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锌含量x=0.1~0.4的钴锌铁氧体薄膜.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所有样品均为单一的尖晶石结构,样品的晶化温度较低,晶粒尺寸在12~36 nm之间.样品的晶格常数随锌含量的不同有少许变化.磁测量显示,样品的比饱和磁化强度随锌含量的不同变化显著,这是由Zn2+在尖晶石结构中的占位引起的.变温磁测量显示,样品的居里温度随锌含量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2.
系统研究了室温下Tb0.3Dy0.7-xPrx(Fe0.9Al0.1)1.95(x=0,0.1,0.2,0.25,0.3,0.35)合金中稀土元素Pr替代Dy对磁性、磁晶各向异性、磁致伸缩、自旋重取向和Mssbauer谱的影响.磁化强度和磁致伸缩的测量发现,少量Pr替代有助于降低磁晶各向异性,随着替代量x的增多磁致伸缩减小,x>0.2时超磁致伸缩效应消失.然而,x=0.1时合金的磁致伸缩略大于没有替代的,而且磁致伸缩随磁场更易趋于饱和.随Pr替代量x的增加,比饱和磁化强度和Curie温度单调下降,而内禀磁致伸缩极剧增大.由相对磁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发现,自旋重取向温度随Pr替代量的增多呈先增后降趋势,在x=0.1处出现极大值.Mssbauer效应表明,随Pr含量的增加Tb0.3Dy0.7-xPrx(Fe0.9Al0.1)1.95合金中易磁化轴可能在{110}面上绕主对称轴作微小转动,发生自旋重取向.与Al元素对Fe的替代效应相比,Pr替代Dy对自旋重取向的影响相对较小.超精细场Hhf随Pr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同质异能移IS和四极劈裂QS随Pr含量呈无规律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采用散射矩阵方法研究在电场、磁场作用下稀磁半导体/半导体量子线结构中自旋依赖的散粒噪声性质,揭示其中自旋噪声同外磁场、偏压、温度和体系的几何参数之间的依赖关系.研究发现,稀磁半导体/半导体量子线的噪声谱密度随外磁场的增加而显著减小.自旋向下电子的热噪声随温度变化近似线性增大,而自旋向上电子的热噪声随温度变化而呈现出振荡现象.自旋向下电子的散粒噪声谱,零温时随偏压变化而线性增加,而在低温时随偏压变化在小范围内呈现出振荡现象.  相似文献   

4.
系统研究了室温下Tb0.3Dy0.7-xPrx(Fe0.9Al0.1)1.95(x=0,0.1,0.2,0.25,0.3,0.35)合金中稀土元素Pr替代Dy对磁性、磁晶各向异性、磁致伸缩、自旋重取向和Mǒssbauer谱的影响.磁化强度和磁致伸缩的测量发现,少量Pr替代有助于降低磁晶各向异性,随着替代量x的增多磁致伸缩减小,x〉0.2时超磁致伸缩效应消失.然而,x=0.1时合金的磁致伸缩略大于没有替代的,而且磁致伸缩随磁场更易趋于饱和.随Pr替代量x的增加,比饱和磁化强度和Curie温度单调下降,而内禀磁致伸缩极剧增大.由相对磁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发现,自旋重取向温度随Pr替代量的增多呈先增后降趋势,在x=0.1处出现极大值.Mǒssbauer效应表明,随Pr含量的增加Tb0.3Dy0.7-xPrx(Fe0.9Al0.1)195合金中易磁化轴可能在{110}面上绕主对称轴作微小转动,发生自旋重取向.与Al元素对Fe的替代效应相比,Pr替代Dy对自旋重取向的影响相对较小.超精细场Hhf随Pr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同质异能移IS和四极劈裂QS随Pr含量呈无规律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测量了锂铁氧化体微粉不同温度下的磁化曲线,利用单畴颗粒矫顽力随温度变化关系计算了颗粒的有效磁各向异性常数.结果发现,有效磁各向异性常数随粒度的减小而增大,微粉的有效磁各向异性常数大于锂铁氧体的磁晶各向异性常数  相似文献   

6.
采用Mossbauer谱和磁测量技术对几种Mn—Zn热敏铁氧体进行了研究。这些材料在室温(0.8—0.9T_c)的Mossbauer谱为塞曼线外线宽,内线强。这种线型可用磁有序系统弛豫线型的微扰理论解释。可认为是在Mn—Zn铁氧体内的一种自旋涨落效应。实验发现,μ—T曲线在居里点附近的斜率m_(rc)值与冷却方式有关。由于冷却方式不同,致使A、B两晶位离子的分布和内应力有差异。因为m_(rc)由磁化强度,磁致伸缩应变以及磁各向异性的温度依赖关系决定,所以受离子自旋弛豫的影响。A—0—B超交换作用的各向异性为主要的弛豫机制。  相似文献   

