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水培的方式研究了稀土La3 及其配合物La(POA)3(HPOA=苯氧乙酸)对铅胁迫绿豆幼苗的生理生态影响.结果表明,单一铅胁迫后的第4天和第8天,绿豆幼苗的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而MDA和脯氨酸含量上升;浓度范围为15~50 mg/L的镧或La(POA)3能明显促进绿豆幼苗的生长并且可以缓解铅对绿豆幼苗的胁迫伤害作用,经镧或镧的配合物作用后绿豆幼苗的各种生理指标皆比单一铅胁迫时有明显的改善,且随作用时间的延长,镧的配合物对铅胁迫的缓解作用较镧更明显.100 mg/L的高浓度镧或镧的配合物对铅胁迫的缓解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2.
铅、镉污染对水丝蚓的急性毒性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实验以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 Claparede)为对象,采用静水生物测试法研究了铅、镉单一及复合污染对水丝蚓的急性毒性效应.单一实验结果表明,铅和镉对水丝蚓作用24h的LC50分别为:7.096mg/L,31.621mg/L,作用48h的LC50分别为4.731mg/L,23.441mg/L.复合试验结果表明,铅和镉复合污染24h对水丝蚓的急性毒性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复合污染48h时,低浓度的铅与镉具有协同作用,高浓度的铅与镉具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3.
羊肚菌菌丝体对镉、铅及其复合污染的生长与富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平板培养条件下,研究了镉、铅及其复合污染对羊肚菌菌丝体生长的影响,并建立了羊肚菌菌丝体对生长基质中镉、铅生物富集的方法.Cd浓度为0-2mg/L范围内对羊肚菌菌丝体的生长具有刺激作用,Cd Pb浓度为2 80mg/L时气生菌丝很浓密,然后生长势减弱.Cd Pb浓度在8 320-32 1280mg/L范围内,Cd、Pb复合污染的协同作用导致菌丝体干重急剧降低.羊肚菌菌丝体对Cd、Pb均具有生物富集作用,并且随着重金属浓度的增大菌丝体中重金属含量逐渐增大,初步认为在Cd、Pb复合污染条件下,促进了羊肚菌菌丝体对Pb的吸收而抑制了对Cd的吸收.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铅铬单一及复合污染胁迫对小麦叶绿素的影响,用不同质量浓度的铅铬溶液处理小麦苗,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铅铬处理后1、3、5、7 d小麦苗叶绿素含量在小麦苗中的变化.结果表明,铅铬单一及复合污染胁迫均能降低小麦苗叶绿素在小麦苗中的含量.处理后1 d,除200 mg/L Pb+100 mg/L Cr处理组外,其余各处理组小麦苗叶绿素含量较对照显著降低;处理后3 d,除100 mg/L Pb+50 mg/L Cr处理组小麦苗叶绿素含量较对照降低53.1%外,其余各处理组小麦苗叶绿素含量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随着处理后时间的继续延长,小麦苗叶绿素含量又恢复至不受影响的正常状态.本研究为铅铬污染胁迫的监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镉、丁草胺单一及复合污染对苋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镉、丁草胺单一及复合污染对苋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镉在土壤中的质量比为5mg/kg(低质量比)时能促进苋菜生长,高质量比(20mg/kg)时抑制了苋菜生长,造成苋菜幼苗成活率显著下降,植株矮化,叶面积和生物量显著减小,镉的毒性作用对苋菜生长的影响持续时间较长.丁草胺污染程度越大,对苋菜生长的抑制作用越强,随着其在土壤中质量比增大到50mg/kg以上,种子发芽延迟,幼苗存活期缩短.随着镉和丁草胺复合污染程度的增高,苋菜成活率、株高等生理指标显著降低,对苋菜生长的抑制作用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复合外源镉(II)铬(III)污染在红壤中的老化过程以及与单一外源镉铬污染的差异,在未受污染的红壤中添加不同浓度的镉(0、1、5、10、20和40 mg/kg)以及铬(0、100、200和400 mg/kg),在老化的第1、3、7、15、30、60、90天取样,采用BCR分级提取法分析镉、铬在红壤中的赋存形态,并采用四种动力学方程拟合老化过程中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外源镉、铬进入土壤后发生形态再分配作用。随着老化时间延长,重金属与土壤的结合强度不断增加,总再分配系数不断降低。老化过程可分为快反应阶段和慢反应阶段。Elovich方程拟合镉铬的弱酸可提取态和残渣态的变化效果最好。90天老化后,土壤中镉的主要赋存形态为弱酸可提取态,铬的主要赋存形态为可还原态和可氧化态。外源重金属污染水平越低,总再分配系数越小,结合强度系数越高,表明低外源污染水平的镉铬形态再分配作用效率更高,与土壤组分的结合更紧密。镉-铬复合污染组的总再分配系数比对应的单一污染处理组低4.2%~25.0%,结合强度系数比对应的单一污染处理组高9.3%~47.0%,这说明复合外源镉铬污染较单一外源镉铬污染的形态再分配效率更高,与土壤组分结合更紧密。外源镉的加入可促进外源铬的老化过程,外源铬的加入亦可促进外源镉的老化过程。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复合外源镉(Ⅱ)铬(Ⅲ)污染在红壤中的老化过程以及与单一外源镉铬污染的差异,在未受污染的红壤中添加不同浓度的镉(0、1、5、10、20和40 mg/kg)以及铬(0、100、200和400 mg/kg),在老化的第1、3、7、15、30、60、90 d取样,采用BCR分级提取法分析镉、铬在红壤中的赋存形态,并采用四种动力学方程拟合老化过程中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外源镉、铬进入土壤后发生形态再分配作用。