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提出一个多Agent系统中的协商框架,该框架在前人研究的协商策略及协商协议做出了一些改进。在Rosenschein与Zlotkin提出冲突风险度量中加入了考虑协商对手的历史信息的因素,对协商对像的区别对待有利于更合理的在协商过程中做出让步,提高协商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许多基于对策论的协商方法,倾向于假设Agent的效用固定不变,默认多问题之间是完全可以互相补偿的,但实际情况往往不是这样。在此提出基于遗忘理论的多问题协商,结合逻辑学和对策论的方法,达到了Agent协商逻辑理性和效用理性的平衡。在协商中,动态调整问题的取值,采用逻辑与来处理多Agent之间不可补偿的多问题协商,为多Agent的多问题协商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AODE中基于强化学习的Agent协商模型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AODE是我们研制的一个面向Agent的智能系统开发环境。AODE中基于强化学习的Agent协商模型采用Markov决策过程和连续过程分别描述系统状态变化和特定系统状态的Agent协商过程,并将强化学习技术应用于Agnet协商过程。该协商模型能够描述动态环境下的多Agent协商,模型中所有Agent都采用元对策Q-学习算法时,系统能获得动态协商环境下的最优协商解。  相似文献   

4.
面向动态联盟协商支持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一种半集中式的协商控制策略,提出一个面向动态联盟的协商过程模型,按时间将协商过程划分为协商准备,协商进行及事后处理三个主要阶段。并在此模型上构建了一个基于CORBA标准和DMAS(分布式多Agent系统)技术的协商系统框架。盟员企业的推理,决策和协商功能以Agent形式进行封装,多方协商由多个分布式Agent实现。而不同环境下Agent之间的通信是通过构建在CORBA平台上的组件来实现。为实现动态联盟盟员企业之间的协商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在多Agent系统中经常相互协作的Agent会结成具有相对稳定的合作领域和共同的交易理念,从而形成一定的公共知识,可以协作完成子任务,而多Agent协商系统中的成员既有合作性又有自利性,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保证高效地完成任务。文章在分析拍卖方式网络化、自动化、竞争化的基础上,从拍卖请求方和能力竞争方的角度,引入拍卖过程中的超时思想和Agent合作的历史信息对拍卖任务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和由于拍卖方和竞买方的信息不对称,没有考虑历史信息的情况下成交效率太低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一种多Agent拍卖流程框架和协商算法,从而使得在拍卖中各响应者都以积极并诚实的姿态参与协商,以致大大地提高了协商效率,且增加了响应者之间的透明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历史信息和时间约束的多Agent协商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协商是多Agent系统(Multi-Agent Systems:MAS)实现协调、协作和冲突消解的关键环节.如何在不完全信息的情况下构造有效的协商模型来提高Agent的协商能力,是多Agent系统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问题之一.通过考虑历史信息和时间约束的情况下,讨论了多Agent多问题的协商类型,提出了基于历史信息和时间约束的协商模型(HTANM)和协商算法,为多Agent能进行自动协商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在开放、动态、具有自适应性和自治性的多Agent系统(MAS)中,协商是多Agent系统实现协调、协作和解决冲突的关键.博弈论是使用严谨的数学模型研究冲突条件下最优决策问题的理论,本文以此为数学工具,基于对时间的限制,结合协商的历史知识,考虑各协商者在拥有不完全信息的情况下,提出了基于博弈论的多Agent协商模型(GTMANM),并给出了协商策略求解的算法描述,用以来解决分布式环境下不完全信息的多人协商决策问题,以获得最大的期望收益,为以后把博弈论中其他更复杂的博弈思想引入到多Agent协商中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基于Agent的供应链协商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先从多Agent和单一Agent的角度对供应链环境下协商要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供应链管理中协商特点,提出了一个通用协商模型。在该模型中给出了一个灵活的协商协议,并对Agent的决策模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交易效率和降低交易成本,有必要实现电子交易的自动或半自动协商.在现有的一些成果基础上,采用Agent技术,以对策论为理论基础,讨论了在具有多目标属性及信息不完全性情形下的协商过程,并得出了在这种情形下进行多回合协商时的最佳策略次序,最后通过虚拟交易来论证该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协商是多Agent系统实现协作、冲突消解和矛盾处理的关键环节,是多Agent系统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对多Agent系统协商的关键技术和协商的几种主要方法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同时阐述了多Agent系统协商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一个由制造商、零售商和第三方物流商组成的供应链优化问题,构建了基于不对称Nash协商机制的供应链协调模型。首先,建立了供应链三方在独立决策下的利润模型,并求出各自的最优解;其次.建立了集中决策下的供应链利润模型,并得到系统最优解;再次,利用不对称Nash协商模型协调三方利益,并求出协调批发价格和协调物流服务价格的表达式;最后.用算例证明,上述Nash协商模型能够增加供应链各方的利润。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holon(一种特殊agent)的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支持电子交易的h_mas结构.h_mas结构是一种多层次、递阶的结构,具有很好的柔性和适应性,它主要由两部分(即holonic协调助手agent和holonic协调服务员agent)构成,每一部分也是一种多层次、递阶的h_mas;其中holonic协调助手agent代表用户参与电子交易,holonic协调服务员agent为电子交易提供支撑和服务平台、提供支持拍卖的各种协商机制.最后对h_mas在电子交易拍卖活动中的应用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无限重复博弈成功应用的条件,并以此结论建立博弈模型,确定收益矩阵参数,该模型在实际应用中能得到合理的解释,其博弈结果是双赢的博弈平衡.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了公务员录用中,3个候选人选举采用负票的优点及选委的优超对策.在给出Nash对策概念的前提下,证明了选委的等权对策是Nash对策,并指出决策者应采取对自己最有利的Nash对策.  相似文献   

