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进一步加快城市公共交通建设的步伐,为市民提供便捷、舒适的公共交通服务,控制公共交通服务的运营和管理成本,诞生了智能公交电子站牌系统;通过分析智能公交电子站牌系统,对比系统用户与功能的需求,提出了以互联网和无线通信技术为背景的智能公交电子站牌的总体设计方案,对方案中的网络、数据库、应用子系统及终端子系统进行分析,从而实现了智能公交电子站牌系统的理论与应用的统一。实践表明:本工程全面实现了覆盖主城区的基于网页、手机客户端等方式的实体、移动电子站牌系统,基本建成了多方式的公交出行信息服务体系,标志着公共交通信息化发展历程翻开崭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2.
1.摘要公交电子站牌是智能公交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和面向公众的一个窗口,对智能公交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的各个相关子系统的系统性管控,是解决公交电子站牌建设过程的各种问题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设计了一种城市智能公交站牌,给出系统软/硬件设计方案。该系统以STC12LE5A60S2芯片为控制核心,通过SIMCom有限公司的SIM900A芯片对公交信息服务器发送的GPRS数据进行接收,并通过站牌上LED灯的闪、亮、灭显示此线路上游来车位置信息。LED灯通过粘贴方式粘贴在现有公交站牌的站点名称上方或下方,可为乘客提供方便、直观的公交实时位置信息,经济性好,易于改造施工。  相似文献   

4.
成果撷英     
《科技潮》2004,(11)
公共交通乘车信息服务系统 多年来的发展经验证明,单靠修路是解决不了交通拥堵问题的,而建设包括公交在内的智能交通系统去应对这一棘手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目前北京已经初步建立了公交车运营调度指挥系统,力求通过卫星定位和信息化传输等处理手段来加快首都公交管理智能化的步伐。公共交通乘车信息服务系统作为智能公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向乘客提供及时准确的出行信息。 公共交通乘车信息服务系统可根据全球定位系统在电子站牌上显示出公交车所在位置,让候车的乘客心中有数。今后,在长安街日坛路乘坐“1路”公交车的乘客再也…  相似文献   

5.
李皓 《科技潮》2010,(10):48-49
2010年8月初,北京市为编写“十二五”规划,以“如何让百姓出行更加快速便捷”为题,征集市民的建言。《北京晚报》相关的报道称:北京有“近四成居民选择乘公交出行”。笔者就是这四成居民中的一员,属无车族,所以,出行只有三种方式:步行、乘公交、打出租。家中无车有两大好处,省心和省钱。一个城市,若其公交服务能使市民感到出行方便省时,市民们买车和开车的数量就会减少。  相似文献   

6.
GPS电子站牌现身沪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公交管理部门获悉,公交71路沿线凯旋路、定西路等公交站点在近期已安装上了多功能电子站牌系统。它们将成为今后上海公交电子站牌的标准模式,并率先在巴士四汽的两条线路公交71路、72路沿线投入试运行。  相似文献   

7.
深圳公交电子站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系统集iDEN无线集群通信网络、GPS、GIS、电子地图等信息,建立公交电子站牌系统。通过互联网施行远程管理,能够满足当前城市公交方便乘客、提高服务质量和行业管理水平的需要。通过UDP改造,作为数据传输协议,使得该系统运行在iDEN、TETRA集群通信网络和GPRS、CDMA公众移动通信网络,相应提升无线数据传输的效果;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陈正哲 《科技信息》2014,(3):190+207
本文针对目前城市公交线路站牌标识指示信息量少,内容单一,无法反映实际公交线路纵横交错的网络化特点,无法发挥站牌公共服务信息充分有效作用的问题,在不改变原有站牌信息版面风格,保持标识指示简明前提下,提出了公交站牌标识指示信息的改进设计方法。该方法使公交站牌标识指示信息容量与内涵得到深化,为不同需求的乘车人提供直观、方便的公交线路服务信息,有利于改善城市整体人流的有序、顺畅流动,提高城市交通的整体效率。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浦东新区建交委针对浦东城市建设和交通管理工作特点,充分满足公共交通出行需求,在加大政府财力投入、加强公交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不断深化科技强交建设,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加强公交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先后建成综合交通地理信息系统、越江交通信息诱导系统和公交服务市民互动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0.
正有数据显示,95%以上的人对于公交到站信息具有强需求,对此李钦有着他独到的见解。见到他第一面的时候,发现他是一个慢热而稳重的技术"老干部",而在谈到电子公交站牌的时候,他开始侃侃而谈,用他专业的技术和专注的态度谈论着墨钉和电子公交站牌。不忘初心,保持创业初衷李钦当初的创业想法其实很简单,当时他在索尼做了多年的部门经理,这个职位让他看见了十年、二十年后的自己,甚至自己的"退休生活"都是看得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市民出行逐渐成为一大难题,现有的普通公交系统载客能力低,运行速度慢,经常堵车,尾气污染等弊病日益突出。为了给市民营造一个良好的出行环境,济南市于2006年开始建设BRT快速公交系统。BRT最早出现在巴西,是一种介于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之间的新型运营系统,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市民出行逐渐成为一大难题,现有的普通公交系统载客能力低,运行速度慢,经常堵车,尾气污染等弊病日益突出。为了给市民营造一个良好的出行环境,济南市于2006年开始建设BRT快速公交系统。BRT最早出现在巴西,是一种介于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之间的新型运营系统,  相似文献   

