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机械法制备超细粉机理和能耗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颗粒细度的描述方法,粉碎方式,超细粉碎特殊性等方面,对机械法细粉碎机理和粉碎能进行了理论研究,得出利用挤压,研磨力作用方式粉碎物料能量利用率高。新生表面积大 ,是超细粉碎的较好方式的结论。提出了超细粉的疲劳破碎机理和颗粒粉碎的能耗机制,并根据线弹性断裂力学理,把陶瓷类等脆性材料的破碎能定义为颗粒碎时所具有的弹性应变能,推导了粒度与能的解析关系式,提出了磨机粉碎的极限粒度和经济粒度两个新概念。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淀粉颗粒的乳化能力,以球磨-酯化复合改性槟榔芋淀粉为颗粒乳化剂,大豆油为油相,制备水包油型Pickering乳液。采用激光粒度仪、研究级正置显微镜、流变仪等对Pickering乳液外观、液滴粒径、显微形态及动态流变特性进行表征,考察淀粉颗粒质量浓度(1、5、10、20、30mg/mL)和油相体积分数(10%、20%、30%、40%、50%)对乳液稳定性和流变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增加颗粒质量浓度导致乳化相体积增加,液滴粒径减小;随着油相体积分数的增加,乳化相体积增加,液滴粒径增大。当颗粒质量浓度为20mg/mL,油相体积分数为40%时,乳液的乳析现象明显改善。球磨-酯化复合改性槟榔芋淀粉颗粒吸附在油/水界面,有效抵抗了液滴聚结,使乳液在储存30d后仍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流变特性表明:乳液内部存在弹性凝胶网络结构,随着颗粒质量浓度和油相体积分数的增加,液滴间堆积变得更紧密,从而增加了乳液黏度和凝胶强度,使其抵抗形变能力增强。球磨-酯化复合改性槟榔芋淀粉颗粒具有良好的作为Pickering乳液稳定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针对紫金山铜金矿石,开展了不同破碎方式下产品的粒度特性、裂纹性质、比表面积、孔体积和相对可磨度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破碎方式相比,经高压辊磨机粉碎后物料的中值直径更小,粒度分布更均匀,细粒级含量多;高压辊磨机在辊面压力为3.5 MPa时粉碎后物料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为2.544 m~2·g~(-1)和11 mm~3·g~(-1),比常规破碎产品分别提高了12.36%和22%;高压辊磨机在辊面压力为5.5 MPa时粉碎后物料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分别为2.568 m~2·g~(-1)和13 mm3·g~(-1),比常规破碎产品分别提高了13.42%和33%,表明高压辊磨机粉碎物料粒度细、颗粒裂纹更多,且高压辊磨机粉碎后物料由于裂纹丰富,故更易磨.  相似文献   

4.
对硼酸-碳热还原法制备的碳化硼粉进行了振动球磨和普通滚动球磨过程的动力学研究。实验表明:碳化硼粉在振动球磨时表现为以体积粉碎为主的特征,而在普通滚动球磨时则是以表面粉碎为主要特征。因此,振动球磨的粉碎效果比普通滚动球磨要高数倍,甚至数十倍。建立了在本实验条件下的碳化硼粉的普通滚动球磨和振动球磨的动力学方程: d=11.33-4.46logt (1) 和 d=2.58-5.10log logt (2)式中d表示粒子平均直径,μm;t表示球磨时间,h。  相似文献   

5.
以Ti2AlC和Cu粉作为原料,分别采用滚筒球磨和高能球磨对原料粉进行预混处理,在1 150℃下原位热压反应制备了TiC0.5/Cu(Al)复合材料.实验结果表明,Al从Ti2AlC溶出进入Cu中,Ti2AlC分解并转变成TiC0.5相,然而滚筒球磨制备的复合材料中生成少量AlCu2Ti相.通过对原料粉高能球磨处理,制备后的复合材料AlCu2Ti相消失,细小的TiC0.5颗粒均匀分布于基体中.两种不同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维氏硬度试验结果表明,高能球磨工艺能提高TiC0.5/Cu(Al)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同时维氏硬度略有降低.其中,高能球磨处理后制备的27% TiC0.5/Cu(Al)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达到981 MPa,维氏硬度为2.43 GPa.  相似文献   

