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与王任叔的交往是极少的,然而鲁迅给王任叔的影响却是深广的。王任叔不象浙江籍其他作家,如茅盾、郁达夫、许钦文、王鲁彦、柔石那样与鲁迅有过长期而频繁的交往,这并不是王任叔没有机会接近鲁迅,在大革命广州时,30年代左联时,王任叔与鲁迅均有机会相见,而且30年代王任叔在上海居住时离鲁迅的住家极近;这也并不是王任叔对鲁迅的不  相似文献   

2.
“一支彩笔耀南天”──郁达夫与战前新马华文文学陈子善在二十世纪即将结束的今天回眸展望,本世纪的东南亚华人文化发展史绚烂多姿,华人文学则是其中较为重要极具魅力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学史家认为,二十年代初至三十年代中期,新马华文文学经过最初的萌芽、随之的扩展...  相似文献   

3.
钢铁企业信息化建设浅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绝大多数世界领先钢铁企业信息化建设开始于十几年前或是二十多年前。那时,市场上并没有满足钢铁行业特殊需求的完全集成的标准化的四级和三级软件,所以他们逐步从二级、三级开发到四级的管理信息系统。而我国的钢铁企业是最近二十年才逐渐从自动化开始涉足信息化领域的。上个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是尝试摸索阶段,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部分企业在生产自动化方面加强投资,开  相似文献   

4.
散记是叙事散文中常见的一种体式.二十年代,鲁迅、郭沫若、郁达夫等创作了不少散记作品,标志着现代散记的形成与成熟,同时也表明现代散文的体式意识趋向明晰化、理性化.  相似文献   

5.
《创造月刊》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影响的重要刊物.创刊于1926年3月16日,1929年1月因国民党当局查禁而终刊,共出二卷18期.《创造月刊》开始由郁达夫、成仿吾、王独清先后编辑,1928年7月成立了“文学部”,此后的编辑工作由编辑委员会负责.《创造月刊》是后期创造社的重要刊物,它和《文化批判》一道为倡导和宣传革命文学立下了汗马功劳,是二十年代末革命文学论争的重要阵地.《创造月刊》同人在创刊的时候,似乎并没有意识到他们将要担负的历史使命.郁达夫在一卷1期卷头语上写道:“我们觉得生而为人,已是绝大的不幸,生而为中国现代之人,更是不幸中之大不幸.”所以,“我们志不在大,消极的就想以我们无力的同情,来安慰那些正直的惨败的人生的战士,积极的就想以我们弱微的呼声,来促进改革这不合理的目下的社会的组成.”郁达夫在这里流露出的口气,完全没有后来倡导革命文学的郭、成、李、彭诸人那种慷慨激昂的气魄.这当然与郁达夫个人的文学追求和人生态度有关,但也的确反映了《创造月刊》创造初期的宗旨和倾向.郭沫若、郁达夫、王独清、张资平等人发表在上面的作品,大抵承续前期创造社余风,不脱情爱、性苦闷、嫖妓,怀乡、伤时、自恋等窠臼.郁达夫的《春霄》、《街灯》(一卷1期)、《怀乡病者》(一卷2期)、郭  相似文献   

6.
在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与新世纪初两个不同年代流行歌曲歌词中语气词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基础上,初步探析了其变化成因。  相似文献   

7.
由于时代与社会的原因,五四时期的大多数知识分子怀有一种深深的忏悔意识。他们为民族的劣性而忏悔;为自身存在的人性中固有的弱点而忏悔;为自己的贵族出身和在斗争中的动摇而忏悔;为自己与劳动者的隔膜而忏悔。这种忏悔意识使五四知识者对自身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本文以鲁迅、郭沫若、郁达夫等人的作品为例,探寻五四知识分子的忏每意识在文学作品中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8.
卡夫卡是西方现代派的佼佼者,他的作品具有世界性的影响;郁达夫是中国创造社的台柱,他以独特的艺术风彩,扣动了一代青年的心弦。前者是表现主义的奠基人之一,后者所运用的创作方法比较驳杂,据郁达夫自称是“新旧浪漫主义”。他们二人有许多不同之处,但是,卡夫卡仅长于郁达夫13岁,属于同时代的人,他们的小说创作又有许多相同的地方,卡夫卡的表现主义与郁达夫式的浪漫主义实际上同属于浪漫抒情的大家族。卡夫卡的表现主  相似文献   

9.
郁达夫性格里有一种根深蒂固而又无法排除的自卑情结,这无论从他作品所反映的内容,创作风格,还是他那富于传奇性的生活经历中都可看出。本文从郁达夫的生长环境、受教育的经历以及他当时的社会地位等方面入手,较详细地诠释了郁达夫这种独特心理情愫形成的主客观原因。  相似文献   

10.
南海沙丁鱼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丁鱼类为暖水性中上层鱼类,广泛分布于世界热带和亚热带海区,由于产量甚大,又可制成特有风味的罐头,向米为各先进渔业国家所重视。近二十年来,沙丁鱼渔业在非洲与亚洲的大陆架温暖海区有重要的发展。我国从六十年代中期灯光围网兴起后,产量大为提高,至70年代初,据不完全统计,产量已达10万吨以上,其产地仍然  相似文献   