随着老化时间延长,重金属与土壤的结合强度不断增加,总再分配系数不断降低。老化过程可分为快反应阶段和慢反应阶段。Elovich方程拟合镉铬的弱酸可提取态和残渣态的变化效果最好。90天老化后,土壤中镉的主要赋存形态为弱酸可提取态,铬的主要赋存形态为可还原态和可氧化态。外源重金属污染水平越低,总再分配系数越小,结合强度系数越高,表明低外源污染水平的镉铬形态再分配作用效率更高,与土壤组分的结合更紧密。镉-铬复合污染组的总再分配系数比对应的单一污染处理组低4. 2%~25. 0%,结合强度系数比对应的单一污染处理组高9. 3%~47. 0%,这说明复合外源镉铬污染较单一外源镉铬污染的形态再分配效率更高,与土壤组分结合更紧密。外源镉的加入可促进外源铬的老化过程,外源铬的加入亦可促进外源镉的老化过程。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连云港市水稻产区绿色优质农产品发展环境条件,依据绿色食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镉、汞、砷、铅、铬、铜)污染现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重金属镉、汞、砷、铅、铬、铜质量分数都未超过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条件土壤重金属质量分数限值,但是东海县和灌云县个别采样点重金属镉、铅单项污染指数接近1;灌南县、赣榆区、市辖区个别采样点重金属铅在0.7~1之间;赣榆区、市辖区个别采样点重金属铜单项污染指数在0.7~1之间.从综合污染指数来看,连云港市水稻产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均为清洁,宜将镉、铅、铜作为日常土壤污染物监测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浙中地区主要水生蔬菜基地的铅、镉、铬、铜、锌、砷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平均含量均高于背景值;水体中铅、铬、铜、锌平均含量较低,砷、镉未检测出.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与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相结合的方法对水生蔬菜污染情况及其生长环境质量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土壤中镉的单项污染指数为5.37,其他几种重金属均小于0.70,说明调查区域的土壤受到重度镉污染,其他几种重金属污染不明显.综合污染指数为3.87,属于重度级污染;水体中重金属的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1,综合污染指数小于0.70,属于安全级.水生蔬菜重金属的单项污染指数大小排序为:铅(2.95)铬(2.24)锌(1.54)镉(0.53)铜(0.40)砷(0.27),表明调查区域水生蔬菜已经受到铅、铬污染,锌轻污染,而镉、铜、砷没有构成污染.综合污染指数为2.29,表明各重金属对水生蔬菜的复合污染属中度级污染.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土壤重金属污染呈日益严峻趋势,不仅影响着蔬菜的质量和产量,而且对人类健康有一定影响,尤其是重金属会通过生物富集作用进入植物体内,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威胁.本文研究了3种常见且在环境中含量比较高的重金属铬、镉、铅对小青菜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总叶绿素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调查了不同浓度梯度的铬、镉、铅3种重金属对小青菜单一毒性效应和联合毒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单一毒性实验中,铅、镉和铬3种重金属离子对小青菜的生理毒性效应排序为CrCdPb.联合毒性表明,3种重金属之间的联合毒性作用均表现为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攀枝花市盐边县某芒果种植区为研究区,采集47个表层土壤(0~20 cm)样本,测试Cd、As、Cr、Cu、Ni和Pb 6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研究首先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然后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了采样区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最后应用ArcGIS软件分析并绘制了研究区土壤污染程度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研究区Cd全部超标,As、Cu和Pb少量超标,仅Cr和Ni符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要求。6种重金属含量的平均值均超过四川省土壤元素背景值;中部居民区附近Cd浓度较高,研究区北西侧、南西侧As浓度较高,中部Cr、Cu、Ni和Pb浓度高于东西两侧;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Cd处于中度-重度污染,研究区As处于轻微污染;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处于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的点位比例各占34.04%和65.96%;Cd、As、Cr、Cu、Ni和Pb单项潜在生态危害指数依次为980.069、18.486、1.983、5.005、6.285、4.640,综合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在777.344~924.348之间,总体呈现的潜在生态危害较强。研究表明,重金属Cd对芒果种植区的土壤环境存在一定威胁,建议采取措施进行防控。  相似文献   

12.