6.
采用双螺旋和球磨两种混料方式,研究不同混料时间对铝热剂性能及颗粒微观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混料过程中球磨混料颗粒平均粒度比双螺旋混料大,松装密度比双螺旋混料小,在双螺旋混料4 h,球磨混料6 h时混合最为均匀,球磨混料物料均匀性好于双螺旋混料.微观形态显示双螺旋混料颗粒主要以Fe2O3粉末团聚形成,球磨混料颗粒以Fe2O3和Al接近化学配比团聚在一起长大形成.  相似文献   

7.
基于可资源化的废弃印刷线路板的破碎及破碎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对各种破碎机型的比较,及对废弃印刷线路板材料性能的研究,提出了采用剪切式旋转破碎机和冲击式旋转磨碎机相结合的2级破碎方式对废弃线路板进行粉碎.对物料颗粒在冲击粉碎过程进行了受力分析,在此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冲击破碎机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该粉碎方式能对废弃线路板有效粉碎,同时对线路板中金属和非金属能有效地解离,不带电子元件的废弃印刷线路板物料在1.2 mm以下达到完全解离,而带电子元件的废弃印刷线路板则在0.6 mm以下完全解离,同时对不同物料的解离机理作了探讨和分析.从耗能的角度,用面积粉碎模型推导了废弃印刷线路物料粉碎所需能耗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要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物料粉碎方式:高压水射流粉碎。从系统组成及主要设备、粉碎机理、射流工艺参数、射流对物料的作用过程、射流打击力和颗粒的悬浮条件等几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图5、参4。  相似文献   

9.
采用行星式高能球磨机,通过在室温下球磨纯元素混合粉末制备出Ni7Zr2非晶合金粉末.应用X射线衍射(XRD)、差热分析(DTA)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不同球磨时间的混合粉末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球磨时间对混合粉末的结构及颗粒形貌均存在显著影响.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Ni、Zr颗粒发生严重塑性变形,并且通过冷焊团聚起来,形成具有层状结构的复合颗粒.由于磨球的剧烈撞击,使得结构发生了严重的畸变,从而破坏了原有的有序结构而形成了无序结构.另外,在进一步球磨过程中,合金的晶粒不断减小,形成高体积分数的晶界,而金属粉末不断地发生塑性变形,形成了点缺陷、位错等高密度缺陷,晶格发生严重的畸变,晶体自由能也相应不断上升,最后产生了非晶转变.磁性能测量表明,该合金粉末具有较好的软磁性能.  相似文献   

10.
破碎方式对紫金山铜金矿石可磨性及浮选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紫金山铜金矿石,研究不同破碎方式下产品的粒度特性、磨矿动力学特性和浮选特性.结果表明,与常规破碎方式相比,经高压辊磨机粉碎后的物料平均粒径更小,细粒级含量多,高压辊磨机粉碎后的物料更易磨;在现场开路流程和药剂制度下,高压辊磨产品经球磨浮选后粗精矿铜回收率可达到84.68%和86.38%,比常规破碎磨矿浮选工艺粗精矿铜回收率分别提高4.25%和5.95%.与辊面压力为3.5 MPa相比,辊面压力为5.5 MPa时,粉碎后物料平均粒径小,更易磨,粗选精矿的铜回收率可提高1.7%.  相似文献   

11.
对钨合金球的成形、烧结工艺、材质选择、性能检测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圆盘造球机制备钨合金球是一种理想的工艺.球的压溃试验是确定烧结参数的直接依据,钨合金球的压溃数据更能准确地代表成品钨合金球的性能.  相似文献   

12.
攀西钒钛磁铁矿高压辊磨的产品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攀西钒钛磁铁矿进行了高压辊磨超细粉碎,分析了不同粉碎工艺对粉碎产品粒度特性的影响,研究了不同粉碎方式下矿石Bond球磨功指数的变化以及微裂纹产生的情况.结果表明:辊面压力的增加使粉碎产品的破碎比增大,粒度分布更加均匀;边料循环量的增加,使粉碎产品粒度变细,但均匀性降低;-3.2 mm分级全闭路循环的粉碎产品与颚式破碎机产品相比细粒级含量明显增加,而且粒度分布更加均匀;高压辊磨机粉碎的钒钛磁铁矿石内部产生了大量的晶内裂纹和解离裂纹,使其Bond球磨功指数(目标粒度0.074 mm)比颚式破碎机的粉碎产品降低14.05%.  相似文献   