11.
国防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必不可少的基础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之一。大学生国防教育工作开展二十几年来,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90后"大学生长期生活在和平年代,部分大学生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现象的影响下,他们的价值取向转向更多地关注于"牛奶和面包",而不是责任和祖国。一些人对待高校军事理论课的态度歪曲,国防意识比较淡薄,国防教育也出现许多新的问题。本文通过对"90后"大学生国防意识现状分析,探索加强"90后"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新途径,提出几点初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郁达夫在自传中将自我呈现为一个被贫穷和饥饿折磨着的孤僻少年,这一形象既满足了读者的阅读期待,又使读者进一步理解郁达夫人格气质的形成原因;同时郁达夫将个人的爱情创伤与弱国子民的屈辱感联系在一起,赋予个人的爱情创伤以宏大的意义,从而凸显出自我“感时忧国的知识分子”形象。这种叙述,使自我与国家、时代联结在一起,而获得了“意义”。这既是其时因现代报刊业的发达而产生的现代文人群体谋生的需要,也是胡适等人对自传文体的社会价值的倡导之故。  相似文献   

13.
货币贬值     
資本主义各国在二十到三十年代初,相继放弃了金本位制度,实行紙币制度后,各国貨币的购买力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实质上就是貨币貶值。一国的貨币有对內价值和对外价值。对內价值表現在貨币对內购买力上面,对外价值直接表現在汇价上面。例如我們說,美元在不断貶值,現在一美元的购买力已降到战前一九三七年的四角美元。又如,印度卢比因通貨膨  相似文献   

14.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近年来老年人口比例的不断攀升,如何科学对待老年人、使他们安度晚年成为刻不容缓的议题。本文通过对老年人心理的概述,阐述对老年人心理的正确认识以及关爱老年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学术界关于郁达夫的研究很多,但迄今以来少有从文学史视域对其进行探讨和研究的.而事实上,文学史中的郁达夫不仅折射出郁达夫研究的基本走向,而且也呈现了整个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发展历程,是很有意义和价值的.为此从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出发,先纵向地将其分为发轫期、形成期、停滞期、转折期及沉稳期五个阶段进行史的扫描,以勾勒郁达夫在文学史上地位的变更,从侧面梳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跌宕起伏及与郁达夫研究之间的互动关系;在此基础上,再进而就影响郁达夫研究的有关关键问题发表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郁达夫研究与变化中的中国文化语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郁达夫向来是一个复杂的、有争议的“文学现象”。从20年代至今,评论界对郁达夫及其作品的认识评价就很不统一,可以说是一直存在着矛盾和分歧,甚至出现了几次很大的反复。评论界存在的这一现象,除了郁达夫本身具有多重人格,及其作品在审美内容和审美表现方面的独创性、特异性外,还会不会有其他外在因素在左右着郁达夫研究?这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艺术品是特定时代的产物,艺术家离不开他所属的时代,对艺术品和艺术家的批评,当然一定程度上也要受制约于批评家所隶属的那个时代的社会文化环境。正是基于这种…  相似文献   

17.
郁达夫是在中西文化强烈碰触、冲撞下产生的一位现代作家。他是以表现个人孤冷感伤情绪的浪漫主义的典型代表。在他的作品中,对自然的渴望与追求与他张扬个性、表露自我情感不断冲撞、时刻纠结。他笔下的自然深深地打上了个人感伤情绪的烙印。他的“回归自然”带着一种士人逃避现实的矛盾。这种喜好自然而又不能从中愉悦自我的情绪在郁达夫的作品中多有体现。文章旨在从郁达夫的身世、创作理论以及同陶渊明的自然主义相比较等角度出发,对郁达夫作品中这种自然的移情特征进行一番简要的剖析。  相似文献   

18.
面对被日益增多的冲突所撕裂的世界,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崭露头角的更年轻一代艺术家发现,极少数艺术的气派而机械的纯悴性和逻辑性已不能满足他们表现的需要。新一代的艺术家开始认为,极少派不仅是现代的,形式主义原则的合乎逻辑的最终结果,而且是一度曾辉煌灿烂,现在已枯竭黯淡的传统的最后的喘息,这一切都是不可避免的。70年  相似文献   

19.
张建军 《科技资讯》2006,(17):232-232
1.市场营销专业在我国高校中的教学现状分析 从1979年至今,中国的市场营销用二十多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上百年走过的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二十多年来,市场营销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70年代末--80年代中期为萌芽阶段;80年代中期--90年代初为探索实验阶段;90年代中期--90年代末为理性发展阶段;从90年代末开始进入国际化阶段。  相似文献   

20.
从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末至三十年代初,现实主义开始成为俄国文学发展的主流。到十九世纪末叶,在欧洲现实主义文学运动中,它已名列前茅,起着开路先锋的作用。在短短的数十年间,俄国现实主义大师群星灿烂,竞相辉映,一时形成空前未有的繁荣局面。,将人类文学推上了崭新的水平。这一历史现象的产生,决不是偶然的,有其内在的必然性和发展规律。笔者无力对这些问题进行全面的论述,只试图就其中的几个侧面谈一点粗浅的看法,艺海拾零,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