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引言
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由于具有舒适、节能、便于分户热计量和有利于装饰,室内温度分布均匀,以及可改善楼板的隔音和降低撞击声等显著优点,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994年法国约有20%的住宅建筑应用地板采暖系统,而德国为41%,奥地利为25%,瑞士为48%。 相似文献
2.
鉴于新型供暖方式的普及和应用,使人们对于舒适节能的采暖方式提出了要求.通过对塑料埋管地板辐射供暖的传热特点和铺设方式的分析,得出这是一种值得推广使用的供暖方式,同时为塑料埋管热工性能的分析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鉴于新型供暖方式的普及和应用,使人们对于舒适节能的采暖方式提出了要求.通过对塑料埋管地板辐射供暖的传热特点和铺设方式的分析,得出这是一种值得推广使用的供暖方式,同时为塑料埋管热工性能的分析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作为一种近十几年在我国发展起来的一种采暖方式,人们对它也处于逐渐认识的过程中,文章通过对地板辐射采暖和传统散热器在设计、舒适度、节能、施工等各方面的比较介绍,使读者能够对散热器采暖和地板辐射采暖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新型采暖技术的推广、环保以及节能各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的介绍了地板辐射采暖技术的发展历史、技术特点和优越性,对地板辐射采暖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关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
8.
地板辐射供暖9施工前,应了解建筑物的结构、熟悉设计图纸。施工方案及其它工种的配合措施。安装人员应熟悉管材的一般性能,掌握基本操作要点,严禁盲目施工。 相似文献
9.
黄险峰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2(Z1):87-89
本文从建筑节能和热舒适的角度,探讨了利用地板辐射供热来改善室内热环境.并介绍了地板辐射供热系统的适用范围和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1.
文章阐述了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的结构、性能及特点,并对敷管方式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推导出直列型、往复型、旋转型敷管方式管材长度的计算公式,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2.
史建军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19):271-272
简要介绍了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的特点,重点探讨了地板采暖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并对地板采暖与传统采暖的散热方式、经济性等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在不同的供水温度和流量下对热管地板辐射供暖的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地板表面温度和散热量随供水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加,随流量的增加而略有增加;热管间距为300mm、供水温度为35-45℃、流量为0.1-0.3m^3/h的运行条件下,地板的散热量和表面温度基本可满足供暖房间的需要,供水温度比塑料管系统低4-6℃,管间距比塑料管系统大;地板的蓄热时间是预热时间的3倍左右,与塑料管系统相比具有升温快降温慢的优势;采用热管地板辐射供暖后室内空气竖向温度梯度较小. 相似文献
14.
室内热环境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生理心理学角度分析室内热环境参数;再从热平衡的角度引入人体热舒适的概念,并提出改善室内热环境、提高人体热舒适的措施.通过分析室内热环境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和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指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小爱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7):156-158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居住者对住房的舒适性及调节性要求越来越高,采暖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地板辐射采暖便是最近兴起并倍受人们青睐的一种采暖形式。就地板辐射采暖的优越性及设计与施工中需注意的事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发热电缆地板辐射供暖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冀东光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14(5):272-273
发热电缆低温辐射供暖系统是为适应城市能源结构的变化而出现的一种新型供暖方式。系统地介绍了发热电缆地板辐射供暖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组成、设计要点以及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17.
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的热舒适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热舒适平衡方程、热平衡评价指标(PMV)及用来表示热舒适不满意百分率的(PPD)指标对地板辐射采暖的热舒适性进行评价.从而得出采用地板辐射采暖系统,当室内设计温度在14-17℃,人们就会感觉比较舒适,不但降低了室内设计温度,也达到了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针对北方农村地区“煤改电”供暖方式带来运行费较高的问题,以及农居环境室温偏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座椅辅助供暖方式.分析局部供暖方式下人体热反应的变化规律,研究人体整体热感觉、整体热舒适,以及整体热可接受度在座椅加热前后的变化和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座椅加热可以有效改善人体热反应,环境温度偏离热中性环境越多,改善程度越明显;3个热反应指标在加热前密切相关,加热后因热感觉分布不均匀出现分离;以整体热舒适作为评价指标,对整体热感觉与热感觉不均匀度做线性回归分析,拟合度较高(R2=0.896);而引入平均皮肤温度与整体热感觉做拟合分析,拟合度较好(R2=0.916).由此得到结合主观热反应与客观生理指标的综合预测评价模型,经验证预测效果较好(R2=0.903). 相似文献
19.
20.
从热力学角度探讨了室内热环境对人体火用损的影响,提出了人体火用及人体火用损的定义,并确定了人体火用计算的基准点.然后以冬季典型办公房间为研究对象,定量分析了室内热环境参数对人体火用损的影响,发现当空气相对湿度为10%~50%时,室内空气温度和室内平均辐射温度的变化对人体火用损影响较大,而当室内空气温度和室内平均辐射温度均小于20℃时,室内空气相对湿度的变化对人体火用损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