13.
微晶碳在镁基复合储氢材料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金属镁的放氢动力学性能,将无烟煤经脱灰并碳化后制得的微晶碳添加到镁粉中,用氢气反应球磨法一步制得高性能镁碳复合储氢材料。用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对微晶碳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用透射电镜、引射线能谱、粉末X射线衍射对储氢材料的结构进行了测试,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和P—C-T分析对材料的储氢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微晶碳具有类石墨晶体结构,对镁有良好的助磨作用,并与镁有协同吸氢和放氢作用。镁粉中添加40%微晶碳,球磨2h的粒度即可达到30-50nm,储氢材料的初始放氢温度可低至227.4℃,储氢密度可达6.7%。  相似文献   

14.
在磨矿动力学、自然矿块抗压强度和磨矿功耗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云南兰坪氧化锌矿石含泥量大的特点,推导并建立兰坪砂岩型氧化锌矿石球径经验公式模型.混合物料磨矿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指导磨机初装球方面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利用该经验公式对云南小灰山氧化锌矿选厂磨机钢球进行调整后,磨矿产品次生矿泥质量分数减少了2.30%,磨矿效率提高了4.30%,达到了降低次生矿泥和减少磨矿能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采用行星式球磨机对Fe-3.0Cr-3.0Mo-0.5Cu.0.5C-33TiC新型钢结硬质合金混合粉末进行高能球磨,对烧结后的合金进行热等静压和锻造处理,研究球磨时间、热等静压及锻造工艺对合金组织、性能及孔隙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能球磨使粉末细化和成分均匀化,促进烧结进程,随球磨时间的延长,合金组织细化且致密;热等静压和锻造工艺可进一步减小和消除合金中烧结后残留的孔洞等缺陷;锻造作为最后工艺,可使TiC颗粒之间的连接破碎,促使硬质相颗粒弥散分布,从而改善烧结组织,提高合金的致密性及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6.
利用1997年生产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得到镁碳砖的耐压强度、体积密度与颗粒组成关系的回归方程,并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为生产高强度镁碳砖,提高原料利用率,选择优良配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采用高温碳化裂解技术,并通过高能球磨处理,制备得到改性的高容量Sn-Co/C负极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测试材料的物相结构、利用扫描电镜测试材料的表面形貌.同时利用恒电流充放电和交流阻抗技术测试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高能球磨处理后,Sn-Co/C出现非晶、纳米晶的混合组织.电极的首次放电和充电容量分别为1098.9 mAhg-1和771.3mAhg-1,经40次循环后容量仍保持在425.1 mAhg-1;改性Sn-Co/C具有更高的锂离子扩散系数,这有利于提高合金材料的充放电性能.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废火药粉碎过程的安全性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简化状态下废火药粉碎过程的爆炸热平衡方程,并由该方程对影响爆炸发生的两个关键因素进行了讨论,证明了水中粉碎废火药的安全性。文中还导出了废火药粉碎过程水用量的经验估算式。  相似文献   

19.
在不同的球径、转速、球料比和球磨介质等条件下,对多种微细粉末(Fe,Cr,Ni,Mo,C,WC和TiC)进行了一系列球磨试验.结果发现,采用高转速、大球料比、合适的球径以及湿磨状态可以改善球磨效果.另外,单质粉末的晶体结构类型是决定其球磨难易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金属碳化物,则主要归因于其脆性的影响.此外,还探讨了单质铁粉在球磨过程中粒度与时间的数学关系.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Mo粉和Si粉在球磨过程中颗粒微观形貌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 ,表明Mo粉的球磨过程是塑性颗粒的反复变形、焊合、断裂的细化过程 ,而Si粉的球磨过程是脆性颗粒的破粹细化过程 ;确定了MoSi2 的机械合金化过程属延性金属与脆性非金属体系。图 4,参 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