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深入探究铀矿山井底车场氡浓度分布规律,针对井底车场重列车排队等待提升与车场风质的相关性及其本身的随机性,基于排队理论建立铀矿山井底车场列车排队系统特性的分析模型.首先,确定典型铀矿山列车排队系统物理模型;其次,在预先假设条件的基础上,确定列车排队系统的分析算法;最后,考虑到难以简单套用已有经典排队论模型或依据排队理论相关定义推导得出铀矿山井底车场列车排队系统特性指标,采用基于MATLAB的蒙特卡洛方法,编写M文件实现列车排队过程仿真.实例分析表明,模拟结果与工程实际基本吻合,且随着模拟次数的增加,理论值与实测值相对误差逐渐减小,尤其当模拟次数大于300,相对误差将低于8%.  相似文献   

2.
本文编制了一个井底车场计算机模拟程序,利用该程序研究了我国生产矿井和设计矿井井底车场列车运行效果,取得一些有参考价值的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3.
地下开采铀矿山井底车场的风质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入风氡浓度、巷道岩壁氡析出和车场重列车所载松散铀矿石氡的析出.本文选取某地下开采铀矿山为研究对象,基于放射性衰变、连续性方程及紊流传质理论,建立了井底车场氡浓度分布的数学模型.此外,选取了入风氡浓度、待提重车数量及矿车所载铀矿堆氡析出率为变量因素,分析了其对井底车场最大氡浓度影响的敏感度.同时,为探究影响该铀矿井底车场氡浓度的最显著影响因素,结合5次现场调研情况,比较了各影响因素敏感程度.结果表明:在现有工况条件下,入风氡浓度敏感度待提重车数目敏感度=铀矿堆氡析出率敏感度.  相似文献   

4.
在煤矿中,有不少井底车场与井筒连接处(马头门)发生了破坏,严重影响了煤矿生产的安全。查阅了20个煤矿马头门破坏实例,从埋藏深度、井筒类别、破坏时间、破坏形态、地质特征等方面对其规律性进行了总结分析,从地质条件、设计和施工三个方面对其破坏原因进行了探讨,对所使用修复加固方法进行了归纳。最后从设计和施工两个方面提出了预防对策。研究认为,马头门的破坏与矿井的埋深关系不大,最主要的还是地质条件问题;水是马头门的大患,必须加强水的综合治理。只要思想上重视,在设计和施工上加强预测、预防,马头门的破坏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数理统计原理,系统地阐述了研究列车到达流和卸截流的分布规律的方法与步骤。根据卸载流的特点,提出了位移统计法。通过几个典型实例的统计分布研究,以及对大量的实测数据和历史资料的统计分析,得出井底车场列车到达流和卸截流一般均服从负指数分布这一规律。  相似文献   

6.
当前,大部分的矿区都建立井底单通道以便采车进入作业面和运出煤炭,并使用井底车场对采车进行调度,本文使用PV操作解决了采车在单通道与车场环境下的交通问题.  相似文献   