石河子垦区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与风险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石河子垦区北泉镇和桃花镇采集农田土壤样品130个,测定土壤Cu、Zn、Cr、Cd、Pb、As和Hg7种重金属含量,系统分析了土壤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并对该地区土壤重金属的累积污染现状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石河子垦区农田土壤Cu、Zn、Cr、Cd、Pb、As和H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3.34、102.64、58.77、0.46、13.72、18.89和0.036mg/kg,均超过新疆土壤背景值,其中Cd、Hg、Pb和As最为显著。7种重金属平均含量均低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但Cd和As的超标率分别达到了16.92%和9.23%。土壤中Cu—Zn—As、Cr-Cd—Pb有较强的同源性,而Hg具有强烈的异源特征。北泉镇农田土壤Hg平均含量明显高于桃花镇,而Cd、Cr和Pb则低于桃花镇。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农田土壤重金属的平均含量总体差异较小。7种重金属元素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累积,Cd和Hg的单因子污染指数较大,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平均为0.71,属尚清洁(警戒限)。样点中重金属多因子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处于低潜在生态风险的占27%,中等潜在生态风险占50%,较高潜在生态风险占23%;其中,土壤Cd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最大,其次是Hg。  相似文献   

13.
检测分析了越西县农产品产地土样18个,土壤质量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最小的是Pb,其次为As、Hg、Cu和Cr,最大的为Cd,污染指数达到1.675,有15个土样存在Cd污染;Cd、Hg、As、Pb、Cr和Cu的土壤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1.675、0.423、0.413、0.226、0.760和0.604,说明该基地土壤Cd存在轻度污染,Cr存在潜在危害。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典型喀斯特粮食产区稻田土壤和稻谷重金属(Cd、Pb)的污染现状及膳食摄入风险,本研究选取黔中腹地贵州省息烽县作为研究区,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和地累积指数法对该区53组稻田土壤样品的重金属(Cd、Pb)含量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利用危险商(HQ)法对研究区稻谷进行膳食摄入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息烽县稻田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表现为Pb>Cd,Pb和Cd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3.74 mg·kg-1和0.42 mg·kg-1,均低于国家农业土壤限制值;单因子污染指数(Pi)的平均值均小于1,说明多数样品点位处于无污染水平;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息烽县稻田土壤中存在中度重金属综合污染现象;地累积指数法结果显示,息烽县90%以上土壤属于无污染级别,稻田土壤中无显著的重金属累积迹象。稻田土壤和稻谷中Cd、Pb变异系数均处于强变异,稻田土壤中Cd、Pb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膳食评价结果显示,稻谷中Cd、Pb的平均危险商值表现为Pb相似文献   

15.
The impact of sub-lethal concentrations(0.05,0.5,5 μmol L 1) of the heavy metals copper(Cu),chromium(Cr),zinc(Zn),cadmium(Cd) and lead(Pb) on the growth and photosynthesis of Chlorella vulgaris was studied during 96 h exposure experiment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ffects of these five metals on the growth of Chlorella vulgaris were dependent on both concentration and exposure time.It was found that 5 μmol L 1 treatments of Cu,Cr,Zn,Cd and Pb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the growth of Chlorella vulgaris,and the effect became weaker with an increase in exposure duration.Different effects on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were found for different metals,with Cu and Cr having an inhibiting effect and Zn and Cd having a promoting effect.The effects of heavy metals upon the growth and photosynthesis of Chlorella vulgaris were independent of each other and not causally related.  相似文献   

16.
