科学地治理生态环境,防止治理恢复区域生态环境破坏现象反弹,使生态环境质量能够呈现整体的持续好转.  相似文献   

12.
以呼和浩特市为研究对象,利用2000年、2004年2期TM遥感图像,对呼和浩特市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其景观格局和生态环境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呼和浩特市土地利用以耕地、草地和林地为主,4年间草地、林地的土地利用变化幅度较大,耕地略有变化;(2)全市土地总体利用程度居全国平均水平以上,且有增加趋势;(3)土地利用转移矩阵体现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动态度都比较大,说明人类影响较大,(4)景观格局分析表明,整体景观的破碎化和异质化程度都有所增加,景观分布呈现出更为简单并集中连片的分布趋势,(5)生态环境效应分析表明,整体生态环境及各旗县的生态环境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山地、丘陵分布广泛的旗县改善程度要高于以平原分布为主的旗县.  相似文献   

13.
通过2000年卫片解析,做出西藏拉孜县土地利用现状图,与中国科学院遥感所1988年进行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了14年间全县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的情况.结果显示,拉孜县耕地和草地是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占全县总面积的76.53%.土地覆盖变化主要表现为草地向其他类型用地的转化,其中草地的90%以上转化为沙地和裸岩石砾地.由于同期自然环境因子没有显著变化,而气温和降水的增加还有利于覆盖增加,导致这一覆盖变化的原因主要是人为破坏,特别是不合理土地利用的结果.相关分析的结果也说明这一点.  相似文献   

14.
黄山景观生态环境的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黄山六大景区的景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与客观实际十分接近,证明层次分析法是环境质量评价的一种科学合理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在对土地生态环境综合分析与评价及其基本目标设定的基础上,通过对绵阳市区域概况分析,建立绵阳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体系,从自然,经济,社会3个方面着手,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评价法,对绵阳市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论认为,研究区内涪城区,游仙区土地生态环境安全处于较不安全状态,其他县市均处于稍不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16.
吉林西部土地退化成因分析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严重的土地退化已经成制约吉林西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结构失调,功能减弱是导致土地退化的根本原因,是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和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综合治理本区的生态环境是防治土地退化的前提,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安排,农,林,牧用地比例,集约化利用耕地,加大投入,重点提高中低产田的生产能力,大力开发农村替代能源,解决烧柴问题;加强管理,恢复草原生态,提高牧业的经济效益内口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17.
紧紧围绕“生态”中心,着眼于环境问题,对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的特点、原则、评价基础的选择以及参评因素、指标的确定和其等级评定方法、步骤等都逐一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位于川滇交界处的凉山彝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凉山州)是彝族聚居最多的地区,地貌类型复杂。由于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气候因素以及人类长期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和资源利用方式,凉山州的生态环境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洪旱及地质灾害频发、水土流失及水环境恶化严重、荒漠化趋势严重等。通过对凉山州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提出一系列应对措施,凉山州应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避免以破坏生态环境而换取短期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9.
对苏州市吴中区2000—2013年的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进行定量分析,为该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的保护与改善提供对策.基于CASA模型,根据苏州市吴中区2000,2013年的遥感和气象数据,模拟该地区的NPP动态变化,并利用监督分类法,得出该地区土地覆被动态变化,并结合气候变化规律,分析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2000—2013年,苏州市吴中区净初级生产力减少了0.8Gg,共有406.41km2土地覆被发生转化,占吴中区土地覆被总面积的18.15%,植被厚度、生态承载力和碳汇量在减少,平均每年按1.09%的速度下降;苏州市吴中区快速的城市化进程,造成大量覆被NPP高的土地转化成覆被NPP低的土地,其生态环境质量呈变差趋势.  相似文献   

20.
白银市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白银市区域生态环境系统的实际情况,确定其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对各评价因子进行权重计算和分级量化,利用综合评价模型对白银市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为白银市合理进行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协调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