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真正的和谐社会,无产阶级专政时期的社会是过渡型的和谐社会。他们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依据,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以社会所有制和计划经济为最终本质要求,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基本原则,构筑其和谐社会的理论体系,并为人类真正幸福的共产主义和谐社会理想的实现探寻科学的实践路径,从而使马克思恩格斯的和谐社会观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2.
"真实的集体"作为一种价值目标和理想的社会状态是人类几千年来的梦想,其核心是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马克思的"真实的集体"理论作为无产阶级的一整套革命和建设理论,为我们今天正在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我国建立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政治制度为实现这一理想目标提供了现实可能。当前,我国正在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是全国人民为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促进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而作出的现实努力。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根本上讲是要追求一种促进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的理想社会状态,"真实的集体"是其终极价值旨规。  相似文献   

3.
人类文明是在人类认识、利用、改造和适应自然的过程中不断演进的。人地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关系。追求人地关系的和谐是实现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根本保证,也是人类文明的共同价值选择和最终归宿。如何实现人地关系的协调,则是当前人地关系研究中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4.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家园,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企业作为社会生活、生产创造的基本单元,在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和谐是社会实现和谐的物质基础,建设和谐企业也是增进企业自身发展的强大动力.社会只有在和谐中才能不断进步,一个企业也必须在和谐状态下才能加快发展.建设和谐企业还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和谐社会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状态,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包括:和平稳定、和顺协调、和合有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伦理要求是: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代际关系、种际关系作为基本价值诉求;把公平和正义作为重要的价值前提;把人的全面发展确立为终极价值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一方面需要“善治”政府的谋划,另一方面需要广大公民的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6.
陈丽萍 《科技资讯》2011,(25):247-247
失业保险是通过国家立法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严峻,有相当多的劳动力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状况。人力资源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不仅影响到和谐社会构建,同时也影响到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失业保险作用,创造和谐就业环境就显得尤其重要。失业保险具有"双功能",即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和促进再就业的功能。为更好地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7.
消费对于当代人类社会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是对人的生存发展还是对社会的进步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提倡和谐社会的同时,消费和谐也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该文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和谐消费的思想,提倡和谐消费的重要意义以及实现和谐消费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人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关系。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是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础。在对人类对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发展的分析,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的论述的基础上,从加强环境伦理教育、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倡导节约的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探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内在要求和深层基础.环境伦理是研究人与自然道德关系的应用伦理,它与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建设在价值上存在着一致性.科学的环境伦理观是实现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重要因素,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支撑.立足科学发展和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实际,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整合环境伦理的各个流派,实现环境伦理的观念和理论创新,突出其应用性和实践性,为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建设提供环境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和谐社会要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作为普世性宗教的基督教,把实现社会和谐,人类和平作为基督教伦理思想的归宿。概括基督教文化中关于社会和谐的思想,分析基督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可以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构建和谐社会是基督教信仰的追求目标和价值体现。  相似文献   

11.
开展诚信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根本要求,是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诚信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与意义,有利于个体实现人生价值,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2.
《潍坊学院学报》2016,(5):53-56
经济的迅猛发展使环境问题日渐突出,公民赖以生存的环境受到严重损害,生存权利受到威胁。公民环境权是公民能够生存的最基本的权利,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已在宪法或者环境法中来确定公民环境权并进行有效的保护。我国虽然有环境立法和环境保护的实践,但都大多停留在应然权利的阶段。通过对人类环境权的诞生和发展的研究,对公民环境权的实现进行探讨,有必要建立公民环境权制度,实现公民对自身权利的保护。  相似文献   

13.
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共同理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的理想追求.公正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理所当然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价值.维护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公正,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彰显对自由、民主、正义、公平等理性价值的追求,蕴涵多元、宽容、均衡、善治、秩序等基本理念。法治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制度安排,是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和谐社会与法治精神在实践层面、目的层面、制度层面存在内在的契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弘扬法治精神,走法治之路。  相似文献   

15.
效率与公平是现代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两大要素,缺一不可.效率是国家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公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维持社会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意.差异性社会理论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理论,在差异性社会的现实基础之下,差异正义成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原则.唯有以差异正义为指导,才能找到效率与公平的平衡点,构建两者的辩证统一,使国家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实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6.
追求、崇尚和谐,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是中国哲学的根本范畴。构建和谐社会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政治理念和价值诉求,更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社会经济持续协调发展、更好的融入国际社会的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回顾人类的文明发展史,人类在为维护自己的权利的斗争中做出过很多努力。进入21世纪,人权问题依然是各个国家面临要不断完善的问题之一。因为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权仍然是容易被忽视的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本文将从构建和谐社会的法制角度谈谈保障人权原则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张夏敏 《科技信息》2010,(10):I0058-I0058
家庭是人类历史上出现最早的社会经济组织,近代以来,家庭结构和家庭行为的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家庭的一些基本性质和功能依然保持。而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本文通过对中国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的研究,来论述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社会状态,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标准就是每一个社会单元的高度和谐,校园是培养人才的特殊社会单元,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源头,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谨就此进行粗浅论述,以期对构建和谐社会尽些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20.
市民社会是实现人类解放的必经历史环节。放眼当下中国,市民社会的兴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基础。马克思关于市民社会的论述启示我们: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宏伟征程中,辩证地看待配置调和法律、道德与信仰这一市民社会的三个重要维度,是相当必要和必须的。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报告更加清晰表述我国面临的发展机遇与风险挑战的宏观背景下,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不动摇,正确处理衔接好制度、伦理与精神三要素的对立统一关系,不断调适政权国家与市民社会的良性互动,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