13.
智能交通是物联网的一个重要领域。提出了一整套全新的基于ZigBee的智能公交系统,包括采用ZigBee技术与Intemet相结合的智能公交通信网络的设计,电子站牌以及车载终端的设计,实现对车辆的智能调度、实时监控,提供自动报站、正点考核、车路信息查询等一系列功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传统和现已商业化实施的电子站牌的需求分析,基于云计算的方法设计与开发了电子公交站牌系统,详尽地分析了该系统的具体功能需求,对站牌、数据通信、数据中心访问等核心部分进行了功能设计,并尝试在Google云计算平台下采用GWT技术,实现公交车智能化报站及显示功能,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电子公交站牌报站显示不准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扬股份制之帆,团结奋进、构建西长新公交,以乘客为本、爱岗敬业、谱写西长新篇章是西长公交企业精神;以人为本、以德治企、文化兴企、和谐发展是其价值观;一路上有广大乘客、西长公交更充实,一路上有西长公交,广大乘客更满意是其服务理念;安全、准点、方便、快捷、经济是其服务宗旨;让西长公交成为人们出行的最佳选择,真诚热情的服务、方便市民村民是其职责所在;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中构建和谐公交是其使命。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的一种新型公交车的调度及站牌显示系统摆脱了价格不菲的GPS、GMS系统,利用常用的315M收发器接力传送,可在站牌上显示离本站最近的公交车的位置,并可以将信息传送到调度中心,方便调度公交车辆.为了方便视力有障碍的乘客,该系统还设计了语音提示.整套系统设计新颖,造价不高,运行费用较低,显示直观,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黑与白,这两种极端的颜色,经过编码处理,神奇地勾勒出一个个智慧的"迷宫"——二维码.这看似简单的二维码,正用着它独有的智慧,为我们掀起了一页页的精彩篇章.小方框的大智慧 日前,上海市区部分公交站点的站牌贴上了二维码,市民用智能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在手机上显示本站所有公交的开往方向、首末车时间,以及即将到站车辆的车牌号和到本站还有几站距离等信息.据上海巴士公交有限公司介绍,目前这套智能公交站点信息预报系统还在测试阶段,未来二维码将覆盖580多条公交线路途径的站点.  相似文献   

18.
公交换乘是城市市民日常出行的主要手段之一。合理的公交换乘方案能够减少市民出行在时间和精力方面的损耗。以城市道路网为基础,阐述了公交数据库的设计以及基于换乘次数最少的最优路径改进算法的分析与实现,并成功应用于数字城市中公交查询功能的开发。  相似文献   

19.
研究信息条件下单线路公共汽车交通服务水平评价指标及方法,信息主要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公布的公交车辆运行数据,二是公交出行乘客出行经验积累的数据.通过对公交营运公司提供的公交车辆AVL运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获取公交车辆运行信息,将乘客划分为四个类别,以调查问卷及车内统计的方式采集各类乘客的出行信息.通过建立信息条件下乘客出行行为模型,并结合建模方法,在自主开发的仿真实验平台上,对上海市49路公交车服务过程进行仿真实验,以公交服务可靠性为评价指标,对公交服务水平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0.
针对居住在城市外围的人们在非高峰期出行时,公交系统的运营效率及运营成本与乘客等待公交时间的矛盾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约车思想利用手机APP实时预约公交的系统模式。在新请求出现时实时预约公交调度系统会先根据公交系统服务阈值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公交,再利用启发式最短路径算法为距离新请求点由近至远的公交依次进行响应路径规划,并结合响应判断函数计算对应公交的响应效益,然后指派首个效益为正的公交作为新请求的响应公交,最后调度系统会将响应公交的信息实时反馈到乘客APP。本文以重庆市外围地区的169路公交为研究对象,验证实时预约公交系统的可实施性,并得出该系统模式在城市外围非高峰期可以进一步完善公交运营系统且满足乘客出行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