7.
一种有机聚合物自旋模型的磁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2的大自旋和s=1/2的两个π型连接的小自旋组成自旋单元模型,按照一维伊辛问题的矩阵算法处理,探讨了有机聚合物的磁性质.用计算机模拟给出在外磁场作用下铁磁相互作用和反铁磁相互作用的磁化强度与磁感应系数与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反铁磁相互作用下,随着外磁场的变化低温时磁化强度有三个极限值,其中两个是稳定的,一个是不稳定的.这个不稳定的磁化强度对应于一个临界磁场,低温时外场变化经过临界磁场时磁化强度发生突变.  相似文献   

8.
镍锌系列的热压铁氧体,具有比较好的机械加工性能及很好的热稳定性,适宜于制做磁鼓、磁盘机的浮动磁头以及全铁氧体化的多路磁头,本文系统地研究了不同含铁量的镍锌铁氧体[(NiO)_(0.32)(ZnO)_(0.68)(Fe_2O_3)x](x=0.96,0.98,1.00,1.02,1.04)及不同合镍量的镍锌铁氧体[(1-y)NiO·yZnO·Fe)_2O_3](y=0.65,0.60,0.55,0.50)的低频磁导率随磁场和温度的变化以及磁头工作频段内的磁谱.在此基础上得到的两种热压Ni—zn 铁氧体:N—Ox—4型及 N—OX—8型具有优良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实验测量了锰锌铁氧体Zn2 0.5Mn2 0.5Fe3 2O4的磁导率虚部随外加交流磁场的变化关系,进而得到了锰锌铁氧体瑞利常数η的大小.样品叩值随温度、外加直流磁场以及掺杂的变化关系:在290~370 K范围内,η随温度升高而上升;当外磁场从零增大到79.570 kA/m时,η由大逐步减小到0;掺杂w=0.02%的SiO2、w=0.06%的CaO能使样品的η值从掺杂前的63.542 7 m/A降低到32.881 8 m/A.研究结果表明,在功耗谷底附近温度区域,磁滞损耗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功耗因素,要进一步降低谷底附近的功耗,降低材料的磁滞损耗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方面.此外,注意掺杂对磁滞损耗的影响也应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磁场对磁流体红外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量了3种磁流体在施加外磁场前后的红外反射吸收谱,发现磁流体的红外吸收第数随磁粉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外磁场作用下吸收系数降低,钡铁氧体和锰锌体磁液随外磁场增强吸收系数单调下降并趋向一渐近值,Fe-Ni超微粒磁流体的吸收系数随磁场的变化出现异常。采用链状结构模型和理论可解释上述现象。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不同含铁量的镍锌铁氧体[(NiO)_(0.32)(znO)_(0.08)(Fe_2O_3)x](其中x=0.96,0.98,1.00,1.02,1.04)及不同含镍量的镍锌铁氧体[(1-y)NiO·y ZnO·Fe_2O_3](y 0.65,0.60,0.55,0.50)的內禀磁性:比磁化强度温度依赖关系,居态静里温度;磁特性:Bm、Br、Hc,及磁化曲线与各种因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通过磁性、电子输运和磁电阻等性质的测量,我们研究了La0.67Sr0.33CoO3的Fe掺杂效应.发现当Fe掺杂直到x=0.3时,样品的结构没有明显变化,但掺杂将降低居里温度Te和磁化强度M.电阻率在低掺杂(x≤0.1)时显示金属性输运行为,而在高掺杂(x=0.2和0.3)时则显示半导体行为.而且,Fe掺杂削弱了居里温度Te处的MR峰值,但增加了低温下(T≤Te)的MR值.La0.67Sr0.33CoO3的Fe掺杂效应和磁电阻的起源可由外加磁场导致的自旋态转变来解释.  相似文献   

13.
文章运用自旋波理论研究了在外磁场下有单离子各向异性的一维海森堡铁磁体的低温磁性质,通过霍斯坦因-普利马科夫变换得到近似的哈密顿量,详细讨论了磁化强度、磁化率、内能、比热等随温度、各向异性参数和外磁场的变化情况,推导出内能U(T)和比热Cm(T)随温度的变化规律U(T)~Tα与Cm(T)~Tβ,并得出指数α,β口与单离子...  相似文献   