15.
16.
考虑制造商产品质量改进的时滞效应对消费者参考质量的影响,构建了Nash非合作博弈、协同合作博弈、制造商承担零售商广告成本的部分合作博弈以及零售商承担制造商质量成本的部分合作博弈的供应链微分博弈模型。借助微分博弈原理得到了4种博弈模式的成员均衡策略和供应链绩效。研究发现:产品质量改进的时滞效应影响制造商的质量改进策略,不影响零售商的广告策略;成员的边际收益和成本是影响其策略以及绩效的关键因素。对比分析和数值算例发现:供应链成员的部分合作博弈虽不能实现供应链的完美协调,但可对分散式供应链进行帕累托改进;无论时滞效应存在与否,协同合作博弈下的成员策略、绩效及消费者参考质量水平更高。  相似文献   

17.
将多用户干扰信道频率和功率资源分配问题用寡头博弈模型进行分析. 寡头博弈中有一个超级用户,它知道其它用户的所有信道信息,并且知道它们所采取的策略,那么这个超级用户将可以计算出对自己更有利的资源分配方案,获取比纳什模型更高的速率. 通常在非合作分布式系统中,获取其它用户信息是非常困难的,本文提出的算法可以让用户从干扰强度的变化中学习得到有用信息,从而设计出基于寡头博弈模型的分布式算法.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基于Schnorr签名及基于Elgamal签名的不经意的电子信封方案,并且在计算性Diffe—Hellman假设下证明了其安全性.即在计算性Diffe—Hellman假设成立的条件下,不持有可信第三方签名的接收者不能计算出共享密钥,因而不能得到消息,且偷听者不能恢复Diffe—Hellman方案的共享密钥.所提协议仅对原签名做少许改变,不需要第三方参与,具有较高效率.此方案给OSBE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也为OSBE在移动代理的应用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9.
E-commerce protocols for the electronic purchase of goods are difficult to design and implement due to their complexity and high security demands. Fairness of such protocols in literature highly depends on an additional TTP(trusted third party). However, it is difficult to find such a TTP in some situations. In addition, fairness for customers has been neither fully considered nor well satisfied in existing electronic purchasing protocols. In this paper, a new protocol FEP (fair electronic purchase) without a special TTP but an online bank is presented based on a concurrent digital signature scheme. The FEP protocol guarantees fair electronic purchase of goods via electronic payment between consumers, merchants and their online banks. The protocol is practical and the analysis based on the game logics shows that it achieves the properties of viability, fairness, and timelin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