以稻壳生物炭为研究对象,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生物炭与氮磷钾复合肥和微生物肥料配施对稻田镉(Cd),铅(Pb),铬(Cr)和砷(As)钝化与土壤肥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稻壳生物炭与氮磷钾(NPK)复合肥配施,水稻籽粒中Cd,Pb,Cr和As的含量比对照分别降低77.3%,71.9%,14.7%和40.0%.与微生物肥料配施水稻籽粒Pb,As和Cd的吸收量分别比对照降低79.3%,75.6%和52.0%.生物炭与肥料配施对各元素的富集系数依次表现为根茎籽粒,相同处理对各元素的富集系数依次表现为As,CdPb,Cr.生物炭与复合肥和微生物肥料配施均增加了水稻产量,与对照相比,生物炭与复合肥和微生物肥料配施田间产量分别增加了6%和5%.与生物炭和微生物肥配施相比,稻壳生物炭和NPK复合肥配施在降低水稻籽粒中Pb,As,Cr,Cd的含量及水稻各部位重金属富集系数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适宜在多重金属污染农田中施用.  相似文献   

17.
以我国典型的铅锌矿区——湖南水口山铅锌矿区及其周围地区为研究对象,分析水稻土样品中不同重金属(Pb,Zn,Cr,Cu,Cd和Hg)的污染特征,用富集因子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分区域评价了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及生态危害,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探讨了土壤性质与重金属污染的关系。结果表明,受铅锌选矿和冶炼活动的影响,矿区范围内中心区域水稻土中重金属含量明显高于周围区域,土壤中Pb,Zn,Cr,Cu,Cd和Hg含量分别高达4330.63,4451.25,153.75,315.69,34.94和2.379 mg/kg。土壤中不同重金属污染程度大小顺序为CdPbZnCuCr=Hg,而其潜在生态危害大小顺序为CdHgPbCuZnCr。多重金属综合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结果表明,中心区域属于轻微、中等、强和很强生态危害的采样点比例分别为50%,22%,17%和11%,而周围区域相应的采样点比例为75%,18%,5%和2%。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重金属污染明显抑制脱氢酶活性,且污染严重的采样点土壤pH也较低。  相似文献   

18.
采用湿式消解法,并用石墨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对东洞庭湖乌鳢(Channa argus)、鳜鱼(Siniperca chuatsi)不同组织进行重金属镉(Cd)、铅(Pb)的含量测定,分析其含量分布特征及其与体长、体质量的相关性,并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THQ法评价其污染程度与食用安全性。结果表明,重金属在鱼体内的蓄积量存在组织特异性,同一器官组织对不同重金属的蓄积量不相同(Pb的蓄积量大于Cd的蓄积量)。Cd、Pb含量在鳜鱼和乌鳢的肠道和肝胰脏中含量最高,肌肉中含量最少。相关性分析显示,除Pb含量在乌鳢组织中相关性不显著,其余均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P<0.05),且在鳜鱼中重金属含量与体长、体质量的相关性较显著,在乌鳢中则不显著。污染程度分析及健康风险评价表明,除肌肉组织(乌鳢肌肉组织Pb呈微污染水平)外其他组织器官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水平,食用该区域的乌鳢和鳜鱼无明显的健康风险,食用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滹沱河水系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其污染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采集了滹沱河干流及其支流共17个采样断面的表层沉积物样品,对其Cu、Cr、Cd、Co、Mn、Fe、Hg、Pb、Ni、Se、Sn共11种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检测,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污染负荷指数法对流域重金属污染水平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滹沱河流域表层沉积物中Cd含量达到中度污染水平,滹沱河五台县15号采样断面重金属污染达强污染水平,主要污染金属有Cd、Cu、Cr、Pb、Sn,下游深泽段主要污染金属为Cd和Cr。本研究将为滹沱河水系的重金属控制与治理,改善流域水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究近年来秦皇岛市大气中PM2.5污染特征和影响因素,通过采集冬季重污染时段城区和开发区PM2.5样品,使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和气相色谱-质谱仪,分别测定城区样品中6种元素(Cu,Pb,Zn,Cr,Ni,Cd)和PAHs.结果表明,秦皇岛城区PM2.5日平均质量浓度186μg/m3,开发区平均质量浓度为118.88μg/m3,城区PM2.5中各重金属元素的浓度水平排序为Zn>Pb>Ni>Cr>Cu>Cd,其中Cd为强-极强污染,Pb为中-强污染,Zn属于中等污染,Ni,Cu,Cr等其他元素基本无污染.PM2.5中定性的检测到奈(Nap)、菲(Phe)、荧蒽(Fla)、芘(Pyr)、苯并(k)荧蒽(BkF)等单体.PM2.5日浓度与风速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