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江西玉山县王家坝晚奥陶世三衢山组点礁发育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了玉山王家坝晚奥陶世三衢山组的点礁,描记了三个生物群落:Sibiriolitesjiangxiensis群落,Flelcheriella grandis-Pachystylostroma群落和Trocholites-Encrinuroides群落。依据造礁功能的不同,作还简述了组成点礁的各种生物群团。  相似文献   

2.
为了深入认识石炭纪晚期生物礁的生物和环境因素对礁体发育的影响,通过礁群落生态和栖息环境两个方面,对贵州、广西石炭纪晚期造礁生物群落生态特征、生物因素对礁群落发育的影响、礁体发育背景和礁体建造规模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贵州猴场地区造礁生物群落中关键种优势地位明显,造礁生物生长迅速、统殖能力强,礁体规模大使得生物礁发育较成熟;广西浪平地区点礁中没有明显的关键种和优势种,造礁生物生态特点不突出、造礁能力弱,滩相环境影响显著和礁体规模偏小是其礁体发育差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3.
为了深入认识石炭纪晚期生物礁的生物和环境因素对礁体发育的影响,通过礁群落生态和栖息环境两个方面,对贵州、广西石炭纪晚期造礁生物群落生态特征、生物因素对礁群落发育的影响、礁体发育背景和礁体建造规模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贵州猴场地区造礁生物群落中关键种优势地位明显,造礁生物生长迅速、统殖能力强,礁体规模大使得生物礁发育较成熟;广西浪平地区点礁中没有明显的关键种和优势种,造礁生物生态特点不突出、造礁能力弱,滩相环境影响显著和礁体规模偏小是其礁体发育差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4.
石炭纪生物绝灭事件对造礁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前石炭纪造礁群落演伦化程的研究,以及石炭纪造礁群落更替的事实,认为石炭纪时发生了一次重要的生物绝灭事件,它对中国乃至全球的石炭纪造礁群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遍布全球的刺毛类-珊瑚群落的突然消失是这一事件的良好标志。  相似文献   

5.
根据沉积环境和珊瑚礁的特征,分别对两种礁体进行了沉积相带的划分和建造过程的对比研究.分析表明:扁平村珊瑚礁中充填了大量的蜓、海百合茎和腕足碎屑等附礁生物组分,而现在珊瑚礁中的充填物大都以珊瑚碎屑为主;两种礁体虽形成于不同的时代,但具有类似的沉积相带分布和礁体形成过程,这与礁群落的盛衰状况密不可分.与晚石炭世的四射珊瑚相比,现代六射珊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现代珊瑚礁的形成过程也更加曲折.  相似文献   

6.
湖南新屋场二叠纪海绵-藻礁沿滨浅海台地相带和盆地相带的界线分布,生长在台地的边缘.它们是由海绵和藻类为主形成的障积-骨架礁.在礁的不同部位可认别出4个生物群落.Cyclocyclicus群落以丰富的海百合为特征.Squamularia 以各种腕足类为特征.Peronidella-Amblysiphonella群落和Peronidella-Sollasia群落主要由海绵组成.礁只发育在因断裂作用而抬升的部分海底上.礁生长于一个缓慢的海侵期间,结束于一个大的海退.图8,参5.  相似文献   

7.
晚古生代右江盆地层序格架中的生物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右江盆地泥盆纪、二叠纪生物礁的时空分布和成因类型的研究,结合层序地层研究的成果,将其划分为低位礁、陆棚边缘礁、海侵礁、高位礁.低水位礁仅发育于台盆背景,以加积丘礁或点礁为特色,常与混屑浊积岩、硅灰岩、硅泥岩共生.陆棚边缘礁发育于台盆和斜坡背景,与低水位礁相比,具有礁体大、数量多的特点.由于海平面的向陆超覆而形成的海侵型台盆礁、斜坡礁、台缘礁、台内礁组合,具加积-退积型堆积序列,礁顶发育硬底、生物挠动面、海底溶蚀面、淹没面、水下中止面等,礁盖包括硅岩、火山碎屑浊积岩、放射虫岩、骨针岩、深水退积相、生物密集层、浮游相灰岩、含锰磷酸盐灰泥岩等,生长方式主要是追补式和中止式,以宝塔礁、链状礁、点礁为主.高水位礁以进积礁、加积礁和混积礁组合为特征,广泛发育于台内、台缘、斜坡、台盆等环境,具向上变浅序列,礁顶发育暴露面、岩溶面、冲刷侵蚀面、钙化壳、白云岩帽等,礁盖主要有残积相、开阔台地相、浊积相、丘滩相等,规模大、分布广,以堤礁、环礁、马蹄形礁为主.  相似文献   

8.
群落的物种组成以及群落结构的形成机制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以甘肃省三条内流河(疏勒河、黑河、石羊河)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发育群落结构分析的方法探讨鱼类群落的构建机制.结果表明10个采样点中3个采样点鱼类群落系统发育结构表现为聚集即环境过滤作用的建群机制,其中2个采样点表现为高寒环境过滤作用,1个采样点为人为干扰形成的水库,作为一种特殊环境过滤作用;除1个采样点仅采集到1个物种,无群落系统发育结构外,其余6个采样点鱼类群落系统发育结构发散,物种间竞争作用主导群落构建.还讨论了不同建群机制地点的鱼类保护问题,建议在环境过滤作用的地点要注意环境的保护,在竞争作用的地点要防止外来种引入,从而维持鱼类群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湖南城步白腊铺泥盆纪生物礁曾被认为是一个点礁,发育在浅海台盆中的隆起区之上.本文根据其岩石学和古生物学特征的研究,并对礁进行了长矩离追索,认为该礁应属于提礁,发育在碳酸盐台地边缘斜坡的上部。这种认识扩大了城步一带泥盆纪生物礁中找油的范围。  相似文献   

