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主要有碳、氢、氧、氮、磷、钾、硫、钙、镁、铁、硼、锰、铜、锌、钼等。 植物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要只有量的差别,没有质的区别。即各种营养元素对植物来讲都是同等重要、不可代替的,缺乏任何一种营养元素,植物都不能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2.
科技动态     
<正> 近年来,河南省科学院的科技工作者,在全省进行土壤调查的基础上,因地制宜配制成了多种复合微肥。在小麦、玉米、棉花、西瓜、花生、柑桔等作物上进行了大量试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最近,在开封县二十多个乡推广小麦微肥拌种近六万亩。它为我省全面展开微肥的推广应用开拓了广阔的前景,也为开封县今年小麦丰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植物同人体一样,在其生长发育中需要铁、锌、锰、钼、镍、硼等元素,这些元素同植物体中的碳、氢、氧、氮、磷、钾相比,含量较少,仅占植物体的万分之几或十万分之几,把这些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3.
氮、磷、钾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主要有碳、氢、氧、氮、磷、钾、硫、钙、镁、铁、硼、锰、铜、锌、钼等. 植物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要只有量的差别,没有质的区别.即各种营养元素对植物来讲都是同等重要、不可代替的,缺乏任何一种营养元素,植物都不能正常生长,甚至死亡.例如,植物对硼的需要量极少,但若缺硼时,就会造成不能受精、子房脱落等现象.  相似文献   

4.
草木灰含有氮、钾、钙、磷以及少量的镁、铁、硫、钠、硼、锰等元素.小麦返青到孕穗期是需磷钾最多的时期,此时追施草木灰最好.在浇返青水前把草木灰均匀撒在地里,立即中耕松土,将其混入土中.  相似文献   

5.
《河南科技》2007,(4):23
一、花生需肥特性 花生幼苗期对氮、磷、钾的吸收量较少,约占全生育期总吸收量的5%左右;花针期对氮、磷、钾的吸收量分别占全生育吸收量的17%、22%、22%;结果期对氮、磷、钾的吸收达到高峰;饱果成熟期以后,对各种营养物质的吸收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6.
<正> 沼气肥是人畜粪便、杂草、农作物秸杆等有机物质在密闭条件下,经多种微生物分解产生沼气后的剩余物。它保留了农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的有机质和氮、磷、钾等元素。据测定,以相同数量和  相似文献   

7.
红薯又名甘薯,是一种喜钾作物。在氮、磷、钾三要素中,红薯对钾的需要量最大,氮次之,磷最少。这是因为钾能延长叶片功能期,促进光合作用及淀粉酶的活性,加速淀粉的合成和运转,同时钾能加强根部形成层的活动,有利于块根的形成和膨大。如果缺钾,红薯生长前期会出现节间、叶柄变短,叶片变小等现象;  相似文献   

8.
<正>某氮肥厂的生产废水处理采用A2/O2新型工艺,该工艺是一种缺氧-厌氧-微氧-好氧(anoxic-anaerobic-microaerobic-aerobic process,简称A2/O2工艺)串联的活性污泥处理工艺。该工艺采用缺氧区和厌氧区分段进水的策略,实现了深度脱氮。Nowak等认为,研究活性污泥系统的碳、氮、磷的物料衡算,有助于进一步地理解和分析工艺系统有机物和营养元素的变化情况。为了充分理解A2/O2工艺系统特性,本文,笔者建立了该工艺碳(COD)、氮的物料衡算公式,并且以稳态运行条件下的试验  相似文献   

9.
红薯又名甘薯,是一种喜钾作物.在氮、磷、钾三要素中,红薯对钾的需要量最大,氮次之,磷最省.这是因为钾能延长叶片功能期,促进光合作用及淀粉酶的活性,加速淀粉的全成和运转,同时钾能加强根部开有层的活支,有利于块根的形成和膨大.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精准农业核心技术示范区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地统计分析模块分析吉林省精准农业核心技术示范区的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探讨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采样区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均为中等空间相关性;土壤速效磷变程最大,有机质变程最小;速效磷和有机质为中等变异,碱解氮和速效钾为弱变异性.  相似文献   

11.
用钼蓝光电比色法,全自动凯氏定氮法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16份鸟类卵壳中磷、氮、钾、钠、镁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分析表明,鸟卵壳宏量元素含量有一定的规律,基本上为雉类〉孔雀类〉鹤类〉鹳类,但磷,氮有例外。本文对鸟卵壳宏量元素的测定和分析,旨在为鸟类分类反映鸟类的亲缘关系及野外卵壳的鉴定提供微观数据。  相似文献   

12.
草木灰含有氮、钾、钙、磷以及少量的镁、铁、硫、钠、硼、锰等元素。小麦返青到孕穗期是需磷钾最多的时期,此时追施草木灰最好。在浇返青水前把草木灰均匀撒在地里,立即中耕松土,将其混入土中。如果草木灰较少,可以用叶面喷施的办法。方法是每100千克清水加15千克草木灰,搅拌后浸泡12小时,然后澄清过滤,滤液即可喷施。  相似文献   