14.
用中子散射和磁化强度测量研究了不呈现因瓦特性的Fe_(70)Cr_(10)P_(13)C_7非晶态合金的自旋波激发。在各种温度围绕原点(0,0,0)观测到自旋波量子激发一直到q=0.16~(-1)。以中子散射确定的自旋波劲度常数为D_s=60±2meV~2,其值接近于用磁化强度测量得到的值Dm=54±2meV。自旋波谱线宽度Γ随波矢q和温度T的变化关系为Γ∞q~4T~2,其关系与海森堡体系中自旋波量子(磁子)相互作用理论所预言的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5.
系统研究了室温下Tb0.3Dy0.7-xPrx(Fe0.9Al0.1)1.95(x=0,0.1,0.2,0.25,0.3,0.35)合金中稀土元素Pr替代Dy对磁性、磁晶各向异性、磁致伸缩和穆斯堡尔谱的影响.对磁化强度和磁致伸缩的测量发现,少量Pr替代有助于降低磁晶各向异性;随着替代量x的增多磁致伸缩减小,x>0.2时超磁致伸缩效应消失.然而,x=0.1时合金的磁致伸缩略大于没有替代的,而且磁致伸缩随磁场更易趋于饱和;同时发现,随着Pr替代量x的增加,饱和磁化强度和Curie温度单调下降,而内禀磁致伸缩急剧增大.多功能磁性测量系统PPMS的研究和Mossbauer效应表明,随着Pr含量的增加,合金中的易磁化轴可能在{110}面上绕主对称轴作微小转动,发生自旋重取向.与Al元素替代效应相比,Pr替代Dy对自旋重取向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6.
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化学通式为Y3-xGdxIn0.1Al0.3Fe4.56Mn0.04O12的系列铁氧体试样,结合X线粉末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磁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掺杂Gd3+对复合石榴石铁氧体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Gd3+掺杂量x在0~1.5之间变化时,所制备的试样为单相石榴石结构,且晶粒大小和相对密度不受Gd3+掺杂量的影响;铁氧体的饱和磁化强度会随着x的增大而显著降低,铁磁共振线宽和自旋波线宽都随x的增大而增大,铁氧体的温度稳定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7.
采用X射线衍射和磁性测量等方法,研究LaFe11.6-xCoxSi1.4(x=0.1,0.2,0.3)系列化合物的结构和磁性.结果表明:LaFe11.6-xCoxSi1.4(x=0.1,0.2,0.3)的主相为NaZn13型立方结构,空间群为Fm-3c;随着Co含量的增加,该系列化合物的居里温度TC升高,x=0.1时TC约为202.2 K,并且具有大的磁熵变;外加磁场为1.5 T时,磁熵变-ΔSm=16.1 J/(kg.K).大的磁熵变来源于TC处磁化强度的陡峭变化和TC以上磁场诱发的变磁转变.  相似文献   

18.
运用平均场理论以及(Sm0.343Tb0.657)31Co69/Cr薄膜的饱和磁化强度Ms随温度变化的实验测量值,模拟计算了组分为(Sm0.156Tb0.844)31Co69薄膜的饱和磁化强度Ms温度特性曲线,计算结果与实验值较为吻合.理论和实验结果都表明.该种SmTbCo/Cr薄膜的居里温度Tc在200℃左右,而且在室温附近,该种薄膜的磁各向异性能Ku值高达4.0×106erg/cm3.  相似文献   

19.
利用固相反应烧结法成功地制备了钙钛矿La0.7-xGdxSr0.3MnO3(x=0.00、0.10、0.15、0. 20、0.30、0.40、0.50、0.60、0.70)多晶样品.研究了样品的微观结构,5K-350K温度范围内的磁性,样品的磁电阻随温度、成分的变化关系,电阻随温度变化特性等.并在x=0.50样品中,磁化强度为6T时,观察到了5000%的庞磁电阻.  相似文献   

20.
以硫酸锰、硫酸锌和硫酸亚铁为原料,草酸铵为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级锰锌铁氧体粉体,研究了铁氧体的晶相及其磁性质,并分析了材料组成对其性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锰锌铁氧体具有良好的铁磁性,并且随Zn摩尔分数的降低、Fe摩尔分数的增加,铁氧体的磁化率逐渐增大,居里温度逐渐变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