10.
重点讨论了四川重庆北碚天府地区上二叠统生物礁的岩石类型,生物礁组合的微相特征和发育演化史。微相组合和生物学特征证明文星场生物礁是发育在开放性泻湖中的点礁,它的生长、发育受沉积速率控制,消亡的原因是由于海平面的上升速度超过礁的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11.
贵州布寨泥盆纪生物礁发育在独山组的鸡泡段和鸡窝寨段,大部分是骨架礁,主要由层孔虫和床板珊瑚构成。部分是障积礁,主要由枝状床板珊瑚和藻类构成。在礁组合中可识别出4个生物群落和一个生物组合,各生物群落和生物组合发育于各自互不相同的环境。根据生物群落和生物组合的生态分析及与邻区礁组合的生物群落对比,认为布寨礁发育在环境条件较为稳定的浅海,海水的温度、含盐度、清洁度、深度和水动力条件都比较适合造礁生物生长。图2,参9。  相似文献   

12.
川东南地区茅口组地震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勘探程度不高、钻井分布不均且以二维地震资料为主的川东南地区,通过对茅口组地震相分析,发现了中高频席状地震相、中低频席状地震相、前积地震相、丘状地震相、波状地震相等多种类型.通过单井相分析和井旁地震响应模式的建立,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分析并以沉积模式为指导开展了沉积相展布特征研究.认为茅口组沉积时期研究区在开阔台地相的整...  相似文献   

13.
Calcimicrobialites, which could be correlated to the layer 27 in Meishan section according to the Hindeodus parvus, occur abruptly on the end-Permian mass extinction boundary in South China. Microbialites mainly distribute on the top of reef facies or shallow carbonate platforms, thinning into deep facies. All the microbialites discovered are composed of micrite and coarse crystal digitate carbonate or patch carbonate. Microfossils usually dominate in the microbialites, and small gastropods, bivalves and ostracodes can also be found. This fossil assemblage represents a simple but particular remanent biota after the end-Permian mass extinction on the top of reefs or shallow carbonate platforms.Abrupt occurrence of microbialites above the mass extinction boundary is the ecological response to the end-Permian global event in reef or shallow carbonate facies. Many studies have been done on the Permian-Triassic boundary and event in deep water facies sections or middle to lower shelf facies sections. However, the calcimicrobialites in South China are mainly located above reef facies or shallow carbonate platform facies. It will surely be helpful for people to know more about the different responses in different depths of ancient marine environment during the transition between Permian and Triassic by the study of petrology,palaeontology and palaeoecology of the calcimicrobialites.  相似文献   

14.
黔中织金独店子茅口组生物礁的发现及其找气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锡奎 《贵州科学》1991,9(3):238-243
本文描述了最新发现的黔中织金独店子茅口晚期生物礁的特征,分析了其发展阶段,指出茅口晚期生物礁的发育与古断裂活动和沉积分异有关,其形成于“台块—台槽”格局的浅水型台块上。这一发现,不但对研究上扬子地台内部茅口组沉积相增添了新内容,而且对四川盆地下二叠统天然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川西北地区早中志留世生物礁,是生活在以陆源沉积物为主的浅海陆棚环境中生屑滩上的点礁,生屑滩的形成为风暴作用所致,其发育受到埋藏反馈作用的影响。大量的陆源物质注入及带入的过剩养料是抑制生物礁发育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基于地震资料精细解释成果,结合野外剖面及室内薄片观察,通过分析主要岩石类型及古生物、地球化学和地震相特征,对四川盆地北部二叠系茅口组沉积相展布特征进行研究,依据生物(屑)灰岩、礁灰岩和硅质岩等岩相发育规律以及地震地层结构和地层厚度变化特征,认为茅口组发育了开阔台地、台地边缘及斜坡—盆地等沉积亚相,总结出了开阔海夹点礁、开阔海夹点滩、台地边缘滩和灰质—硅质盆地等4种沉积微相组合,明确了沉积相纵向演化和平面展布规律。结果表明,台地边缘高能生物滩平面上呈条带状在剑阁—元坝—龙岗一带规模发育,生物(屑)灰岩的晶间溶孔、粒间溶孔和生物体腔孔发育,物性好,是优质储集层发育带;川西海槽和广元—旺苍海槽茅四段的硅质岩和泥岩有机碳含量高,则是优质生油岩,优越的沉积环境为该区油气成藏提供了有利的生油和储集条件。  相似文献   

17.
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对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样地进行调查,共记录鸟类32种,3 129只次.依据鸟类的栖息活动格局将11种优势种和常见种鸟类划分为地面灌木层活动集团、树干中层活动集团、树冠层活动集团.聚类分析表明,鸟类各集团栖息基层活动空间位置相对分离,使得三大集团对资源充分利用.分析发现5种优势种鸟类在植物群落垂直方向各有相对稳定的分布层.同种鸟类随季节变化在植物群落垂直方向的分布呈动态变化.优势种鸟类的生态位宽度大,且同科的鸟类生态位重叠值最大.  相似文献   

18.
历史上离乡背井的福建人在移居地兴建妈祖宫庙与福建会馆,宫馆空间最初往往合二为一。闽人在宫馆中进行祀神、议事等社会生活,帮助其完成身份认同,塑造族群共同体,更顺利地适应环境,谋求发展。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妈祖宫庙与福建会馆的空间关系呈现出从合一走向分离的趋势,其文化传承的空间意义愈加凸显。从再造原乡到文化传承,妈祖宫庙与福建会馆不仅是地理的、物质的空间,也是社会文化的空间,既是展示和传播中华文化的媒介、载体,又是凝聚“海丝”沿线全体闽人及至华人的纽带、桥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