13.
《河南科技》2007,(2):23-23
花生幼苗期对氮、磷、钾的吸收量较少,约占全生育期总吸收量的5%左右;花针期对氮、磷、钾的吸收量分别占全生育吸收量的17%、22%、22%;结果期对氮、磷、钾的吸收达到高峰;饱果成熟期以后,对各种营养物质的吸收显减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选择合适品种 根据不同土壤,不同作物对养分需求的特点进行选择。复合肥料的氮、磷、钾等养分比例要与作物、土壤要求相适应。国内多数土壤首先是缺氮,其次缺磷,再缺钾。一般大田作物选用氮磷复合肥料;豆科作物可以选用磷钾复合肥料;小麦、水稻、谷子等密植作物,适宜用粉状复合肥;稀植中耕作物,如玉米应选用颗粒状复合肥;蔬菜,尤其是果菜和根菜类及果树等经济作物需钾较多,应选用含钾较高、低氮的氮磷钾复合肥,不仅增产而且有利于改善作物品质。  相似文献   

15.
<正> 配方施肥是综合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在有机肥为基础的条件下,产前提出(?),磷、钾或微肥的适宜用量和比例,以及相应的施肥技术。配方施肥的内容,包含配方和施肥两个程序,“配方”的核心是根据土壤、作物状况,产前定肥、定量。目标产量确定后,按产量要求,估算作物需要吸收多少氮、磷、钾,根据土壤养分的测试值计算土壤供应情况,以确定氮、磷、钾肥料的适宜用量。如土壤缺少某一种微量元素或作物对某种微量元素反  相似文献   

16.
某氮肥厂的生产废水处理采用A<'2>/O<'2>新型工艺,该工艺是一种缺氧-厌氧-微氧-好氧(anoxic-anaerobic-microaerobic-aerobic process,简称A<'2>/O<'2>工艺)串联的活性污泥处理工艺.该工艺采用缺氧区和厌氧区分段进水的策略,实现了深度脱氮.Nowak等认为,研究活性污泥系统的碳、氮、磷的物料衡算,有助于进一步地理解和分析工艺系统有机物和营养元素的变化情况.为了充分理解A<'2>/O<'2>工艺系统特性,本文,笔者建立了该工艺碳(COD)、氮的物料衡算公式,并且以稳态运行条件下的试验数据为基础,分析了该工艺碳(COD)、氮的物料走向及平衡情况,以期为评价试验数据的可靠性以及建立工艺的数学模型参数提供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7.
氧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据医学家长期研究的测定的结果表明:人体内有60余种化学元素。其主要组成成分及其含量是:水占总重量的55─67%,蛋白质占15─18%,脂类占10─15%,无机盐钠、钾、钙、磷、镁等占3─4%,糖类占1─2%。从上迹组成来看,水...  相似文献   

18.
选择合适品种根据不同土壤,不同作物对养分需求的特点进行选择.复合肥料的氮、磷、钾等养分比例要与作物、土壤要求相适应.国内多数土壤首先是缺氮,其次缺磷,再缺钾.  相似文献   

19.
以三聚氰胺、磷酸三甲酚和聚磷酸铵为氮源和磷源,研究了磷和氮两种元素对天然多羟基高分子化合物-淀粉的热降解成炭行为的影响;结合热重分析(TG)和极限氧指数(LOI)等对膨胀体系(淀粉/磷/氮/季戊四醇)中的成炭和阻燃效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磷和氮两种元素的存在有利于淀粉的热降解和成炭,而且磷、氮协同作用对淀粉的成炭贡献显著,以淀粉为碳源对高分子材料的阻燃性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聚乙烯降解产物对小麦生长中期土壤养分、水分和pH值的影响,为以聚乙烯为原料的可降解地膜的推广提供依据.方法:用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5 000、3 000、2 000的聚乙烯粉末模拟聚乙烯降解产物,以0、7、35、70、140、350、700、1 050和1 400 g/m2土壤用量模拟聚乙烯残留量.盆栽试验,随机区组设计,6次重复.结果:各聚乙烯降解产物能提高土壤速效钾和水分含量;LLDPE降低土壤有机质含量,但增加碱解氮含量,其余降解产物具有相反作用;除相对分子质量为5 000的聚乙烯外,其余降解产物能提高有效磷含量.各聚乙烯残留量使土壤pH值明显降低,对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水分含量多有增加作用;低残留量对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有增加作用,高残留量对碱解氮和速效钾有降低作用.结论:不同聚乙烯降解产物对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和水分含量多有增加作用,对碱解氮含量多有降低作用.增加聚乙烯残留量可提高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水分含量,高残留量降低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