7.
针对气井压力计测试方法测取节流器以下井段压力存在困难,回声仪测压方法有时测不准液面等问题,推导了具有节流效应影响的压力公式:由节流器上流油压与套压的变化关系,计算出积液深度,再从油套环空采用井深迭代方法,得到一种新的计算井底压力的方法.通过气田现场应用表明:该方法与回声仪测压方法的静压平均相对误差小于2%,流压平均相对误差小于6%;与压力计测试方法的静压和流压平均相对误差分别小于9%和4%.该方法能比较方便和准确地得到气井井底压力,是气田动态监测的一种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8.
通过计算流体力学方法,采用动态分层模型,对二维列车隧道交会问题进行数值模拟并结合图表探讨了最不利隧道长度问题.结果表明,相应于瞬变压力急剧程度,车头、车尾测点的最不利压力叠加分别发生在隧道列车长度比为3和4.5时.不同隧道长度下,测点压力最大值的变化不如测点压力最小值的变化明显,隧道交会过程中通常是负压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针对矿区铁路集配站列车密集到达的实际作业情况,运用排队论理论和运筹学思想,建立了车场状态的数学模型,对集配站到发场充满过程进行了数学描述,为确定集配站在饱和状态下需要的到发线数量提供了新的计算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列车密集到达是造成集配站到发场能力紧张的重要原因。研究结论为确定集配站的设备规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理论研究、台架实验和现场经验表明:井底流场的特性与钻井效率、钻井安全、钻头寿命等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喷嘴几何形状、喷嘴布置方式是决定井底漫流场是否合理的关键因素。为了发展有预见性的定量化井底流场研究技术,应用势流理论对井底漫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台架实验对比表明,井底漫流场数值,模拟能比较客观的反映不同喷嘴组合、不同侧倾角、不同后倾角条件下几股射流的相互作用情况,可为评价井底流场的优劣、钻井效率的高低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介绍一特大型现代化煤矿的变电所智能模拟盘.该模拟盘能实时在线监测显示变电所主接线系统及各隔离开关和断路器的通、断状态,母线运行状态;能数字显示两路35kV电源进线的有功功率、有功电度、功率因数以及三台主变的温度;具有模拟操作演示功能、故障分析指示功能;能自动打印记录昼夜负荷参数、负荷曲线,以及显示、打印事故分析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气相色谱的基本原理,探讨了气相色谱在煤矿通风工作中的日常应用,提出了气相色谱在煤矿通风日常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煤矿井下高低压供电电网漏电电流的确定方法及其保护技术,阐述了目前技术的优缺点,分析了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露天煤矿顶帮边坡通常所采用的组合滑面的确定方法的不合理性.提出了确定最危险组合滑面位置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神东矿区榆家梁煤矿优越的地质条件和技术优势可以采用超长工作面,对合理煤柱宽度进行了模拟研究,得出煤柱越宽,弹性区越大,煤柱即越稳定,但要考虑到经济效益.最后得出合理煤柱宽度及工作面合理工作长度对井下支护设计具有借鉴意义,现场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为了给同家梁煤矿煤柱回收冲击矿压发生机理及防治措施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以其11号煤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岩石力学实验,探讨了其煤样和顶底板岩样的容重、单轴抗压强度、单轴抗拉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凝聚力和内摩擦角等指标,掌握了其煤岩层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而分析了同家梁煤矿11号煤及围岩的冲击倾向性,得出了以下结论:同家梁矿11号层煤在煤层冲击倾向性分类中属于3类,为具有强冲击倾向性的煤层;其顶、底板岩层在岩石冲击倾向性分类中也属于3类,为具有强冲击倾向性的岩层。  相似文献   

17.
结合当前国内煤炭市场形势及国家煤炭企业综改政策,对新时期煤炭企业矿山管理的安全管理和经营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创新性思考和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用于煤自然发火期预测的神经网络模型和实验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煤的硫分、灰分以及煤自燃过程中的耗氧速率、CO和CO2产生率等随温度变化的序列值与煤自然发火期之间存在的密切对应关系,建立了前向多层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用已有的煤自然发火实验数据对网络进行训练,得到了神经元间的联结强度,从而准确地表征这种对应关系.设计了一套油浴程序升温实验装置,确定了实验试管的尺寸和实验条件,从而能够准确测定煤自燃在不同温度下的耗氧速率及气体产生率.将煤样油浴程序升温实验数据及煤质分析数据代入人工神经网络,可算出煤的自然发火期.与煤自然发火实验相比,该方法测定煤样的自然发火期用煤量减少了99%以上,实验耗时缩短了90%以上,二者测试结果的偏差小于3d.  相似文献   

19.
留设防水煤柱是临近水库煤层保水开采最为有效的方法,而如何确定防水煤柱留设宽度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保水开采问题的流固耦合机理,建立流固耦合作用的控制方程,以张家峁矿井常家沟水库周边4-2煤层开采为工程依托,采用数值模拟研究煤层采动对库岸边坡变形和孔隙水压力的影响规律,分析浅埋煤层开采覆岩采动破坏特性与岸坡失稳模式,进而提出防水煤柱的合理留设宽度。结果表明:当工作面临近库岸边坡时,库岸坡体先后出现向采空区侧倾倒转动和向水库方向滑移失稳的破坏模式;当坡面顶点产生反向水平位移且竖向位移急剧增加时,岸坡开始向水库方向滑移;当煤层顶底板孔隙水压力突变为0时,顶底板开始突水;取以上两种情况下较大煤柱宽度作为临界煤柱宽度,可以保证岸坡不出现失稳破坏且煤层顶底板不发生突水事故。在此基础上确定4-2煤层防水煤柱宽度为109 m,工程实践证明该宽度可以保证安全开采。研究成果可为确定临近水库煤层开采的防水煤柱宽度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20.
煤矸石中微量重金属元素化学活性的实验模拟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如何准确评估矿山尾中重金属元素对周围地区生态系统的影响是个重要的问题,通过实验模拟方法发现重金属硫化矿物的氧化是煤矸石向环境释放重金属的主要途径,但是,在离开煤矸石进入周围环境的过程中,重金属元素有可能被煤矸石中大量有机质所络合和风化过程中生成的铁的胶体所吸附。因此,它们的环境化学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煤矸石本身组成和性质的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